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报复社会心理是在个体遭受打击、挫折、痛苦后,试图对社会无辜群体或生命体进行伤害或破坏以发泄私愤的一种综合性的、失谐的变态心理。报复社会心理的形成既有诸如社会大环境、个体所处的小环境以及个体的现实处境等客观的原因;也有诸如人格障碍、挫折所产生的的攻击驱力等主观原因,是主客观交互作用的结果。构建和谐社会是防范报复社会心理的根本之策;完善社区心理服务和教育是防范报复社会心理的中流砥柱;建立和谐家庭是防范报复社会心理的基础工程;提升人格修养和心理健康水平是防范报复社会心理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体制转型过程中由于诸多原因的存在,政府部门中出现了部门利益化现象,这种普遍追求和保护部门各自利益的行为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相背离,损害了国家和公众的利益,应在强化对公务员教育的同时,完善我国相关体制机制,实现"和谐"行政。  相似文献   

3.
社会心理对和谐社会构建有重要影响,因此和谐社会构建,离不开社会心理教育.通过传媒对社会成员进行社会心理教育,促进社会和谐,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途径之一.传媒社会心理教育就是利用传媒的巨大影响力和渗透力,对社会成员施加诸种心理影响或心理压力,或对社会成员进行心理调适、心理干预,使不利于和谐社会构建的心理向和谐的方向转变或发展.不和谐的社会心理是由诸多不和谐的社会因素引起和形成的,传媒可针对不和谐社会心理进行生存心理教育、价值观教育、榜样教育等,为和谐社会构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弱势群体的权益维护是和谐社会视角下的一个热点问题。当前我国弱势群体权益维护存在着体制内维权渠道不畅,体制外利益表达途径不规范等弊端。社会转型期,如何完善弱势群体权益维护机制,规范体制内、外维权方式,提升弱势群体权益维护意识和行动,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权益维护途径,已成为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腐败是权力异化的极端表现形式,其主要原因就是权力失去制约和监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改革旧体制的弊端,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加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制建设,减少权力运作的随意性。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基础是人民群众,坚持教育与监督有机结合,领靠人民群众反腐败,加大监督力度。建立合理的利益机制,抵制不正当利益对腐败现象的驱动,制定更为合理的物质利益分配原则,让国家公职员享有较高的工资收入。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的和谐,包括个体内心的和谐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就是要洞察社会成员的心理状况,及时调整相关政策措施,满足人们的合理需要,解决存在的社会问题,干预不良社会行为和激励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社会行为,塑造积极健康的社会心理,从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公民表达利益诉求的权力得以增强,群体性事件是这一过程中种种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与社会心理机制、社会制度机制和社会运行机制有关。因此,必须健全社会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行政救济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疏导矛盾、纠偏矫治、协调利益等方面的重要功能。指出完善行政救济制度有利于维护和谐社会中的基本秩序,实现社会正义、政府诚信和人权保障的目标。认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下完善我国现行的行政救济制度,应以保障行政相对人权利为主导目标,在现行宪政体制框架内实现行政救济制度的创新,全面、系统地推进各项行政救济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利益集团在我国是客观存在的,通过利益集团表达各自利益需求,也是有益的。但某些特殊利益集团趁社会转型、体制和制度尚未完善之机,通过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贿赂腐蚀政府官员,为自己特殊利益损害大众和国家社会利益,影响社会公平正义,危害和谐社会的建设,必须给予遏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出现了各种心理问题,这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健康.但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变化给高校学生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心理负担,从而形成了很多心理问题,而高校主要通过心理辅导工作来解决学生们的心理问题,但高校心理辅导工作做的并不到位.该研究针对高校学生心理辅导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总结出了高校心理辅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包括心理辅导工作模糊、高校领导不重视心理辅导、辅导员队伍缺乏建设以及辅导体制不够完善,最终提出了几点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该研究的意义在于给高校心理辅导工作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留守儿童问题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但留守儿童不等于问题儿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全社会对农民工、留守儿童问题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逐步认可.在建成我国和谐社会的背景下,通过建构科学、合理的积极心理教育模式可以塑造出留守儿童特有的积极人格、积极情绪、积极行为的积极心理.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社会利益群体分化日益明显,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野下,研究和解决利益群体矛盾的对策,一是发展经济,缩小各利益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二是健全利益表达机制,协调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三是建立利益教育机制,淡化或消除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13.
教育公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公平被认为是和谐社会理论在教育上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公平公正、机会均等,反映在教育上就是要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人的基本要求,是社会公平之本。最近几年,从中央政府到各地政府,都用相当的财力来解决教育公平的问题,取得可喜成效。但是,在目前,教育公平问题依然相当突出,主要表现为: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拉大;校际、班际差距进一步拉大;公办学校与民工子弟学校之间,差距明显。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在社会经济“转型期”存在的教育不公平现状,探讨了实现教育公平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徐瑛 《科技信息》2011,(33):I0413-I0414
建设健康和谐的社会心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是提升人们主观幸福感的主要途径.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社会心理在引导人们日常生活过程中存在一些倾向性问题,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了挑战.我们必须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堂堂节冬展罂,把“和谐”灌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真正地体现出社会心理的和谐与健康。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的规则意识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文章分析了确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规则意识的历史与现实依据;指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与伦理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规则意识的两个基本维度;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规则意识应该着重协调与调整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使社会规则的安排有利于不同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平等交往、共同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刘海涛 《科技信息》2007,(11):49-50
本文从非权力因素的角度提出了心理方法的内涵和意义,指出了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心理方法应用的必要性及应用的方法,并倡导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要从人的内心思想本质入手,多运用心理方法来激励、鼓舞、教育人和影响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意义是重大和深远的。  相似文献   

17.
教育机会均等是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现阶段我国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依然存在。认真分析和研究造成这一现实的原因,有助于我国教育的更好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对教育公平目标的追求具有起始性乃是影响教育机会均等的主要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8.
和谐的前提是不同社会主体间实现利益平衡,社会主体的物质利益与精神文明呈现良性互动的发展状态。要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必须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把公众的利益诉求纳入公共决策中,保障决策的正确性;创新政府服务机制,完善公众利益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9.
柯笈 《科技信息》2007,(25):185-185
我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这种经济社会转型中,腐败这种国家公职人员以权谋私的行为,伴随着一系列改革一时难以到位的条件下滋长和蔓延,其危害性具有四个"恣意":恣意践踏了社会公共权力;恣意损害和侵占了人民的利益;恣意强化权力的非责任化和权力化;恣意强化了利己主义的价值取向。要有效地遏制其危害性,必须建立构建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制的权力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0.
利益表达机制的完善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现阶段的利益表达机制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如利益表达主体表达意识缺乏、利益表达组织发展不平衡、制度内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利益表达机会不均衡、群众性利益表达作用不明显等。必须进一步完善利益表达机制,让社会成员能够通过合法的方式、畅通的渠道和途径平等表达自己正当的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