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经20余年的发展,台商对大陆投资取得历史性的重大发展,六万多家台资企业已成为大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上百万台商也成为沟通与联接两岸的一个新兴社会群体,对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在两岸关系发展中的地位与角色日趋重要。台商赴大陆投资的三次浪潮台商赴大陆投资是海峡两岸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20世纪70年代末,大陆改革开放后,对台政策也发生重大转变,从力主“武力解放”转为积极争取“和平统一”,揭开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新一页,也为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及台商赴大陆投资创造了条件。20世纪80年代初期,台商开始以外商名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两岸共同市场的构建现状分析,提出两岸共同市场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台湾当局以两岸经济规模不对称为借口,宣称开放台湾对大陆的进口会给台湾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对大陆长期实施限制性的经贸政策。本文运用1980~2011年的数据对两岸经贸与台湾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台湾对大陆进口的增长对台湾GDP的影响不显著,台湾对大陆出口的增长对台湾GDP的影响显著,即台湾对大陆进口增加并不会严重冲击台湾GDP增长,相反大陆如果禁止从台湾进口会严重打击台湾经济。因此台湾当局不应该对两岸经贸实施限制,两岸共同市场是海峡两岸经贸合作深化发展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世界贸易环境自GATT及WTO等建置后,从降低关税、促进贸易,到形成全球局部自由贸易市场的过程中,两岸经济都深受影响。一方面,中国大陆是全世界最大的贸易市场,另一方面,台湾是贸易导向型经济,贸易占GDP极高的比例;因此,两岸已在新的贸易环境下,面向"赚全世界的钱"的贸易经济中。回顾过去,中国大陆自改革开放以来,台商曾致力于中国大陆的经济建设,而台湾在两岸经济的交流与合作中也维持着经济的增长与稳定。展望未来,"一带一路"的发展,两岸可在沿线基础建设、文创服务世界化与服务业携手化等领域建立战略联盟,互补互惠合作,以巩固和深化"一带一路"之丰硕具体成果。  相似文献   

4.
近期,台湾岛内掀起一股“反‘台独台商’”风波,并引爆台北股市恐慌。这源于5月24日国台办发言人张铭清在新闻发布会上的一个明确表态:“对于在大陆赚钱又回到台湾支持‘台独’的人,我们是不欢迎的”。6月18日,国台办发言人李维一强调,大陆对两岸经贸交流的政策没有改变。一时间,台商成了两岸人民热切关注和谈论的对象。台商为台海两岸搭起了桥梁,为台湾和平与祖国统一编织着一条纽带。个别台商为台湾当局所用而做了一些损害大陆、损害台海和平的事情,但这改变不了台商造福两岸、促进台海和平与统一的主流。因此,大陆将会坚持吸引台资、保护台商合法利益的政策。  相似文献   

5.
采用WWZ (WANG-WEI-ZHU)方法,对海峡两岸的全行业、制造业与服务业、电气和光学设备业的出口进行增加值分解,探讨两岸在全球价值链中生产分工与依赖的关系。研究发现:台湾对大陆的顺差被高估,4 a平均高估45. 30%;大陆处于全球价值链相对上游的位置,承接更为复杂的生产分工,台湾处于国际分工的较高位置,接近供给端;两岸全行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电气和光学设备业的特征基本一致,但是也存在差异;两岸服务贸易本土化水平趋势相反,大陆本土化水平趋于升高,台湾本土化水平趋于降低;从全行业到重点行业,台湾当局对大陆贸易的政策影响了两岸的价值链关系,两岸贸易真正的获益者是台湾企业。建议大陆加快自身价值链升级,鼓励两岸合作,共同抵御外部经济风险。  相似文献   

6.
采用WWZ(WANG WEI ZHU)方法,对海峡两岸的全行业、制造业与服务业、电气和光学设备业的出口进行增加值分解,探讨两岸在全球价值链中生产分工与依赖的关系。研究发现:台湾对大陆的顺差被高估,4 a平均高估4530%;大陆处于全球价值链相对上游的位置,承接更为复杂的生产分工,台湾处于国际分工的较高位置,接近供给端;两岸全行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电气和光学设备业的特征基本一致,但是也存在差异;两岸服务贸易本土化水平趋势相反,大陆本土化水平趋于升高,台湾本土化水平趋于降低;从全行业到重点行业,台湾当局对大陆贸易的政策影响了两岸的价值链关系,两岸贸易真正的获益者是台湾企业。建议大陆加快自身价值链升级,鼓励两岸合作,共同抵御外部经济风险。  相似文献   

7.
<正>台湾学子一向有"来台大、去美国"的求学路线,但是近年来,"去大陆,求发展"已经成为台湾学生的新选项。台生已经成为继台商之后联系两岸的新群体,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到大陆求学的台生不断增加从1985年开始,大陆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台湾学生。随着两岸经济、文化领域交流的不断发展,到大陆求学的台湾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从1985年到2000年的15年间,大陆高校招收的台湾本科学生为2895人,研  相似文献   

