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探讨了包套锻复合热机械处理新工艺技术对(Ti-33%Al-3%Cr)-0.5%Mo(质量分数)合金显微组织、变形亚结构和室温、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包套锻复合热机械处理,可以在TiAl基合金整个试样上获得均匀、细小的各种典型形态的显微组织。其中,具有均匀、细小全层片状显微组织的试样,显示出良好的室温和高温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设计并熔炼了成分为(Ti50Al50)100-xYx(atom)=0-2.0%)的合金,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三点弯曲试验等手段,研究了添加钇(Y)对TiAl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的添加能改变TiAl合金中O、N等间隙原子含量并增加TiAl合金显微组织,使γTiAl使合金晶粒细化,促进γ+α2片层状组织的形成,适量钇的添加能降低TiAl合金中O、N等间隙原子含量并增加TiAl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共晶和过共晶Ti3(Al,Si)+Ti5(Si,Al)3双相合金中Ti5(Si,Al)3相的显微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Ti5(Si,Al)3相具有光学各向异性,其显微硬度受其中含Al量的影响,而点阵常数保持不变,根据组织结构对材料的影响,认为具有粗在初生Ti5(Si,Al)3相的过共晶双合金是不宜做结构材料的,而具有细小均匀Ti5(Si,Al)3的共晶双相合金,有可能发展成实用合金。  相似文献   

4.
利用光学显微镜,研究了冷却速度对锻造Ti48Al2Cr(原子数分数,%)组织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却速度主要影响锻造TiAl基合金组织演变产物的形貌,而对晶团尺寸的影响较小.锻造TiAl基合金在α相转变温度θα以上等温热处理后,采用炉冷、空冷、油冷和水冷,会依次转变为全层状组织、层状组织加魏氏体组织、块状转变组织加魏氏体组织、块状转变组织加羽毛状组织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600℃气相充氢对Ti3Al基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气相充氢过程受氢在合金中的扩散过程所控制,而且是可逆的,在充氢过程中形成的氢化物Ti3AlH在充氢温度下极易分解,在弯曲实验中,充氢后的Ti3Al基合金的最大抗弯强度和最大挠度值均随浓度增加而显著降低,断口形貌表明,氢在晶格中固溶和裂纹在氢化物Ti3AH(111)晶面缺陷处形成是导致合金机械性能降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600℃气相充氢对Ti3Al基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气相充氢过程受氢在合金中的扩散过程所控制,而且是可逆的.在充氢过程中形成的氢化物Ti3AlH在充氢温度下极易分解.在弯曲实验中,充氢后的Ti3Al基合金的最大抗弯强度和最大挠度值均随氢浓度增加而显著降低.断口形貌表明,氢在晶格中固溶和裂纹在氢化物Ti3AlH(111)晶面上的缺陷处形成是导致合金机械性能降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通过电子衍射的方法研究了TiAl基合金中ω相的形成规律及形成过程。在快速凝固态、热压态以及淬火态的TiAl基合金中均未见到ω个,而在淬火后4000~600℃回火时则可清楚地看到ω相的存在,并且在此温度范围内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ω相的析出越长彻底,结构越完善。  相似文献   

8.
通过电子衍射的方法研究Ti3Al基合金中ω相的形成规律及形成过程。在快速凝固态、热压态以及淬火态的Ti3Al基合金中ω相,而在淬火后期400~600℃回火时则可清楚地看到ω相的存在,并且在此温度范围内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ω相的析出越彻底,结构越完善。快速凝固Ti_3Al基合金中ω相的形成@徐瑞@赵越超@迟长志  相似文献   

9.
显微组织对Fe3Al基合金的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以及抗蠕变性能有较大影响。研究表明,减少横向晶并不是提高Fe3Al合金室温塑性的最有效途径。通过加大形变量,细化显微组织可以明显改善合金的室温力学性能,但会使其高温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Ti50Al50混合粉末在氮气氛的机械合金化过程,球磨30h后Ti50Al50混合粉末已形成非晶合金;经适当的热处理,可原位形成纳米复合材料γ-TiAl+Ti2AlN。  相似文献   

11.
对比研究了常规热机械处理和包套锻复合热机械处理技术中,材料的显微组织和热学行为.揭示了常规热机械处理下,由于应力分布不均匀和变形过程中充分地发生着动态再结晶,造成材料的显微组织不均匀;而在包套锻复合热机械处理技术下,由于实现快速变形,热变形材料储能高,随后的等温再结晶退火可获得均匀的显微组织.  相似文献   

