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海洋石油162平台桩腿齿条处于人工抹油润滑的现状展开自动润滑装置设计研究.通过确认润滑点数量,计算出每条桩腿的润滑脂消耗量,合理选择润滑方式和重要零部件,最终确认润滑设计方案.自动润滑系统的设计研究提高了设备自动化水平和齿条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
内燃机系统动力学与油膜动力润滑的耦合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进行内燃机活塞-连杆-曲轴系统的多体系统动力学分析中考虑了曲轴主轴承和连杆两端轴承的流体动力润滑作用,建立了内燃机系统动力学与流体动力润滑耦合作用下的动力学分析模型,通过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AMAMS和自行编写的计算流体动力润滑程序之间的连接调用,进行了系统动力学与流体动力润滑耦合作用下的动力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内内燃机活塞-连杆-曲轴系统动力学分析中考虑油膜动力润滑作用后缸体的动态受力峰值降低,润滑油膜的动力耦合具有使缸体各部位受力趋于均匀化的作用,以不考虑油膜动力耦合作用的动力学分析作为设计依据的零部件设计具有过大的安全裕度,在内燃机零部件设计时考虑摩擦学与系统动力学的耦合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纳米固体润滑干膜在重载车辆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添加纳米固体润滑干膜的摩擦学性能,表明添加纳米Al2O3可以大幅度提高固体润滑干膜的耐磨性,延长了固体润滑干膜的使用寿命,将其应用于重载车辆零部件,为添加纳米材料固体润滑干膜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4.
徐帮文 《科技资讯》2011,(17):84-84,86
涪陵卷烟厂条烟输送带在长期运行过程中,输送带和支撑架磨擦易使输送带拉长甚至被拉断。为了减少输送带与支撑架间的磨擦,延长使用寿命,采用人工刷油润滑的方式。但是,人工刷油劳动强度大,高空作业安全性差,刷油不均匀,润滑效果差。针对此现象,对条烟输送带的润滑方式进行改进,运用单片微型计算机控制,自动涂油润滑。涂油均匀,润滑效果好,减小了牵引电机的阻力,延长了输送带使用寿命,降低了劳动强度,避免了高空作业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5.
化工机械设备的润滑管理是化工企业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工机械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由于摩擦作用使部分零部件磨损和报废,为了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控制摩擦,加强设备的润滑管理和日常保养。对化工机械设备润滑管理的意义进行探讨,并详细分析了化工机械设备润滑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相关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新型车载底盘自动集中润滑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车载底盘自动集中润滑技术解决了车辆底盘由手动润滑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实现了底盘封闭的自动精确润滑,有效地延长了底盘的寿命,并减少底盘的维护成本.文中介绍了一种高级大型客车使用的新型车载底盘自动集中润滑系统,该系统采用高效润滑泵、嵌入式控制结构及车内CAN总线扩展技术,不仅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也提高了其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张守旗  王卫红  孙卫  王东堂 《科技信息》2009,(26):I0292-I0293
本文主介绍了传统集中润滑系统在莱芜钢铁集团银山型钢炼铁厂2×2000m^3高炉使用时存在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现场采用了先进的智能集中润滑系统,整套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自动调整润滑油脂供给量,减少机械磨损、提高设备使用效率,降低油品消耗,延长了维护周期.减少日常维修工作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8.
基于特征面向装配规划的装配方向自动求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自动求解装配规划中零部件的装配方向,利用了特征造型平台,通过指定装配体中零部件间的配合特征元素,建立了产品的装配模型。利用装配模型中零部件的配合特征几何元素的构造过程信息,通过提取装配模型中零部件间的配合特征几何元素的构造坐标系,以坐标轴方向作为零件的装配方向。若装配体中零部件具有多个配合特征元素,则以零部件配合特征元素集所确定的装配方向集的交集作为零部件的装配方向。该方法被用于装配序列的自动求解,实践表明,该方法能自动求解各种构型零件的装配方向。  相似文献   

