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要成员国都变成“弱势政府”,老问题吵成“新麻烦”;预算之争明年春天必须有个眉目,否则——法国和荷兰相继否决欧盟宪法后,欧盟各国领导人本想借6月16日~17日的首脑峰会重新显示“团结”的决心。结果不但未能就挽救宪法取得实质性进展,而且为中期预算吵得不可开交,首脑峰会  相似文献   

2.
紧日子谁都不肯吃亏;想改革各方又都得罪不起——2005年欧盟流年不利。继夏天荷兰和法国否决欧盟宪法后,在接下来的6月中旬欧盟峰会讨论欧盟2007年~2013年中期预算问题时,又引发各方激烈争论,无果而终。12月7日凌晨,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欧盟首脑们在布鲁塞尔终于就中期预算达成一致。但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警告说:欧盟预算必须改革,否则将拖一体化的后腿。谁愿意自己的蛋糕被切此次预算的难点在英法两大国身上:英国拒绝放弃预算回款,法国不愿在削减农业补贴问题上让步。2005年7月,英国接过欧盟轮值主席国接力棒。在12月5日提交的2007年~2…  相似文献   

3.
曲兵 《世界知识》2016,(6):44-45
正经过长达30个小时的马拉松式谈判,2月19日,欧盟28国终于就英国与欧盟关系新协议达成一致,英国的多数主张得到满足。本轮峰会重点讨论的问题直接与英国在欧盟的去留有关,因此被称为"史上最为重要"的一次欧盟峰会。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会前在写给欧盟成员国领导人的信中指出,本轮峰会对于欧盟团结和英国与欧盟的关系都是至关重要的。英国首相  相似文献   

4.
<正>7月3日至5日,欧盟—西巴尔干(以下简称"西巴")波兹南峰会如期召开。这是五年期的"柏林进程"(2014年德国倡议启动)结束后新开启的首次年度峰会。前五次峰会分别在柏林、维也纳、巴黎、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和伦敦举行,今年峰会首次来到欧盟东扩的波兰。新一轮峰会的开启、波兰的特殊身份以及欧盟刚刚举行议会选举,使得波兹南峰会广受关注。  相似文献   

5.
正6月28~29日,欧盟28国首脑齐集布鲁塞尔召开夏季峰会,欧洲媒体戏称其为"峰会之母"。此次峰会操心的事件件棘手,命中注定,参会欧洲领导人们纵然使出十八般武艺,终究难免落得样样稀松的评价。事实上,欧盟峰会早已不是解决问题的"拆弹部队",更不是高瞻远瞩的"领航人",而是沦为了严重的"拖延症患者",互相推诿,得过且过,将问题往外推,把矛盾往后摆。欧盟领导人迫不及待宣布的峰会成果也难以掩饰  相似文献   

6.
<正>2月24~25日,首届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欧洲联盟(欧盟)峰会在埃及红海海滨城市沙姆沙伊赫举行。双方虽是同床异梦,却也各取所需。在当前世界、地区局势面临深刻变化,不确定性不断上升之际,正如此次会议的主题"投资稳定"所体现出的,寻求稳定成为双方走到一起的共同目标。"姗姗来迟"的阿盟—欧盟峰会2月25日峰会落幕之际,双方达成了《沙姆沙伊赫峰会宣言》作为此次会议的成果。尽管文件并没有很多实质性内容,更多的是对往日议  相似文献   

7.
正7月9日~10日,欧盟—西巴尔干(以下简称"西巴")伦敦峰会如期召开。这是2014年德国倡议启动的五年期"柏林进程"的最后一次年度峰会。前四次峰会分别在柏林、维也纳、巴黎和意大利港口城市的里雅斯特举行。此次伦敦峰会确认波兰将担任2019年峰会东道国,这意味着"柏林进程"将开启新的周期。从柏林到伦敦,"柏林进程"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五次峰会将给新的周期留下什么"遗产"?  相似文献   

8.
外刊概要     
正1土耳其是土欧难民峰会最大受益者【德】《明镜》2016年3月12日土耳其与欧盟就难民问题举行的峰会于3月7日落幕。土耳其表示愿伸出援手帮助欧盟度过难民危机,愿意采取"以人换人"的原则,即土方每遣返一名难民,欧盟便相应以合法途径接受一名滞留在土的叙利亚难民。  相似文献   

9.
2011年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扰乱了世界经济,也震荡了欧洲政坛.为应对危机,欧洲三个主要大国——英法德领导人似乎比以往任何一年见面的次数都多.但见面频繁并不等于就能迅速解决问题,在12月8~9日的欧盟峰会召开前,这种现象最为明显地表现出来:德国要求全面修改欧盟条约,法国则要求部分修改条约,而英国则坚决不同意修改.结果,在德法"费尽力气"达成一致后,英国孤注一掷的选择还是让大多数欧洲人的心凉了半截.  相似文献   

10.
正5月17日,欧盟—西巴尔干(以下简称"西巴")峰会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举行,除西班牙以外的欧盟成员国、西巴国家和地区(科索沃于2008年单方面宣布独立,中国尚未承认其独立国家地位)以及欧盟机构与部分国际组织领导人悉数与会。此系2003年希腊萨洛尼卡欧盟—西巴国家首脑会议确定西巴国家入盟前景15年后举行的首次欧盟—西巴峰会,两次  相似文献   

