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朝四暮三     
郝正宏 《世界博览》2009,(14):87-87
早年读庄子,读到狙公赋芋的故事,不解其意。所谓狙公赋,即养猴人给猴子分栗子,朝分三而暮分四,众猴皆怒,若改为朝分四而暮分三,则众猴皆喜。朝三暮四或朝四暮三,不是一样吗?为何猴子却喜怒不同。  相似文献   

2.
何以称物曰“东西”?称物为“东西”究竟起于何时?对此,清人考之者甚众,近人也时有论及,但所说多大同而小异。现有辞书皆采清人翟灏之说。为了便于说明问题,先录翟说于下: 《通俗编》卷二六:“《兔园册》:明思陵(崇祯)谓词臣曰:‘今市肆交易,止言买东西而不及南北,何也?’辅臣周延儒曰:‘南方火,北方水,昏暮叩人之门求水火,无弗与者,此不待交易,故惟言东西。’思陵善之。〔翟〕按:此特一时捷给之对,未见确凿。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通讯》1994年第3期上《“这个”病句早该修改了》一文,议及《史记·屈原列传》中的一个句子:……因谗之曰:“王俊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个出,平促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屈原列传》)该文判定引句为“病句”的第一个理由是:“双引号内的两句话是上官大夫在楚怀王面前‘谗’屈平的内容。如果是上官大夫直接引屈平的话来低毁屈平,那么,‘以为’就多余。如果是上官大夫转述屈平的话的大意,那么,‘曰’就多余。很明显这句犯了杂揉的语病,‘曰’与‘以为’,两者只能选其一,以选‘曰…  相似文献   

4.
一、连词体系的初建时期(1898—1938)据郭锡良的《汉语史讲授提纲》(北大中文系,1984年10月,P、150),甲骨文中就有了连词,可是真正把连词当作语法学体系的一类词来研究的,始见于1898年出版的《马氏文通》、《文通》中指出:“凡虚字用以提承推转字句者,曰‘连字’。故连字界说,明分四宗:曰‘提起’,曰‘承接’,曰‘转捩’,曰‘推展’。四宗连字,其不为义而有当虚字之称者盖寡。盖皆假借动字,状字以长用。”《文通》给连词下了较为明确的定义,分了小类,谈了连词的来源。《文通》也讲了连词表示的关系,运用的场合及作用。如“承接连字者,所以承接上下之文,而概施于句读之中也。承接连字,惟‘而’‘则’两字,经籍中最习见。”“推拓连字者,所以推开上文而展拓他意也。作文切忌平衍,须层层开展,方有波  相似文献   

5.
地震知多少     
静君 《青年科学》2008,(Z2):50-50
古人说:地上与地下的交换形成地震《史记》卷四有一段关于地震的议论:"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甫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突震,是阳失其所而填阴也。’"这个说法和亚里士多德地震  相似文献   

6.
设为不宦     
“齐人见田骈,曰:‘闻先生高议:设为不宦,而愿为役。’田骈曰‘子何闻之?’对曰:‘臣闻之邻人之女’。田骈曰:‘何谓也?’对曰:‘臣邻人之女,设为不嫁,行年三十而有七子,不嫁则不嫁,然嫁过毕矣。今先生设为不宦,訾养千钟,徒百人,不宦则然矣,而富过毕矣。’田子辞。” (《战国策·齐策》)[译文]齐国有个人见到处士田骈,说:“久闻先生的高谓品德,主张不做官,而愿为人们服务”。田骈问道:“你这是从那里听来的?”这个人回答说:“我是从邻居的女儿那里听说的”。田骈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这人回答说:“我邻居家的一个  相似文献   

7.
李贺年谱     
李贺,字长吉,唐宗室郑王之後。 两唐书皆云然。(1)贺金铜仙人醉汉歌序,自称‘唐诸王孙李长吉’,仁和里难叙皇甫‘有‘宗人贷宅荒厥垣’‘宗孙不调为谁怜’之句,许公子郑姬歌有‘为谒皇孙请曹植’,之句‘宗人’‘宗孙’‘皇孙‘曹植’,皆自谓也。 郑王有二:郑孝王亮,高祖从父、隋海州剌史,武德初进封郑王。(2)郑王元懿,高祖第十三子,贞观十年,改封郑王。(3)新书称元懿为郑惠王,‘惠’者元懿论也,又谓唐时称元懿後为小郑王後,亦曰惠郑王後,以别郑王亮;(4)宗室世系表中复称亮为大郑王房。旧书虽均称郑王,然於大郑王後,追叙世系,至於大郑王子进…  相似文献   

