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13,(7):62-64
在地球近46亿年的历史中,类似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事并不鲜见。尽管这些外来天体在地球表面留下的痕迹,可能会被各种地质活动等自然因素抹去、抚平,但我们依然能看到昔日天地大冲撞留下的一些陨石坑。以下就是科学家在世界各地确认的十大陨石坑。奥隆加陨石坑是在200万到3亿年前形成的一个侵蚀陨石坑,它位于非洲乍得湖北  相似文献   

2.
<正>科学家近日在火星表面Elysium平原地区发现一个新鲜的撞击坑,这是科学家们在火星勘测轨道器(MRO)拍摄的图像中注意到的最新撞击事件,研究人员推测此次撞击事件发生时间是在2012年2月至2014年6月之间。从MRO飞船拍摄的图像上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一个新鲜的陨石坑,其周遭地面的颜色相比附近其他区域明显更暗一些。从残骸溅射物的分布情况判断,这一撞击体是从西侧撞向地面的,目前美国宇航局仍在计算这  相似文献   

3.
陈刚 《科学大观园》2007,(20):68-68
美国亚利桑那陨石坑这个陨石坑是5万年前,一颗直径约为30~50米的铁质流星撞击地面的结果。这颗流星重约50万千克、速度达到20千米/秒,爆炸力相当于2000万千克TNT,超过美国轰炸日本广岛那颗原子弹的一千倍。爆炸在地面上产生了一个直径约1245米,平均深度达180米的大坑。据说,坑中可以安放下20个足球场,四周的看台则能容纳200多万观众。  相似文献   

4.
<正>长期以来,行星科学家都认为月球是在地球和其他行星撞击后形成的,但是对地球和月球岩石的研究表明,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那么,月球在化学性质上为何跟地球如此相似呢?对月球岩石成分的一项新研究分析了阿波罗号宇航员带回来的月球岩石成分,这个分析可能会助于解开月球形成之谜。以前的假设认为,在地球刚刚形成时被一颗火星大小的行星从侧面撞击。这颗撞碎的行星由此形成的大部分残骸和部分来自地球的碎片,形成了一个围绕着地球的圆盘,这个圆盘最终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月球。很多证据都支持这个假设,当时形成的月球温度很高,使轻元素和水沸腾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观园》2011,(3):32-33
1.巴林杰陨石坑巴林杰陨石坑位于亚利桑那州的旗竿市以东约64.4千米的地方,宽约1.22千米,深约183米。该陨石坑还能保持圆形是因为它历史相对较短(仅4万年),以及它所处的北亚利桑那州沙漠的干燥气候。据估算,这个陨石坑的"罪魁祸星"直径大约为50米,重约1.5万吨。  相似文献   

6.
<正>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在近百年前由勘探者们挖掘出来的砂岩中,发现了一些极微小的晶体颗粒。这些微小矿物颗粒中隐藏的信息让科学家们了解到,在大约4.9万年前形成今天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的巴林杰陨坑的那场强烈撞击事件中出现的极端高温与高压环境。当时,一颗直径大约50米的陨星以大约每秒12负的速度撞击地面,形成了今天人们所称的"巴林杰陨坑"。  相似文献   

7.
一名名为维克多·肖尔的俄罗斯科学家近日在俄小行星和彗星安全问题科学研讨会上发出警告说:一颗名叫2004MN4的小行星可能于2035年撞击地球,将生命从这颗行星上彻底消灭。维克多说,目前许多天文学专家都将2004MN4小行星视做地球生命最大的威胁,科学家最初预言这颗直径400米左右的小行星将于2029年左右撞上  相似文献   

8.
吉喆 《科学大观园》2010,(10):69-70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位科学家声称,在澳大利亚发现了两个撞击陨坑的证据。科学家根据这些证据得出研究结论认为,早在1500年前一颗巨型小行星或彗星在飞临地球时分裂出数个碎片,其中两个碎片撞向了澳大利亚境内形成了两个陨坑,这次撞击也同时造成了全球气候变冷。  相似文献   

9.
<正>一项新发现,在西澳大利亚发现的远古锆石晶体己有43.74亿年历史,这表明它们所在的这个地方的岩石,是迄今为止在地球上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石。这也意味着地球开始形成地壳的时间比以前认为的早得多,地壳是在45亿年前创造地-月系的大规模撞击事件发生后开始形成的。这项研究的第一论文作者、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约翰·维勒教授说:"这个年代比以前测定最古老的(其他岩石)的年代早3亿年,它仅比岩浆海的出现晚大约1亿年。此时地球开始形成原始大陆地壳,从化学成分的角度而言,它与地幔存在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10.
科学家将一个热气球放飞到了地球高空的大气层中,这个气球搭载有能够检测到外星生物留下痕迹的探测器.这个行星大气微小物种探测器在距离地面32千米的高空运行了超过一个小时,随后借助降落伞安全返回地面.用于实验的探测器是由美国航空航天局和中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发的,未来会被送到其他行星上去,这次升空的目的是对探测器进行预先的测试.  相似文献   

