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中国化主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有关党的建设和发展理论中国化的产物;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紧密结合世纪之交的中国实际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指导中国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必将为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历史过程,中国化是大众化的前提,大众化是中国化的目的。中国化已经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取得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成果,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现阶段必须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贯彻落实这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有原生形态与次生形态之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原生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它是马克思主义获得中国形态和内容,与转换中国传统文化和人类其它优秀文明成果两个过程的汇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还有着一个自身理论流变的问题,它对马克思主义起到了丰富和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有原生形态与次生形态之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原生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它是马克思主义获得中国形态和内容,与转换中国传统文化和人类其它优秀文明成果两个过程的汇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还有着一个自身理论流变的问题,它对马克思主义起到了丰富和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哲学解释学的“传统”理论出发,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视域融合”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方式,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传统的一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西方马克思主义由于受“资本主义地域性”的限制,从而具有相对制度的妥协性、对西方现代性问题的批判性、以及由于缺乏执政党支持而派生出的学理性,面临着边缘化的困境。而在“社会主义地域”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则更为原本地保留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精神,并且以中国化成果对其进行了本土化的拓展。在承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执政党领导下抵制错误思潮的能力,在吸收社会建设经验后诊治现代性症候的能力,在理论拓新的同时坚持群众路线和人类关怀的能力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到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迄今为止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形成了三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严整的理论体系.从整体上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性是深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需要,是充分发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的需要;其可能性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两个理论成果具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具有解放、发展生产力的共同目标,具有人民利益的共同的价值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体系结构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基础、主题、理论基石和其他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实践的发展不断增加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准确把握时代主题,是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今天,民生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进而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中心主题与现实取向。体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就具有的民生运思传统和致思方式;近代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形成的卓有成效的理论成果无不蕴含着浓郁的民生旨趣;当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快速推进所凸显的民生问题迫切需要解答;民生也已经为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提供了新的生长点、着力点和结合点。  相似文献   

10.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延安时期无疑是一个加速时期。不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大命题被明确提出,而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也于此时期正式确立。正确的思想路线、历史经验与严峻现实、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形成、中国化的时代思潮分别是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加速机制的内在驱动、客观诉求、政治保障、人才支撑和契合语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85年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这些理论成果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更为我们科学地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纵观这些理论成果的产生历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是一个继承和发展、坚持和创新的统一的过程;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许多国外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其实早已中国化了。国外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并不一定冠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标题,而是比较倾向于以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等代表人物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借鉴国外研究,对于我们开阔理论视野,升华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于毛泽东为什么在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理论界有着不同的看法,主要有领导权争夺说、工具价值说、为新理论奠基说等.本文认为,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既有客观条件的必然,也有主观条件的使然,正是主客观条件的具备,方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的提出.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理解该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将会带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二者之间关系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不是一帆风顺的,在1915至1921年的中国现代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有三次思想论战、争辩,影响颇大,分别是“问题与主义”之争、反对社会民主主义的论战和反对无政府主义的论战,这三次论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了重要作用:一方面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路径,另一方面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科学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我党的历史上,毛泽东首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并身体力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理论。  相似文献   

18.
在我党的历史上,毛泽东首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并身体力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理论。  相似文献   

19.
“奴性”思想是长期封建社会对中国人民实行愚民统治的结果,虽经多次“革命”洪流的洗礼,仍然在现代中国人身上若隐若现。进入新世纪,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本文从“奴性”思想的由来着笔,分析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提出破除四个“万能论”,树立“独立思考,以真理为衡”的观点,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与时俱进中实现新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20.
论传播学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播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运用传播学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具有可能性,而且具有必要性。借鉴和运用传播学的守门人理论、传播媒介理论、传受关系原理以及传播技巧等,能够更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