12.
添加钨和稀土元素对TiAl合金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机械合金化结合粉末冶金技术制备Ti-44.7Al、Ti-44.7Al-xW、Ti-44.7Al-xLa-yCe合金材料,采用透射电镜和金相显微镜研究不同W、La、Ce添加量对机械合金化TiAl基合金的显微组织的影响,并对合金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研究表明,在不添加任何元素时TiAl合金颗粒的平均尺寸为30~60 μm,但添加微量稀土元素La、Ce对TiAl基合金的细化作用非常明显,其平均尺寸为20 μm;通过机械合金化在TiAl基合金系统中添加微量W元素会形成新的固溶体相,这种新成分相大大提高TiAl基合金的抗弯强度σb,当W添加量为1.0%时,σb达到峰值,随后随着W原子数分数的增加,抗弯强度降低;TiAl合金的抗弯强度σb开始随着稀土元素La的增加而增加,在0.5%原子数分数处达到峰值,然后强度随稀土原子数分数的继续增加而下降;而合金的强度却随添加Ce的原子数分数的增加而直线下降,同时添加W的TiAl合金的强度高于加稀土La、Ce的TiAl合金的强度.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Sn的添加对Ti-34wt%Al合金的室温力学性能、显微组织、相组成和断口形貌的影响。试验发现,在TiAl基合金中添加Sn,能够使合金室温延性得到提高。还发现,添加1.14wt%Sn,使合金的层状组织呈较细的等轴晶,晶界光滑且较宽,合金表现出较好的室温综合力学性能,断口形貌出现准解理特征。  相似文献   

14.
采用金相和能谱方法对Ti、Al箔的固相扩散反应行为进行了研究,建立了TiAl3相层厚度生长的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球磨Ti/Al复合粉的两步固相烧结工艺.研究表明:两步固相烧结法可有效抑制烧结引起的粉末体变形,获得具有典型显微组织的致密烧结材料;尽管延长低温预烧时间可获得由TiAl与Ti3Al组成的热稳定性较好的组织,但组织致密度偏低,为了获得高致密的TiAl合金,仍需后续高温烧结.实验还表明,高能球磨促进了TiAl基合金组织细化,且球磨时间越长烧结组织晶粒越细小;双态组织中的层片组织含量随球磨时间延长而增加,但长时间球磨由于非晶化的出现又会引起层片组织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15.
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综述了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其应用于高温领域的主要障碍是它的室温脆性与高温强度的不足,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同时分析了合金化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及加工/热处理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机理,并对TiAl基合金的制备和加工的新工艺进行分类评述。最后从基础理论、制备与加工新技术、TiAl基复合材料的研制等方面指出今后的研究与开发动向。  相似文献   

16.
离心喷射沉积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了采用离心喷射沉积成形技术制备Ti- 48Al- 2Mn - 2Nb金属间化合物的基本特征、组织结构、力学性能等以及制备工艺和组织结构对TiAl基合金力学行为特征的影响的主要研究结果 .结果表明 ,通过离心喷射沉积成形技术制备的TiAl基合金达到目前国内外较先进的性能水平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氟盐铝热反应法制取Al-Ti-B中间合金细化剂,对其反应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挤压前后的微观组织,研究挤压变形对组织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压使得TiAl3颗粒尺寸减小、表面趋于平滑,挤压过程中发生的再结晶现象使TiB2分布均匀弥散.另外通过静置实验研究了α-Al基体中第二相的沉淀现象,深入分析了沉淀过程及原因,提出了减少第二相颗粒聚集、沉淀的方法,着重强调了优化挤压工艺和添加适量稀土元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淬火合金工具钢的基体组织是隐针马氏体,对这种马氏体的组织形态和亚结构的研究目前国内外报导得不多,见解亦不统一.为了探明一些至今尚末澄清的问题,本文以透射电子显微分析术的主要手段对淬火(包括低温回火)合金钢中的隐针马氏体及其它组成相的形态进行逐一分析.为了配合生产应用,测定了试验钢在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强度和塑性、韧性,以期达到从调整组织结构出发优化力学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采用喷射沉积坯轧制和RS/PM粉末挤压坯轧制的2种工艺制各了Al-8.5Fe-1.3V-1.7Si和Al-8.5Fe-1.3W-1.7Si合金的板材,并通过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力学拉伸实验研究了板材的组织性能.结果表明,综合性能AlFeWSi合金优于AlFeVSi合金的喷射沉积坯轧制板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