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运用协整及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改革前后,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对我国输美纺织品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汇改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对我国输美纺织品价格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而2005年7月汇改以后,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节奏加快,我国输美纺织品价格对人民币汇率波动趋于敏感,人民币升值显著提高了我国输美纺织品当地市场价格。进而本文指出,加快纺织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纺织品内在价值将是我国纺织出口企业消化人民币升值不利影响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当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美元指数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借鉴Johansen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利用GARCH模型计算月度波动率,对2001年1月至2010年6月我国进出口总量月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及其波动以及美元指数及其波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中国的出口影响较大,而对进口影响较小;美元指数的波动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幅度较大.同时,研究表明美元指数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Granger原因,反之不是.研究证明,自加入WTO以来,中国的贸易失衡状况不仅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水平有关,也和美元本身汇率水平及其波动有关.研究结果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政策和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梁斯 《世界知识》2023,(7):56-57
<正>2022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出现较大的波动,全年贬值8.2%。特别是2022年8月中旬以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速度加快,11月3日降到1美元兑换7.32元人民币,为2015年“8.11”汇改以来最低值。2023年人民币汇率是将延续2022年的震荡走势,还是会止跌回升、保持稳定,是当下人们关心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加大了人民币与美元汇率的波动幅度,增强了汇率弹性。由于当前美元大幅贬值,人民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加大,升值速度加快。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最新数据显示,人民币兑美元2008年3月14日中间价为人民币7.0882元,2008年以来第22次创新高,汇改以来累积升值幅度达12.61%。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8月11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市场化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且形成较为明确的贬值预期,市场预期的变化使得2015年下半年资本流出较为明显,美元资产成为了市场以至居民争相配置的资产,资本流出与贬值预期相互强化,并带来了人民币资产的重估效应。  相似文献   

6.
货币的未来     
<正>2019年的金融市场让人忧心且"看不懂"。在美联储十年来首次进入降息通道、人民币对美元离岸在岸汇率双"破7"后,全球市场一片哀鸣,但有两样商品价格涨势如虹——黄金和比特币。这一刻,世界货币史上最古老和最新潮的"代言人"令人惊奇地形成"统一战线",绝非偶然,也反映了未来货币发展几个趋势。  相似文献   

7.
针对汇率波动的非线性特征,应用马尔可夫机制转换方法对2003-09-10—2011-03-25期间人民币的无本金交割远期汇率(NDF)的异常波动进行识别,研究结果显示:①2005年7月21日和2010年6月19日央行2次汇改前后NDF汇率均为高波动的异常机制,汇改后的初期存在一个升值预期压力集中释放的阶段,表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取得了稳定预期的成效;②2007年下半年至2009初的国际金融危机期间NDF汇率出现持续的异常波动,其中,长期NDF波动受美元先贬后升趋势的影响更为显著,说明投机者预期更易受到国际金融市场冲击的影响.上述结果揭示了人民币升值预期压力的积聚期间和不同市场参与者的预期差异,对我国央行适时干预以稳定汇率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财经剪贴     
<正>1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进一步扩大自2014年3月17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即每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的交易价可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对外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上下2%的幅度内浮动。外汇指定银行为客户提供当日美元最高现汇卖出价与最低现汇买入价之差不得超过当日汇率中间价的幅度由2%扩大至3%。央行新闻发言人表示,汇率作为要素市场的重要价格,是有效配置国内国际资源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扩大人民币汇率浮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企业债券市场,并针对汇率波动对企债市场的影响,提出建立LSTM和GRU两种神经网络模型;首先证明了它们对于企业债券市场收益的研究具有良好的拟合和预测效果,再将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数据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之一,验证人民币汇率对企债市场收益的影响,并比较两种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显示:加入汇率指标后,两种模型不仅能捕捉收益趋势,同时都在数值上也更加精准可靠。实证研究表明,目前在研究我国企业债券市场时,人民币汇率是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并且相较而言GRU模型的结果更为精准。  相似文献   

10.
闫树熙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1):5412-5418
汇率是开放经济中居于核心地位的经济变量,它的变动对一国经济产生诸多方面的影响。基于事件研究方法,将"2005年7月21日央行宣布人民币汇制改革"作为特定的经济事件,通过构建统计计量模型和相关统计检验,就"汇改事件"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效应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汇制改革后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浮动,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增长有抑制约束效应;且随着持续升值波动,有逐渐增大的抑制约束趋势,不过在短期内影响不是很强烈。  相似文献   