8.
通过两岸共同市场的构建现状分析,提出两岸共同市场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台湾对大陆长期实施限制性的经贸政策,两岸经贸开放度不对称.运用RCA指数对两岸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得出大陆和台湾的优势产品类别不同,两岸进行的是互补性贸易,台湾当局不应该以经济规模不对称为借口对两岸经贸实施限制,两岸共同市场是海峡两岸经贸合作深化发展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
2010年9月12日,大陆与台湾签署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生效,掀开两岸合作与交流的新篇章,从此,海峡两岸进入全新的“ECFA”时代。本文尝试从两岸纺织业贸易合作入手,关注ECFA相关政策内容,对当前两岸纺织业贸易合作发展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后ECFA时代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本文认为ECFA将极大地提高两岸纺织业贸易额,未来两岸纺织业贸易将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黄德海 《世界博览》2008,(24):16-19
大陆资本向台湾进军,投资大陆的台商也纷纷开拔,他们的方向是由大陆沿海向西部内陆挺进。2008年11月7日,"两会协商"在台北结束。此次"陈江会"及其签署的"四项协议"是两岸关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尽管两岸经济关系之间至今尚未有一个正式的合作机制,但可以预期的是,不论名称叫什么,"四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因素在海峡两岸关系中地位和影响日趋上升及台湾经济对大陆依赖的不断增强,经贸合作这条纽带正在成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与力量。“两岸经贸合作的深入发展必然成为祖国统一的助推器”的观点为相当多人士所接受。但人们必须认识到,通过加强两岸经贸关系促进祖国统一,还须克服相当多的障碍。两岸经贸往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80年代初。当时大陆经济尚较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也较低,台湾当时大打“经济牌”,宣称要等两岸经济差距缩小以后再谈统一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大陆的经济发展和国力迅猛增长,两岸经济实力对…  相似文献   

12.
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的深化是海峡经贸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海峡两岸之间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大陆的劳动力优势,台湾的资本优势、技术优势。另一方面是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在世界经济产业链中地位。可以得出结论台湾只有海峡两岸只有加强与大陆的经贸合作才能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3.
海峡两岸关系改善以来,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从而带动了两岸旅游业的发展。福建作为大陆距离宝岛台湾最近的一个省份,与台湾地区关系密切,在两岸政治经济交流与合作中一直处于先行先试的地位。在合作共享理念日趋成熟的条件下,旅游业合作共享是闽台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该文通过分析闽台旅游业的发展现状,针对两岸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闽台旅游业合作共享机制,以期更好地促进闽台旅游业发展,推进闽台经济文化的深入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4.
自海峡两岸实现"三通"以来,大陆与台湾的经贸文化交往增多,两岸聋人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加。虽然具有相同的文化底蕴,但聋人所使用的手语却并不相通,直接造成了两岸聋人交流的障碍。本文通过两岸手语发展历程的比较,探求二者发展过程中的异同点,以利于两岸手语学习者理解大陆手语与台湾手语,为两岸聋人的交流、相互理解起到推动作用,进而促进两岸手语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05年春天是海峡两岸的春天。4月26日至5月3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来大陆展开“和平之旅”。这是自1949年以来中国国民党主席首次访问大陆,标志着国共两党关系进入了新的阶段。29日下午3时,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连战在人民大会堂紧紧握手。会谈中,国共双方达成了包括“促进尽速恢复两岸谈判”、“促进终止敌对状态”、“促进两岸经济全面交流”、“讨论台湾民众关心的参与国际活动的问题”、“建立党对党定期沟通平台建立两党定期沟通平台”等“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这在海峡两岸关系高度敏感时期,国共两党最高领…  相似文献   

16.
司浦 《科技智囊》2001,(11):32-35
尽管有戒急用忍政策的管制,十多年来,从台湾来大陆投资的台商累计已经接近5万家,他们共带来460亿美元的投资。而戒急用忍的松绑,对于台湾企业来说,无疑是吹响了进军大陆的号角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业,随着大陆经济发展和开放政策的驱动,加上海峡两岸民间往来的日益扩大,两岸经贸关系恢复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加上两地独特的人缘、地缘优势,两地经贸关系尤显重要。仅1996年,闽台贸易额达25亿美元,占了福建对外贸易的四分之一;1979年—1996年.台商到福建投资企业11600多家,协议金额90亿美元,实际到资39亿美元;两地劳务合作、技术合作等进展显著。这种合作关系、对于闽台两地经济的发展和良性互动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时事概览     
2005年台商期盼的春节包机返乡计划终于成行!1月15日下午,大陆海峡两岸航空运输交流委员会副理事长浦照洲与台北市航空运输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乐大信等两岸航空业者代表在澳门会晤,就春节包机有关问题达成共识:今年台商春节包机时间为2005年1月29日至2月20日,飞行地点为北京、上海、广州、台北、高雄;双方参与飞行的航空公司各为六家,飞行班次是双方各为二十四个往返航班,航载的对象为台商及家属;有关证照查验等按一般惯例执行。台商春节包机飞经香港但不落地。尽管由于台湾当局坚持绕飞第三航管区,航线最终仍需取道香港空管区“直飞”台湾,…  相似文献   

19.
李孔锐  刘怡峰 《华东科技》1996,(6):27-28,25
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逐步缓和,闽北与台湾交往日趋频繁,做好对台科技交流,将扩大两岸民间交往,促进闽北山区经济繁荣,对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继续贯彻邓小平同志“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闽北对台科技交流基础、现状与前景 随着对台工作形势的发展,海峡两岸的民间交往日益增多,特别是台湾当局开放探亲以来,台湾同胞到大陆已形成了一股探亲热、旅游热、投资热。据有关部门统计:去年台湾来大陆  相似文献   

20.
一、两岸经贸互动与大陆台资的发展1.两岸经贸互动的发展在祖国大陆改革开放政策和通商倡议的推动与影响下,台湾当局也相应调整了一些政策,特别是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后,由台胞和台商直接参与的两岸经济、贸易与科技合作快速发展,冻结了近40年的两岸经贸逐步呈现出互动的良好态势。1993年4月,海协会、海基会首次在新加坡举行会谈,两会的多次会晤与协商,进一步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发展,并为两岸构建了一条相对正规的交流渠道。1997年4月厦门、福州与台湾高雄港间开始试点直航,两岸航运联系有了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