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2 毫秒
1.
陈妍 《青年科学》2011,(2):21-22
科学家们称,现在地球上平均1小时就至少有一个物种灭绝,这个速度是自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时代以来最快的。 目前人类对于生态循环和物种灭绝的探索发现,仿佛还处在古人对宇宙“天圆地方”的认识阶段,视距相当短。另一方面,极寒、地震、沙尘暴等极端灾害和气候频繁出现,令现代人感到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对自然界的报复产生了集体恐惧。  相似文献   

2.
《少儿科技》2013,(11):6-7
一谈到物种灭绝,大家首先想到的大概就是恐龙的灭绝。恐龙称霸地球约1亿6千万年之久,却在6500万年前神秘消失。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科学家有种种猜想,比如小行星撞地球、火山大爆发、地壳造山运动、气候剧变等,目前尚无定论。远古时候发生的事,科学家还在不断地发掘证据以证实他们的猜想。但近代一些动物的灭绝,  相似文献   

3.
程树德 《海峡科学》2007,(4):F0002-F0002,F0003
古生物学家发现,在地球史上寒武纪以后.曾发生了五次规模极大的物种灭绝,各居于奥陶纪、泥盆纪、二叠纪、三叠纪以及白恶纪的末期;其中最显著的,是二叠纪末期.即古生代末期的大灭绝,约有50%‘科’消失。众所周知,由小行星撞地球所造成的恐龙灭绝,不过是五大之中最小的.只导致百分之十多的科消失。  相似文献   

4.
远涉 《科技潮》2007,(6):48-49
美国的两位研究人员发现,在过去的5.5亿年里,平均每隔6200万年地球上就会经历一次物种大灭绝,每次灭绝都造成超过一半的物种消失,经历灭绝危机后的地球需要经过1000万年才能恢复元气。虽然人们对于物种大灭绝提出了解释,包括火山喷发、彗星撞击地球以及海平面的变化等等,但是对于这种周期性的灭绝现象,科学家们没有能够提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少儿科技》2013,(11):6-6
物种灭绝,并不是非常稀奇的事情。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新物种生成,另一些物种灭绝,这样的事一直在发生。只是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在地质时代,鸟类平均每300年灭绝一种,  相似文献   

6.
物种大量灭绝的原因是缺少氧气在二叠纪末期(大约2.25亿年前),海洋和陆地生物大量灭绝,其原因到底是什么一直存在着争论。英国利兹大学的P.b威格纳尔等人认为,海洋生物的死亡以及物质的大量灭绝都是因缺少氧气造成的。(邓大玉摘)物种大量灭绝的原因是缺少氧...  相似文献   

7.
环境的急剧变化,对伴随人类一起生存在地球上的动物,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因为它们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远不及人类。就鸟类而言,世界上已有近百种鸟类已经灭绝,大约每隔3~4年就有一种鸟类从地球上消失。经过长期研究证实,一个物种并不象云雾中的一个分子那样简单,物种是生物中一个独一无二的类群,它是千百万年前与最亲缘的物种分道扬镳后形成独立谱系的顶点。因此,一个物种一旦灭绝是不可再生的。地球上生存的物种,包括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等大约有500多万种。迄今为止经过分类研究并且予以定名的约有140万种左右,仅占物种总数的28%,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物种还没有被发现和研究。因此,人类对自然界依然处于认识阶段,而  相似文献   

8.
由于人类活动,近代物种灭绝速度比自然灭绝快1000倍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在全世界10000种鸟类中,有1/10的鸟类被认为正处于灭绝的边缘,其中有很多种鸟类已经不幸灭绝。新西兰巨型恐鸟的体型很大——非常庞大——它们是走禽,几百年前新西兰殖民者们的大肆猎杀导致了它们的最终灭绝。我们对巨型恐鸟的情况知之甚少,并且只能试着去想象其生活在当时的世界里是怎样的一种情景:身高达3.5米的鸟儿们在树林中穿梭觅食。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所面临的威胁,指出目前物种灭绝的速度在加快,濒危物种在增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应是濒危物种.并分析了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认为人口过快增加是生物多样性危机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11.
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对地球上六个地区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将导致世界上四分之一的陆地动植物在未来50年内灭绝,也就是说,在半个世纪后,100多万个物种将从地球上消失。科学家们以联合国估计的到2050年,全球气温可能比现在升高0.5至3摄氏度的标准为依据,利用电脑模型计算气温升高对每一物种的影响,对欧洲及南非、澳大利亚、巴西、墨西哥和哥斯达黎加六个地区的1103个动植物物种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植物、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和昆虫等。这是迄今为止对此问题所进行的最大规模跨国合作研究。全球气温升高迫使大部分陆地物种向两极和高山地区迁徙,但许多动植物无法实现这点。据保守估计,这六个地区的物种到2050年将消失15%至37%,即平  相似文献   