8.
“启禀皇上,微臣昨日夜观星象,发现西南方有一颗‘扫把星’划过天际,实乃不祥之兆!近期定有灾难爆发!”“放肆,竟敢在这儿危言耸听,你以为朕不懂科学吗?那不过是颗彗星罢了!众爱卿无需慌张;无需慌张啊!”  相似文献   

9.
众所同知,武则天曾经在朝堂设置铜匦,但是对于铜匦的功用是不是告密箱?是设置一个还是四个?看法却不一致。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的《中国历史三百题》第95题“武则天是怎样成为历史上唯一女皇帝的?她有哪些作为?”题中写道:“她还下令设置东、南、西、北‘四匦’,设专人职掌,以利倾听各层次人员的意见。”写明设的是四匦。 比《中国历史三百题》早几年出版的《隋唐五代史》把设置铜匦作为武则天巩固统治的一项措施,并引用《资治通鉴》的记载,认为设的也是四个铜匦:“……第五,置四匦,其东曰延恩,献赋颂,求仕进者投之;南曰招谏,言[朝]政得失者投之;西曰伸冤,有冤抑者投之;北曰通玄。言天象灾变及军机秘计者投之。命正谏、补阙、拾遗一人掌之’……”  相似文献   

10.
<正>"我想叩问滨江:能否与南山、北村一起打造中国的‘创新硅谷’?"4月10日,浙江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在首届众创滨江发展论坛上的主题演讲,勾勒出台下无数创业者的梦想。论坛上,由高新区(滨江)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牵头组织的10亿元众创基金打响了杭州"众创时代"的第一炮。众创空间:政府的原创词2015年农历开年不久,"众创空间"突然就像"烘番薯"一样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名词,从国家到地方,从领  相似文献   

11.
一明太祖的折衷政策 二定都南京 三封建诸王 四靖难 五锦衣卫和东西厂 六迁都北京 一明太祖的折衷政策 自称为淮右布衣,出身於流氓而作天子的朱元璋,在得了势力称王建国之後,最惹他操心的问题第一是怎样建立一个有力的政治中心?建立在何处?第二是用什麽方法来维持他的统治权? 明太祖在初渡江克太平时(至正十五年六月,西元一三五五),当涂学者陶安出迎; 太祖问曰:‘吾欲取金陵,何如?’安曰:‘金陵古帝王都,取而 有之,抚形胜以临四方,河向不克’。太祖曰:‘善’!(1)至正十八年兑献兑书论取天下规模: 今之规模,宜北绝李察罕(元将察罕帖木儿);南…  相似文献   

12.
蒋绍愚先生的《<祖堂集>词语试释》说:“‘承闻’是‘听说’之意,‘承’是敬词,‘闻’是动词。……‘承闻’也可单用一个‘承’字。……‘承’已是用作动词‘闻’了。”照此看来,蒋先生认为“承”在《祖堂集》所反映的五代宋语言中,本来属敬词,放在动词“闻”前而逐渐渗进“闻”义,成为动词。这个说法有不妥当处,因为在唐代乃至六朝文献中,“承”训“闻”的例子已不罕见。《世说新语·雅量》:“褚因举手答曰:‘河南褚季野’。远近久承公名,令于是  相似文献   

13.
正古代有位老人,要把院子当中的一棵大树锯掉。有个孩子发现了,就问他:"树长得这么好,为什么要锯掉呢?"老人回答:"我的院子是方形的,四方当中有树,这是个‘困’字,不吉利。"孩子立刻反问:"树虽然可以被锯掉,可院子还是方的,四方院中住着人,这是‘囚犯’的‘囚’字,这更不妙!"老人听后吃了一惊,这才决定不再锯树。巧的是,在淮海战役中,发生过  相似文献   

