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白泥作阻隔剂通过土柱浸滤实验对土壤中重金属Cu、Zn、Cr、Pb的迁移规律和阻隔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泥对重金属Cu、Zn、Cr、Pb有显著的阻隔效果,阻隔土样中白泥的含量别为3%、5%、8%、12%,随着白泥含量的增大,滤液的p H值和阻隔土层截留的重金属量增大,滤液中重金属浓度降低.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对其在土壤中的迁移特性有一定的影响,在土样中加入白泥,重金属的稳定态含量增加,对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产生阻隔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广州市南沙区榄核河沉积物中5 种典型重金属(Cu、Zn、Pb、Ni 和Cr)的含量水平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各元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榄核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严重,5 种金属元素的浓度和介于3710.38-11143.02mg/kg 之间, 各金属浓度高到低为Zn、Cu、Ni、Cr、Pb;Cu、Ni 和Cr 它们3 者之间两两相关性显著, 表明这3 种金属元素来源相同或相近;5 种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程度由高到低为Cu、Ni、Zn、Pb、Cr,沉积物总体呈现出以Cu 为主的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特征.  相似文献   

3.
应用回归过量分析法评价太子河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回归过量分析法(ERA)是Hilton等人提出的一种新的评价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浓度分为3部分,即背景浓度(Cb)、加速侵蚀浓度(Ca)和污染浓度(Cp)。其中Ca、Cb是由于自然因素造成的,Cp是由于人为活动直接造成的。同时,该方法还根据迁移方式将重金属分为2类,即A类金属(Zn和Cd)以溶解态迁移,与粘土矿物含量无关;B类金属(Fe,Ni,Cu和Pb)主要吸附在颗粒物上迁移,与粘土矿物元素(Mg)有极好的相关性。因此,应用Mg与B类金属的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可推算出B类金属的Cb)和Ca)两部分浓度。ERA方法的不足之处是,它仅仅指出了重金属污染的相对程度,而不能确定污染级别。本论文结合国际水质标准提出了以ERA为标准的污染级别指数。改进后的ERA方法既可用于地区间重金属污染绝对量的横向比较,又可指出污染的级别。  相似文献   

4.
含铜堆肥施用对红壤及地下水的污染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生活垃圾、畜禽粪便等堆肥原料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已经非常普遍.因此,研究重金属污染堆肥对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了我国南方广泛分布的旱地红壤为供试材料,通过室内土柱模拟降雨实验,探讨不同程度Cu污染堆肥施用到红壤后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及对地下水的污染机理,揭示堆肥中的Cu 在红壤各土层中的形态分布,以及铜的迁移与渗滤液的pH、电导率、可溶性有机质等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8 h时逐渐有Cu随渗滤液流出,在11 h时Cu浓度达到0.015 mg/kg 左右.随着 Cu 在土柱中的迁移,渗滤液pH呈下降趋势,且堆肥中铜的浓度越高,渗滤液pH值下降越大. Cu污染堆肥处理比对照处理的渗滤液中DOM最大浓度渗出时间提前2 h.在模拟降雨完成后,Tessier法测定土柱中的Cu形态在表层、次表层、深层土壤中所占的百分比结果表明:铜在各层中主要以相对稳定的残渣态存在,可交换态、铁锰结合态向有机结合态转化,高铜污染堆肥处理的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结合态所占比例比低铜污染堆肥处理的高,且随着土柱的深度而增加.  相似文献   

5.
武汉市某工业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从武汉市某工业用地土壤中采集26份样本检测分析了其Cu、Zn、Cr、Pb、Mn和Co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土壤整体呈pH中性,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偏低.表层(0~20cm)和次表层(20~50cm)土壤中重金属Cu、Zn、Cr、Pb、Mn、Co含量分别为27.08,198.68,67.95,18.72,525.50,69.44 mg/kg;和25.82,210.19,65.68,19.67,528.99,68.92 mg/kg.以湖北省土壤背景值为评价标准,该工业用地土壤重金属主要污染为Co,其次是Zn,该工业用地属于重金属重度污染.  相似文献   

