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概述了常用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理化性质及对人体安全的影响,对常用的白酒塑化剂检测方法进行了综合阐述,分析了白酒不同生产工艺环节塑化剂来源,提出了白酒生产中PAEs风险控制思路.  相似文献   

2.
以2012年发生的酒鬼酒白酒塑化剂事件为例,从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交易价格波动的角度,对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食品行业上市公司在事件窗口期的标准化平均累计超额收益率以及丑闻信息披露对食品行业上市公司的传染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白酒塑化剂事件发生后,白酒行业上市公司的交易价格在+1天到+20天内明显受到该事件的影响,标准化平均累计超额收益率显著为负;食品行业中白酒行业上市公司(酒鬼酒除外)与非白酒行业上市公司均受到传染效应的影响;白酒行业上市公司受到传染效应的影响要明显大于非白酒行业上市公司;我国证券市场仍处在弱式有效状态。  相似文献   

3.
塑化剂危机持续发酵,白酒上市公司遭遇重创的同时,调味品、饮料企业也被卷入了这场风波。"食用的酱油、醋、饮料里面的塑化剂含量是酒的400倍。"北京绿腰食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龚也长在微博中语出惊人。短短一天,这条微博就被转发15000余条。一时间,消费者人心惶惶。(12月23日《长江日报》)  相似文献   

4.
最近,国内外媒体陆续报道了台湾昱伸公司饮料塑化剂超标、葛兰素史克公司的药品阿莫西林中检出塑化剂、国内数个品牌方便面的酱料中检出塑化剂超标、酒鬼酒被检出塑化剂超标,塑化剂风波俨然成为了一场食品安全危机。而食品中的塑化剂对人体的危害是不可小视的。因此,如何应对环境中、食品中塑化剂的污染,成为当前一个热门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以广州市为研究区域,解析PM2.5中几种不同类型塑化剂之间的相关性,着重探讨气象条件和社会经济等因素对塑化剂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用途相似以及在工业品中共存是塑化剂在大气颗粒物中具有较好相关性的重要原因。气象条件对塑化剂浓度变化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太阳辐射增强和温度上升有利于大部分塑化剂从各类介质中挥发并在PM2.5中发生富集,空气湿度的增加则有利于促进高水溶性塑化剂的大气清除过程。风速对塑化剂具有稀释作用,能降低其污染程度,而降雨对于大部分塑化剂的大气清除作用有限。社会经济因素也可一定程度上影响广州各城区大气中塑化剂的浓度。颗粒物中主要的塑化剂与第二产业经济指标存在关联,表明工业活动可能是这些塑化剂污染物的重要来源。此外,第三产业对部分塑化剂污染物也具有潜在的影响和贡献。  相似文献   

6.
正在创造了无数辉煌后,2012年,中国白酒相继经历了"塑化剂风波""军队禁酒令""限制三公消费"等事件,行业整体趋势急速下滑、销量锐减,连贵州茅台集团这样的公司都不得不放慢发展脚步。在这萧瑟的"酒业寒冬"中,有一家企业却逆势而上,创造了辉煌业绩,走出了一条行业洗牌时期的另类创新发展之路。这家企业,就是贵州任意门酒业。  相似文献   

7.
结合马贝超塑化剂SP3作用机理和性能,系统介绍了马贝超塑化剂SP3在玉三高速公路龙井大桥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白酒普遍存在塑化剂"的新闻,让许多人一如既往地质问"还有什么东西可吃"。而一些媒体渲染的"毒性是三聚氰胺的20倍",更让人们忧心忡忡在谈论食品安全的时候,经常听到"某某毒性很大""某某的毒性是某某的XX倍"的说法。这些说法到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成品白酒中晶体状沉淀的成因探析,定性分析了白酒中晶状沉淀的产生是由于加浆水硬度过大,所含的Ca2+和SO42-形成白色晶体状沉淀Ca SO4·2H2O,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提高白酒质量。  相似文献   

10.
陈荣凯 《科技资讯》2014,(1):222-222,224
附温度计的密度瓶是白酒酒精度检测的基本仪器,白酒酒精度的测定是白酒基础性指标之一。检验人员应该熟练的掌握其操作方法和操作步骤。然而实践过程中检验人员对检验规程的理解不同,往往导致结果误差较大。那么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哪些操作会产生误差,怎样避免误差的产生呢,作者在本文中都做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狄青  周丽佳 《科技资讯》2013,(5):230-230
塑化剂是能够将高分子材料的玻璃化程度降低,并能够转变温度、提高高分子塑性的化合助剂,又叫邻苯二甲酸酯或者酞酸酯,塑化剂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并且塑化剂不仅能够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进入人体,还能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塑化剂的毒性主要表现在:引起生物体基因性病变、对生物体生殖的毒害影响、对人体器官危害、急性发病等。长时间的接触塑化剂还能引发慢性中毒,慢性中毒能够对生物体的功能性器官造成损坏。由于塑化剂危害大、应用广泛,所以世界很多国家制定了塑化剂安全标准,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标准、美国标准、欧盟标准以及其他标准。  相似文献   

