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乙醇-盐-水——液-液萃取分离PAR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在(NH4)2SO4,Na2CO3存在下,乙醇与水相分离萃取PAR的情况.并研究了不同盐量与不同pH值对萃取分离的影响,实验表明,在乙醇-盐-水,液-液萃取体系中,PAR及其络合物能够完全进入乙醇相中,结果令人满意,表明乙醇-盐-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液-液萃取体系  相似文献   

2.
二元体系气液平衡的测定和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实验的基础上,用威尔逊方程对异丙醇(1)-环己烷(2)、甲醇(1)-水(2)和乙醇(1)-水(2)体系的气液平衡数据进行关联和预测;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3.
用改进的Othmer汽液平衡鉴定了0.1MPa下乙醇/异丙醇/正丙醇-水-氯化锂体系在不同恒盐摩尔分率下的汽液平衡数据,并用Mock模型、Sander模型、Macedo模型和Kikic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二元液系气—液平衡相图实验体系的绿色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几种微毒的完全互溶液平衡相图实验体系的折光率—组成标准曲线、气—液平衡温度—组成相图进行了研究,筛选出了适宜学生实验的微毒微污染的异丙醇—乙醇二元液系,实现了绿色化学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5.
实验测定了不同温度下辛烷-磷酸-水二元体系和辛烷-磷酸-水三元体系液-液相平衡液-液相平衡数据。用5参数NRTL方程对液-液相平衡数据进行了关联,精度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为共沸精馏塔的设计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用自制的液液平衡釜测定了乙醇-水-异辛醇体系和乙醇-水-异辛醇-氟化钾/氯化钠体系的液液平衡数据。比较了上述3种体系的乙醇在有机相和水相中的分配系数,其中含盐体系高于无盐体系,含氟化钾体系高于氯化钠体系。对所测液液平衡数据用hand方程进行关联,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以乙醇-环己烷-水为体系开展本科生三元液液相平衡测定实验,分析实验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该文结合专业实验特点,对设计实验中设备搭建、分析方法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优化实验方案。选取不同温度测定乙醇!环己烷!水三元体系的溶解度曲线及平衡联结线,确定最优实验条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20℃时,反应釜内实验现象易于观察,实验结果稳定。通过后期实验数据处理,让学生学会分配系数K,计算选择性系数β及利用Origin制图软件作图。  相似文献   

8.
2-乙氧基乙醇-水-癸烷的液液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 2 -乙氧基乙醇、癸烷以及水的混合液的三元体系的相行为 ,找出适合的溶液模型 ,准确地推算 2 -乙氧基乙醇、癸烷和水的混合液热力学的性质 ,为石油化学工业分离操作、分离过程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方法 :通过测定可作界面活性剂的 2 -乙氧基乙醇、癸烷和水的液液相平衡数据 ,并将实验数据和溶液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测定在 2 98K时 2 -乙氧基乙醇、癸烷和水的三相平衡 ,并用extendedUNIQUAC模型推算其相平衡 ,实验结果和计算结果相当吻合 .结论 :ExtendedUNIQUAC模型成功地描述了 2 -乙氧基乙醇、癸烷和水的液液三相平衡 .  相似文献   

9.
用鼓泡平衡釜测定了乙醇-环己烷-水体系在35℃,50℃,65℃挑拨 液平衡数据,用NRTL方程进行了关联,得到环己烷-水的模型参数,并预测了2-丙醇-环己烷-水、四氢呋喃-环己烷-水体系的汽液平衡数据。关联气相总平均偏差为0.0206,两个体系的平均预测偏差分别为0.0153和0.0118。  相似文献   

10.
实验测定了101.3kPa压力下四氢呋喃-乙醇及四氢呋喃-乙醇-氯化锂体系的汽液平衡数据,以Furter拟二元体系模型处理溶盐三元体系并用VanLaar方程及Wilson方程关联无盐及拟二元体系,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对冷凝激波管内的水、乙醇蒸汽凝结两相流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蒸汽在自发凝结时,伴有潜热释放,气液两相之间产生传质、传热及动量传递,从而存在耦合效应。本文从两相流的基本方程组出发,导出非定常凝结两相流的特征线及其相容方程组,从而对激波管内凝结两相流进行了理论分析及数值计算。在一凝结激波管试验台上分别对水、乙醇、苯3种工质的凝结两相流进行了实验测试,用光测系统对液滴进行光散射测量,并引入先进的  相似文献   

12.
Cd(Ⅱ)与碘化钾形成离子化合物CdI_42-,与罗丹明B结合形成离子缔合物(RhB)2(CdI_4),此缔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采用酯与离子液体[bmim]BF4二元双水相体系从目标混合物中实现高效萃取分离,方法用于测定天然水中重金属Cd(Ⅱ)的含量,检测限3.16×10-7mol/L.研究了试剂用量对三元缔合物形成的影响以及温度和酸度对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体系的影响,得到了Cd(Ⅱ)、KI、RhB三元缔合物(RhB)2(CdI_4)的最佳生成条件以及二元双水相体系的最佳萃取条件.  相似文献   