14.
“谦敬副词”的理解和讲析,是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在比较多的场合下,我们见到有些学生将《攻输》中的“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这样的语句,解释为“墨子先生说:(我)请求献给你十两黄金。’”“楚王说:‘对呵,我请求不再攻打宋国了’”。这样的解释,显然是不对的。先以“子墨子曰:‘请献十金。’”一词来说吧。墨子的本意,并非真的要向公输盘献什么黄金,他是用“诱其财,非其义”的激将法劝阻公输盘为楚国制造云梯之械,止楚攻宋。墨子  相似文献   

15.
释“召”     
《说文·口部》:“召,(讠乎)也。从口,刀声。”又《言部》:“(讠乎),召也。”段玉裁注云:“口部曰:‘召,(讠乎)也。”后人以‘呼’代之,‘呼’行而‘(讠乎)’废也。”召、(讠乎)(呼)在《说文》中是一对互为注释的同义  相似文献   

16.
[乾屎橛 ] 即厕筹 ,拭粪的山竹木片。佛家比喻至秽至贱之物。《景德传灯录·义玄禅师》 :“时有僧问 :‘如何是无位真人 ?’僧便打 ,云 :‘无位真人是什么乾屎橛 !’”《朱子语类》卷七 :“今之禅家多是‘麻三斤’‘乾屎橛’之说 ,谓不落窠臼 ,不堕理路。”以上是《汉语大词典》(第一卷 )对“乾屎橛”一词的诠释。乾 ,已简化为“干”。“干屎橛”一词 ,并非只见于《景德传灯录》 ,其他佛教著作 ,亦有用者。下即两例 :临济曰 :“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未证据者看看。有僧出问。济曰 :“是干屎橛。”又问惟一如何是道中人 ?曰 :“干屎橛。…  相似文献   

17.
正时下正是枇杷上市的季节。它柔软多汁,酸甜适度,味道鲜美,被誉为"果中之皇"。枇杷与琵琶枇杷与琵琶不仅同音,而且曾经通用。枇杷曾被写作"琵琶",宋代寇宗奭在《本草衍义》中写道:"其叶,形如琵琶,故名。"琵琶,也曾被写作"枇杷",最早见于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枇杷,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枇’,引手却曰‘杷’。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这句话意思是枇杷是人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在古代,敲、击、弹、奏都被称为鼓),向前弹称"枇",向后挑称"杷",人们是根据它的演奏特点来命名它的。  相似文献   

18.
九章解诂     
惜诵 哀时命‘志憾恨而不逞兮,杼中情而属诗。九欢远逝‘舒情 陈诗,冀以自免兮。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杼(抒)情。所非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杼通抒,哀时命‘焉发愤而抒情’。情,诚也,抽思‘焉舒情而抽 信,情信即诚信。所傥对转,古本同语,古誓词多以所为 傥。论语雍也篇‘予以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国语越语:所 不掩子之恶,扬子之善者,使其身无终没于越国’。左传僖 二十四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此例尚多;不存 举);所皆当读为傥。此曰‘所非忠而言之,’亦谓傥所言 之不实也。 令五帝以(折)中兮,戒六神与向(相)服俾山川以 …  相似文献   

19.
貝文演说     
七月二十九日英外相贝文在下院的演说,是企圖拿战争支持一种政策的典型的例子。在这篇演词中,貝文一则曰‘巳决定採取一切适当的步骤,以应付局势’;再则曰‘我们愿意凖(?)討論有关德国而引起四强纠纷的任何问题’。 這篇演词发表后,許多报纸认为柏林局势危急,貝文巳在暗示‘有使用武力的必要’。 從表面上看,这位英国外相的言辞,似乎比美国的任何要人的话都强硬。英国似乎站在美国的前面。实际上,这正是为了配合美国的外交戰略,为了服务于美国的政策。  相似文献   

20.
36.义务教育初中课本第二册晋干宝《宋定伯捉鬼》:“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欲,课本无注。 按:本句中“欲”与上文“嗒曰:‘欲至宛市’”中“欲”不同。“答曰”之“欲”为能愿动词,本句之“欲”为时间副词,“将要”的意思。清刘淇《助字辨略》卷五:“欲,将也。凡云欲者,皆愿之而未得,故又得为将也。”这就把能愿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