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是金融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也是金融稳定和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的客观要求。金融机构破产制度是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破产的法律制度尚存在诸多空白和缺陷。针对我国金融机构破产实践的具体问题,不完备法律、现代破产法立法理念、破产概念的广义化等对我国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都具有重要的启发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第二印染厂是开封市第一家破产终结的国有企业。该企业由于经营不善,长期严重亏损,负债率过高,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而被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宣告破产。其破产程序历经审请、宣告、清算、终结等阶段。调查中发现该案具有从立案到终结办案较为快捷,但清偿比例较低,清算费用较高,金融债权大等特点。国家应进一步从立法上严格破产程序,以防止破产欺诈行为;同时加快金融机构改革步伐,以改变金融机构在破产中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3.
跨国金融机构破产管辖权包含跨国金融机构破产案件应该由哪一国法院受理及受案法院的破产程序和裁决及于哪些国家。跨国破产管辖权标准的多样性一方面反映其管辖权确定的复杂性和连接点的可选择性.另一方面也将导致跨国破产管辖权的冲突。跨国金融机构破产条件、提起破产主体、破产受理机构、破产政策、破产清算令生效、破产程序承认与协助的法律冲突,使得其法律选择更加艰难,但其基本规律是,除特殊情况外,程序问题和实体问题均选择法院地法。  相似文献   

4.
特殊教育的发展水平某种意义上能直接表现一个社会的发展水平。英美的特殊教育立法领先于全球,迄今为止发展相对完善。从英美有关特殊教育立法角度分析特教家长参与的权利和义务,对我国特教家长参与特殊教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破产立法的国际趋势以及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2006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采取了将担保权放在劳动债权之前清偿的立法模式,体现出立法者去"政策性破产"、立"市场化破产"的立法旨意。在市场化破产的趋势下,采用劳动债权相对优先主义的立法模式是具有其合理性的,但为了减少劳资矛盾与增进社会的稳定,仍应以现有的立法规定为基点,完善我国劳动债权优先权的实现机制与保障框架。  相似文献   

6.
英、美英语在语音,语调、语法,词汇及转换规则上都存在着差异。本文作者主要从英美英语在词汇意义上的差异、词汇拼写上的差异以及介词上的差异等方面浅析英美英语词汇差异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长期经济发展实践要求,我国创建自然人破产制度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对比自然人破产制度的特征,我国自然人破产制度在创建过程中应借鉴先进立法国家的相关立法,建立及完善个人财产登记申报制、个人信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破产要件、破产财团、破产债权、破产管理四个方面阐述了国际破产的法律适用问题,分析了我国关于国际破产法律适用的现状,并且对今后我国立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国外有关破产的法律中,关于破产企业财产的范围,主要有两种立法模式。一种是膨胀主义模式,一种是固定主义模式。我国破产立法对破产财产的范围规定倾向于膨胀主义模式。依照我国破产法律规定,在处理破产财产时应遵循破产财产的整体出售原则和对限制流转物、禁止流通物实行收购的原则。处理破产财产的方式,可以采取变卖和拍卖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10.
破产监督人是代表全体债权人利益,对破产程序进行日常监督的常设机构,其目的是防止破产管理人权力的滥用和失控,优化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使破产程序沿着合法、有序的轨道运行,从而确保破产财产公平清偿给所有债权人。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确立了破产监督人制度,而中国现行破产监督机制存在明显的缺陷,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破产监督人制度。  相似文献   

11.
由于金融机构资产规模缩小、盈利能力相对下降、融资难度相对提高,在处置有毒资产和去杠杆化过程中可能会有更多金融机构破产,可能引发新的金融动荡。  相似文献   

12.
一日本自“泡沫经济”破灭开始,一直低迷不振,甚至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至今仍未看到黑暗隧道尽头的亮光。一、巨额呆账压得金融系统喘不过气来。今天日本金融系统有数十亿、数百亿日元的巨额呆账,不少金融机构为偿还债务而费尽心机,少数问题严重的则不得不宣布破产(如历史悠久的山一证券公司)。二、金融不稳,信誉受到严重打击。挤兑骚动,以及不少金融机构的破产使国民对金融机构信任度下降,宁肯把钱放在家里而不愿存入银行。金融系统很难按常规把家庭储蓄引渡给企业进行投资,投资率迅速下降,经济陷入危机。三、国际竞争力下降,生产严重过剩…  相似文献   

13.
吕颖 《科技信息》2010,(29):I0413-I0413
本文试通过对英美、法日四国科技立法现状的考察,分析世界两大法系科技立法体系的普遍规律,为我国科技立法提供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14.
邱柳 《奇闻怪事》2009,(7):104-105
目前,破产法理论界尚未对自然人破产问题展开过充分的研究,大多仅仅集中在自然人的破产能力方面.而立法中不可回避而又不能规定过于笼统的诸多问题,例如自然人破产界限的确定、自由财产范围确定的立法模式和确认标准、免责的条件以及破产后的失权和复权、破产犯罪等问题,在我国都几乎没有形成系统全面的研究成果供作立法参考和选择,因此,这方面的研究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现行破产管理人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我国现行破产制度对破产管理人未作科学的定位,导致这一制度在司法实践当中缺乏可操作性。本文试图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在深入剖析我国破产管理人制度缺陷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先进的立法实践与我国的现实国情,对我国破产管理人制度提出一些粗浅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由于目前我国破产法本身的诸多因素,特别是我国破产立法目标价值选择的偏差或不确定性,司法实践的效果确实很差,针对该问题,论文对有关概念和破产立法目标模式的嬗变及价值取向进行了阐述,提出并论证了我国破产立法的目标价值选择——充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英语与英美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英语作为英美文化信息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深深地烙上了英美独有的文化印记。本文试图阐述英语作为英美文化的一面镜子,镜像折射了英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历史,以及英美的社会问题、人们的价值观念、形形色色的社会心态、各自的文化特异现象等。  相似文献   

18.
新破产法将适用范围限定为企业法人,自然人被排除在破产主体之外。这不能不说是破产立法的一大遗憾。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完整成熟的个人信用制度,实行个人破产的时机也许尚不成熟。但从世界范围相关立法看,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是大势所趋。对此,通过对他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我国市场经济的现实,探讨自然人破产制度建立之利弊,进而对自然人破产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和现实性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破产体制与管理层收购中的拍卖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破产概率、破产成本以及企业税率等对管理层收购中的拍卖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层的报价与破产成本和破产概率负相关,与企业的税率正相关;外部投资者的期望收益与破产成本和破产概率正相关,与所得税率负相关.当经济环境中的破产概率和破产成本较小时,管理层收购导致并购市场完全无效.  相似文献   

20.
由于我国现行破产制度对破产管理人未作科学的定位,导致这一制度在司法实践当中缺乏可操作性.本文试图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在深入剖析我国破产管理人制度缺陷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先进的立法实践与我国的现实国情,对我国破产管理人制度提出一些粗浅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