11.
储殷 《世界知识》2015,(2):40-41
<正>对于欧盟而言,已经过去的2014年是内忧外患的一年,一方面内部经济增长乏力,萧条与停滞的阴霾还将在很长的时间内笼罩欧洲,另一方面,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欧盟与俄罗斯的对抗不断升级。2014年12月18日的欧盟布鲁塞尔峰会是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上任后举行的首次峰会,本应格外引人关注,但结果却多少给人意兴阑珊、草草收场的感觉。这次峰会出人意料地只开了一天,就于深夜提前结束。  相似文献   

12.
时事概览     
<正>欧盟峰会发布《马耳他宣言》强调一致遏制非法移民潮2月3日,欧盟非正式峰会在马耳他首都瓦莱塔举行,欧盟及成员国领导人强调团结合作,以应对包括非法移民、特朗普上台、英国脱欧等问题带来的内外挑战。在欧盟外部采取行动遏制非法移民涌入欧洲是本次峰会的主要议题之一。去年3月欧盟与土耳其就难民问题达成协议后,通过爱琴海抵达欧洲的中东地区难民数量呈下降趋势。但试图通过地中海中部进入欧洲的北非难民人数则出现上升势头。为此,欧盟领导人发表《马耳他宣言》,公布与利比亚等北非国家加强合作的十个优先事项。  相似文献   

13.
<正>3月29日,英国政府致函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正式启动脱欧程序。在一个月后的4月29日,欧盟特别峰会通过了非常强硬的与英国脱欧谈判的指导方针。欧盟和英国在脱欧谈判中已经呈现出了"火星撞地球"的架势。欧盟针对英国脱欧的态度始终强硬自2016年夏天英国走上脱欧的  相似文献   

14.
杨芳 《世界知识》2012,(1):50-51
"角力——伦敦对欧元区——才刚刚开始。好戏要等几个月甚至几年之后才看得见。"由于英国首相卡梅伦的抵制,在2011年12月9日的欧盟峰会上,法德试图修改欧盟条约、建立"财政稳定联盟"的设想流产,峰会被迫采用在各国政府间建立"新财政协定"的变通办法  相似文献   

15.
正在2017年12月14~15日举行的欧盟冬季峰会上,经27个成员(英国除外)一致通过,欧盟对英国的脱欧谈判进入第二阶段。自脱欧谈判启动以来,围绕"分手费"等核心问题的谈判一直是难有进展,直到峰会前夕,才在双方妥协的基础上达成一定程度上的共识。回顾历史,英国的入欧之旅,不仅是不顺利的,也是不完全的。显然,脱欧的情绪在英国加入欧盟之时就存在,只是英国对脱欧的系列工作和影响没有非常清晰的认知,在心理  相似文献   

16.
尼斯峰会通过了旨在为欧盟东扩铺路的《尼斯条约》草案,为欧盟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将为推动欧洲一体化建设发挥积极作用。法国总统希拉克称,在欧盟史上,尼斯峰会是欧盟真正成形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11月20日~21日,由17个中东欧国家组成的“中欧倡议国组织”CEI领导人在波兰举行了欧盟扩大前的最后一次峰会。东道主波兰借此峰会向欧盟制宪中已定的主基调发起猛烈的攻击。那么,波兰何以尚未入盟就大唱反调?这主要是基于国家利益的需要。在波兰看来,今年6月13日出笼的欧盟宪法草案,在表决机制上“存在缺陷”,将对波兰的国家利益造成危害。欧盟的表决机制一直是一个风波不断的问题。作为欧盟扩大的重要法律基础,2000年12月签署的《尼斯条约》曾规定,在欧洲理事会中,波兰和西班牙拥有27票,与欧洲四大国法、德、英、意享有的29票几乎不相上…  相似文献   

18.
崔洪建 《世界知识》2012,(23):32-33
到明年1月1日,英国加入欧盟就整整40个年头了,但近来双方却龃龉不断,大有分家另过的势头。由于在欧盟建立"财政联盟"和银行联盟、开征金融交易税以及欧盟中期预算等问题上分歧严重,英国民众的"疑欧"乃至"退欧"情绪高涨,而欧盟多数成员国也对英国在应对欧债危机过程中推卸责任、只图"自保"的行为心生怨愤。"Brixit(英国退出)"成为继Grexit(希腊退出)之后,欧洲舆论中的又一个热词。在欧洲深处危机之际,原本就不牢固的英国与欧盟关系正经历着巨大考验。  相似文献   

19.
<正>6月28日,即二十国集团(G20)大阪峰会开幕当天,经济总量之和约占全球四分之一的两大区域组织——欧盟与南方共同市场(简称"南共市")宣布达成自由贸易协定,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备忘录。在"开放、公平、可持续"的基础上,双方在自贸协定的传统关税减让内容之外还就政府采购、贸易便利化、卫生检验检疫以及知识产权等多领域达成共识。欧盟—南共市自贸协定一旦生效,南  相似文献   

20.
徐凤江 《世界知识》2020,(12):74-74
欧盟与西巴尔干峰会原定于5月6日在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召开,但受疫情影响改为视频会议。此次峰会正值新一届欧盟领导层上任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波及欧洲多国,因而受到广泛关注。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等欧盟高级别官员和西巴尔干国家领导人参加了视频峰会。1999年爆发的科索沃战争,使欧盟认识到只有将西巴尔干地区纳人欧洲一体化的轨道,才能实现该地区以及整个欧洲的稳定与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