6.
曹炜炜  艾英钵  沙学军  王安 《河南科学》2021,39(12):1899-1905
重金属污染与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竞争迁移和外界环境有关.通过淋洗试验模拟外界环境降雨对重金属污染的影响,通过竞争迁移试验探究竞争体系下重金属离子的迁移行为与单一离子体系的不同.得出结论:初始浓度越大,Cu2+穿透土柱以及完成迁移的时间越短,并且高岭土对Pb2+的吸附性更强;淋洗试验中,Cu2+与Pb2+的累计释放量前期增长迅速后期增长缓慢,通过修正的Elovich方程拟合结果较好,这说明重金属离子的释放是一个由多因素综合控制的过程;淋洗之后进行竞争迁移,会使得穿透时间和土柱中重金属离子的含量减少,Cu2+竞争迁移时减小的幅度更大.  相似文献   

7.
刘敏  郝春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17):7377-7384
以峰峰矿区矿井水污灌区的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重金属元素(As、Cd、Cr、Cu、Hg、Ni、Pb、Zn)的分布特征,评价了矿井水污灌区农田土壤的污染状况,并进行了定量源解析.结果表明:农田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Zn(89.16μg/g)、Cr(67.16μg/g)、Pb(33.01μg/g)、Ni(31.27μg/g)、Cu(28.36μg/g)、As(11.65μg/g)、Cd(0.29μg/g)、Hg(0.10μg/g).污灌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元素Cr未受到污染,1.96%、9.80%、7.84%、1.96%、5.88%、7.84%和19.60%的污灌区农田土壤分别受重金属As、Cd、Cu、Ni、Pb、Zn和Hg轻度污染,3.92%受重金属元素Hg中度污染,1.96%受重金属元素Hg中度污染到强度污染.综合正定矩阵因子(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PMF)分析、因子分析结果可知,重金属污染来源主要受污水灌溉影响(32.17%)、农业生产(26.76%)、大气燃煤污染(25.12%)和土壤母质(15.94%).该地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元素生态风险属于低风险.研究结果为煤矿污灌区土壤重金属元素环境风险评估,科学合理指导农业生产活动和农田土壤环境质量保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公路旁侧土壤-植物系统中的重金属分布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内蒙古西部地区国道公路旁侧土壤与植物中重金属(Cd、Hg、Pb、Cu、Zn、Ni、Cr、As和Se)含量以及土壤重金属(Cu、Zn、Pb、Ni、Cr)形态进行测定,分析了公路旁侧土壤和植物油松(Pinus tabulae formis)、小叶杨(Populus simonii)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分析该区域土壤的重金属分布状况以及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Cd、Pb、Cr、Ni、Cu、Zn、Hg、As、Se的含量随距公路垂直距离的分布并不是简单的线性负相关关系。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吸附及污染程度以Cd为最高,土壤中Cd、Pb含量偏高可能因为机动车辆运行导致向公路两旁释放Cd、Pb元素。并在土壤中沉积所致。重金属在植物体不同器官中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植物的根部和茎叶中重金属的含量均表现出“N”字形变动趋势。重金属元素有效态占总量百分比的大小序列与重金属元素在不同植物不同器官中的含量大小序列基本相同,5种重金属元素有效态占总量百分比的大小序列为:c(Zn)〉c(Pb)〉c(Ni)、c(Cr)〉c(Cu),与重金属元素在不同植物不同器官中的含量大小序列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9.
长沙市秋季TSP中重金属形态分布和污染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长沙市师大附中、雨花区和火车站3个采样点秋季的大气颗粒物(TSP)浓度以及颗粒物中的重金属元素Cu,Zn,Pb和Cd的浓度和形态分布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对重金属元素的生物有效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区域TSP浓度分布差别较大,其中雨花区最高,师大附中最低;TSP中重金属污染广泛存在,元素Zn,Pb浓度比Cu和Cd浓度要高,其中Zn的平均浓度为2.528μg.m-3,Pb为2.347μg.m-3,Cu为0.187μg.m-3,Cd为0.002μg.m-3.Tessier化学形态分析结果显示:Cu在前四态中含量非常高,特别是可交换态和碳酸盐态.Zn,Pb和Cd在前4态中分布也较多,表明4种金属元素迁移性高.生物有效性评价结果显示TSP中重金属生物可利用性强,Cu和Cd的生物有效性要高于Zn和Pb.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5河尾闾沉积物表层重金属的污染特征,选取6个典型代表性区域沉积物表层样品,并对6种重金属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Cu、As、Pb、Cr、Cd和Zn的质量分数范围分别为24.62~72.19 mg/kg、5.65~17.57 mg/kg、19.93~42.92 mg/kg、36.41~53.11 mg/kg、0.56~2.14 mg/kg、7.06~15.43 mg/kg;库区沉积物表层重金属存在一定程度污染,除Zn外,其余金属元素均已超过鄱阳湖背景值。地累积指数法和污染指数法分析表明,Cu与Cd是主要污染因子,各元素污染程度排序:CuPbCdCrAsZn,各重金属元素呈正相关,具有相似迁移过程的规律与污染来源。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与污染程度评价结果基本一致,Cd达到较重风险水平,其余元素在各断面都处于中度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长株潭地区公路两侧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特性,采用在芙蓉南路口布点采样的方式,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分光光度法分析土壤中重金属(Pb,Zn,Cu,Cr,Ni)的相关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严重污染的元素为Zn,Pb,Cu;轻度污染的元素为Cr和Ni;土壤重金属元素有效态占总量百分比的顺序为Pb〉Zn〉Cr〉Cu〉Ni...  相似文献   

