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类二维”法和最小能量理论,建立群钻流屑角模型和钻削力预测模型,推导了群钻钻削能的理论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文献[1]的基础上,将切屑在前刀面上的运动形式分解为侧卷运动和上卷运动。根据运动速度的方向和大小,从理论上建立并完善了群钻钻削的流屑角模型,为群钻钻削力预测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文献[1]的基础上,将切屑在前刀面上的运动形式分解为侧卷运动和上卷运动.根据分运动速度的方向和大小,从理论上建立并完善了群钻钻削的流屑角模型,为群钻钻削力预测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群钻钻削力预测模型。初步试验结果表明,钻削轴向力的预测值与实测值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群钻钻削力预测模型.初步试验结果表明,钻削轴向力的预测值与实测值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6.
利用自行设计制造的激振装置和小直径内排屑深孔钻,成功地实现了对钛合金的轴向振动钻削加工,得到良好的加工效果,在对振动钻削和普通钻削的加工过程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振动钻削改变了钻削机理,改善了钻削条件,从而可明显地提高入钻定位精度,控制断屑过程,改善孔壁粗糙度和圆度,提高孔径尺寸精度,振动钻削非常适宜于加工小直径深孔。  相似文献   

7.
利用自行设计制造的激振装置和小直径内排屑深孔钻 ,成功地实现了对钛合金的轴向振动钻削加工 ,得到良好的加工效果 .在对振动钻削和普通钻削的加工过程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 ,得出结论 :振动钻削改变了钻削机理 ,改善了钻削条件 ,从而可明显地提高入钻定位精度 ,控制断屑过程 ,改善孔壁粗糙度和圆度 ,提高孔径尺寸精度 .振动钻削非常适宜于加工小直径深孔 .  相似文献   

8.
通过振动钻削实验装置,采用普通麻花钻和螺旋面钻头在不同的振动钻削参数下对高温合金和碳钢进行振动钻削实验,分析基于螺旋面钻头普通钻削和轴向振动钻削条件下不同的断屑效果.并针对钻削中轴向钻削力和扭矩进行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研究普通麻花钻和刃磨螺旋面麻花钻对加工过程的不同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普通钻削所得的切屑比较,振动钻削有利于断屑,切屑体积小,排屑顺畅;复杂螺旋面振动钻削中轴向力与扭矩比普通麻花钻小,其轴向力的变化过程也比普通麻花钻平稳.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钻头的耐用度、钻削力、钻削温度和断、排屑等方面,对新研制的0Cr16Ni10CaS易切不锈钢的钻削加工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利用扫描电镜等手段对钻屑根部进行了观察,分析了其易切削机理。由于复合加入了Ca、S易切削元素,在钻削时,起到了形成微空洞、应力集中源、减少内摩擦和降低加工硬化等作用。因而有效地改善了其钻削加工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试验得出了群钻切削刃段钻削力的分布规律和切削用量对钻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钻削过程中经常出现断屑、排屑困难以及加工质量差等问题, 提出了轴向超声振动辅助钻削加工方法,并研究了其运动特性和断屑机理.利用自行设计的轴向超声振动辅助钻削系统对45号钢进行了传统钻削与轴向超声振动辅助钻削的对比试验.从孔的粗糙度、表面微观形貌、切屑形态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钻削,轴向超声振动辅助钻削能有效降低孔表面粗糙度,改善孔表面微观形貌.另外,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主轴转速和超声振幅对孔表面粗糙度有显著影响,其中当振幅在20μm,主轴转速在450r/min时加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振动钻削在科研和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振动钻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控制钻屑的长度详细分析了计算切屑长度的方法以及重迭系数i在不同范围取值对断屑效果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指出无论是否存在相位差都有利于钻屑的折断  相似文献   

13.
振动钻削时麻花钻的刀具角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低频轴向振动钻削,对麻花钻工作角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给出了各切削刃工作角度的理论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振动参数取:a=(1~2)s,f/n=2.125~2.25时,可使麻花钻各切削刃在工作前角较大的情况下进行切,在工作前角较小的情况下空切,从而使排屑顺利,主切削刃后面磨损趋于均匀,与普通钻削相比,耐用度提高2倍以上。  相似文献   

