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具有氧、煤消耗低、冷煤气效率高、碳转化率高、污水较容易处理、能气化高灰熔点煤、煤种适应行广、很短时间内即可转化为无副产品的气体等优点。针对国外有代表性的三种干煤粉加压气化炉和德士古加压气化炉进行对分析,阐述了各炉型在结构的特点和差异,阐明了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炉型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基于Shell煤气化工艺的干煤粉加压气流床气化炉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Shell煤气化工艺为基础,利用干煤粉加压气流床气化过程模拟模型,对干煤粉加压气流床气化工艺的性能进行了数学模拟和性能研究.分析了煤气化过程中氧气和蒸汽对气化炉性能的影响,为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电站系统设计中气化工艺及参数的选择提供了依据.研究表明,氧气煤比和蒸汽煤比是影响气化炉出口煤气成分、碳转化率和其他性能的主要因素,气化炉温度随着氧气煤比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蒸汽煤比的增加而下降;当蒸汽煤比一定时,随着氧气煤比的变化,冷煤气效率有一个最佳值,氧气煤比要比蒸汽煤比对气化炉性能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根据煤质分析数据,选择适宜的3种典型气化技术,对3种气化方式制氢的技术特点、工艺参数和消耗指标以及技术经济性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结果显示碎煤加压气化制备氢气是3种煤制氢技术中最具有竞争力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对加压气流床煤气化工艺以及加压固定煤气化工艺的优势和弊端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加压气流床煤气高温显热的利用率,在此基础上,对废水处理为何成本高、加压固定床蒸汽为何消耗高以及气化工艺氧耗低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通过加压固定床煤气化工艺来进行煤制天然气更为合适一些。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讨论了影响SBR法处理鲁奇加压气化废水运行的因素,对运行周期、曝气温度、加碱装置进行了调整和改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利用常压和加压热重的方法研究了我国典型煤种加压热解焦的CO_2气化反应特性和反应动力学,并引入分数维收缩核模型探讨反应级数与煤焦的表面结构特性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煤焦的CO_2气化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小龙潭褐煤>神府烟煤坪寨无烟煤>合山贫煤.与常压热解煤焦的气化反应对比发现:加压热解降低了煤焦的反应性(高灰分的合山贫煤除外),加压热解煤焦的气化反应速率的峰位提前,同时起始气化反应速率减小.煤焦CO_2气化反应级数、速率常数与煤焦的表面结构特性及灰分密切相关.理论分析和实验均证明:煤焦比表面积越大,对应的CO_2气化反应级数也越大.  相似文献   

7.
通过煤质分析,挑选出了适合宁东甲醇厂德士古水煤浆(CWS)加压气化工艺的宁东地区原料煤——羊场湾矿,遴选出了适合羊场湾矿煤制水煤浆的木质素磺酸盐分散剂,同时考察了不同来源木质素磺酸盐分散剂对该水煤浆的粘度影响规律,并确定了分散剂最佳掺量为1%.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阜新大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染问题,采用水质分析和吸附实验的方法,分析出煤气化废水经生化处理后仍含有大量的难降解大分子及有机污染物,COD较高,选择活性焦对气化废水进行吸附深度处理,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活性焦用量为40 g/L、p H在6~8、吸附时间120 min的条件下,气化厂SBR工艺出水COD为455 mg/L经过活性焦深度处理后出水COD降到125.6 mg/L,COD去除率可达85%取得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9.
在热输入为2 MW加压喷动流化床煤部分气化中试试验装置上,对所构建的煤气化试验系统进行了工艺及装置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连续12 h的煤部分气化试验,以考察工艺参数对气化行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中试装置的各分系统设计合理,全系统能协调稳定运行,能为第二代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发电系统(2G PFBC-CC)的下游单元提供合格的煤气和半焦;在较高的气化温度下,煤气中甲烷质量分数由于二次热解而降低,碳转化率增加;提高了入炉的蒸汽量,煤气中氢气质量分数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的工业中,很多方面都能涉及到煤气化技术,例如煤制甲醇等等。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煤气化技术在煤制甲醇的工艺过程中是较为关键的技术环节。这项技术包括很多类别:德国Lergi公司的Lurgi块煤加压气化技术、德国HTW流化床气化工统分析。本文主要针对煤制甲醇过程中煤气化技术的应用做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1.
文章简要介绍了我国煤液化行业发展现状,对煤直接液化过程中的产排污节点以及产生的四股主要废水高浓度废水、低浓度废水、含盐废水、催化剂制备废水的水质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比选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超滤(UF)+反渗透(RO)组合工艺对A/O生化处理后的煤液化高浓度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回用,结果表明,该工艺的使用解决了煤液化高浓度污水难生物降解和回用的难题,原水经MBR系统处理后出水COD平均值为21mg/L,氨氮仅为1.1mg/L,MBR系统出水进一步利用UF+RO工艺进行深度处理,处理后出水COD平均值1.68mg/L,TOC平均浓度为0.25mg/L,电导率为34.1μs/cm。系统出水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和回用作循环冷却系统补充水的水质标准,极大的提高了煤液化污水的回用率,使得平均污水回用率达到96%以上。  相似文献   