12.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了2009年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Cu、Pb、Zn、Cd、Cr、Hg、As的含量,平均含量为Cu 27.88 mg/kg、Pb 22.98 mg/kg、Zn 95.88 mg/kg、Cd 0.178 mg/kg、Cr 41.01 mg/kg、Hg 0.031 mg/kg、As 11.40 mg/kg.空间分布上,Cu、Pb、Zn、Cd、Hg、As 6种重金属含量均在杭州湾北部及长江口南汇交界处呈现最大值,而Cr在调查海域的东部逐渐向近岸海域递减.运用主成分分析评价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来源,同时采用Hakanson指数法评价了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结果显示: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整体表现为轻微.7种重金属元素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潜在生态综合危害的大小贡献顺序为:Cd>As>Hg>Cu=Pb>Cr>Zn.Cd的Eir值对RI值的权重贡献最大,即Cd表现为首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广西近岸海域重金属污染越来越严重的问题,研究红树白骨壤幼苗对水中重金属(Cu,Pb,Zn,Cd)的吸附去除性能。【方法】红树白骨壤幼苗采用砂培法由胚轴栽培而得,配制不同浓度混合重金属培养液对红树白骨壤幼苗胁迫培养35d后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体内的重金属含量。【结果】随着培养液中重金属浓度的升高,红树白骨壤幼苗体内的重金属含量也逐渐增加,最高含量分别达到Cu 980.78μg/g,Pb 1623.03μg/g,Zn 446.21μg/g,Cd 69.41μg/g。红树白骨壤幼苗不同部位对重金属的积累能力普遍是叶部最少,茎部次之,大部分都积累在根部。红树白骨壤幼苗的根、茎对Zn的输送能力最好,其次是Cu和Cd,对Pb的输送能力最差。【结论】红树白骨壤幼苗对4种重金属都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尤其是对Pb和Cu的吸附去除效果更好,是一种性能良好的近岸河口重金属污染修复植物。  相似文献   

14.
《河南科学》2016,(1):78-84
城市饮用水源地湖底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对饮用水中的重金属污染来源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以平顶山市白龟湖城市饮用水源地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选取7个采样点,沿0~10 cm、10~20 cm和20~30 cm 3个沉积物剖面进行样品采集和测试,用主成分析法对重金属污染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随采样深度的增加而递减.Pb、Cr、Cu、Mn、Cd、As平均含量在0~10 cm沉积物层为102.5、30.59、89.52、818.0、2.711、197.1 mg/kg;在10~20 cm沉积物层分别为82.53、38.96、37.337、838.5、1.549、391.9 mg/kg;在20~30 cm沉积物层分别为82.52、36.82、30.74、823.6、1.645、169.1 mg/kg.沉积物中各层的主成分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0~10 cm层,Pb含量最高,煤炭的开采和燃烧产生的重金属污染物是该层重金属元素的主要来源;在10~20 cm层,Cr含量最高,工业污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是该层重金属元素的主要来源;在20~30 cm层,Mn含量最高,主要来源于自然背景.  相似文献   