11.
<正>自2013年以来,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科学家米尔顿·韦恩莱特教授就试图说服科学界,相信他在地球同温层发现外星生命。而今这位引发争议的科学家又声称发现新证据,证明地外生命就飘浮在距地球40千米的太空。他指出这些生物在DNA检测中呈"阳性",体积是从地面升入这一高度的颗粒体积极限的6倍。或发现生命播种器韦恩莱特表示在近地太空发现的生物,包裹在外星人设计的微小金属球内,用于在地球上"播  相似文献   

12.
不少科学家认为,大约6500万年前,一个巨大的天体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和地球猛烈相撞后,极大改变了地球的气候环境,造成当时横行天下的恐龙因无法生存而逐渐灭绝。从此,哺乳动物逐渐发展壮大起来。那恐龙是怎样成为地球霸主的呢?最新科学研究发现,大约2亿多年前外来天体撞击地球对气候产生的影响竟然也是恐龙“兴起”的主要原因。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这一结论是科学家在考察  相似文献   

13.
海峰 《科学大观园》2013,(22):65-66
末日的话题在几百年来就一直没有消停过,但最后都被证明是不靠谱的。不过,长达半个世纪以来,严肃的天文学家们的确在探索这一问题的可能性。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正在对一颗编号为1950DA的小行星开展严密监视。这颗被预计在公元2880年3月16日可能与地球相撞的小行星直径约1千米。尽管按照日前的估算,发生撞击的可能性仅为0.3%左右,  相似文献   

14.
<正>在大约6600万年前,一颗巨大的陨星撞击到位于今天墨西哥湾近旁区域。那次撞击导致全球陆地上近3/4的物种灭绝,其中也包括恐龙。如今通过对那次撞击事件留下的撞击坑——希克苏鲁伯撞击坑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撞击事件比我们原先想象的威力更大,撞击体几乎穿透了整个地壳!科学家称,那次撞击事件导致地球表面上下震动,让地  相似文献   

15.
英国<观察家>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的科学家正在论证一个非常大胆甚至匪夷所思的设想:既然越来越炎热的地球正越来越让我们觉得难以忍受,那么为什么不能调整地球的运行轨道把它弄到一个凉爽怡人的地方去?如果这一想法成为现实,人们不仅会生活得更舒服,地球适合生命生存的时间也可延长多达60亿年.  相似文献   

16.
动物趣闻12     
《科学大观园》2002,(12):32
复活2.5亿年前的生命美国科学家使一个有2.5亿年历史的细菌复活了。这个细菌是迄今为止在地球上发现的最古老的生命体。科学家们是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卡尔斯巴德附近的一个地下洞穴中发现这个细菌的,它生活在一个古老的盐晶体中,处于一种休眠状态。科学家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发现。数千万年以前的化石和岩石已为地质学家们探索地球的  相似文献   

17.
科学家宣布,一颗直径580米的小行星将有千分之一的概率在2182年撞上地球。鉴于此,美宇航局计划在几年后造访这颗小行星取样分析,以彻底消除其对地球构成的威胁。 造访RQ36小行星的原因 在科学家宣布一颗编号为“1999RQ36”的小行星可能于2182年撞上地球后,这一消息立刻引起全球媒体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科学家普遍认为6500万年前的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了恐龙大灭绝。然而不久前,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古生物教授乔治·波尔纳却在新书《谁在咬恐龙?昆虫病菌和白垩纪之死》中提出惊人理论:虽然小行星撞地球给地球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灾难,然而,恐  相似文献   

19.
<正>科学家近日找到了火星上一处陨石撞击坑,该撞击坑可能与火星古代的一次剧烈撞击事件有关。当时那场撞击引发火星上的一次强烈海啸,汹涌的海水横扫火星表面的大片区域。一个科学家小组相信在大约30多亿年前,有颗小行星撞击到火星上的巨大海洋中,并掀起高度超过150米的海啸浪潮。科学家们猜想这次海啸事件可能曾经深入内陆  相似文献   

20.
丹麦科学家日前表示,大约38.5亿年前撞击地球的“肇事者”是冰质彗星而非岩质小行星,这表明地球上的水可能是由彗星带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