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金融危机使全球银行业受到了重大的冲击。金融危机的发生与美国银行业在发展中自身存在的问题密不可分,如市场化形式下过于关注利润,忽略了对金融产品风险统一的监管,未能对宏观经济体运行做出及时判断,这些都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有重大的启示意义,并且这次金融危机也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危机不断发生,对银行效率等相关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主要综述了DEA方法在银行业应用中的主要进展,通过研究发现DEA方法在银行业中的应用呈逐年上升趋势,应用领域涉及到银行业的众多领域.最后,在对已有文献归纳的基础上提出DEA方法在银行业应用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按照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承诺,我国银行业将于今年年底全面开放人民币业务,外资银行将更大规模地进入我国市场,这将对我国银行业竞争格局、市场秩序甚至金融安全产生重大影响.然而我国对外资银行监管的法制体系并不完善,外资银行监管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压力和挑战.研究我国对外资银行监管的法律制度对于保证金融行业的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比较分析,层层深入的研究方法,从介绍外资银行及其监管制度入手,分析了我国对外资银行监管制度存在的缺陷,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4.
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银行业形成严峻的挑战,研究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探讨应对策略,为银行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分析了外资银行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同时,给出政策建议以增强我国银行业自身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公允价值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青睐,尽管金融危机对它产生负面影响,但各国并未停止对它的使用。本文以银行业为例,讨论了金融危机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面临现状以及与银行业波动性的关系,正反两方面分析后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6.
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内金融市场正式进入对外开放的又一新阶段,本文简要概述了外资银行顺利进入我国后的发展进程和经营状况,并且对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银行业对我国银行业造成的影响作出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对策,如促进国内银行改革,完善公司治理;转变经营机制,提高银行盈利能力;建立健全银行业市场竞争体系;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力度等等,旨在推动我国银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针对房地产业与银行业间存在的非线性及动态时变的复杂关系,以2005-01-04~2018-12-28日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动态时变Copula函数对中国房地产业与银行业间非线性相依关系及金融危机时期的风险传染进行检验,并基于金融关联理论及行为金融理论探究了三种风险传染渠道.结果表明,中国房地产业与银行业间存在非线性、非对称的相依结构,与非危机时期相比,金融危机时期两行业尾部依赖性明显增强,存在风险传染.传染渠道探究结果表明,流动性及投资者情绪是中国房地产业与银行业间风险传染的渠道,而信息关联不是两行业间的风险传染渠道.  相似文献   

8.
简论我国银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胥小芳 《科技信息》2010,(3):375-375,378
金融危机背景下,按照《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要求对银行业进行有效监管显得更为重要。目前,尽管我国银行业总体形势良好,但也存在着监管方式不先进、风险防范制度存有缺漏、风险防范体系不健全、监管手段方法较为单一等一系列问题。只有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健全银行监管法制体系、完善我国银行业监管方式、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才能推动我国银行业监管与国际接轨。从而使我国的金融繁荣建立在稳定可靠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9.
邹家乐 《科技信息》2011,(3):I0401-I0401,I0396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持有次级抵押贷款和与之相关资产的银行等金融机构纷纷破产,次贷危机继而演变成全球的金融危机。银行业作为其中的始作俑者和受害者,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国际银行业尤其是发达市场银行业纷纷遭受重创。金融危机为什么会产生,银行业又为什么损失惨重,今后发展趋势如何,本文试图对此进行回答。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与银行业相关的税收制度实施已20多年,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现行的银行税制已滞后于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和银行业的现状,已不能适应加入WTO后的发展需要.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现行银行税制存在诸多问题和弊端.因此,必须立足我国银行业的现实国情,改革现行银行税制,为银行业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从而促进我国银行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