15.
采集了某铀尾矿库区夏季大气颗粒物(TSP、PM2.5),检测分析了颗粒物质量浓度及铀、重金属(Pb、Cd、Cu)含量,结果表明:TSP的质量浓度为53.9μg/m3,PM2.5的质量浓度为28.0μg/m3,TSP与PM2.5的质量浓度的相关系数R=0.832 2;TSP中铀的含量为0.078μg/m3,PM2.5中铀的含量为0.025 6μg/m3;TSP中Pb、Cd、Cu的含量分别为0.111 2μg/m3、0.014 9μg/m3、0.179 7μg/m3,PM2.5中Pb、Cd、Cu的含量分别为0.063 9μg/m3、0.007 4μg/m3、0.038 1μg/m3;TSP中重金属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Cu>Pb>Cd,PM2.5中重金属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Pb>Cu>Cd。  相似文献   

16.
衡阳市区空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4~5月在衡阳市区四个典型的城市功能区设置采样点,共采集了47个大气样品,对空气颗粒物( TSP、PM2.5)的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其中的重金属( Pb、Cd、Cu、As、Hg)含量及其形态分布.结果表明,大部分采样点PM2.5浓度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的二级浓度限值,部分地段TSP浓度超标;空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元素质量含量大小的顺序为:Pb>Cu>As>Cd>Hg,这些重金属元素更容易富集在细颗粒物PM2.5上;形态分析表明,As、Hg主要以残渣态存在, Pb、Cd、Cu则以可交换态和残渣态存在较多.  相似文献   

17.
重金属复合污染对小麦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针对重金属Cd、Pb、Cu、Zn作为复合体对土壤--植物系统的污染时有发生,实验研究了重金属复合污染对盆栽小麦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d、Pb、Cu、Zn四种重金属元素处理浓度的不断升高,小麦的根、穗、茎和叶等生物量总的趋势为不断降低;由于Cu、Zn两种金属是小麦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所以在Cu、Zn低浓度处理状态下,能够抑制Cd、Pb等复合作用的影响,从而使小麦生物量降低幅度相对减少.  相似文献   

18.
铜锌铅铬镍重金属在长江口滨岸带软体动物体内的富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调查研究了长江口沿岸5个采样点软体动物体内Cu、Zn、Pb、Cr、Ni的含量.结果显示:软体动物富集的重金属含量差别较大,Cu、Zn含量高,在各采样点的平均值达到354.6mg/kg和186.3mg/kg,其它元素含量低;软体动物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差别也较大,富集总量的排列顺序是泥螺(763.8mg/kg)>河蚬(603.6mg/kg)>缢蛏(455.9mg/kg);对河蚬不同部位的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发现大部分重金属都集中在肉质部中.用金属污染指数(MPI)比较芦潮港、浒浦、顾路及崇明东滩四点河蚬体内的重金属含量,结果显示芦潮港与浒浦河蚬体内重金属污染最严重.  相似文献   

19.
溶解性有机质对重金属在土壤中吸附和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溶解性有机质(DOM)是土壤中最具有活性的组分,可以与重金属发生吸附、解吸、络合等一系列作用,对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生物有效性等产生一系列重要影响。通过实验研究溶解性有机质对重金属吸附和迁移的影响。吸附实验表明,重金属Cu、Pb、Cr、Cd在土壤中吸附能力是不同的,土壤对重金属吸附能力的大小顺序为PbCuCrCd。土柱实验表明,重金属Cu、Pb、Cd、Cr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相似,均为前期淋出液重金属含量较低,后期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当达到吸附饱和后浓度趋于稳定。但不同重金属迁移速率各不相同,这与吸附实验结果相符。溶解性有机质的存在对重金属迁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迁移速率上,其穿透时间比去除有机质的情况短,有机质的存在有利于重金属离子向下迁移,但当达到饱和后对重金属迁移浓度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山西师范大学三个校区内不同功能区表层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测试分析,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其污染状况作出评价.结果表明,校园内土壤重金属Pb、Cr、Zn、Cu、Ni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1.58 mg/kg、29.56 mg/kg、127.25 mg/kg、52.04 mg/kg、36.84 mg/kg,除Cr外其余均高于山西省土壤环境背景值,表明校园土壤中5种重金属元素都有不同程度的富集.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仅三校区受到Cu元素的轻微污染,其余为未污染;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三个校区均未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