11.
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及协整检验等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汇率变动与国内A股股票市场价格变动的关联效应,选取2005-07-21-2007-10-30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上证综指及深证综指的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外汇市场汇率变动与A股市场股指波动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汇率与A股市场股指波动均会受到前期汇率及其自身滞后项的较大影响,二者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的均衡关系.这些结论对于探讨我国汇率变动与股指波动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美元和欧元等主要国际结算货币的汇率波动幅度增大以及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与份额不断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在此前提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逐步得以发展。但在现阶段,仍存在各种制约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影响因素。该文首先总结归纳了跨境人民币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从汇率、结算主体、人民币离岸市场等方面对制约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主要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可为制定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对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美元开始走强,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受到了新形势下极大的影响,人民币汇率也开始出现波动。未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趋势将更加明显,但是有着中国经济支撑,不会出现大规模贬值,而人民币汇率波动范围将扩大,减少政府干预是未来人民币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企业呈规模性"走出去",起步于中国入世,其进程发展十分迅速。据商务部统计,2016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64个国家和地区的7961家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投资11299.2亿元人民币(折合1701.1亿美元)。2016年全年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45.3亿美元;截至2016年底,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初具规模的合作区56个,累计投资185.5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外汇管理制度改革日益深化,不断增强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资本市场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基于改进的VAR模型构建了我国资本市场间的溢出效应指数,实证分析了汇率波动对资本市场溢出效应的冲击影响,进一步对比分析了不同的汇率波动区间对资本市场溢出效应冲击影响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波动率水平样本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对资本市场溢出效应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低波动率样本下汇率波动对资本溢出效应的冲击影响最显著;实证结果也证实了汇率的剧烈波动容易导致资本市场间溢出效应具有双边性.  相似文献   

16.
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很多物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被引入到金融学中,金融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外汇市场是金融市场中最变幻莫测的市场,也是发展时间最久和最受经济学家关注的市场之一.中国自从1994年首次开放人民币外汇市场,已经有长达14年时间,虽然中国的外汇市场不像国际外汇市场那样成熟,但是也已经累积了海量的数据.而中国人民银行每天公布的汇率中间价,可以认为是中国外汇市场的核心,对这些中间价数据的研究也是很有意义的.使用了国际上已经比较成熟的研究时间序列相关性的方法:降趋脉动分析法(Detrended Fluctuation Analysis,DFA),分析了这些汇率中间价中的主要数据,认为2005年7月21日至2008年3月31日的人民币对美元的外汇中间价时间序列,具有反记忆性的特点,同时期的欧元、日元、港币的中间价时间序列,长期记忆性的特点并不明显;1994年4月1日至2005年7月20日的数据分析以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为中心,发现这段时间的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波动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并且这些特点在不同阶段之间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17.
<正>为增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中国人民银行8月11日在其网站公布,决定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自2015年8月11日起,做市商在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综合考虑外汇供求情况以及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当天,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报6.2298,而前一日报6.1162;也就是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下调幅度达1.86%,当日人民币较前一日贬值1136点,为历史最大单日降幅。8月11日之后,人民币又多天连续贬值,一时在国内外市场上激起千层  相似文献   

18.
财经剪贴     
正1中国外汇储备持续减少引发关注中国外汇储备在2014年6月达到3.993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水平;到2015年12月,中国外汇储备降至3.33万亿美元,今年1月又进一步下降至3.23万亿美元。在经济增速放缓、股市大跌的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努力试图抑制人民币的持续贬值,与此同时,也为降低人民币的波动性损耗了大量的外汇储备。由于资本加速外流,且自去年8月"意外贬值"以来,人民币失去了"单边升值押注"的地位。去年,中国  相似文献   

19.
<正> 1995年上半年,美元对日元汇率持续狂泻,到4月19日,创下了1美元兑换79.75日元的最低点,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各国尤其是美、日及西欧工业国家为此进行了广泛的干预,进入8月份后,各地外汇市场局势发生了新变化。美元对其它主要货币汇价由长期低水平波动转为稳步趋涨,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元汇价变动涨势日渐明显,8月16日,亚洲市场上美元对日元汇价一度升至1美元兑换99.05日元、美元对德国马克汇价曾短暂突破1美元  相似文献   

20.
基于Markov区制转移模型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将三区制的Markov转移模型引入自回归模型,研究了1991-01~2008-06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动态波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991年后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存在显著的三区制特征:"过度贬值"区制、"适度贬值"区制和"升值"区制.同时,得到以下结论:①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区制转移的动态过程,在大部分时期都处于"适度贬值"或"升值"区制;②1991年以来的2次汇率改革都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走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