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了解健康人群麻疹免疫状况,为到2012年消除麻疹提供科学的防治措施方法 将吉安市健康人群分为﹤1岁、1~2岁、3~4岁、5~6岁、7~14岁、15~19岁、﹥20岁 7个年龄组,每组随机抽样40人,共280人,采集血清,用ELISA法检测人群血清中麻疹IgG抗体水平.结果 麻疹抗体阳性141例,抗体阳性率为50.36%,GMT为236.08.结论 吉安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不高,没有形成有效的保护屏障,存在发生麻疹流行和暴发的隐患,为了有效控制麻疹的暴发和流行,必须要加强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工作,并有必要进行大规模的麻疹强化免疫活动.  相似文献   

2.
岳燕 《甘肃科技》2012,28(19):150-151
麻疹是威胁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接种疫苗,消除、消灭麻疹。实施规范接种技术,将合格的麻疹或麻疹成分疫苗,通过基础免疫、加强免疫及强化免疫等方式接种于适龄人群。通过规范接种合格的麻疹疫苗,提高人群对麻疹病毒的免疫水平,达到消除和消灭麻疹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2010—2011年宾川县麻疹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宾川县麻疹有效接种率状况,为预防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宾川县2010-2011年麻疹IgM抗体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宾川县2010-2011年共检测麻疹血液标本781人份,其中麻疹IgM抗体阳生率95.51%,7~10岁组阳性率最高达96.36%,0~1岁组阳性率最低为94.56%。结论:宾川县近年来麻疹疫苗免疫接种工作成效明显,人群麻疹IgM抗体处于一个较高水平,下一步要继续抓好麻疹基础免疫接种工作,注重接种质量和效果,消除人群免疫空白,提高人群麻疹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4.
分析麻疹病例医院感染的途径,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根据麻疹病例的个案调查结果,现场查看收治医院预检分诊及就诊流程,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指导医院进行感染防控。本起疫情共报告麻疹181例,其中90例在发病前7~21d有医疗机构就诊史或陪护史,占总病例的49.7%,说明此次暴发疫情的重要传播场所是医院。医院感染是麻疹传播蔓延的重要因素,重视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规范化管理,建立独立的具备隔离条件的传染病区,提高麻疹监测系统敏感性和早期识别诊断率,加强医疗机构空气流通和消毒工作,重视职业防护及呼吸道隔离,切断麻疹的传播链,可有效预防麻疹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在麻疹控制预防中强化免疫的应用效果,以期为当前的麻疹防控工作提供有益借鉴。方法统计该地区2012年6月—2015年6月989例麻疹发病的患者情况,并且分析相应的强化免疫预防效果和控制效果。结果该地区的麻疹发病有着显著的季节性,属于单峰型,发病高峰期是4~6月。该研究中麻疹患者包括655例男性,334例女性,性别比例是1.97∶1。年龄分布方面,15岁的成人分组共有373例(37.70%),1~14岁分组共有438例(44.29%),0岁分组共有178例(18.04%),可以看出1~14岁分组的患者数量最多。3个分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2013年报告中的麻疹病例比2014—2015年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合理有效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措施可以显著的控制麻疹的发病率,并且获得了良好效果,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发病率上,46年累计发生10261人,年平均发病率为232.57/10万;应用麻疹疫苗免疫后,其发病率有明显下降,下降幅度98.98%,特别是1983年实施计划免疫以来,其发病率低于国家控制标准为8.42/10万。在流行周期上,应用麻疹疫苗免疫后,周期不明显,流行高峰和强度明显减弱。发病季节集中4-5月份(见表11)。在发病年龄上,与以前麻疹主要发生在小年龄组的趋势较大改变,年龄分布明显向大年组后移并出现成人麻疹、通过分析,证明了应用麻疹疫苗后,提高了人群免疫力,保护易感儿童,降低麻疹发病率,乃至消灭麻疹。接种麻疹疫苗,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大学生乙肝疫苗初免后免疫水平及再免的时间.方法 采用ELISA方法定量检测HBsAg、抗-HBs,以酶标分析仪测定抗-HBs含量.结果 具有保护作用抗-HBs的人群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但邻级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抗-HBs<10 IU/L与初免年限呈正相关,抗-HBs几何均值随免疫后年限延长呈下降趋势.各年级同级男、女抗-HBs获得率具有差异性.结论 在聚集性较强的大学生群体中,应在初免后1 a进行抗-HBs定量测定对无应答及低应答者再免1次并且初免后每3~5 a再免1次.  相似文献   

