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工党志在问鼎,保守党力图坪联。鹿死谁手取决于经济能否迅速回升。英国两大党工党和保守党先后于9月29日和10月8日举行年会。这是在英国大选临近(一般估计在明年春天举行)的背景下召开的年会,因此既反映了两党竞选趋向,又反映出今后一段时间的英国政局动向。工党背水一战,政策右转。工党已经历三次大选失败,饱尝长达12年之久在野的清苦。近一个时  相似文献   

2.
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在6月9日举行的英国战后第12届大选中以压倒优势再次获胜。在650议席中,保守党获397席,是1945年二次大战后不久工党取得压倒优势以来保守党取得的最大胜利;工党获209席,是1945年以来工党获得的最少席位;自由党和社会民主党联盟获23席,其他小党派获21席。 6月11日,撒切尔夫人改组了内阁,免除了保守党温和派的代表人物外交大臣皮姆和运输大臣豪厄尔等的职务。外国观察家认为,这一切将表明: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右翼将牢牢地控制着英国政局,  相似文献   

3.
阿英两国交恶多年后,关系开始解冻,但马岛主权问题仍是个悬案。阿根廷和英国因马岛战争断绝七年外交关系后,最近两国关系开始解冻。10月19日,阿英两国经过谈判.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签署并发表了一项联合声明、宣布恢复领事和贸易关系。  相似文献   

4.
十二年前两国兵戎相见,今日又生龃龉;「嘴仗」不断,动手尚不现实。今年8月22日,阿根廷通过新宪法,重申对马尔维纳斯群岛(马岛)拥有主权;英国随即宣布扩大马岛渔业保护区,坚持对马岛拥有主权的立场。两国在马岛主权问题上互不相让,致使争端再起,并将对两国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角逐经过三个月前,七月二十八日,英国保守党更换了领袖。原党魁道格拉斯—霍姆下台,由爱德华·希思替代。保守党领袖易人,酝酿已久。一九六三年十月,麦克米伦因内外政策失败而被迫辞去首相和保守党领袖职务时,党内各派争夺首相和党魁位置的斗争十分激烈。实力较强的巴特勒,同受到保守党元老、“星期一俱乐部”等右翼势力支持的黑尔什姆,两人相持不下,结果以霍姆的出任,暂时缓和了一下党内冲突。  相似文献   

6.
孔繁 《世界博览》2012,(8):24-25
正军政府与老牌殖民国的战斗阿根廷本来希望借马岛战争转移国内矛盾,结果却让英国重建了自信。4月2日是英国和阿根廷马岛(英称福克兰群岛)战争爆发30周年纪念日,两国各自举行纪念活动悼念阵亡士兵。在阿根廷南部城市乌斯怀亚,总统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  相似文献   

7.
曹廷 《世界知识》2023,(7):48-50
<正>近期,阿根廷和英国围绕马尔维纳斯群岛(马岛)主权问题再起争端。3月初,阿根廷外长卡菲耶罗宣布,本国政府决定终止两国2016年签订的关于合作开发马岛的“福拉多里-邓肯协定”,提议与英国重启主权问题谈判,并将遵循联合国大会和联大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的指导方针开展相关工作。英国对此表示失望并拒绝谈判。在当前全球大国博弈加剧、局部冲突不断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8.
进入了决斗阶段英国女王于9月25日宣布解散议会,于10月15日举行大选。随着选举命合的发布,保守党和工党的竞选运动进入了高潮。这是战后以来英国的第六次选举,也是十多年来保守党和工党之间最激烈的一次斗争。保守党和工党都是英国垄断资本集团的代理人,多年来它们在议会内外进行着无休止的争吵,作为英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点辍,这是英国选民们早已司空见惯了的。这次两党之间的激烈斗争,主要反映了英国国内政治经济情况的恶化和英国国际地位的下降,而不是因为两党的方针政策有什么重大的差异。自1951年以来英国举行的三次大选中,保守党都处于优势。这是由于工党右翼领导集团在外交和  相似文献   

9.
正近期,英国和欧盟达成的脱欧协议草案引发了英国政坛的强烈震荡。数名部长因不满该草案的有关内容而辞职,其中包括时任脱欧事务大臣多米尼克·拉布。保守党内部的不信任风波对首相特雷莎·梅的执政地位带来挑战,脱欧协议草案在议会有可能因得不到足够支持而难以通过。如果英国"内讧"持续发酵,或将给脱欧后续进  相似文献   

10.
英国与阿根廷为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人称之为福克兰群岛)的主权问题,斗争逐步升级,双方不惜调兵遣将,并已进行了几番炮火的较量。另一方面,双方都在进行紧张频繁的外交活动。在宣传上,各执一词。全世界几乎都在电视银屏上看到这些激烈斗争的场面,而马岛居民因为岛上还没有建立电视网,连一张日报都没有,反  相似文献   

11.
英国是实行资产阶级两党制的国家。这种制度是在英国产业革命(十八世纪六十到八十年代)以后,在资产阶级政党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先是保守党对自由党,后是保守党对工党。两大党根据在下院席位的多寡,分为执政党和  相似文献   

