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研究了丁二酸氧钒和己二酸氧钒在Ar气氛下的热分解反应。求出了二酸氧钒的热分解反应表观动力学参数n-1.82,E=367.1kJ/mol,logZ=24.25;已二酸氧钒的n=1.06,E=242.9kJ/mol,logZ=15.61。在微型催化床上研究,证明热分解产物V_4C_3对N_2O和NO的热分解具有明显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Schiff碱氧钒配合物、载药脂质体的合成和抑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3个水杨醛Schiff碱氧钒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51VNMR谱等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进行了载药脂质体的粒径粒度分析和表观形貌观察,比较研究了配合物及载药脂质体的红外光谱和肝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氧钒配合物脂质体的红外光谱中,氧钒配合物的特征振动峰仍然存在,在载药脂质体形成后,氧钒配合物的基本骨架没有发生变化,但由于弱相互作用导致V=O振动峰增强并发生蓝移;随着试药浓度的增加,配合物和载药脂质体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均明显增加,但同浓度的配合物和载药脂质体比较,前者对肝肿瘤细胞的抑制能力明显低于后者,可能与载药脂质体具有更强的细胞钻透能力有关,而更易于将药物传输到作用部位.  相似文献   

3.
钒取代磷钨酸VO(phen)2+2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合成了2个V取代磷钨酸邻菲咯啉氧钒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51V NMR、31P MAS NMR等手段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化合物进行了肝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磷钨酸中的W被V取代后与邻菲咯啉氧钒配离子形成了氧钒配合物,该配合物对肝肿瘤细胞SMMC-7721具有较强的体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邻香草醛、乙醇胺、8-羟基喹啉与硫酸氧钒反应,得到氧钒西夫碱三元配合物,(C39H42C12N4O12V2)中心原子钒(Ⅳ)与六个原子配位,形成了畸变的八面体结构.所得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体学参数为: a=12.724 (13) 10-10m,b=13.297(13) 10-10m,c=13.458(13) 10-10m, (=85.079(19)°, (=70.696(19)°,(=72.788(17)°, Z=2, Dc=1.507mg·m-3, F(000)=960, R1=0.0742, wR2=0.2108.  相似文献   

5.
采用有机化学和配位化学方法合成了1种有机钒配合物—罗格列酮氧钒,并且通过红外光谱方法分析了其结构.利用合成的罗格列酮氧钒以及硫酸氧钒,对糖尿病模型小鼠进行口服灌胃治疗.结果表明,罗格列酮氧钒比硫酸氧钒更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改善其"3多1少"症状,未发现其有明显的毒副作用.证明罗格列酮氧钒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型口服药物.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氧钒 (Ⅳ )碱式碳酸铵在NH3气氛下的热分解过程 ,并以其为前驱体制备了粒度约为 30nm的氮化钒粉体。  相似文献   

7.
扼要报道苯甲酰丙酮-间氯苯甲酰肼西佛碱及其单氧钒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质,并就它们对Na^+,K^+-ATPase活性的影响作了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浓度大于0.94μmol/L时,ATPase活性为一定值,配体却表现出促进酶活性的作用;配体一旦与钒生成配合物,酶活性就被抑制,促进作用明显降低,由抑制ATPase活性的动力学曲线还说明在不同浓度的钒配合物存在下,与浓度不同的ATP结合位点均呈非竞争性抑  相似文献   

8.
设计合成了含ONO给体原子的邻羟基苯乙酮缩水杨酰腙配体,该配体与VO(acac)2在正戊醇中反应生成了钒(V)酰配合物[VO(C15H12N2O3)(OC5H11)]2,该配合物通过红外、紫外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配合物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a=0.997 9(1)nm,b=1.144 3(2)nm,c=1.823 5(3)nm,β=103.018(2)°,V=2.028 7(5)nm3,Z=4,Dc=1.383 g·cm-3,μ=0.522 mm-1,F(000)=880,R1=0.045 6,wR2[I>2σ(I)]=0.114 8.该化合物是通过2个酚氧原子桥联2个金属原子形成的双核钒(V)配合物结构,每个钒原子都具有扭曲的VO(ONO)(O)(N)八面体配位构型.CCDC:986282  相似文献   