8.
试验对具有母源抗体的雏鸡采用新城疫Ⅱ系苗滴鼻首免,20日龄Ⅰ系苗饮水二免,通过对1000羽试验雏鸡血清HI抗体效价的连续检测和攻击强毒试验结果,证明雏鸡首免和二免后,HI抗体效价维持在较高水平,对强毒攻击具有坚强的保护力,至100日龄时保护率仍可达80%,而对照鸡在30日龄时保护率即降至0。Ⅰ系苗饮水二免后,经80天观察,未见鸡群出现任何明显不良反应,二免后3天采取免疫鸡和同日龄同群感染鸡的脑,肺脏、脾脏,腔上囊和血液分别作成匀浆接种9日龄鸡胚,未能分离到Ⅰ系病毒。关于新城疫苗免疫应答的形态学变化,国内外尚乏报道,本试验作了比较系统的观察,注意到雏鸡首免和二免后各个时期的免疫器官:胸腺,腔上囊,脾脏,盲肠扁桃体,肠道淋巴组织和气管,肺脏,肝脏及肾腔等器官的免疫应答表现,特别在Ⅰ系苗二免后,更为明显,免疫后淋巴母细胞和浆细胞的增多反应了HI抗体效价提高的相关免疫状态,气管和肺脏次级支气管上皮下淋巴细胞的大量集聚和形成淋巴小结是另一突出特点,提示采用滴鼻和饮水免疫途径可以诱导呼吸道的局部免疫应答和增强呼吸道的局部抵抗力。试验表明:1日龄雏鸡Ⅱ系苗滴鼻首免,20日龄Ⅰ系苗饮水二免,效力可靠,安全,方法简便易行,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并在形态上对免疫效力予以佐证,结合文献论证了呼吸道局部免疫力在抵抗新城疫强毒感染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测定了6窝母猪免疫后产小猪0、1、7、14、21、28、35、42日龄猪瘟母源抗体消长情况和28~35日龄首免及二免后免疫效果观察。结果:未吃初乳的0日龄仔猪无母源抗体,1日龄仔猪母源抗体滴度达到高峰,以后逐渐降低;猪瘟母源抗体对1~28日龄的仔猪有保护,少部分仔猪在35日龄还有保护。28~35日龄首免后21日达到73.3%免疫保护,28日则达到93.3%;首免后1个月加强免疫一次,其较高的免疫抗体水平可以维持到二免后4个月,到5个月还能产生免疫保护,免疫合格率为73.3%,但6个月后免疫合格率降至46.7%;因此建议生产实际中,商品猪进行两次免疫即可,种猪以后每6个月免疫一次。  相似文献   

10.
麻疹流行过程的混沌分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辽宁省本溪市1955~1996年麻疹逐月发病数为根据,利用谱分析得出本溪麻疹的传染是混沌的,动力性态符合一个受噪声摄动的高 低1~2年循环·利用混沌动力学相空间重构技术,给出本溪麻疹逐月发病数时间趋势图、混沌相图和递次振幅图,求出本溪麻疹逐月发病数混沌分布的迭代模型·并求出本溪麻疹流行过程奇怪吸引子的分维值为3-426667,其中计划免疫前分维值为3-462503,计划免疫后分维值降低为0-3384615,说明麻疹流行过程中相空间轨迹存在向平稳状态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对3例大学生麻疹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讨了大学生麻疹的临床特点.结果显示,大学生麻疹临床症状不典型,全身中毒症状重,可见并发症,容易误诊,防治大学生麻疹的关键是避免漏诊、误诊,治疗上慎用激素和退热药,加强高热及并发症等的护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麻疹的发散和流行。  相似文献   

12.
用雏番鸭细小病毒(Muscovy Ducklling Parvovirus MPV)灭活疫苗对不同日龄的雏番鸭作首免,以及用MPV不同剂型的疫苗对同样日龄的雏番鸭作免疫试验,在免疫前及免疫后多次采血,用酸性o—醋酸菜酯酶(ANAE)反应标记淋巴细胞的细胞化学方法及琼脂扩散试验等分别测定其外周血液中T.B淋巴细胞百分比值和MPV沉淀抗体滴度,首次探索MPv在雏番鸭体内诱导的免疫动态,为本病的免疫防制提供了可行的免疫程序和理论依据.试验同时设立雏鸡免疫对照,探索了非易感动物对MPV免疫的应答差异和应用鸡作免疫载体制备MPV高免血清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王晶 《黑河科技》1994,(2):26-27
为了解我区麻疹人群免状况及麻疹疫苗在流行中的作用。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于1993年对黑河、北安、嫩江三个市县城乡2~39岁128例麻疹抗体(Ah)水平进行调查,Ah阳性126例,阳性率98.44%,GMT12.15。调查对象与方法一、对象:2~4岁,6~8岁,13~15岁,25~39岁四个年令段128例不同城乡人群。二、方法:微量血凝抑制试验(HI),抗体1:2为阳性。材料来源为长春生物制品所。结果:一、按年令组进行统计:2~4岁,抗体阳性21人阳性率100%,GMT23.59,6~8岁抗体阳性34人,阳性率97.14%,GMT13.93,13~15岁抗体阳性43人,…  相似文献   

