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如何设计商业模式呢?越新奇越独特,就越好吗?不是。设计商业模式,就是设计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如果你设计出一个交易结构,其“交易成本”最低,那就是最好的商业模式。交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市场交易;  相似文献   

2.
商业模式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好的商业模式设计,其秘诀就是要能创造更大的“商业模式价值"!交易价值越大、交易成本越低;商业模式的价值就越大!为达到这一目标,你一方面要改进“满足顾客需求的方式”,为整个交易结构创造更大的价值;另一方面要考虑,是将各个利益相关者放在企业内部、还是外部,以降低“交易成本”。而最终,你能从中分享多吵(盈利模式),则取决于你拥有的资源能力,以及各利益相关者的实力对比。  相似文献   

3.
企业生命通常被划为四个阶段:上升期-高峰期-平稳期-低潮期。但那些杰出企业却通过商业模式重构,重新界定商业生态圈,重新设计生态圈中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从而逃逸出成长曲线中的“低潮期”,在新起点上,构筑新的成长曲线,再次享受高速成长。IBM就是这样。近百年来,每当行业发生重大转变,它都通过商业模式重构,获得新生。兴盛、衰败又重新崛起,堪称一部商业模式重构史诗。  相似文献   

4.
商业模式的奇妙之处,在于可以设计出一种交易结构,把各方利益相关者联系起来,让他们都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从而创造出一种独特的价值。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很低的成本就可以推动一个精巧的商业模式持续运转。如果把这种思维运用到公益事业上,就能用很小成本去做一件很大的好事。“免费大米”网站就是如此。  相似文献   

5.
商业模式构成企业逻辑框架,同时也动态影响企业的整个运营流程,外部利益相关者作为情境变量,对商业模式价值的形成与创新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研究将企业看作整体,通过分析政府机构、公众&社区、竞争性企业、互补性企业、供应商、消费者对企业的价值导向作用,并结合企业特征构建新的分析框架,从不同维度视角探索各类型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作用关键点,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基础性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6.
朱武祥  魏炜 《特区科技》2010,(12):40-47
这些问题实质上部与企业对盈利模式的选择有关,诵切地说,与它们对“固定”、“剩余”和“分成”三件盈利模式组合所做出的选择有关。商业模式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两个利益相关者(不妨称之为“甲方”和“乙方”)一旦发生交易,就不免对其收益进行分割。  相似文献   

7.
《特区科技》2009,(12):12-14
每读宋史,不免慨叹。脑海中生出两个字:弱宋。近读魏炜、朱武祥两位学者合著的《发现商业模式》一书,忽然发现从“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角度来看大宋的“商业模式”,其在许多方面竟是中国封建王朝中的优等生,许多成就都达到农耕文明的最高峰。  相似文献   

8.
《特区科技》2009,(10):12-17
本刊7月号发表郭凡生文章,称商业制度比商业模式更重要!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读者来信,或表示极为赞同,或认为商业制度本身就是内部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既然读者对此兴趣很高,我们也开始行动,  相似文献   

9.
基于交易结构理论商业模式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商业模式分类体系的多样性折射出商业模式内涵界定不统一的深刻问题。商业模式分类的基础理应是围绕着商业模式的根本属性展开。本研究从交易结构理论出发,以价值链范围、价值环节范围、创造价值活动形式3个维建立度分类标准将商业模式分为平台型、集成型、聚焦型、全能型4类。在分类基础上,分析对比4类商业模型的交易拓扑结构、特征和适用条件。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对商业模式的理论研究具有学术价值,对企业进行商业模式选择和改革的商业实践同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商业模式可否用一种工程学的思维来设计?如果可以,我们就能把整个设计过程拆分成若干项工作,让更多人组成团队来参与设计。这对设计商业模式的工作来说,意义重大。围绕这一思路,我们计划推出一组文章,提出一系列的应用原理,映找到具体办法。本文我们将探讨第一个原理:同样的资源能力,被不同利益主体拥有时,机会成本不同。  相似文献   

