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前期《大学古本原序》与《大学古本旁释》的“诚意”之教,到后期《大学古本序》与《大学问》倡导的“致良知”说,王阳明的大学思想是由初创逐步发展到成熟的。其间,既包括了王阳明恢复《古本大学》并推崇其为达到“万物一体”的道德境界的“大人之学”的努力,也包括了王阳明对《大学》思想内容的重解,以服从其心学体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自然无为”是道家的基本思想,《老子》与《庄子》中虽都讲“自然无为”,但却在大体一致之中表现出了差异,分析这种差异,有助于我们更精确地把握道家“自然无为”这一思想,也更能体会《老子》、《庄子》的思想特色,以及从《老子》到《庄子》的思想演变。  相似文献   

3.
与同类作品相比,《大学》诚信思想特色主要表现于以下4个方面:以“诚意”为诚信载体,标榜“慎独”自律,诚信思想体系极为严密以及凸显“人道之诚”的伦理色彩。促成这些特色的原因是:战国时代诚信缺失的国际关系,诚信思想研究的学术积累,“士”人高涨的参政热情以及学术团体生存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4.
今人认为朱熹《诗集传》废《毛诗序》不用,直接从文学角度求之于《诗经》。而《诗集传》对诸诗的题解。有近三分之二沿袭《毛诗序》,故“废《毛诗序》不用”的说法不能成立。朱熹反《毛诗序》的言论主要集中在“淫诗”和《诗经》尤其是“小雅”诸篇的写作时代两点上。“淫诗”说为朱熹承袭《论语》及《礼记·乐记》之说而来。但朱熹的推论犯了逻辑方面的错误,其“淫诗”说缺乏可靠的依据。《诗序》作者离开《诗经》写作时代下限不远、其所说时世较为可信。朱熹反《毛诗序》的主要目的,一是认为《毛诗序》为汉儒或村野妄人所作;二是认为《毛诗序》有害于温柔敦厚之“诗教”。其反《毛诗序》的根本目的,是想借解《诗》来为其理学思想服务。  相似文献   

5.
儒家《大学》的教育理想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该教育理想暗合周易学说。“明明德”与周易大有卦相通,“亲民”与比卦对应,“止于至善”与泰卦和既济卦之卦象与义理相汇通,而大有、比、泰和既济卦互相之间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大学》教育理想与易学暗合的现象,说明先秦儒家教育理想的构筑,是以易学为哲学根据的。  相似文献   

6.
《经典释文·序录》对“经典”的确定以及对“经典”传注的选择,明显地反映出注重“南学”的思想倾向。这一思想上承魏晋玄学,下启唐代的《五经正义》,在经学历史上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逸章句《楚辞》的动因,源于思想上与屈原的趋同性和地域上的认同感。其章句的独特方式体现在:挖掘《楚辞》的儒家思想,及所承继的《诗经》“比兴”手法,肯定屈原思想与《楚辞》价值。王逸在章句时,凸现了汉人“解经”法,不仅力图将《楚辞》纳入经学研究的范畴,还企望将《楚辞》提高到“经学”的地位,同时在思想和情感上体现了独有特点。  相似文献   

8.
《示弟立志说》是王阳明为其弟王守文解释立志思想的一篇文章。今日所见诸版本《传习录》对此文的收录情况各不相同。目前可以确知,嘉靖三十七年(1558)胡宗宪所刊《传习录》仍收此文,隆庆六年(1572)谢廷杰刻《王文成公全书》时移入文录。综合诸南大吉本《续刻传习录》翻刻本之信息,嘉靖三年(1524)最初南本已收录此文的可能性极大。在此文中,王阳明将立志比作种树根,强调求为圣人之志是为学的根本,而求为圣人之方只是"去人欲而存天理",如此便将两种教法打并为一。"去人欲而存天理"又要"正诸先觉,考诸古训",体现了王阳明尊重经典、稳健笃实的学风。王阳明还认为,"志"贯穿为学始终,立志并不是简单的"有志",而是指有所树立;有所树立,也即志立专一,"神气精明,义理昭著",私欲客气责志即消便是立志工夫之大用。  相似文献   

9.
“时间诗化了回忆”,这是许多有经验的作家都体会到并在作品中表现了的。不仅一些个人回忆性作品如《童年》《步年》《青年》(托尔斯泰)、《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高尔基)、《朝花夕拾》(鲁迅)等是诗化回忆的结晶;推而广之,希腊人将文艺谬司统统看成是记忆女神的女儿,说明整个文学艺术都是基于诗化回忆,与诗化回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但本文主要只涉及作家对自己个人经历的回忆)。  相似文献   

