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无铅汽油添加剂MMT的性能和在国内的应用情况,并进行了MMT感受性测试。对油样的辛烷值感受数据及每种组合下的辛烷改进成本评估。  相似文献   

2.
3.
来用MTBE和MMT作为汽油的调合组分,生产高标号汽油,取得了良好效益.本文简介了两种物质的使用性能及相关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配位滴定法测定汽油抗爆剂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简称 MMT)的 Mn含量的原理,并对滴定条件进行了论证. MMT溶于氯仿中,然后加入溴溶液和HCl溶液进行处理以分解有机锰化合物,加热蒸去溶液中残留的溴,残渣以水胶状的酸分离出来.溶液的 pH 值可以通过 NH4Cl 和 NH3…H2O 进行调节.利用钙镁指示剂为指示剂,用 EDTA 溶液测定锰的含量,滴定终点颜色变化敏锐.该方法的 RSD 为0.11;~0.15;(n=3),平均回收率为99.56;~100.10;,方法准确、简便,可用于MMT中Mn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MMT(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ETBE(乙基叔丁基醚),TAME(甲基叔戊基醚),DMC(碳酸二甲酯),纳米燃油添加剂,物理添加剂和生物添加剂等新型汽油添加剂的作用机理、抗暴性能,使用现状,并指出汽油添加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新型无铅汽油添加剂甲基叔丁基醚(MTBE)、甲基叔戊基醚(TMAE)对正常人肝细胞系L-02的毒性作用,在较高浓度下,MTBE、TAME均对L-02正常人肝细胞的生长有影响,且TAME的毒性作用稍强,另外,用FT-IR法和^1H-NMR法研究了MTBE、TAME与人血红蛋白的体外作用,结果显示,MTBE、TAME与人血红蛋白无明显的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7.
无铅汽油使用后长春市区环境空气TSP中Pb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长春市区环境空气总悬浮微粒(TSP)中Pb的来源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环境空 气TSP中94.8%的Pb来源于汽车尾气. 对长春市区主要交通干线环境空气TSP中Pb的含量进行 测试, 结果表明, 无铅汽油使用后长春市区环境空气TSP中Pb的含量有了较大程度的下降 , 但测试结果与预测结果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8.
建立气相色谱外标法测定低浓度汽油抗爆剂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 MMT)的含量.采用OV-101毛细管柱(30 m ×0.25 mm,0.25μm);载气:氮气;FID检测器;检测器温度350℃,进样口温度250℃,分流比50:1,程序升温.采用外标法测定低浓度汽油抗爆剂MMT的含量,在1.029~40.192 mg·mL-1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944),平均回收率为99.78;,检出限为0.001 mg· mL-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所建立的外标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用于低质量浓度MMT含量的测定,能满足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本文建立了催化裂化汽油中单体烃的毛细管色谱分析方法。采用单体烃专用软件实时采集处理数据,并可通过设定用户参数完成催化裂化汽油中的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烯烃、环烷烃及芳香烃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以离子液体为溶剂,天然竹纤维和高度剥离的大豆蛋白/蒙脱土(SPI/MMT)复合材料为原料,采用溶液共混的方法制备了纤维素/SPI/MMT纳米复合材料。讨论了SPI/MMT的加入对于MMT在纤维素基体中分散程度的影响。通过XRD,SEM,TG,力学性能、阻隔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纤维素/SPI/MMT纳米复合材料的相容性,结构及MMT的加入对于纤维素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MMT含量小于6wt%时,可以形成剥离或插层结构的纤维素/SPI/MMT纳米复合材料,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气体阻隔性能。  相似文献   

11.
有机改性蒙脱土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改性剂,利用恒温水浴法对蒙脱土(MMT)进行有机改性,以调节其比表面积和层间距;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对改性前后蒙脱土的物相组成和层间距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有机改性对蒙脱土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DBS—MMT改性效果不明显,而CTAB—MMT的吸附能力较MMT增强很多,甚至可以完全吸附10mg/L的染料,直至浓度达到30mg/L,都可以全部吸附,而MMT和SDBS—MMT吸附效果一般。实验过程中发现搅拌对染料的吸附有利,搅拌10min后静置4h的SDBS—MMT、CTAB—MMT、MMT的吸附量比直接静置6h的吸附量大。吸附时间的增加对染料的吸附效果有影响,搅拌时间达到20min时,CTAB—MMT可以将染料全部吸附,而SDBS—MMT和MMT就不能全部吸附。  相似文献   

12.
MMT改性PVA内墙涂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MMT改性PVA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制备出了耐水性较好的内墙涂料,通过试验确定 了MMT的最佳用量为3%,并对MMT改性PVA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以离子液体为溶剂,天然竹纤维和高度剥离的大豆蛋白/蒙脱土(SPI/MMT)复合材料为原料,采用溶液共混的方法制备了纤维素/SPI/MMT纳米复合材料.讨论了SPI/MMT的加入对于MMT在纤维素基体中分散程度的影响.通过XRD,SEM,TG,力学性能、阻隔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纤维素/SPI/MMT纳米复合材料的相容性,结构及MMT的加入对于纤维素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MMT含量小于6wt%时,可以形成剥离或插层结构的纤维素/SPI/MMT纳米复合材料,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气体阻隔性能.  相似文献   