12.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分别以甘油和尿素为塑化剂,在百克干淀粉塑化剂含量为20g、25g及30g配比下,采用涂层法和浆膜法制备了热塑性淀粉膜,并对制备的热塑性淀粉膜的拉伸性能和吸湿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热塑性淀粉膜的抗拉强度及吸湿性不仅受塑化剂类型及其含量影响,同时还与热塑性淀粉膜的制备方法密切相关.同等条件下,以尿素为塑化剂采用将膜法制备的热塑性淀粉膜,其抗拉强度较高,且百克干淀粉塑化剂含量为25g时,抗拉强度达到极值,但因吸湿造成抗拉强度下降的幅度也达到极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麦饭石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和水质矿化性为依据,定性定量地讨论了麦饭石应用于低度白酒后,解决白酒的“失光”和产生矿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塑化剂对环境的污染随着塑料使用的增加日益严重。本研究使用QuEChERS方法指导邻苯二甲酸酯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的建立,同时检测了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等10种塑化剂成分。分别考察了线性、回收率、重复性和定量限等方法学特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简单、便宜、有效、可靠和安全地检测水土环境样品中的塑化剂含量。  相似文献   

15.
采用沸水浴处理、正己烷液液萃取方式处理样品后,通过对色谱柱、进样温度、载气流速、程序升温、检测器温度、进样量等进行选择与优化,建立了白酒中3种常规白酒塑化剂的气质联用(GC-MS)检测方法:采用Agilent 19091S-433色谱柱(30m×0.25 mm×0.25μm);进样口温度250℃;升温程序:初始柱温60℃,保持1min,以20℃/min升温至220℃,保持1min,再以5℃/min升温至280℃,保持4min;载气:氦气(纯度99.999%),流速1ml/min;进样方式:不分流进样;进样量:1μL.质谱条件:色谱与质谱接口温度250℃;电离方式:电子轰击源(EI);监测方式:选择离子扫描模式(SIM).电离能量:70e V;溶剂延迟:7min.用该法对湘窖酒业有限公司的4个不同环节的白酒样品中3种邻苯二甲酸酯残留(DBP、DEHP、DINP)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建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1.4%~105.7%,精密度为2.5%~9.3%,在0.1~10.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77~0.998,检出限为0.05mg/L.方法简单、灵敏、快速、抗干扰能力强,定性、定量准确并且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精密度,适合于白酒中3种常规邻苯二甲酸酯污染物检测.加强白酒储藏与运输环节关键点的控制,确保白酒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16.
以酱香型白酒为样本,对其理化指标进行分析,利用SAS软件,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了酱香型白酒理化指标的数学模型,从而定量地分析了各理化指标对酱香型白酒香型特征的影响,并进行模型统计分析,充分说明各特征成分对酱香型白酒品质特征产生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当用高酒度白酒配制低度白酒时,由于酒中含有的高级脂肪酸酯在低度酒内的溶解度降低,致使产生混浊。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使用少量褐藻胶与某些无机盐类作澄清剂,取得较好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经处理后的低度白酒,不失原酒的风味,清澈透明,即使在低温贮存时,亦不会产生混浊。  相似文献   

18.
用尿素和乙醇胺作为混合塑化剂对木薯淀粉进行塑化,制备绿色热塑性木薯淀粉材料(GTSM).扫描电镜表明,混合塑化剂尿素和乙醇胺已经渗透到木薯淀粉颗粒内部,塑化了木薯淀粉,使其颗粒被破坏,成为均一连续相.将不同塑化剂含量的GTSM在相对湿度为50%的环境下保存10d,力学测试得出:质量分数为30%塑化剂的GTSM应力为8.51MPa,应变为74.2%,杨氏模量为102.5MPa,断裂能为2.309N·m;X射线衍射说明GTSM长时间放置没有发生结晶行为,不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TG分析得出质量分数20%,30%,40%塑化剂的GTSM在分解温度前质量分数的损失分别为15.61%,15.98%和19.74%,材料的稳定性逐渐变差.  相似文献   

19.
用尿素和乙醇胺作为混合塑化剂对木薯淀粉进行塑化,制备绿色热塑性木薯淀粉材料(GTSM).扫描电镜表明,混合塑化剂尿素和乙醇胺已经渗透到木薯淀粉颗粒内部,塑化了木薯淀粉,使其颗粒被破坏,成为均一连续相.将不同塑化剂含量的GTSM在相对湿度为50%的环境下保存10 d,力学测试得出:质量分数为30%塑化剂的GTSM应力为8.51 MPa,应变为74.2%,杨氏模量为102.5 MPa,断裂能为2.309 N.m;X射线衍射说明GTSM长时间放置没有发生结晶行为,不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TG分析得出质量分数20%  相似文献   

20.
<正>2011年5月底发生的"塑化剂事件",波及到我国大陆地区和美国、加拿大、菲律宾等国家,已成为国际食品安全事件.中国卫生部6月1日紧急发布公告,将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PAEs)等共17种化合物列入黑名单.一时间有关食品中PA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