9.
在机械产品设计中,常常由于润滑问题处理不当,造成很大浪费.因此,寻求新型高效润滑技术,对于提高机械零部件的工作可靠度、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2 MW风机变桨轴承自动润滑系统为例,对其自动润滑系统的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分析了冬季低温情况下轴承润滑系统分配阀堵塞问题及其成因,研究了温度对油脂粘度的影响、温度对油脂润滑系统出油量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关试验分析,研究表明,轴承润滑系统通过加热,可有效避免油脂分配阀发生堵塞故障.最后,据此对油脂润滑系统进行了改进,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轴承润滑系统,对油脂分配阀的温度进行自动控制,从而杜绝油脂分配阀堵塞问题,确保系统出油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1.
在机械产品设计中,常常由于润滑问题处理不当,造成很大浪费。因此,寻求新型高效润滑技术,对于提高机械零部件的工作可靠度、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润滑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传统的单相流体润滑已不能满足工业生产发展的要求,气液两相流体润滑技术(油雾润滑、油气润滑)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标志着润滑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由单相流体润滑向多相流体润滑方向发展是润滑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三相流体润滑是新型高效润滑技术研究的新成果,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三相流体润滑原理材料学科中对超细粉末的研究取得了很…  相似文献   

12.
王勇智 《科技资讯》2012,(2):81-81,84
文章介绍了汽车底盘自动集中润滑系统的发展前景及结构组成,并根据我国汽车应用的实际特点从地域范围、使用状况、底盘结构特征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动集中润滑系统差异化设计的思路,并结合现有产品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阐述了差异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机车齿轮箱油具有润滑、清洗、防锈、散热、排污等作用,齿轮箱油品的质量决定机车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针对目前HX型电力机车齿轮箱换油效率低、换油不彻底等问题,设计制作一种便携式电力机车齿轮箱自动清洗换油设备,该设备的整体结构为可移动车体,将设备的零部件集成安装在车体上,提高了设备现场使用灵活性,且系统设置有自动和手动两种模式,通过PLC控制实现了齿轮箱油的循环清洗、定量换油、油液加热保温等功能。经过测试,该设备能高效完成齿轮箱油的清洗换油工作,验证了该设备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济钢第一炼铁厂共有4座无钟炉顶高炉,每个高炉润滑点达80个。济钢第一炼铁厂引进了北京中冶华润有限公司生产的ZDRH-2000智能润滑系统,并加以吸收和改进,完成了炉顶润滑系统的改造,实现了智能自动加油。  相似文献   

15.
张玲 《科技信息》2009,(18):248-248
济钢第一炼铁厂共有4座无钟炉顶高炉,每个高炉润滑点达80个。济钢第一炼铁厂引进了北京中冶华润有限公司生产的ZDRH-2000智能润滑系统,并加以吸收和改进,完成了炉顶润滑系统的改造,实现了智能自动加油。  相似文献   

16.
杨海宁 《科技信息》2011,(5):60-60,32
本文确定了玻璃配料系统自动供油润滑终端装置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选用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件,设计了自动供油润滑终端装置的硬件电路,重点设计了温度传感电路、电源电路、A/D采集电路、485通信电路、键盘显示电路、看门狗电路等。设计整体控制程序,并给出了这些程序的流程图。该系统整体性能良好,达到了设计目标。为大型设备的润滑系统设计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自动变速器因其结构复杂,零部件数量多、配合要求高,故障原因和故障现象也就变化多样。该文尝试从自动变速器的构造特点出发,根据自动变速器各零部件的工作原理针对各部件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比较分析。介绍了常用的自动变速器的检测试验方法,并结合具体的故障诊断排除案例来讨论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的一些诊断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张唐磊 《科技资讯》2023,(24):102-105
滑油压力是台架试车时检验发动机翻修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滑油压力异常是发动机台架试车时滑油系统常见故障之一,通常包括压力过低、压力过高、压力波动等,滑油压力低会导致发动机各零件摩擦润滑不良,从而造成各零部件磨损过早,严重时会造成发动机彻底失效。以大陆IO-360-ES为例,通过对滑油系统工作原理及各部件的功用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维护建议和排故方案,从而降低因发动机润滑不当导致的飞行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易炳刚  张喆  邱磊  张亮有 《山西科技》2011,26(1):68-69,71
在分析带式输送机驱动装置的基础上,应用参数化设计原理,以SolidWorks及其API函数为支撑,以Visual basic 6.0为开发环境,实现了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零部件参数化建模及不同组合型式的自动装配,可显著提高设计效率,降低设计成本。  相似文献   

20.
王小娟 《甘肃科技》2011,27(15):53-54
自动变速器零部件的损坏和失效主要是由于磨损、疲劳造成的,另外,腐蚀及人为因素也能造成自动变速器的损坏.磨损是影响各种机械及其零部件使用寿命的一个主要因素.在自动变速器内部,离合器片、制动带、钢片、活塞、油泵、调速器等的磨损程度,决定了自动变速器的使用寿命,而磨损的大小又决定于润滑性能的好坏.在自动变速器使用过程中,零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