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龙  林兴浩  陈岚  王彬 《广东科技》2022,31(2):34-40
制造业是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载体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全球制造业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关键时期,加强部署以微电子、自动化、信息等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先进制造业,是未来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先进制造业是指不断吸收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AI)等先进使能技术,并广泛应用于产品...  相似文献   

2.
佟化伟 《科技资讯》2012,(16):102-102
制造业尤其是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因而不断提升该行业的管理水平、生产水平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我国机械制造业的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这制约了机械制造业管理水平和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本文就我国机械制造业的信息化问题展开讨论,分析了现状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瑞  王磊 《创新科技》2002,(11):9-10
<正> 随着中国经济、科技与世界日益密切,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进一步接轨,中国制造业面临外国制造业巨头的强大威压。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行业之一,在未来的时间,国内制造业将面临与世界制造业诸强的激烈竞争。作为制造业的后起之秀,我国制造业技术水平、营销模式、供应链管理等诸多方面与有数百年.历史的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少的  相似文献   

4.
制造业是河南工业的主体,增长速度处于国民经济体系各产业前列。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着重研究河南制造业与河南区域经济增长的联系,提出了调整制造业内部行业结构、增强制造业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恒 《科技资讯》2015,13(4):196+198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生产技术装备的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建立起强大的装备制造业,是提高中国综合国力,实现工业化的根本保证。同时装备制造业还是国家的战略产业,它是实现工业化的必备条件,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决定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关键因素。该文着重关注了我国当前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的发展状况,结合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特点,介绍了行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典型模式及其适用条件及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阐述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现状;探讨在面临国际经济危机的形势下,充分利用我国政府四万亿拉动内需的投资计划,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装备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中以泵阀产品为代表的通用机械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煤炭、环保、造船、食品医药、市政民用和农田水利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在装备制造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泵阀行业已形成教学、科研、设计、制造、成套服务等门类齐全、规模庞大的设计开发及制造体系.  相似文献   

8.
工业是人类文明的翅膀, 工业革命是迄今为止最伟大的人类发展现象.作为工业革命最主要的体现, 制造业发展是改变人类命运的决定性力量.从手工制作、机器制造、自动化生产到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制造业的进步成为人类发展史上最具标志性的成就.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是大国经济的"压舱石".在新工业革命风起云涌的关口,巩固和强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重塑中国制造业的繁荣时代, 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提供工业母机的制造行业,是国家经济实力、国防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基础.作为新中国工业化的先行地区和国家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沈阳为我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自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沈阳装备制造业经历了新一轮规模扩张和技术改造,在数控机床、重矿机械、输变电装备、现代轨道交通装备、航空器制造等行业建设了一批高起点、高水平的项目,产业优势得到恢复和加强,总体规模和技术水平实现了新的飞跃.但与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的目标相比,沈阳装备制造业还存在大而不强、成套能力不高、骨干企业规模较小、国际分工地位不利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产业发展的制约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再次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10.
《创新科技》2020,(3):21-32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中国省域制造业价值链高度测量的研究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基于信息熵的客观性对中国省域制造业价值链地位的相关信息进行量化分析,针对中国8个区域的26个省级行政区的制造业展开实证研究,首先通过建立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模型并根据信息熵来计算各指标权重,然后对中国制造业的省域价值链高度进行测度与分析,最后对影响制造业价值链高度的指标进行回归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全国制造业水平差异显著,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据此提出增强创新能力、注重品牌影响力、引进高级人才、结合"引进来"与"走出去"、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产业主体,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制造业信息化是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带动产品设计方法和工具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  相似文献   

12.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综合体现.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大多数发达国家纷纷加快工业布局,制定振兴制造业的国家战略,重点发展智能制造,抢占制造业未来的制高点. 一、智能制造的定义 智能制造是工业中典型的学科交叉问题,涉及计算机、机械、传感、控制等诸多技术领域.我国工信部对于智能制造(in...  相似文献   

13.
对装备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振兴和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关键是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在分析装备制造业人才队伍及培养现状基础上,探讨了装备制造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对策,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制造是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源泉,而现代机械制造业则是能够生产某些特定形状零件并将其装配成机械装备的工业.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位支柱产业,是国家高技术产业的基础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柱.其规模和水平是反映国家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所以,机械制造工业的主要任务,就是向国民经济的各行提供先进的机械装备.  相似文献   

15.
科技动态     
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的制造工业的总称,主要包括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武器弹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制造业等行业。  相似文献   

16.
在知识经济时代,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不同于工业,在很大程度上对信息和知识、创意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在现代社会,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所以,研究现代机械制造业与知识经济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入手,研究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现代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强大的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利用1982年~2009年上海统计年鉴数据对制造业结构变动同经济结构变动的影响关系进行测算,这种影响关系反映了制造业由一种结构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结构状态时经济结构变化的变动情况.通过对上海地区制造业结构变动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阐述了制造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同对经济结构的影响类似,制造业中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的变动左右了经济增长的变化,提出了制造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谢勇 《青年科学》2010,(4):79-80
简要介绍机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发展历程和现阶段国家发展对机械制造业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在我国近几年来对机械制造业提出新要求的新环境下,发展机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现状、提高我国机械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性,并从战略和应用两个层面提出了提高机械制造业更好发展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褚嘉霓 《科技信息》2010,(35):I0123-I0124
制造业在我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核心和工业化的原动力,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相对于国内其他产业发展较快,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如今,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已被世界所公认,但中国跟美日等制造业强国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如何把我国的制造业做强做优?管理者除了要知晓制造业成本构成及当前现状外,还应熟练运用战略成本管理方法并妥善处理好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制造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同时也是供给性策略改革推行的主要方向。运用SWOT分析模型,并通过与中部六省比较研究河南省制造业近10年内的发展态势,对河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出4种发展战略:增长型战略、扭转型战略、实用型战略、稳健型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