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泰前断裂显微构造,石英组构特征进行研究,认为该断裂是一条自中生代形成以来经历了四次不同力学性质的活动断裂:断裂受到NE-SE向主压应力作用,发生了右旋压扭活动;断裂受到近东西向的主压应力作用,发生了右旋张扭活动;断裂受到NNW-近南北向的主压应力作用,发生了左旋压扭活动;断裂受到NE-SW向的主压应力作用,发生了左旋张扭活动。  相似文献   

2.
在西汉高速公路穿越秦岭地段的断裂带上采集断层泥,应用扫描电镜对断层泥中石英颗粒表面特征进行详细观察,并根据电镜下石英颗粒表面的凹凸程度、光滑程度和孔洞大小判定断层活动性及相对活动时间;同时在断裂带上采集定向岩组标本,在费氏台上对石英光轴的组构特征进行描述和岩组分析,并对断裂带的早、晚期应力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3条断裂均以粘滑为主,其最新活动的时间均在上新世,同时确定了工程沿线不同断裂的应力特征.  相似文献   

3.
根据四川石棉田湾地区地质背景的实际资料,指出磨西脆-韧性剪切带乃是控矿构造,它控制田湾矿田的展布,其派生的次一级构造控制了矿体方向。薄片观察结果揭示千糜岩是由原岩以硅质白云岩经剪切变形和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它有五种类型,即绢英白云千糜岩、白云石英千糜岩、绢英千糜岩、硅质千糜岩、石英绿泥千糜岩。硅质白云岩的变形作用产生许多特色的显微构造和石英C轴组构;而变质作用则以广泛的退变质为特征,二者密不可分,它们共同产生千糜岩和含矿石英脉。  相似文献   

4.
根据映秀断裂带的宏观构造及构造岩特征,可将该断裂带分为三个亚带:劈理带、构造透镜体带、节理破碎带。文章详细描述了构造岩的显微构造特征,并据此推断该断裂带的形成条件。该断裂为地壳浅部构造层次的脆性断裂,主要的变形机制是碎裂作用。其形成深度为5km,温度为300℃。根据碎裂岩中的石英位错密度及钙质糜棱岩中方解石动态重结晶颗粒的粒度,估算出断裂形成时的差异应力值为70~180MPa。  相似文献   

5.
据刘桥井田不同构造块段二叠系砂岩石英光轴组构特征及二维有限应变特征的研究,通过微观分析,得出本区应力场方向为SE116°左右,并伴有顺时针旋转,其结论与区域构造分析相吻合。通过砂岩组构分析研究及煤系地层应力场的微观分析测试,进一步证实区域构造分析的结论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6.
舜耕山断层是低温快速变形的产物,它经历了两期或两期以上的构造作用。它是简单剪切作用下的浅层次的脆性变形,局部为微弱的韧性变形。其形成时的差异应力约为89MPa。通过对舜耕山断层构造岩的显微构造和超显微构造特征、组构分析的研究,和对舜耕山断层形成时的变形条件的论述,从而为阐述淮南煤田南缘逆冲推覆构造的形成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阮昆  吴奕  欧阳双 《科技信息》2012,(23):411-411,436
绿岩型金矿是世界上同时也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床类型,是指产在花岗岩—绿岩地体背景下的金矿床类型,其控矿构造形式主要有:韧脆性剪切叠加构造岩带控矿,断裂复合—叠加接触带构造岩控和脆性剪切裂隙控矿三种。按其矿体形态规模和内部组构特征,可将矿体划分为石英脉型和蚀变构造岩型两大类,矿石类型分为含金石英脉型和含金蚀变构造岩型两类。据大量绿岩型金矿床脉石英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法测温结果统计,其温度多在250-300之间,属中温热液型;将包裹体盐度与金矿联系起来考虑,发现高盐变质流体控制了绿岩带金矿的产生并控制了绿岩型金矿的规模,那些大型及超大型矿床的变质流体的盐度往往都大于32%,甚至高达45%。  相似文献   