9.
在H2气氛中对氧钒(Ⅵ)碱式碳酸铵进行了热分析和还原热分解,在900℃保温30min条件下获得粒度约30nm的球形纯V2O3粉体。  相似文献   

10.
基于钒-聚吡唑硼酸盐配合物在仿生催化领域受到的广泛关注,归纳总结了部分聚吡唑硼酸盐及其钒化合物,并初步探讨了其在合成、结构和性质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在常规条件下,合成了基于Anderson结构多阴离子[Cr(OH)6Mo6O18]3-的一维链状结构化合物[Cu(C10N2H8)2(H2O)]2{[Cu(C10N2H8)][Cr(OH)6Mo6O18]2}.10H2O.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4569(2)nm,b=3.4591(5)nm,c=1.5088(2)nm,α=90°,β=111.453(2)°,γ=90°,V=7.0771(18)nm3,Z=4,R1=0.0743,ωR2=0.1916.该化合物是一个一维链状化合物,由交替连接的2,2′-联吡啶铜的配合物和多阴离子[Cr(OH)6Mo6O18]3-组成.相邻链间通过吡啶配体的π-π相互作用,进一步形成了三维结构.  相似文献   

12.
单异丙基铝酸酯的合成,表征和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4种新的单异丙基铝酸酯,分子量测定表明它们在苯中的缔合度为1.6~1.8,红外光谱推定存在铝配位数为5和6的二种双体,化合物的水解及热分解稳定性比短链的单异丙基铝酸酯稳定.比较讨论了这类化合物与相应的单异丙基二核铝酸酯在结构和性质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3.
14.
在pH=5.5和80℃下,Na_2WO_4.2H_2O,NaAsO_2.6H_2O,Co(NO_3)_2.6H_2O和咪唑的水溶液反应,得到了高产率的夹层型杂多酸盐(C_3H_5N_2)_2Na_8[{Co(H_2O)}_2WO(H_2O)(AsW_9O_(33))_2].33H_2O单晶,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及元素分析确定了其结构.结果表明:该晶体属四方晶系,空间群P-421m,a=1.7191(10),c=1.6376(13)nm,V=4.840(5)nm3,Z=2,R1=0.0484,wR2=0.0714(I>2σ),杂多阴离子[{Co(H_2O)}_2WO(H_2O)(AsW_9O_(33))2]10-具有C2ν对称性,Co2+的配位数均为5.讨论了(CHN)Na[{Co(HO)}WO(HO)(AsWO)].33HO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15.
草酸对磷钨酸催化氧化环己烯合成己二酸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在无相转移剂条件下,用磷钨酸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环己烯合成己二酸,收率最高为72.6%.草酸的加入使己二酸产率明显提高,在优化条件下即反应物摩尔比为环己烯∶过氧化氢∶磷钨酸∶草酸=1∶4.0∶0.002∶0.0315时,80℃反应8h收率可达87.7%.这与草酸的配体效应有关.该方法避免了昂贵且有毒的相转移剂的使用.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合成了Tb(Ⅳ)与草酸根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X-射线物相分析、磁矩测定、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热谱,对配合物性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相似文献   

17.
室温下利用金属铜粉和2-噻酚甲酰三氟丙酮、吡唑反应,合成了新的双核铜(II)[Cu2(C8H4F3O2S)2O(C3H3N2)].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导率进行表征.测定了该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0.786 63(16)nm,b=1.792 0(4)nm,c=1.705 3(3)nm;V=2.359 3(8)nm3,Z=4,Dc=1.843 g.cm-3.结果表明,每个铜原子由3个氧原子和1个氮原子配位形成平面四方结构,2个铜原子由吡唑和氧桥联形成双核铜配合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烃基锡氧化合物的结构。方法通过(ArCH2)2SnCl2在硝酸银存在下发生水解反应进行合成,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合成了4个新型十核环状有机锡氧梯形化合物{[(ArCH2)2Sn(O)]5(O2N)}2[Ar=P-ClC6H4(1),p-FC6H4(2),o-ClC6H4(3),o-FC6H4(4)],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化合物{[(p-ClC6H4CH2)2Sn(O)]5(O2N)}2(1)的晶体结构。结论在此化合物中所有锡原子呈五配位畸变三角双锥构型。  相似文献   

19.
配合物Cd2(C8H7O2)4(phen)2的合成、晶体结构和光物理性质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采用水热舍成法,得到了Cd(Ⅱ)的配合物:Cd2(C8H7O2)4(phen)2,并对该化合物的单晶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结构.同时对该化合物的UV-VIS-NIR,IR和荧光光谱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指认.  相似文献   

20.
采用改进的半微量相平衡方法研究了La(ClO_4)_3·3H_2o—18c6—C_2H_5OH三元体系在25℃时的溶解度,测定了各饱和液相的检光率,结果表明有了三种化学计量的配合物(4La(ClO_4)_3·3(18C6)·12H_2O·9C_2H_5OH;La(ClO_4)_3·18C6·3H_2O·2C_2H_sOH和La(ClO_4)_3·2(18C6)·3H_2O·C_2H_5OH)生成。分离制备了两种配合物,经化学分析测定,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La(ClO_4)_3·18C6·3H_2O与La(ClO_4)_3·2(18C6)·3H_2O;用IR,TG,DTG及电导对配合物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