11.
王水莲 《科技促进发展》2021,17(7):1284-1292
此研究的开展基于以下背景:在新的一波转型浪潮中,创新商业模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与日俱增,虽然对商业模式创新过程的研究在逐年增加,但多聚焦于成功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变革阶段或成功创业者的高阶战略认知,缺乏对商业模式创新过程的进一步抽象和总结,以致无法回答企业“如何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问题。此研究认为,以“活动系统”为中心的商业模式创新理论模型——光谱模型,确定了商业模式创新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融合了从整体上指导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价值过程和从认知视角指导活动开展的商业模式创新源过程,呈现出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主体之间的动态交互和子过程的动态迭代,旨在更直观地回答企业“如何进行商业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使数字音乐领域不断推出新的商业模式。每种模式,表面上都是新进入者与传统唱片公司间的博弈,但能否成功却取决于给用户提供了什么价值——这就是商业模式设计的核心,包括最新的“云音乐”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13.
处在同一行业,就一定是竞争对手吗?一定会共同陷入红海吗?这取决于大家是否在争夺相同的“关键资源能力”!即使在同一行业,如果在价值链上所处的环节不同,所需发展的关键资源能力就不同,商业模式也就不同,双方不仅不是对手,反而可能成为利益相关者。就算在同一行业,又在同一环节,如果关键资源能力不同,也可共同繁荣,不去竞争。这就是一个健康的商业模式生态。  相似文献   

14.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故事,以及它背后的商业模式。在这之前,让我们先思考,在商业模式设计中,应该考虑一个很重要的内在核心价值,它是什么?普拉米拉是一名贫苦的孟加拉农妇,1992年的一场火灾,让她和丈夫只剩下身上的几件衣服。火灾后第二天,格莱珉银行(Grameen Bank,又名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工作人员就来到她身边,向她提供了两笔小额“格莱珉贷款”,请大家注意哦,这笔贷款是不需要担保的。  相似文献   

15.
《特区科技》2012,(9):82-83
我们的目标,是帮你找出在A股市场上市的最好的商业模式。在2012年,到1O月已有153家公司上市,其中谁的商业模式更好呢?判断一个商业模式创新的优劣,要看企业的效率如何。商业模式创新就是解决企业效率的问题。对此,我们通常用一个简单方法来判断,就是看三个效率:一是看人的效率,即人均利润;二是看钱的效率,即经常性总资产回报率;三是看时间的效率,即近两年收入复合增长率。现在,我们就用这三个效率来筛选一下这些新上市的公司,看看会有什么收获。  相似文献   

16.
商业模式     
魏炜  朱武祥 《特区科技》2011,(11):62-73
新时代的商业模式设计:切割并重组 为何如家要从百安居挖来一个没做过酒店的人当CEO?因为虽不在同一行业,但如家要设计的商业模式,恰恰和百安居是一样的——它们商业模式的定位是相同的:都是连锁经营!所以商业模式的定位,不同于营销定位,不同于战略定位。它有独特的含义:满足顾客需求的方式。不这样看定位,再怎样讨论如何设计商业模式,都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创投机构整天拷问企业的商业模式,但创投机构自己的商业模式如何设计?本文分析了排在前列的几家“本土创投机构”的项目投资及其退出的数据,既探讨整个行业在商业模式设计上的共性问题,亦探讨它们在风控制度设计上的个性化发展,希望借此抛砖引玉,与业内精英共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张信东 《特区科技》2011,(12):20-20
最近哪些公司上市了?为何一家公司的市盈率会这么高?它是如何赚钱的?这些刚刚上市的公司,究竟商业模式怎么样? 这些问题,让我们决定开始一个新的、有趣的旅程。  相似文献   

19.
《特区科技》2011,(7):50-59
在你的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是否互相吸引并发生交易?它们间的交易,是否因为你的存在,而变得交易价值更高、交易成本更低或交易风险更小?能否为你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编织一张生态价值网络,让它们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相似文献   

20.
苗立峰 《科技智囊》2013,(8):16-26,29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伴随新技术的发明、应用以及新需求的产生、拉动而出现和形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不仅仅依赖于技术的创新,也依赖于商业模式的创新。在一定意义上讲,商业模式的创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过程当中,其作用不亚于技术创新。实践表明,在面临创新、开发以及形成新产品过程中的巨大成本以及不断缩短的产品生命周期的情况下,任何企业要想从新兴技术中获得满意的经济效益,只有结合新技术对企业的价值主张、目标市场、利益成本结构、组织结构等经济因素的影响,创建与之相匹配的商业模式,才能从中获取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