12.
英国大选     
假民主的把戏10月8日英国举行了战后第五次大选。结果保守党获得多数,继续执政,工党惨败。在英国议会六百三十个议席中,保守党获得三百六十六席,工党获得二百五十八席,自由党获得六席。保守党席位较工党多一百零八席。而在上届议会中保守党仅较工党多六十八席。由于英国选举制度的不民主和英国统治阶级对共产党竞选活动的重重限制,大选结果是不能完全反映英国五千余万人民的愿望的。尽管英国选举制度规定凡年满二十一岁的公民,只要有十人提名,即可当候选人。但事实上由于每个候选人必须事先付出一百五十英镑押金,而当所获选票不到该区选民数的八分之一时,押金就要被没收,因此普通劳动人民的代表是很难被提名作候选人的。  相似文献   

13.
在英国举行大选之前,英国的两大政党保守党和工党的政客们照例要在人民面前演上一出竞选的对台戏。但是今年的这场戏实在是暗淡而乏味,欣赏它的看客们一直是冷冷清清。离选举只有八九天光景,舞台上忽然出现了一些“新奇”的花样,英国人听到了一些“新奇”的声音。邱吉尔和艾德礼撇开了绅士的尊严,搬出了动物园里的角色,用来辱骂对方。这样一来,似乎添了几分热闹。五月十六日,邱吉尔在伍德佛发表的竞选演说中说,艾德礼和自己党内左翼进行的斗争比和保守党进行的斗争还要多,“他所能做的最多的是作一只斑马(按斑马  相似文献   

14.
微弱的多数,不稳的地位英国大选已于10月15日举行。工党以四个议席的微弱多数上台。10月16日,英女王任命工党领袖威尔逊为新政府首相。这是英国战后的第六届大选。在竞选运动期间和选举日里,工党和保守党的一千七百多名候选人进行了一场势均力敌的混战。最后选举的结果是:在下议院六百三十个议席中,工党获得三百一十七席,保守党三百零四席,自由党九席。工党所获得的多数,甚至于比上届工党政府在1950年大选中所获得的五个议席的多数还要少,是英国历史上一个执政党所获得的最微弱的多数。本届英国大选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英国国际地位迅速衰落,英国经济严重恶化,英国统治阶级与人民群众的矛盾愈来愈尖锐。由于在外交政策方面唯美国是从以及国内无力摆脱经济上通货膨胀和衰退之间根深蒂固的恶性循环,保守党十三年  相似文献   

15.
工党政策向保守党靠拢促生新的『共识政治』,反映了英国社会的变化和选民的求变心理。 5月1日是全世界劳动者的节日。同时,今年的5月1日对英国劳动者来说又别有一番意味,因为这天打着民主社会主义旗号的、属于左翼政治力量的英国工党在大选中以绝对优势获胜,执掌了英国政权;它的领袖、年仅44岁的托尼·布莱尔入主唐宁街10号,成了英国185年来最年轻的首相。而立志要使保守党实现“五连冠”的前任首相约翰·梅杰则在大选后辞去了保守党领袖职务。  相似文献   

16.
在英国工党領袖的爭夺中,曾經两次敗北的哈罗德·威尔逊,今年2月終于击敗了他的对手布朗,被推选为英国工党領袖。由于英国保守党最近几年来在內政外交上一系列的失敗和英国人民对保守党的不滿,在野已經十二年的工党有可能在下届大选后登台执政,这样威尔逊就将成为英国首相的继任人,虽然这是今秋或明春大选以后才会見分曉的事,然而威尔逊出任首相的可能性已引起西方舆論的注意。对許多活着的工党“元老”来說,威尔逊是晚生后辈。他現年  相似文献   

17.
英阿两国为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交战了两个半月.停火后,阿根廷宣称它决不放弃马岛主权,英国则断然拒绝重开谈判.在马岛战争期间,美国始而穿梭调停,继而支英反阿,力图插手马岛.所有这一切,固然同主权归属、战略考虑乃至国际声誉等等有关,但除此以外,据说也与马岛的丰富石油资源有关.阿根廷早在1907年就已在陆地开采石油.几十年来,在英、美石油公司的参与下,阿根廷钻探了22,000个井,其中生产井17,000个,居拉美首位和世界前列.1981年  相似文献   

18.
阿根廷与英国围绕马尔维纳斯群岛主权争议由来已久.1982年阿根廷发动马岛战争遭遇失败,加尔铁里政府下台,阿根廷恢复民主制度,开始谋求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马岛主权争议.马岛主权争议具有双方争夺资源能源等深层次原因,马岛问题及马岛战争对阿根廷内外政策乃至拉美局势等产生深远影响,阿根廷政府推动解决马岛问题的主要做法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9.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22,(14):8-9
<正>英国首相约翰逊将辞去保守党领导人职务7月7日,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表示将辞去保守党领导人的职务,但将继续担任首相直到今年秋季。据报道,今年夏季将举行保守党领导人竞选,新首相将在10月举行的保守党大会上就职。6月6日,约翰逊在保守党党内针对他举行的不信任投票中涉险过关,保住首相和保守党领袖职位。但“聚会门”事件不断发酵引发英国舆论对约翰逊的广泛质疑,反对党和保守党党内要求约翰逊辞职的压力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20.
1994年,刚刚40出头的托尼·布莱尔当选英国工党领袖,而在保守党长期执政的英国,变革呼声正在日益高涨,有人预言,布莱尔将成为下届英国首相。就连保守党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