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朱德熙先生的《语法答问》标志着国内学者运用结构主义语法理论研究汉语语法在理论上达到了一个高峰。《语法答问》阐述的许多重要理论观点都是结构主义语法理论的基本主张。在讨论汉语语法问题的过程中.《语法答问》对结构主义语法理论有重要的发展。《语法答问》依托结构主义语法理论为汉语语法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同样根源于结构主义语法理论。  相似文献   

2.
从中西文化差异入手,根据汉语的民族性和汉字的表意性,列举汉语语法研究中借鉴西方语法理论——结构论所存在的诸多弊端,提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语法理论,运用语法场理论探讨汉语语法规律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比较《中国现代汉语》、《中国文法要略》、《汉语语法论》三家对语气问题的分析,认为三家的研究对现代汉语语气系统的建立、对句类的划分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如何更有效地进行高师英语专业英语语法的教学,玛丽安娜《英语教学语法》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技巧和练习设计给我们诸多启示。其基本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掌握知识的同时掌握技能;规定与描述并存;确定学习难点和独特的练习模式。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语法学的开创者——黎锦熙在其代表作《新著国语文法》中创建"句本位"并始终坚持"句本位","句本位"语法体系不仅符合教学语法的种种特质,而且在汉语教学语法学史上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因此被我们推崇为经典教学语法。  相似文献   

6.
《句法语义结构优先序列研究丛书》以因果复句、形谓句和现代汉语多项式定中短语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语法优选论”这一术语,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多样性研究与倾向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排出了因果复句、形谓句和现代汉语多项式定中短语的优先序列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开拓了汉语语法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7.
张斌先生《新编现代汉语》是21世纪出版的一部影响很大的普通高等教育教材,但该教材语法部分还存在许多可以商榷的问题,值得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8.
《语法修辞讲话》和《汉语修辞学》是修辞学史上继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后出现的两部里程碑式的著作,虽均为修辞类著作,但两书的理论体系和论述方法却大相径庭,修辞理念大不相同,体现出两种不同的修辞观点。  相似文献   

9.
作为先秦代表性文献之一的《孟子》中的方位词有其自身特点。深入考察其方位词及方位短语的语法功能和语义特征有助于我们揭示汉语方位词发展演变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简称《暂拟系统》)和《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简称《提要》)是统一中学语法教学的两个重要文件。《提要》对《暂拟系统》既有继承,又有改进,并吸收了语法研究的新成果。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这两种教学语法系统进行了初步的比较,揭示了其间的种种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严佳  穆连涛 《科技信息》2011,(31):262-262,274
受"汉语易学轮"的影响,许多来华耶稣会士认为,汉语语法较拉丁语法更为简单易学,因此与同时期的汉语语音、词汇研究相比,汉语语法研究相对薄弱。尽管如此,这一时期仍有两部有关汉语语法研究的著作完成,尤其是马若瑟的《汉语札记》,更是代表了这一时期来华西方人在汉语语法研究领域的最高水平,并对日后来华西方人的汉语学习具有相当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黄伯荣、廖序东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五版)语法部分的一些不当之处,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广西的汉语方言资源丰富,主要有白话、平话、官话、客家话、湘语、闽语。以这些方言为语料的研究成果丰硕,但主要集中在语音和词汇方面,对语法的研究则相对薄弱。笔者统计分析了广西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现有成果,归纳了其研究的现状和特点,提出了未来广西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教学语法应具有规范性、科学性和稳定性的特点,而目前的教学语法,同一语法事例,中学和大学讲的有分歧,现代汉语课和古代汉语课讲的不一致,就是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内部也不统一。这种现象给汉语语法教学带来了困难,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语法教学需要有一部统一的规范的教学语法。  相似文献   

15.
《拉祜语法》一书总体上以共时语言学的视角,运用音系学、语义学、句法学、语用学等多种理论方法详细描述了拉祜语的音系、词汇和语法,对拉祜语中大量出现的形位及结构作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并辅以大量的例子来说明。这给研究拉祜语及相关语言的专家学者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资料,对拉祜语的教学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简称《提要》),对划分词类的标准不再说“词汇·语法范畴”,而说“主要依据词的语法功能,兼顾语汇意义”,这显然提高了教学语法系统的科学性。 在划分词类这个问题上,首先遇到的是汉语有没有词类这个问题,50年代经过讨论,虽未完全统一看  相似文献   

17.
《孙膑兵法》未经后人染指,较真实地反映了战国时期的语言事实,体现先秦时期的语言发展规律。《孙膑兵法》被动句的表示法反映了战国时期被动表示法的特点厦其变化,标志着先秦时期语法发展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汉语是一种形态不丰富的语言,重叠是其中非常显著的形式标记,重叠作为一种语法形式,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语法研究中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相结合,而语法研究的主要任务也是探讨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正是语法研究的最终目的和根本问题。因此,重叠作为一种语法形式,有必要对其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相互关系作一番理论上的探讨,这是重要的语法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法化研究是国内外语言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粗略地概括了近年来有关"语法化"几项研究,并提出了当前和未来汉语语法化研究中几个值得着力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依存语法是一种诞生于1959年的基于词间关系的形式语法,它强调以动词为句子中心,其他词汇依存于动词。依存语法具有形式简单、更适合于处理自由语序的语言、与语义关系接近等优势,使得其在处理汉语句子时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