12.
该文选取开滦东欢坨低灰、高灰、林南仓、崔家寨低灰、高灰和新疆煤等六个煤样,在煤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湿法料浆加压气化制合成气的实验室煤种评价,对企业科学使用气化用煤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张念超  杜祥海 《科技信息》2007,(36):40-40,54
第二代煤气化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洁净煤利用技术。Lurqi加压气化、Texaco气化、shell气化、Prenflo气化和GSP气化是五种典型的煤气化工艺。它们均采用高温、加压气化工艺,气化指标好,气化效率高并有利于环保。气流床气化是发展现代大型煤化工项目的首选工艺。  相似文献   

14.
加压喷动流化床煤部分气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热输入0.1MW的喷动流化床煤部分气化炉上以空气和水蒸气的混合物为气化剂,进行了徐州烟煤的加压部分气化试验.考察了气化温度、压力等工艺参数对煤气热值、煤气成分、脱硫效率等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气化温度对煤气化过程影响显著;而增大压力,床内气体速度降低,延长了气化剂在床内的停留时间;另外压力增加改善了床内的流化质量,从而提高了气化效率,改善了煤气质量.提高温度和增大压力均能提高脱硫效率,但温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与碳酸钾催化剂对比,考察了碳酸钠与氧化钙复合催化剂对荆各庄气煤常压水蒸汽气化的活性,以及添加硫酸钾或硫酸亚铁的影响。确定了碳酸钠和氧化钙的较好配比,并考察了温度对该催化剂的活性的影响。发现5%碳酸钠和10%氧化钙的复合催化剂对荆各庄煤的水蒸汽气化有较高的活性。此外,还考察并对讨论了加压条件下温度、压力和水蒸汽加入速率对荆各庄煤水蒸汽催化气化的影响。发现上述催化剂对加压气化的活性较好,但对甲烷化的催化作用不强。  相似文献   

16.
鲁齐加压气化炉用高压蒸汽和高压氧气做气化剂,气化剂从气化炉底部进入炉篦之后,从炉篦布气孔流入气化炉内,煤从气化炉上部加入,煤和气化剂逆流接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粗煤气,粗煤气经过喷淋冷却器用酚水洗涤,降温、除尘、除油后,再经过废热锅炉进一步降温达到180℃后,送至净化一氧化碳变换工号、煤气冷却工号、低温甲醇洗工号处理后,变成净煤气,然后一部分送至长输管线做哈市城市煤气,另一部分送至甲醇工段合成甲醇。  相似文献   

17.
气化参数对固定床煤高温空气气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径为0.2 m的固定床气化炉试验装置上进行了煤高温空气气化试验研究,考察了气化实际供给的空气量与煤完全燃烧理论所需的空气量之比(α)、气化消耗的蒸汽的物质的量与煤中碳的物质的量之比(ns/nc)、空气预热温度等工艺参数对高温空气/蒸汽作为气化剂的煤气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α和ns/nc对气化指标的影响本质上是通过改变气化温度来实现的;α和ns/nc的最佳值分别为0.23~0.25和0.37~0.45;在工艺条件允许的范围内,空气预热温度越高对气化过程越有利.  相似文献   

18.
兖州矿区北宿煤矿的煤质属高硫气煤类,燃烧后SO2排放量大,利用受到限制。跨入新世纪后,兖矿集团加快了高硫煤气化合成甲醇及气化发电项目的建议,给矿区高硫煤由燃料煤转向气化用原料煤提供了发展机遇。本文介绍了风力干式选煤技术的原理,针对北宿煤矿煤质特性,从多种选煤工艺方案中比选出投资少、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加工处理后能满足煤化电联产气化用原料煤要求的选煤工艺方案-风力干式选煤。  相似文献   

19.
半焦与水蒸汽化反应是半焦气化反应中最有实用价值的反应。煤快速热解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煤加工工艺。它与传统的慢速热解工艺相比具有粗苯、焦油产率高,半焦活性大等优点。大连工学院煤化工研究所对褐煤、油页岩的快速热分解曾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开创了辐射炉加热技术,使快速热分解工艺基本实现,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文的工作是用热重分析法研究快速热分解半焦的气化特性──快焦与水蒸汽气化反应性。主要考察的因素为:煤的热解温度和气氛,煤中无机矿物质的催化作用对气化反应性的影响,确定动力学参数,为利用快焦气化…  相似文献   

20.
生物质气化洗焦废水的混凝吸附对微生物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生物质气化洗焦废水的处理效果,利用普通混凝剂、电厂粉煤灰和颗粒活性炭(GAC)对生物质气化洗焦废水进行混凝沉降试验和静态吸附试验。经混凝沉淀、吸附后的生物质气化洗焦废水接种微生物菌种进行微生物降解试验。混凝剂明矾和Al2(SO4)3对生物质气化洗焦废水的浊度和悬浮物可有效去除,但COD去除率较低,色度去除率极低;电厂粉煤灰对生物质气化洗焦废水的浊度、色度、COD去除率很低,电厂粉煤灰与明矾或Al2(SO4)3共用使用可明显提高对浊度、COD的去除率,且混凝沉降速度明显提高,絮凝物紧密稳定。经混凝吸附处理的生物质气化洗焦废水,微生物降解速度和降解率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