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科学商业"背景着手,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科学创业家"的概念;界定科学创业家的内涵及其共性特征;结合创业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对科学创业家进行分类,并详细辨析科学创业家与学术型创业家、科技创业者的关系,指明其在科学商业中的主体性地位。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卡鲁创业协会”对75位美国成功的创业家所做的研究,分析出了10个“创业家的心理特征”。这些心理特征被世界著名书刊《创业家计划指南》所收录,是创业者的座右铭。这里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科技创业环境在本质的意义上是一种制度环境。制度环境由规范、认知和规制的制度3个维度组成。选取科技创业的政策知晓率、个人科研工作者的创业意愿和社会公众关注度为3个主要指标,采用聚类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27个省区科技创业制度环境进行研究分析,阐述科技创业环境在不同区域的差异,科技创业制度环境中哪些维度对科技创业的影响更明显,对不同省区有哪些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给出优化区域创业环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家高新区是江苏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推动高新区实施“二次创业,”不断优化高新区创业环境,建立新型研发体系,是提升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带动全省科技创新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5.
宁慧青 《太原科技》2009,(9):30-31,34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社会性难题,就业的压力迫使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就业方式.通过分析大学生科技创业的特点,以及现阶段推动大学生科技创业的成功做法,结合太原市实际,提出发挥创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创建太原市大学生创业基地、营造扶持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政策环境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卫超 《科技咨询导报》2010,(18):167-167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缓解甚至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条新的可行之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目前状况就是参与者少、旁观者多;从事的多是规模小的个体经营行业且成功率低,存在的新问题较多。目前,大学生自主创业环境还不成熟,尚需采取各种办法,完善创业环境,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7.
王志安  杨飞  刘海华 《咸宁学院学报》2012,32(4):143-144,147
大学生自主创业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毕业就业趋势,在校期间,学校应该为大学生提供自主创业的机会和环境,因此,本文界定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环境的涵义,分析了秦皇岛市大学生自主创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给出了进一步优化秦皇岛市大学生自主创业环境的意见措施。  相似文献   

8.
一方面是国家,政府,高校等对大学生创业给予的高关注度,而另一方面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的成活、成功比率的却是非常低,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创业能力经验不足,综合素质较弱,缺乏创业环境,创业教育滞后等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对此我们应采取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加强自主创业教育,营造良好创业环境,转变社会观念等途径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创业环境有利于促进以技术产业化为特征的新兴企业的诞生,培育出新兴市场,加快经济转型和产业提升步伐。借用"生态链"来反映科技创业环境体系构成,则科技创业环境作为一个复杂的生态链,涉及到多种子环境、多个环节和多个子系统,从而对其的评价也是系统体系。本论述在构架兰州市科技创新环境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目前兰州市创业环境进行了总体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科技创业环境与活跃度的优劣、高低是反映一个地区创新创业工作开展成效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体现,只有营造优越的科技创业环境和努力提高科技创业活跃度才能推动创新创业这一经济发展引擎更好地发挥作用,提升经济发展活力。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天津市科技创业环境和活跃度的现状,指出其优势与不足,提出进一步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天津科技创业环境改善和活跃度提升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小微企业是国家双创战略的主体,是社会创新的中坚力量,中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是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保障。针对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初期缺少针对整个创新创业过程、对资源和环境要素的理解,本文以丹麦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创业全过程为例,概括了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创业过程模型。该模型可用于创新创业教育和帮助创业者了解创新创业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在2009年对安徽省、河南省的2216名青少年与2010年对安徽省、河南省、湖北省的1936名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发展与企业家精神培养现状的调查,2009-2010年对安徽、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河南、湖北、海南等省(市)的438名教育者的调查,以及2010年对安徽、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市)的91名科技工作者、41名科技型中小企业家、34名教育科技人事管理部门领导、98名家长、131名研究生、869名大学生的调查基础上,分析了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发展与企业家精神培养的关联性、客观性、现实性、必要性、必然性、可能性、可行性,为解决基本认识问题,有效引导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结合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实践.剖析了企业家的内涵,论述了企业家的才能。其在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对如何培养和造就企业家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杨东阳  乔家君  王小敏  苗睿 《河南科学》2013,(11):2078-2082
通过对柏梁镇和回郭镇两地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当地产业、区位等具体特点,形成本地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市场为导向,针对市场需求,确定产业发展的策略,将本地特色区位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或能人都发挥了重要的带动作用;企业之间的协作配合对两镇经济的发展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是当前我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促进大众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载体。因此,为更好地发挥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科技创新创业的社会功能,文章从政府责任的视角出发,对政府在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中的鼓励、扶持、引导和监控职能与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并针对孵化器发展中的政府责任缺失,提出创新创业背景下重新定位政府在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创业教育的普及和深化对中国实现和谐社会建设与经济包容性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对在校大学生和普通创业者而言,创业梦想的实现需要创业理性的指引和创业实践的锤炼,科学创业实训平台的搭建可以为创业者提供创业训练和创业经验的积累.基于中国创业教育的发展条件分析了我国创业教育中的制约因素,并构建了基于创业过程的创业教育动态模型.最后结合浙江万里学院创建“创业型大学”的实践探索,提出了基于金字塔式实训平台的中国创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台湾新竹、深圳和无锡引进海外人才创业的政策和环境进行分析,总结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创业的成功经验:坚持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相结合、政府和创业者共担风险、对创业失败提供制度保障等,这些经验对于实施"千人计划"、发展高科技产业和以创业带动就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欣 《科技咨询导报》2014,(33):187-188
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但是规模的迅速扩大带来了严重的就业压力,而现有主要就业途径不能有效解决就业问题;创业作为就业途径之一,目前学生中创业率虽逐年上升,但相对于西方,创业率、创业含金量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创业是重要的就业途径,面对创业教育出现的各种困难,结合国内外的创业教育经验,作者从打造良好的创业教育、激发学生创业意愿,建设创业教育体系、增强学生创业技能,建设连续的创业服务体系、保障学生创业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有效解决就业问题、提高创业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9.
基于乡村产业振兴视角,本文系统分析了创新要素、外部环境与涉农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并采用西南4省(市)533家涉农科技型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综合运用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构建有序logistic计量模型进行了涉农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机制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企业家创新精神、管理运行机制和科技创新能力是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创新要素,而政策环境、产业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则是涉农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外部创新条件;(2)市场创新能力、激励机制效果、研发资金占比、贷款支持政策、产业潜在利润、诚信价值观念对其高质量发展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是提升其发展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3)从关键变量的影响程度来看,贷款支持政策和产业潜在利润对其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明显大于研发资金占比和市场创新能力,表明政策环境、产业环境对其发展质量的影响比创新要素更大,改善外部环境可以直接推动其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也说明企业家创新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对提升其发展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0.
针对创新创业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些局限,文中探讨适合深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通过校企合作,采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建立了实验室创新项目、科研助理、创新基地和俱乐部等多元化创新实践模式,提供了职场体验、企业实训、创业训练营和创业大赛等情景式创业实践平台,并采取了全方位实验室开放等实践措施,从而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和能力,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