8.
总结辛庄金矿区地质特征,并从成矿物质来源、矿化产出形式、矿物共生组合和矿石组构、围岩蚀变以及成矿方式等方面探讨辛庄金矿的矿床成因.对矿床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区脉状矿体受北西及北北西向两组断裂构造控制作用明显,矿石类型具有多样式、多矿种组合的特征;岩体源岩来自于地壳,燕山期岩浆活动为本区提供了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矿床为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热液充填石英脉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
周口店房山岩体为燕山褶皱区在J3-K1期大规模岩浆侵入形成的花岗闪长岩岩体。该文根据该岩体西缘车厂韧性剪切带内发育的大量包体、断裂、节理、S-C组构及岩脉等构造特征分析,将岩体西缘的构造演化划分为6个期次。研究认为,车厂地区房山岩体的构造特征记录了其侵位以来不同时期有序的构造演化过程,其内近SN走向的定向排列包体反映了岩体侵位时受围岩挤压的变形特征,NNW和SSW向两组共轭韧性剪切断层为岩体侵位晚期顶部开始冷凝、深部岩体上拱时的产物,SEE-NWW向脆韧性左行剪切断层和近EW向右行脆性剪切断层及其辉石闪长岩岩脉为岩体侵入末期在半固结-固结状态下受外力作用结果,三组原生节理及其硅质条带充填形成于岩体完全冷凝期,在岩体冷凝后又沿节理充填了石英岩脉,此后又在差异风化作用下形成硅质条带突起。  相似文献   

10.
秦岭商丹断裂带是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的构造缝合带,具有复杂的构成和长期的演化历史。文章选取了商丹断裂带的2条横剖面,综合运用宏观构造分析、显微构造分析、岩石有限应变测量、断层岩的变形温度估测及EBSD石英光轴组构测量分析等方法对商丹断裂带进行了精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商丹断裂带两侧岩片相对倾斜,呈正花状;东段线理保留得比西段好,南北两盘线理差异明显,南盘以倾向线理为主,北盘以水平线理为主;商丹断裂带岩石均受到压扁作用,东段岩石比西段岩石所受的压扁作用更强;商丹带断层岩变形温度多集中于(500±30)℃范围内,东段温度比西段高,北盘温度比南盘高,由断裂带向两侧温度逐渐下降。EBSD组构分析结果表明,剪切带中石英主要以中低温菱面〈a〉组构和低温底面〈a〉组构为特征。  相似文献   

11.
在阿尔丹-斯坦洛沃依地盾的西伯利亚地台西南部地区划分出四个金矿带:(1)Ket-Kep带(主要由矽卡岩型、石英脉和网脉型、碳酸岩中的伊利石-褐铁矿型以及伊利石-绢云母交代型矿床或矿点构成);(2)Ulkan带(伊利石-云母交代型和石英脉型);(3)Dzhugdzhur带(石英脉型和矽卡岩型);(4)Dzhugdyr带(石英-硫化物脉型).含矿矽卡岩成矿时代为中生代,而与石英和石英-硫化物脉型有关的矿化形成于晚元古代、古生代和中生代.大多数中生代的金矿化都与岩浆作用有关.含金岩石的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高温成矿过程主要发生在Dzhugdzhur带的矽卡岩(500~715℃)和Ket-Kep带的热液交代型岩石(510~530℃)中,这些岩石的矿物流体包裹体中的水溶液盐度高达40% NaCl当量,其子矿物主要为Na,K,Ca的氯化物,并以存在CO2为特征.Ket-Kep带内高温(高达465℃)和中温条件形成的石英脉和网脉中的流体包裹体盐度达32% NaCl当量,包裹体中有时含低密度的CO2.Dzhugdzhur带中的含金石英脉形成于225~230℃,为低盐度成矿溶液(1%~2% NaCl当量).Dzhugdyr带中含金石英-硫化物脉的成矿温度为260~390℃,成矿溶液为低盐度(1.5%~7.5% NaCl当量)KCl水溶液.Ulkan带石英脉的成矿流体中含K-Na氯化物物种,所测定的盐度值为2%~10% NaCl当量,成矿温度在220~280℃之间.  相似文献   