13.
载毒死蜱液晶系形成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载毒死蜱液晶体系形成规律,研究了有机溶剂种类、温度、正构醇碳数及无机盐对液晶相形成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苯(毒死蜱溶剂)环上取代基,有利于液晶“骨架”的形成及维持;高温导致液晶相形成及消失时,体系含水量均上升;随醇链的增长,体系形成液晶相所需最低含水量增加缓慢,而液晶相消失时的最高含水量则先上升后下降;添加无机盐,体系液晶相消失时所需最高含水量随阳离子水合半径降低而降低,说明液晶相结构易于破坏。  相似文献   

14.
采用化学滴定方法研究了生物柴油/柴油乙醇水微乳体系的相行为;分析比较了生物柴油/柴油混合比改变对其相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添加任何乳化剂的条件下,稳态相图中存在一个各向同性的单相区,单相区内混合液为稳定、透明的生物柴油/柴油乙醇水微乳化油,表明生物柴油可作为有效的表面活性剂;单相区的面积大小与体系中各组分的含量有关。当乙醇含量及生物柴油与柴油的混合比增加时,单相区变宽;在乙醇含量一定时,形成稳定单相微乳化油的最大掺水量随体系中生物柴油的含量增加而增加。最后得到了不同乙醇含量及不同生物柴油与柴油混合比条件下形成生物柴油/柴油乙醇水微乳化油的最大掺水量。  相似文献   

15.
采用激光气相蒸发-液相收集新方法合成纳米Fe颗粒,主要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振动样品磁强计等分析方法对纳米颗粒的形貌、大小、磁性及合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45#钢为靶材、20%乙二醇+80%乙醇为液相收集体系和N2为载气,在激光能量密度为42 J/mm2、脉宽3 ms、频率10 Hz和N2流量为0.5 L/min的条件下,成功制备出了Fe纳米颗粒;颗粒呈球形且呈链状连接趋势,主要粒径在20~30nm之间;纳米铁颗粒矫顽力为523 Oe,饱和磁化强度为45 emu/g;脉冲激光诱导45#钢靶材产生含Fe成分的等离子体,在气相中均匀成核,并发生一定程度的长大,然后在载气N2的带动下进入液...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一种绿色合成胡椒烯丙酮[3160-37-0]的新方法.这种不污染环境的合成方法是用洋茉莉醛[120-57-O]与丙酮[67-64-1]在水相和有机相之间进行克莱森-施密特反应;产物分离后有机层循环再用,水层经过活性炭吸附处理后也循环使用,做到了无试验废水排放.1mol洋茉莉醛、回收的苯溶液200ml、补充丙酮70ml、回收并且经过活性炭吸附处理后的水溶液200ml、补充1.1g氢氧化钠,50℃反应7h,产率99.7%,纯度99.6%.  相似文献   

17.
高温高压凝析气藏地层水的存在对相态和开发动态的影响不容忽略.基于活度系数模型并结合PR状态方程,建立了考虑地层水的烃水体系气-液-液三相相平衡计算模型.针对实例凝析气藏,通过实验和理论模拟手段研究了地层水存在时温度和压力对凝析气中水含量、油气水三相相体积、饱和压力、p-T相图以及反凝析液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显示,温度越高气中凝析水含量越高,而且随压力降低呈指数增加.地层水存在使凝析气藏露点压力和最大反凝析液量均增加,这说明地层水存在加剧了反凝析.考虑地层水存在的烃水体系p-T相图更能反映油气水三相相态特征.由此可见,高温高压凝析气藏必须考虑地层水存在对相态及开发过程可能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水平管内油气水三相流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 4 5mm管径、水平放置圆管内油气水三相流流型的实验研究 ,采用实验方法整理出vsg- vsl平面流型图 ;从双流体模型基本方程出发 ,通过动力学分析 ,对水平管内油气水三相流动中各流型间相互转变的机理和预报模型进行了研究 ,得到了 4种基本流型间相互转变的预报关系式 ,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两者符合良好 .当油气水三相流中的油水乳化液处于 O/W型时 ,含油率对流型转换的影响很小 ,油水可作为一相来处理 .  相似文献   

19.
认为在油田生产中 ,要科学准确地计量原油产量 ,就必须确保计量油、气、水三相流仪器的准确性 ,这是一项技术难度很高的任务 .首先 ,介绍了油、气、水三相流标定系统的工作原理 ,其次 ,根据目前国内的实际需要 ,设计了既能体现当今技术水平 ,又便于实现的三相流标定系统 .系统达到的稳定度 :液相± 0 .2 % ,气相± 1 .5 % .三相混合液经分离 ,油中水含量小于 1 %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