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研究了以二氧化锰为氧化荆,苯胺(An)化学氧化聚合的新型反应.探讨了氧化荆的用量、反应体系酸度、反应温度等条件对聚苯胺(PAn)的产率和电导率的影响.在2.7mol/L的盐酸介质中二氧化锰与苯胺摩尔比为0.7的条件下室温氧化聚合4h,可得到电导率为12.5S/cm的聚苯胺,产率为73%.对产物聚苯胺的结构用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绿茶中茶多酚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超声波辐射条件下,研究了从绿茶中提取茶多酚的工艺条件.该方法与常规溶剂浸提法相比较,具有提取温度低、收率高、氧化损耗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首次研究了超声波辐射和相转移催化相结合的技术在Reimer-Timann反应合成香兰素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影响反应的各因素。实验表明:在固-液相条件下以PEG-6000为相转移催化剂,超声波辐射2h,所合成的香兰素产率可达39.2%。这与研究同类反应报道的最好结果比较,香兰素产率提高7.2%,合成反应时间缩短一半.  相似文献   

4.
对以山苍子油(黔产)与丙酮在超声波辐射条件下经Aldol缩合反应制备假性紫罗兰酮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超声波辐射条件下,可极大地缩短反应时间,产率高达88%以上。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不同PH值条件下,对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反应产物的观察分析以及二作用时所产生的氧气的体积的测定,证明了在不同酸度条件下,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的反应实质是不同的。在[H^ ]>1mol·L^-1时,二间进行的是氧化还原反应,[H^ ]≤10^-6mol·L^-1时,进行的是过氧化氢的催化分解反应,而1mol·L^-1>[H^ ]>10^-6mol·L^-1时,则反应是由MnO2与H2O2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向过氧化氢的催化分解反应的过渡。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以羧酸根负离子为亲核试剂,以 Ph—CH_2X、(CH_3)_3CX、C_2H_5·CH_3·CHX、C_4H_9X、C_3H_7X、C_2H_5X、CH_3X 为底物的亲核取代反应。结果表明上述反应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经超声波辐射比单独使用超声波及机械搅拌法均有较为明显的加速效果。研究中采用了季铵盐为相转移催化剂,在相同条件下,超声波辐射与机械搅拌对照进行,以色谱跟踪,观察反应时间与收率的关系。本实验不以选择最佳反应条件为目的,而旨在相同条件下,对超声波的促进作用加以评估.  相似文献   

7.
超声波辐射法合成对、间羧基苯氧乙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超声波辐射法合成了羧基苯氧乙酸,并通过IR、^1HNMR、^13C NMR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正交实验,探索出了超声波辐射法合成羧基苯氧乙酸类化合物的最佳合成条件,这种合成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以及产率较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报道以呋喃甲醛和苯乙酮为原料,氢氧化钠为催化剂,采用超声波辐射合成糠叉乙酰苯的方法.研究了各种不同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探索出了最佳合成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该合成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和产率较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超声波辐射法合成三苯甲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氏试剂的制备及其应用在有机化学及实验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类实验,是各类有机化学实验教材中必列的实验内容.三苯甲醇的制备中就涉及到了格氏试剂的合成,本文根据超声波辐射作用的原理及其优点,利用超声波辐射法合成了三苯甲醇,考察了不同纯度的乙醚溶剂对产物合成的影响.实验证明,该合成方法与经典方法相比较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等优点,在有机实验教学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气质联用测定超声波降解废水中的苯酚含量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GC-MS分析了水中苯酚在通氧条件和未通氧条件下的超声波降解过程.通过分解产物考查了苯酚在水中的超声波降解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氧化工艺过程US/O2中比在单独超声波辐射(US)氧化下的苯酚去除率有所提高,说明协同效应存在.在相同的降解时间下,有氧降解比无氧降解苯酚去的除率高出2%~4%,并在降解中间产物检测到了乙酸乙酯.  相似文献   

11.
以MnCl2·4H2O和KMnO4为主要反应物,通过简单的水热方法合成了MnO2纳米棒,所得产物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进行了表征。在水热反应过程中,反应时间和反应浓度对纳米棒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在MnO2纳米棒催化过氧化氢降解亚甲基蓝过程中表明其具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2.
采用超声-浸渍法,以SBA-15为硬模板、Mn(NO_3)_2为锰源制备出介孔MnO_2. 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氮气吸附-脱附以及热重-差热方法(TG/DTA)对样品的物理结构进行表征;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和电化学阻抗(EIS)考察样品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性能. 结果表明,样品MnO_2复制了SBA-15的介孔结构,比表面积、平均孔径分别为282m~2·g~(-1)和2.75nm;介孔MnO_2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动力学可逆性,电荷转移电阻小,电化学活性较高,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85F·g~(-1),循环500次后仍保持在210F·g~(-1).  相似文献   

