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本文试图解决企业根据经济波动及自身的情况如何进行绿色转型技术最优战略选择的问题.本文利用实物期权法,对经济的发展状况及技术进行了情景分析,得到了企业绿色转型技术的最优投资规律和选择路线.结果表明碳交易价格的初始作用是促进高能耗企业进行绿色转型投资;企业的资金实力是影响企业绿色转型成功和路线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最终影响高能耗企业绿色转型成功和路线选择的关键因素是经济的繁荣程度,投资贴现率的高低,以及绿色转型技术的发展水平.理论模型启示政府应控制好经济环境的稳定和繁荣,制定动态的最优碳交易机制,积极重点地鼓励培育投资贴现率高的绿色转型技术.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环境规制政策的执行下,借助演化博弈理论探讨了区域间政府监督决策和政府对企业的绿色技术转型监督决策的演化过程,建立了区域间双方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与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对各主体的利益关系进行系统动力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增加绿色技术成本补贴来减少企业因技术转换而付出的额外成本,以达到激励企业进行绿色技术转换的目的;2)区域间双方政府加大减排力度会促使企业向绿色技术转型,但当减排力度太大导致严格监督成本太大时,严格监督的博弈最终向着一方政府严格监督另一方政府不严格监督策略演化;3)地方政府同时加大监督力度和进行绿色技术成本补贴会促使企业向绿色技术转型,但当绿色技术成本很高时,即使地方政府加大减排力度,企业不会全部进行绿色技术转型选择,出现一部分企业选择绿色技术转型另一部分企业选择保留原有的污染技术的情况.因此严格的环境规制政策和严格监督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会推动企业绿色技术转型,对推动经济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基于部分可观时间Petri网双组元推进系统的故障诊断问题。针对双组元推进系统中环境复杂且部分关键信息无法通过传感器获取的情况,结合部分可观时间Petri网,提出构建修正状态类图的部分可观时间Petri网故障诊断方法。系统过程的节点对应为可观测变迁和不可观测变迁,结合变迁同步、异步触发关系,标定各变迁时间区间,建立部分可观时间Petri网模型,然后转化为修正状态类图。遍历所有满足可观测变迁触发时间和序列信息的路径,诊断系统是否发生故障。最后对双组元推进系统建立部分可观时间Petri网模型,结合系统工作过程中各执行机构可观测状态,对系统不可观部分进行故障诊断,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从系统角度研究了企业复杂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获取资源负熵,构建了资源负熵管理模型与系统流图,通过以政府政策与技术管理创新为着力点对资源负熵管理模型仿真模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将系统动力学应用于企业复杂系统资源负熵管理可以反映研究对象系统内子系统的耦合与因素间的复杂关系,该方法可以为企业复杂系统可持续发展资源负熵战略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复杂多阶段任务系统(PMS)中存在的元件状态多态性和不可比性问题,提出了系统与元件两层的分层模块构建方法,应用连续时间Markov模型(CTMC)描述可修元件之间状态的相依和变迁的动态行为,应用多态多值决策图(MVDD)构建系统的结构函数.为处理元件状态不可比情形,将其分为组内、组间及无约束状态三组,应用CTMC构建了不同变迁约束下部件处于不同阶段时的状态组的联合概率模型,发展了具有不可比元件状态的多状态多阶段任务系统(MSPMS)可靠性分析方法.最后,通过简约形式的飞行任务系统实例,结果表明CTMC下分层分组模块分析方法能有效计算MS-PMS的可靠度,验证了模型与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一个基于时间petri网的多处理机静态调度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把任务图转换成Petri网的方法,因为所得到的Petri网是出现网,所以可以通过添加辅助变迁把其转换为强连通T-图,通过求解极小s-不变量便可以找到原出现网的所有的变迁发生序列.最后利用计算结果把任务分配到处理机上.得到的多处理机的任务调度方法所需要的时间最短,处理机数最少.  相似文献   

7.
非马尔可夫随机Petri网的分析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etri网是模型并行系统和分布式系统的一种强有效的形式化工具.它能够很好地刻画系统的动态行为、分析系统的性能.目前研究的大多数随机Petri网假定模型中所有变迁的实施时间呈指数分布,但是在许多实际系统中,变迁的实施时间呈确定性分布或一般性分布,这就需要研究非马尔可夫模型.文章主要讨论非马尔可夫随机Petri网的分析技术,即基于马尔可夫再生理论进行分析求解,并举例进行说明,在文章的最后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基于双变迁Petri网的嵌入式系统建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军  郝克刚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Z1):229-231
介绍了双变迁Petri网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其在复杂系统建模中的不足,引入了面向对象技术,论述了该方法在嵌入式系统建模中的应用.采用该模型,进行了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复杂嵌入式系统的建模问题.  相似文献   

9.
场景图系统是在虚拟环境生成领域应用十分广泛的技术,而刚体是虚拟环境中大量存在的一种物体对象类型.借鉴一般场景图的思想,对基于场景图系统的刚体运动建模方法进行了研究,面向通用场景图系统提出了一个实时刚体动力学仿真模拟框架,并针对Vega场景图系统给出了基于开源动力学引擎的模块化实现.  相似文献   