12.
《科学世界》2006,(4):14-14
在距今约2.5亿年的古生代二叠纪末,之前一直生活得好好的海洋生物,其中的90%多都奇怪地突然消失了。那是生命史上已知的最大灭绝事件。关于那次生物突然灭绝的原因,科学家曾提出过两种颇有影响的不同假说来加以解释,一种假说认为,那次生物灭绝是陨石撞击导致环境变化造成了。  相似文献   

13.
当几乎所有的恐龙都在6600万年前灭绝时,只有那些已经缩小了的——换句话说,是鸟类幸存下来。如今,大约有1万多种生有羽毛的飞鸟在天空中翱翔,从而使得它们成为所有四肢动物中种类最丰富的物种。日前,一项新研究揭示了为什么这个类群一直如此成功:这是因为鸟类在剩下的恐龙消失之前早就开始"瘦身"了。  相似文献   

14.
数字     
《科技潮》2006,(5):7-7
1/4 最近,科学家通过使用多个生态模型,对包括反映生物栖息地变化、各种生物的迁徙能力以及25个与物种灭绝有关的生物多样性“热点”的研究,最后预言在2050年世界上将有1/4的植物和脊椎动物面临灭绝。  相似文献   

15.
会昌五年(公元845年)武宗灭佛,景教、袄教等相继迅速败亡,其原因众说纷纭。笔者认为仅仅因为武宗一纸诏书景教即灭绝是解释不通的,宗教离不开政治,但宗教等意识形态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在中国内地灭绝是因为景教在华未能成功实现本土化,本土化失败的原因不是由于走上层路线,而是因为在传播过程中没有重视培养汉人中的骨干力量。安史之乱后,在由盛转衰中形成一种仇外、排外的社会心理,武宗灭佛时期中亚景教教士一遭驱逐,汉人信徒因骨干力量缺少遂成散沙之态。景教于是灭绝。  相似文献   

16.
详细探讨了具有弱Allee效应的单物种离散种群模型的动态,所得到的分析结果为数值模拟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弱Allee效应也会导致一个阈值密度,低于此值,种群难逃灭绝厄运;更值得重视的是种群受到弱Allee效应影响时,无论繁殖率多么大,种群总是有灭绝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历史时期中国西南野生印度犀牛分布及其灭绝的历史,分析了灭绝的原因,同时告诫国人要注意保护生态平衡,禁止滥捕乱猎。  相似文献   

18.
科学家认为一颗30光年远的超新星爆炸产生的宇宙射线可能会造成我们地球的辐射量激增,进而直接或者间接导致大量物种灭绝。现在一些科学家正在寻找这类宇宙行为的可能证据。  相似文献   

19.
会昌五年(公元845年)武宗灭佛,景教、祆教等相继迅速败亡,其原因众说纷纭。笔者认为仅仅因为武宗一纸诏书景教即灭绝是解释不通的,宗教离不开政治,但宗教等意识形态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在中国内地灭绝是因为景教在华未能成功实现本土化,本土化失败的原因不是由于走上层路线,而是因为在传播过程中没有重视培养汉人中的骨干力量。安史之乱后,在由盛转衰中形成一种仇外、排外的社会心理,武宗灭佛时期中亚景教教士一遭驱逐,汉人信徒因骨干力量缺少遂成散沙之态,景教于是灭绝。  相似文献   

20.
给出了分枝特征为ψ( z) = z2 的超布朗运动灭绝点的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