13.
湿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锰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分别用氧化法、还原法和氧化还原法在溶液中反应制备了MnO2粉末.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循环伏安、交流阻抗、恒电流充放电等测试方法对3种样品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比较.研究表明:三样品均为无定型MnO2,形貌呈团聚的球形,其中用氧化法制备的MnO2具有良好的电容性能和放电容量.  相似文献   

14.
在相同的条件下,以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氯酸盐氧化Mn~(2+),对如此得到的合成MnO_2进行结构及放电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它们都属γ—MnO_2,且放电性能与相应的氧化剂中金属阳离子半径变化有一定关系,并从MnO_2的晶体结构方面作出了理论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为了直观地表征大洋多金属矿微生物浸出过程中各因素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微生物催化MnO2-FeS2-H2SO4体系的好氧和厌氧浸出实验,利用DLVO理论建立厌氧条件下微生物催化浸出氧化锰矿物中有价金属的动力学模型--收缩核模型.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催化大洋多金属矿和黄铁矿的氧化还原反应,浸出锰的机理是细菌催化铁离子在二价和三价的循环转化;微生物吸附在矿物表面加速反应的进程,矿物颗粒在反应中不断缩小.进一步实验表明收缩核模型曲线与实验曲线拟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DTA-TG技术结合化学方法,研究了氯酸钾催化热分解历程。提出当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时,可用中间产物理论解释,反应历程为,2 KClO_3+MnO_2K_2MnO_4+2[Cl]+2O_2(慢)K_2MnO_4+2[Cl]→2KCl+MnO_2+O_2(快)当用其它催化剂时,氯酸钾的两个分解放热峰峰温降低,可用活化中心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7.
添加锌电解阳极泥对ZnS浸出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锌焙烧烟尘热酸浸出过程中,来自于铁酸锌溶解的三价铁离子被用作焙烧烟尘中ZnS浸出的氧化剂.为了提高锌的浸出率,研究了在浸出过程中加入锌电解阳极泥对ZnS浸出的影响.考察的浸出条件包括阳极泥加入量、温度、硫酸浓度和反应时间.试验结果表明,阳极泥中的MnO2有助于焙烧烟尘中ZnS的氧化浸出.在最佳的条件下,通过加入阳极泥(锰加入量为焙烧烟尘质量的4%)可将锌的浸出率由94%提高到97%以上.  相似文献   

18.
用循环伏安方法制备了二氧化锰/多壁碳纳米管(MnO2/MwCNTs)复合材料,分别在中性和弱碱性的硫酸钠溶液中对其进行氧还原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在合适条件下,MnO2/MwCNTs复合材料的电催化还原氧气的电流值明显大于单独MWCNTs和单独MnO2电催化还原电流值,说明MnO2/MWCNTs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催化还原活性;在弱碱性的环境下,随着碱性的增强,MnO2/MWCNTs复合材料的电催化还原活性逐渐增强,同时显示出稳定的电催化还原~活性。  相似文献   

19.
Neodymium substituted Li_2MnO_3 samples were prepared by the solid-state reaction method. The crystal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 properties of the prepared samples were investigated by x-ray based technique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it was determined that Nd atoms did not sit in to the Cr coordinations in Nd substituted samples and built up a different crystal structure. To support the analysis of the crystal structure study of the samples,electronic structure properties of the Nd substituted samples were studied via the collected data by 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cture(XAFS) spectroscopy from the Mn K-edge. The results of the data analysis revealed that due to the misfit with the ionic radii and also the oxidation states, substituted neodymium atoms built up isolated crystal domains in Li_8Mn_5Nd_(18) O_(39) cubic crystal structure. The symmetry in Mn K-edge absorption data of the sample both in parent Li_2MnO_3 and Nd substituted samples confirmed that Mn coordinations has not been influenced by the Nd substitution.  相似文献   

20.
在相同条件下,以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氯酸盐氧亿Mn~(2+),对如此得到的合成MnO_2进行结构及放电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它们都属r-MnO_2且放电性能与相应的氧化剂中金属阳离子半径变化有一定关系,并从MnO_2的半导体性质方面作出理论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