12.
Fluid inclusion research in Archean metamorphic rocks, Yanshanian granite and gold-bearing quartz veins shows that regional metamorphic fluids are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saline, Yanshanian post-granitic fluids are CO2-bearing low saline, and ore-forming fluids are also CO2-rich low saline. In gold-barren/free parts of quartz veins in gold deposits, daughter mineral-bearing high saline inclusions retated with metamorphic fluids remained. This proclaims quartz veins hosting gold ores might have been formed in early metamorphism, and overlapped or mineralized by late Yanshanian gold-bearing fluids.  相似文献   

13.
There are a lot of important gold_bearing quartz veins in the Xiaoqinling metamorphic core complex. The quartz veins are strictly controlled by shear zones. Stress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metallizing process of the Xiaoqinling gold deposits of quartz vein type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At the first stage, the shear zones were formed in an extensional environment, and the temperature was higher and the buried depth was greater; at the second stage, the brittle thrusts were superimposed in ductile shear zones after the tectonic stress field turned from the extension to compression. The ore_bearing fluids were concentrated in these weak positions, and the gold deposits of quartz vein type were developed.  相似文献   

14.
龙斌  陈儒庆 《广西科学》1996,3(3):27-31
提出了热注变断裂、热流变节理、热注变褶皱等概念,论述了侵人体顶上带热流变民裂、热流变节理、热流变褶皱和热液脉体依围岩流变性不同在空间上的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石英、长石、方解石等多种矿牧的显微热流变特征。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金厂峪金矿床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其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成矿温度为中高温热液环境,成矿流体为低盐度,同位素显示物质来源具有深源的特征.稀土-微量元素特征显示金成矿作用具有排斥稀土元素的作用,Bi可作为富矿指示剂.矿床体的石英大脉和复脉赋存特征及成因机制显示金厂峪金矿床主要赋存于韧性剪切活动后期的脆性构造-挤压片理化带内,成矿空间为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后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6.
胶北乳山金矿含金石英脉中稀土矿物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显微分析和电子探针测试,对乳山金矿石英脉中首次发现的稀土矿物独居石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石英脉中独居与钾花花岗岩围岩中的独居石既有相似性, 又有一定差异,前LREE更为富集,说明在成矿流体演化过程中LREE得到进一步集中。与不同地区、不同成因独居石的化学成分和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的对比分析表明,乳山金矿石英脉中独居石LREE最高,尤其以La最为显。对含金石英脉、钾化花岗岩、煌斑岩和变质岩的稀土元素分析发现, 前两关系密切,与煌斑岩也有一定联系,但与变质岩关系不大。在统一的深部构造背景下,通过花岗岩钾化蚀变作用形成了含金成矿流体,并在合适构造中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用高灵敏度的中子活化分析方法,测定了含金石英脉中的28种微量元素。为解释成矿物质来源,矿石、矿物成因,建立区域性成矿系列模式,提供了分析资料。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黔东天柱磨山一油麻坳金矿带地质特征,微量元素及金赋及存状态,认为金元素来源于凝灰质板岩类地层,先期构造运动及变质作用使构造带凝灰质板岩类岩石中金元素含量进一步增高,后期热液活动使金元素活化迁移到有利构造部位成矿,金以粗晶状单体自然金及细粒金存在的石英脉及硫化物中。  相似文献   

19.
东秦岭松树沟蛇绿岩的橄榄岩结构构造及组构研究表明,该蛇绿橄榄岩主要经历了3期塑性变形的叠加改造,分别为洋盆扩张阶段以动态重结晶作用为主要特征的塑性变形、蛇绿橄榄岩块底辟侵位于上覆玄武岩过程中的高温塑性变形和蛇绿岩构造侵位过程中的低温塑性变形,反映了其特征的构造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