14.
钛合金的小直径深孔的钻削是机械加工中的难题之一。采用低频轴向振动钻孔方法解决了这个难题。本文主要就钛合金小直径深孔的振动钻削的刀具设计、断屑排屑、加工质量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麻花钻对钛合金材料的钻削工艺,采用DEFORM-3D软件建立了麻花钻钻削钛合金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应用正交试验分析了在钻削过程中,钻头直径、钻削速度、进给量3个因素对麻花钻轴向力的影响。采用极差和方差分析,确定了最优钻削参数组合并检验了各因素对轴向力的显著性。根据正交试验数据,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钻削力的数学模型。通过经验公式计算与仿真数据的对比分析,为后续钛合金材料在实际钻削加工过程中钻削参数的选择、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阶跃式多元变参数振动钻削叠层复合材料的加工精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叠层复合材料的微小孔加工,提出了阶跃式多元变参数振动钻削新方法。在钻入、钻中、交互区和钻出的多区段钻削模型基础上,分析了产互区的分厚切削特性、自然分屑行性和多倍分离断屑特性。以入钻定位误差、孔扩量、出口毛刺高度作为钻削过程质量评价指标,进行了多元正交多项式回归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阶跃式多元变参数振动粘销显著提高了孔的加工精度,是实现叠层复合材料微小孔加工的一种有效的优化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高速钢微细钻头的钻削质量,研究了物理气相沉积(PVD)涂层高速钢微细钻头在高速干式环境下钻削铝合金时的钻削性能。应用PVD离子镀技术在直径0.2 mm的高速钢微细钻头上制备Ti Al Si N、DLC、Ti N和Al Ti N 4种涂层,并通过同时沉积涂层的高速钢圆盘间接测量得到涂层的显微硬度、厚度和平均摩擦系数。以6061铝合金为被加工零件对涂层的实际加工性能进行了试验测试,得到了已钻取孔的表面形貌、直径和角磨损量。通过VHM-I04显微硬度计在0.49 N下测定,DLC涂层微钻的显微硬度为2 800,摩擦系数为0.05,钻削效果在所有涂层微钻和未涂层微钻中最好。因与高速钢基体结合差,导致Ti Al Si N涂层容易脱落、微钻磨损快,故Ti Al Si N涂层不适合沉积在微钻表面。  相似文献   

18.
微小孔加工在小型化、集成化的制造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人们对微小孔加工尤其是微钻削加工技术的研究逐步深入。对微钻削加工技术及微细刀具进行了综合的介绍,分别从微细钻削刀具、微钻削理论、切屑分析、刀具磨损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微钻削与常规尺度钻削的差异,并对微钻削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基于脑深部刺激套管电极的穿刺要求,本研究采用直径3 mm高速钢麻花钻头作为微创骨孔钻削工具,以成年猪颅骨为钻削对象,建立辅助函数,以灰色关联度和切屑容积系数为颅骨钻孔质量的评价指标,优化颅骨微创小孔的钻削参数。结果表明:对于直径3 mm的高速钢麻花钻头,当进给速度为30 mm/min、主轴转速为600 r/min时,具有最高的灰色关联度值0.906 925 54,灰色关联度响应图表明主轴转速相对于进给速度对钻削力和钻削温度的影响更为显著;该钻削参数组合下,切屑为螺旋短屑,其切屑容积系数为35.71,处于合适范围。  相似文献   

20.
微小孔振动钻削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振动钻削的方法对微小孔进行钻削加工,设计制作了一台新型、高效的超声波振动钻削设备,在几种常见材料上,通过改变振动钻削参数,进行孔径为0.2 ̄1.0mm的粘削实验;借助扫描电镜,分析孔的表面和剖面形状,对普通钻削与振动钻削加工的孔进行了比较;从入钻过程、孔的尺寸形位精度、切屑切屑形式、孔的表面质量、钻头寿命等方面分析总结出微孔振动钻削的加工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