14.
白洁  赵源 《榆林科技》2006,(1):35-37
计划免疫作为传染病控制的一项重要措施,至上而下,已逐渐被政府重视,被行业认可,被社会接受。在疾病控制领域,天花的消灭,脊灰病的控制,麻疹、白喉的发病率降低,无不凸显出计划免疫的科学性和战略性。但如何做好计划免疫工作,收到良好的免疫效果,最终能够控制传染病,却成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面临的最大挑战。  相似文献   

15.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以发热呼吸道卡他和遍及全身斑丘疹为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人类是麻疹病毒的自然宿主,麻疹通过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麻疹病毒只能自然感染人和一些类人猿。麻疹疫苗应用之前,呈世界性分布,是危害儿童生命健康极其严重的传染病之一。1965年我国大约900万例麻疹被报告,发病率达1432/10万。60年代初美国、前苏联、日本和中国相继独自用本国分离的麻疹野病毒研制成功麻疹减毒活疫苗,现世界各国已广泛接种。我国1965年开始应用麻疹疫苗,特别是1984年开展强化计划免疫工作之后,麻疹发病率急剧下降,年发病率在10/10万左右,但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每年仍大约有4500万例麻疹,其中100万婴儿和儿童死于麻疹,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在疫苗可预防的疾病当中麻疹仍是死亡例数最多的,WHO已将麻疹列为无脊灰地区下一个要消除的疾病。近年我国已经几乎消灭的脊髓灰质炎重新出现疫情,麻疹疫情也加剧,国家制定了2012年消灭脊灰、2010年消灭麻疹的计划,为鼓励生产,国家允许以上疫苗提价20-60%,为传统疫苗带来新的机会;同时,传统疫苗升级换代后,以有价疫苗身份面市,其价格甚至可提升10倍。中国有价疫苗市场发展迅速,年增长率达15%以上,其中流感疫苗、成人乙肝疫苗、Vero狂犬疫苗、麻疹疫苗等市场发展颇具潜力。  相似文献   

16.
汪佐铭  赵春桃  马玉安 《甘肃科技》2009,25(16):127-128
了解甘南州麻疹流行特征,有效控制麻疹发病;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甘南州麻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2008年麻疹监测病例数为334例,发病率为49.93/10万,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分布,3、4、5、6月占82.33%,(275/334);发病最小年龄为4月龄、最大为60岁,15岁以下儿童占75.44%(252例);未免疫或免疫史不详占56.58%(189例);发病7d内报告率97.30%(325例),报告后48h调查率86.52%(289例),病例标本采集率85.32%(285例),标本及时送达率85.02%(284例),送达标本合格率82.03%(274例);2008年甘南州麻疹发病与往年相比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应认真落实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的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17.
应用ELISA方法对山东省内应用了口蹄疫A型灭活疫苗34个奶牛饲养户进行了免疫抗体跟踪监测与分析.结果:对18家养牛户进行了免疫抗体检测,各牛场平均抗体合格率为42.4%其中抗体合格率最高的奶牛场其合格率只有65%,低的只有12.5%,一免后所有18个奶牛场均未达到免疫合格标准;二免后16个奶牛场平均抗体合格率为69.4%,其中,抗体合格率至70%的有10个牛场,达到免疫合格标准二次免疫后有62.5%(10/16)的达到免疫合格标准.研究表明对于A型口蹄疫疫苗的免疫。首免后必须进行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18.
采用酶联免疫夹心法,通过改变包被抗原不同组分的量及酶稀释液配方等方法,使得新一代HIV(1+2型)酶免检测试剂盒研制成功.  相似文献   

19.
对成都、江油、中江三个养鸡场的六批次,具有不同水平母源抗体的11450只雏鸡采用新城疫Ⅱ系苗1日龄滴鼻首免,Ⅰ系苗20日龄饮水二免,经过鸡群定期检测血清HI抗体效价和攻击强毒保护结果,证明雏鸡首免和二免后,HI抗体效价能在长期内维持在较高水平,对强毒攻击具有坚强抵抗力,Ⅰ系苗饮水免疫后,经长期观察,未见免疫鸡群与同群感染哨鸡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本次扩大试验表明:雏鸡采用Ⅱ系,Ⅰ系疫苗早期免疲,效果确实,安全可靠,方法简便易行,具有生产实用价值。作者并结合大量研究文献论证了早期免疲的应答机制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鸭疫里氏杆菌疫苗在雏鸭体内诱导细胞免疫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选用1日龄仙湖鸭48只,随机均分为6组,其中1~5组为试验组,第6组为对照组.各试验组按不同的免疫次数、首免龄期、接种剂量,用鸭疫里氏杆菌油乳剂灭活疫苗分别作免疫接种,对照组不作接种.各试验组(包括对照组)在免疫前及免疫后每周采血一次,涂片,用酸性α-醋酸荼酯酶(ANAE)反应方法进行染色,用油镜检测计算T、B淋巴细胞百分比值.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2日龄、7日龄或14日龄首免,首次免疫1周后,雏鸭体内都能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但2日龄免疫应答能力弱,7日龄较强,14日龄最强.两次免疫的细胞免疫效果比一次免疫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