10.
1.《天津科技大学学报》是具有国际连续出版物号和国内统一刊号的自然科学学术性期刊。其办刊宗旨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务实求真,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提倡科学民主、学术自由,实事求是地探讨学术问题,为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服务,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贡献。  相似文献   

11.
《经典释文·序录》对“经典”的确定以及对“经典”传注的选择,明显地反映出注重“南学”的思想倾向。这一思想上承魏晋玄学,下启唐代的《五经正义》,在经学历史上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陆机与萧统的文学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析萧统的文学批评原则与陆机的文论之间存在的明合暗契之处,表征出陆机的文学理论是萧统批评原则的主要思想渊源之一。萧统的《文选序》、《文选》的体目设立与选篇,皆显露出陆机的影响,其对陶渊明评论中的人格与文品相统一的论点同陆机的人格理想也有思想意蕴上的一致性。文章同时也指出了萧统与陆机文学理论的不同之点。  相似文献   

13.
《琵琶记》少刊本,今存秆大多属于通行本系统。其中凡有校语凡例者,多标称依“古木”、“元本”校订刻印,各本之间差异甚小,而与陆贻典抄本、巾箱本、《风月钢囊》摘汇本、凌初成刻本等“古本”系统传本差别较大。这说明它们源出同一祖本。这一祖本,据凌初成考察,即是昆本。凌氏在其所刻《琵琶记》之凡例中说:“《琵琶》一记,世人推为南曲之祖,而特苦为妄庸太强作解事,大加改窜,至真面目竞蒙尘莫辨,大约起于昆本。上方所称依古本改定者,正其伪笔;所称时本作云云者,非,则强半古本,颠倒谬讹,为罪之魁。厥后徽本盛行,则取其…  相似文献   

14.
君子之德,有张有弛,故不常为矜庄,时戏谑。在宋代“以俗为雅”、“以词为戏”的文学思想及燕安纵乐的社会风气影响下,文人墨客常常“以词为戏”,词的题序中出现了诸如“戏呈”、“戏赠”、“戏答”等字眼。向子诬的《酒边词》题序中“戏”字的分布很广,“戏”的含义很丰富,“戏”与时代文学思想、社会背景、个人阅历的关系很密切。  相似文献   

15.
《大学》者,大人之学.儒家认为,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就需要“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的修身过程,最终达到“止于至善”的目标.“止、定、静、安、虑、得”六个修证的层次与佛道思想多有交集,但也有不同,需要辨析清楚.  相似文献   

16.
钱钟书先牛在《谈艺录》中有《说圆》篇,对“圆”的哲理意蕴和审美内涵,作了广博的征引和深刻的阐发。从哲理意蕴来看,如“《易》曰:‘青立德,圆而神’”。对此,他在(管锥编》中曾作过如下的注释:“以圆转形容天运、遂心之周流灵活。””又如来了(太极图说解》曰:“O者,无职而大极世。”钱先牛认为:“我国先哲言道体道妙,亦以圆为象。”“O”这种循环往复,正体现了运转涵盖的功能,具有素朴的辩证法思想,正如(管锥篇》引黑格尔的话所说:“辩证法可象以圆形,端未衔接,其往亦即其还,日道真见诸反覆而返复。日思维运行如…  相似文献   

17.
“易”之阴阳乃辨证关系,坤(或阴)与乾(或阳)相互依存。目前学术界对《周易》有两种看法:传统的以之为儒家经典之道,陈鼓应则认为它主要表达了道家思想,似乎有各执一偏之嫌。本对《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学说,提出阴性的坤道哲学是其重要部分并作出阐释。  相似文献   

18.
《滕王阁序》原本题作《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然而其篇名在后来长时间的流传过程中屡有更改。在历代的不同传本中,此文章的题目往往有所歧异。本文对《滕王阁序》行世之后所形成的各种不同的题目进行了搜集整理,并在综述《滕王阁序》同文异名情况的基础上,进而辨析这篇名文的文体性质,以期能更好地领会其思想内容,把握其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9.
路晓凤 《科技信息》2010,(33):258-259
在纪伯伦所有的散文作品中.《先知》被喻为是他的“顶峰之作”,是他用全部的心血浇灌而成的,冰心在《先知》泽序中写的“那满含东方气息的超妙的哲理和华丽的文辞,与我以极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20.
《西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新探》是一部厚重与新颖的理论著作。作者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价值观,从实践出发,汲取大学理念精华,把“人的发展”作为大学教育主题,提出了“四个第一”的西部高校办学理念,使西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获得了切合实际的具体思路,也使著作本身形成了亮点。具有一定理论创新意义。因此这是一部具有思想资源和实践品格的著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