14.
PIXE技术在分析汽车尾气颗粒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利用PIXE分析技术对汽车尾气颗粒物的分析,获得了尾气颗粒物中的元素组成以及元素含量;同时对环境污染有影响的元素如S,Pb以及对影响污染物排放的元素如Si和Mn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研究表明,不同型号的汽车尾气颗粒物中,有害元素含量差异很大,虽然使用了汽油,但探测到有些尾气颗粒物中的铅含量还是相当高的,某些车型的汽车尾气中,Si,Mn含量相对偏高,此研究为治理汽车尾气污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种具有网络结构的P(AA-co-AMPS)/MMT复合材料,通过FT-IR、XRD、TGA和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探究了P(AA-co-AMPS)/MMT复合材料对Pb~(2+)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MMT已成功接枝于P(AA-co-AMPS)聚合物中,形成了热稳定较好的复合物;相比于P(AA-co-AMPS)聚合物而言,MMT粒子的引入使得P(AA-co-AMPS)/MMT复合材料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位点。在pH=5.0、吸附时间100min、Pb~(2+)溶液初始浓度0.01mol/L和P(AA-co-AMPS)/MMT用量0.10g的条件下,复合材料对Pb~(2+)的吸附量达到388.7mg/g,且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与蒙脱土相比,P(AA-co-AMPS)/MMT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吸附容量。  相似文献   

16.
本文发展了一种用动态力学分析仪(DMA)研究弹性生体材料的拉伸形变行为的新方法,并采用该方法研究了有机化蒙脱土(0MMT)、蒙脱土原土(MMT)对SEBS/PP弹性体材料抗塑性形变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0MMT和MMT的加入均能改善SEBS/PP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回弹性,且OMMT的作用更为明显.弹性体材料的拉伸形变回复率随着改性0MMT和MMT加入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改性剂含量为5 phr时,材料形变回复率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7.
以γ-聚谷氨酸(γ-PGA)和蒙脱土(MMT)为原料,采用溶液插层法制备γ-PGA/MMT复合材料.研究了γ-PGA分子量、插层时间和插层温度对插层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γ-PGA在MMT中的形态.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分子量的γ-PGA,均能对MMT实现插层;MMT的层间距随着插层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在8 h后达到最大,随后略有下降;MMT的层间距随着插层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在60℃时达到最大值,温度继续升高则有所下降;γ-PGA分子在MMT的片层间为α-螺旋构象,且呈单分子层排列.  相似文献   

18.
采用聚乙二醇400(PEG400)合成了一种新型抗泥功能单体(FM),并将其引入到聚羧酸减水剂(PCE)的分子结构上,制备了几种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AC-PCE)。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FM和PCE进行表征,分别通过净浆流动度和砂浆流变性试验考察PCE在含蒙脱土(MMT)水泥净浆和水泥砂浆中的分散性能,并研究了PCE在MMT上的吸附特性。结果显示,与不含FM的聚羧酸减水剂相比,AC-PCE减少了在MMT上的吸附量,抑制了MMT的插层吸附,降低了含MMT水泥净浆经时流动度损失以及含MMT水泥砂浆的屈服应力。研究表明,AC-PCE具有良好的抗泥性能。  相似文献   

19.
蒙脱土(MMT)填充等规聚丙烯(i PP)仅形成α-晶。该文利用MMT的Ca2+与庚二酸(PA)反应形成庚二酸钙(Ca PA)制备了表面负载β-成核剂的MMT(β-MMT),FTIR和TGA证实了β-MMT表面Ca PA的形成。采用DSC和XRD研究了β-MMT填充i PP纳米复合材料的β-成核作用和β-晶含量,观察到随着MMT/PA质量比减小(即PA用量增加),i PP复合材料的结晶峰温提高,α-晶熔融峰强逐渐减弱,β-晶熔融峰强逐渐增强,最后仅出现β-晶熔融单峰,表明β-成核作用增强。XRD结果表明随着MMT/PA质量比减小,β-晶含量逐步提高,当MMT/PA质量比为100制备的β-MMT填充i PP纳米复合材料全部形成β-晶。以上结果表明,MMT粒子表面负载β-成核剂可实现MMT填充i PP复合材料结晶从α-晶转变为β-晶。  相似文献   

20.
Nanocomposites of poly(vinyl alcohol)(PVA),poly(vinyl pyrrolidone)(PVP) and sodium montmorillonite(Na~+MMT) were prepared by solution mixing and then cast into films.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and images of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establish the formation of PVA/Na~+MMT intercalated nanocomposite.Exfoliated and highly intercalated PVA/PVP/Na~+MMT nanocomposite formed in the presence of PVP.Inclusion of PVP in PVA/Na~+MMT matrix enhances the hydrogen bond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PVA and Na~+MMT and thus increase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hermal stability of PVA/PVP/Na~+MMT nanocomposites compared to PVA/Na~+MMT nanocomposite.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PVA,PVP and Na~+MMT were established by the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The moisture absorption tendency of both the PVA and PVA/PVP films reduced after the incorporation of Na~+MMT at 75%constant relative humidity.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studies show that the presence of PVP and Na~+MMT both are responsible for reducing the heat of fusion,and crystallinity of PVA.The flow behavior of the PVA,PVA/PVP and its nanocomposite solutions has been also studied.Water vapor permeability of PVA/PVP/Na~+MMT composite films decreased in the presence of nanoclay due to increasing tortuous paths for diffu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