10.
张亮  姚淑珍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Z1):114-117
为了满足企业对过程模型在描述能力和分析能力上的要求,提出了一个基于Petri网的分层工作流过程模型.在深入分析各种工作流模式的基础上,对基本网的进行了一些的扩展,通过增加变迁入口函数,变迁体函数,消息机制,控制变量等,描述了工作流模式中的多实例,取消,高级同步等复杂模式.给出了工作流过程的描述模型DWF_net和分析模型AWF_net的形式化定义.描述模型DWF_net实现对各种复杂流程的直接描述.变迁入口函数通过对控制变量的判断,来消解DWF_net中的冲突.变迁体函数通过可扩展逻辑描述语句,来实现对控制变量的读写及收发消息等操作.AWF_net作为DWF_net的分析模型,剥离了DWF_net个案的语义信息,可以直接利用已有的Petri网分析技术来分析模型.最后,通过一个综合实例来说明如何使用本文提出的模型来对各种复杂流程建模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朱敏洁  王精业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21):5008-5010,5014
分析了信息技术带给作战指挥的机遇与挑战:信息技术为大大提高指挥效能创造了客观前提,但是使这种有利条件变为现实还需要有创新的作战指挥理论来支持。在借鉴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所走的弯路,以及通过建立工作流的模型辅助领域专家进行企业工作流程重组得到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在当前大力进行指挥自动化建设的同时,势必要变革作战指挥机构组织方式、工作流程、信息流程,建模与仿真方法是这一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说明了两种仿真系统(人在环仿真系统与无人在环仿真系统)的构造思路,并着重分析了无人在环仿真系统建模的关键要素:组织结构、工作流程、信息流程、指挥手段、指挥者行为等,说明了各个要素的建模重点以及建模方法等。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制造业的建模与仿真技术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建模与仿真技术是21世纪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结合的桥梁,是使企业产生最大经济效益的核心技术,也是21世纪制造业的一项关键支撑技术。阐述了建模与仿真技术在制造业的地位和作用,总结了21世纪建模与仿真技术的特点,给出了制造业建模与仿真技术的方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知识仓库技术在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建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企业管理的实际,分析了传统决策支持系统的不足,提出了以知识仓库技术为核心的体系化环境,并以销售预测为例阐述了数据概念模型和逻辑模型的构建.通过空间矢量模型获取知识,利用遗传算法进行数据挖掘,运用数据转换服务来完成数据校验、数据清理、数据转换和迁移工作,并成功地将知识仓库技术应用到销售预测系统中.  相似文献   

14.
中国正在全面推进创新发展战略,创新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创新策略如何作用于系统结构及效果需进行深入的仿真研究.通过对江西合力有限公司技术创新活动分析,运用逐树设撤关联数结构行为检验建模法,建立可靠性高的六棵流率基本入树模型及等价流图仿真模型.新引入图论的关联矩阵算法,计算得到复杂系统的三十三条反馈环.然后,结合实际设置仿真调控参数变化区间,进行反馈结构和策略仿真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定量实施"提高创新投融资力度、提升创新人才支撑能力、深化产学研合作"三条发展策略,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升级.此为企业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并有效验证和实施了SD建模、反馈环新算法、策略仿真与反馈结构组合分析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信息技术的组织模式变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组织模式变革的概念入手,首先详细论述了有关组织变革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变革的两种战略方法:TQM 和BPR. 围绕信息技术与组织变革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新时代的组织结构设计和运行需要各种信息技术支持的观点;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深入应用,它对组织的各方面属性也产生了显著影响. 最后,提出将现有的组织变革方法——ISP、TQM 与BPR紧密集成起来,形成一种具有更大综合效益的变革策略.  相似文献   

16.
企业信息系统与业务过程的协同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铁骊  高阳 《系统工程》2007,25(11):80-84
从企业运行角度来看,业务过程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躯干,信息系统则是贯穿于业务过程之中,保证其正常运行的动脉。因此,贯穿企业组织运行中,能够及时有效实现信息传递的信息系统是实现企业敏捷制造的不可或缺的保证,而信息系统与业务过程的协同则成为企业实现敏捷制造的必然要求,因此,数据整合能力和通讯网络整合能力是其协同实现的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17.
企业价值评估中相对收益能力确定及仿真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GM(1,1)模型对企业的未来收益进行预测,然后提出了“企业相对收益能力”的概念,在综合考虑与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密切相关的各种财务与非财务因素的基础上,建立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灰色评估方法求得企业相对收益能力的定量值;可以用它对收益增长的速度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对收益折现法所得的企业价值的修正。由于收益预测值和相对收益能力都是不确定的值,企业价值也必然是一个不确定的值。本文采用了蒙特卡罗仿真方法并运用CRYSTAL BALL软件进行计算,可以求得企业价值的概率分布范围,为评估实务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集成几类柔性的一类企业系统总体柔性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加工装配型企业系统进行抽象的基础上,建立了包含人员柔性、机床柔性、路径选择柔性以及信息处理技术这四种情况的总体柔性模型,并且柔性采用经济性指标加以定量.本文证明了该总体柔性模型的收敛性,利用计算机对该模型进行了求解,同时得到了上述四类因素对系统总体柔性指标的影响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