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生态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也是惠民济民的一项重要措施。随着工程的推进,退耕还林补助将陆续到期,部分退耕户尚未实现生产转型,生计出现问题。本文对当地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有建设性的建议,对建立和完善退耕户自我造血机能,提高退耕农户就业创业技能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退耕还林的成果巩固是国家关注的问题,政策兑现结束后的经济收入是退耕农户关心的问题。通过对镇巴县退耕还林的调研,总结了该县在工程实施中做出的成绩和在巩固建设成果上好的做法,经过分析,找出了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巩固退耕还林建设成果及后续发展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文山市基本情况、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情况以及农户后续生计调查情况的深入调查,对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发现文山市后续产业存在资金投入困难、后续产业发展不完善、林产品加工基础薄弱、林业科技含量不高、缺乏对广大退耕农民的有效服务、后续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结合其自然条件和退耕还林的特点,提出文山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方向及相应的发展对策以确保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  相似文献   

4.
以宁夏盐池县为例,用可持续生计框架理论,通过比较退耕还林前后农户可持续生计资本的变化,分析退耕因素的影响程度以及生计资本对农户收入水平的收入效应;探讨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影响的作用机理;提出改善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建议.结果表明,在影响生计资本的众因素中,退耕对自然资本、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影响比较明显,退耕对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影响不明显,生计资本的变化产生了收入效应.提出发挥地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户市民化;实行生态移民工程,将农户迁移至生存条件较好的地方,实现积聚效应;适当延长退耕还林补助期限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积德 《科技信息》2013,(26):464-464
青海省乐都县中岭乡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退耕还林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如何有效增加退耕户收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退耕农户的经济收入明显降低。为有效巩固原州区退耕还林成果,优化项目区产业结构,带动退耕农户增收致富,促进项目区经济发展,需结合该区实际,加大对退耕区低产林分改造及经果林种植,实施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培育林果种植项目建设。  相似文献   

7.
李积德 《科技信息》2013,(10):482-483
青海省乐都县中岭乡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取得了可喜成绩,如何充分利用林业资源优势、发展林下经济、有效增加退耕户收入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退耕还林农户在采用果树新品种时的行为决策逻辑,为引导退耕经果林换种,促进后续产业持续发展以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退耕农户技术禀赋对采用经果林新品种行为决策影响机理的理论分析,利用川渝397份退耕柑橘种植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IVProbit模型、IVTobit模型实证分析不同技术禀赋的退耕农户在换种行为方面的差异及原因。【结果】 退耕农户的经果林管理技术水平普遍不高,且农户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种植管理技术水平对退耕农户换种与否有正向影响,技术水平越高,换种可能性越大;种植管理技术水平对退耕农户换种时期、换种强度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技术水平高的农户,在采用新品种方面表现出很强的“追新”特征。【结论】 通过实施相应的举措提升退耕农户整体技术水平,对于推动果树品种更新换代,促进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宁强县退耕还林及林下经济发展现状,提出发展林下经济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中的重大作用,并介绍了几种适合宁强县退耕还林区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退耕还林草是牵涉到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是政策性极强的工程,是联系党心、民心的德政工程。认真总结、探索、研究和推广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经验,分析和解决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的持续稳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通过对榆阳区十三个乡镇退耕还林草工程的调查研究、总结,分析退耕还林草实施中的作法和存在的问题,并就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退耕还林各项政策既定的条件下,要保证退耕还林成果不反弹,关键是要保证退耕农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在四川,可以通过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林产品的竞争力。从而加强退耕农户自身的“造血”功能,以保证其收入的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恢复生态系统和改善农户生计是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两大核心目标,作为世界上财政投入最大、涉及农村人口最多的生态恢复工程之一,不同农户可否平等地分享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所带来的收益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方法]利用包括6省区、15县市的952个样本农户的1995—2016年的长期大样本平衡面板数据,基于持久收入假说和心理...  相似文献   

13.
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构建"退耕还林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利用北京大学环境经济与政策小组2004年在宁夏和贵州获取的调研数据,采用匹配倍差法(matching difference in difference regression)等计量经济模型,识别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净影响。短期的收入分析表明,退耕还林对农户的种植业收入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林业和养殖业短期内难以成为替代收入来源;外出务工收入明显增加,但退耕还林在其中发挥的直接促进作用不显著。长期来看,资产积累是决定农户生计状况和发展最重要的指标,但目前中国西部贫困地区人力、物质、自然、社会和资金5种生计资产较低,制约了生计能力的提高。因此,为了促使农户可持续生计的获得及发展,保障政策效果和可持续性,新一轮的退耕还林政策除了实施直接补助外,需要更加关注农户资产和生计能力的加强。  相似文献   

14.
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工程进入了巩固成果阶段.本文选择河北省坝上高原的康保县,采用参与性农户评估的半结构访谈法,开展生态工程实施对农村生态、生产、生活等方面影响的实证调查与分析,以求农户生计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结果表明,退耕还林草等生态工程,使当地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农牧业生产结构得以调整与优化,生产效率提高;农户收入有所增加,生活有所改善.为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本文就基本口粮田建设与生态补偿政策完善两方面提出相关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实施7年来,取得明显成效,但也面临很多问题,处理不好会影响工程建设。本文作者通过调查,就如何使退耕还林不反弹和保障退耕农户的利益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政策性地权安排对土地利用影响的概念模型和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以“退耕还林”为例,选择了一组解释变量,运用“退耕还林”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建立了农户“退耕还林”决策模型.采用未加权模型、面积加权模型和农户收入加权模型,通过3种模型的运行结果,在农户尺度上分析了“退耕还林”政策中土地产权安排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对模型运行结果的分析表明,土地资源的稀缺程度、非农就业水平、政策性土地产权安排都对农户退耕决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在“退耕还林”的政策性土地产权安排中,不同的土地产权要素及其内容对农户退耕有不同的影响.具体而言,直接影响土地收益的政策性土地产权对于退耕有重要影响,同时政府对土地使用的管制也有显影响;影响农户退耕决策因素存在区域差异,根据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把研究区域内的3个乡镇的农户退耕决策划分为3种类型:土地资源配置型、利益诱制型和权利诱制型.最后,结合分析结论,就如何完善“退耕还林”政策中的土地产权制度安排促进生态友好型的土地利用变化提出了建议:完善土地收益分享机制、提高农户土地产权意识和适当运用政府规制等。  相似文献   

17.
徐丽哲 《科技潮》2009,(8):43-43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扩大内需、以粮食换生态”的重大决策。延庆县自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到2004年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84万亩。工程实施范围涵盖了全县15个乡镇、276个行政村、2.6万农户。目前退耕地保存面积达到7.8万亩,保存率为93%。  相似文献   

18.
1、退耕还林成果 1.1 工程规模 自2000年以来,陇西县完成退耕还林工程41.11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14.96万亩,还草0.1万亩,配套荒山造林工程24.45万亩,封山育林1.6万亩。工程涉及全县17个乡镇,200个行政村,1200个社,受益农户32000户、16.2万人。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实施退耕还林十多年来,生态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补助政策实施后,要巩固退耕还林的成果,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途径之一便是发展后续产业。通过选取甘肃中部的会宁县和通渭县,对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模式之一的劳务输出业的发展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回顾了太原市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完善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存在管护经营不善、缺乏强劲后续产业等问题,提出加强退耕还林的管护及发展后续产业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