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剂量前列腺素E1冲击治疗对糖尿病足合并外周动脉病变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前瞻性选取Wagner I~Ⅲ级的糖尿病足患者139例,分为大剂量前列腺素E1组(观察组)79例、传统计量组(对照组)60例.在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前列腺素E1(40μg/d),连续治疗7 d,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前列腺素E1(10μg/d),连续治疗14 d,随访3个月.分别与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取糖尿病足创面中心肉芽组织行病理学观察,并采用ELISA法测定其中的NGF含量,放射免疫法测定EGF含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时伤口愈合情况、截肢率、踝肱指数和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1个疗程后创面组织HE染色可见新肉芽组织形成,对照组也可见新肉芽组织形成,但新生血管较少.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NGF和EG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WagnerⅡ~Ⅲ级患者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WagnerⅡ级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截肢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WagnerⅡ级治疗后踝肱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前列腺素E1冲击治疗可明显提升WagnerⅡ~Ⅲ级合并外周动脉病变糖尿病足患者创面愈合率,缩短WagnerⅡ级患者愈合时间,缓解下肢疼痛;其可能机制与提升NGF,EGF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呃逆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理.研究探讨胃复安治疗重症呃逆的药物原理及药理作用.评价肌注胃复安治疗重症呃逆的疗效.方法采用肌注胃复安10mg,口服藿香正气丸6g,一天三次,口服654-2片5mg,一天三次,结果肌注胃复安后,30分钟,呃逆逐渐减少而停止.结论肌注胃复安治疗重症呃逆总有效率100%,见效快,疗效肯定,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对比研究,评价通量血液透析(HF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疗效.方法:对照研究,从2014年1月开始筛选患者,截止2016年2月,入选对象80例,随机对照研究,对照组、观察组各入选对象40例,对照组维持性血透(MHD)+HP治疗,MHD每周3次,HP治疗每周2次,观察组HP+HFHD治疗,HP与对照组相同,HFHD每周3次,持续治疗6个月.结果:不同时间段,观察组与对照组组内比较坐位收缩压水平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2个月、第3个月坐位收缩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营养不良发生率0.0%、不良事件合计率15.0%低于对照组12.5%、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HFHD治疗尿毒症相较于MHD+HP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有助于控制血压,预防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伴有胰岛素抵抗的高血压病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替米沙坦80mg/d组(A组)、氨氯地平5mg/d+吡格列酮15mg/d组(B组)及氨氯地平5mg/d组(C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检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餐后2 h血糖(P2hBG)、餐后2 h胰岛素(P2hINS)及24 h动态血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标(HOMA-IR).结果:用药后12周A组与B组FINS,P2hBG,P2hINS显著下降,胰岛素敏感指标(HOMA-IS)升高,HOMA-IR降低(P<0.05).治疗后A组与B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前后FINS,P2hBG,P2hINS,HOMA-IS及HOMA-IR无明显改善.3组治疗后血压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3组间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在降压的同时可以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适用于高血压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呃逆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理。研究探讨胃复安治疗重症呃逆的药物原理及药理作用。评价肌注胃复安治疗重症呃逆的疗效。方法:采用肌注胃复安10mg,口服藿香正气丸6g,一天三次,口服654-2片5mg,一天三次,结果肌注胃复安后,30分钟,呃逆逐渐减少而停止。结论:肌注胃复安治疗重症呃逆总有效率100%,见效快,疗效肯定,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观察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联合胃复安对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将49例晚期消化道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采用化疗+口服甲地孕酮+胃复安,对照组仅采用化疗,均化2个周期。观察患者化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食欲、体重变化及化疗中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发生情况。两组化疗前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食欲、体重增加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化疗不良反应少(P0.05)。两组患者化疗后KPS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联合胃复安明显改善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加对化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应用纤溶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营养神经+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对症治疗),治疗组采取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及纤溶酶静点,治疗10~15 d,对比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病情较治疗前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NIHSS评分降低水平、FMA评分升高水平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纤溶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 HEPO)对大鼠急性视网膜光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时效性.方法选取4周龄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模型治疗1、2、3组,其中正常对照组8只,其余各组均为10只,应用手术显微镜(光照强度为(22 000±1 000)lux)对模型各组造模.模型治疗1、2、3组:分别在光照前4 h、光照后立即、光照后3 d按照5 000 IU/kg腹腔注射r HEPO 1次.模型对照组:光照前后均未给予药物干预.7 d后处死所有大鼠,摘取眼球,应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视网膜的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Caspase-3的表达.结果 1)HE染色:正常对照组中大鼠视网膜各层结构完整,层次分明,排列整齐,细胞核形态规整,染色均匀.模型对照组中大鼠视网膜光感受器内、外节排列紊乱,有空泡形成,部分断裂;外核层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变薄(P0.05),核间隙加大,部分有碎核现象.模型治疗各组大鼠视网膜光感受器内、外节排列紊乱,有小空泡形成;外核层较正常对照组有不同程度变薄(P0.05),模型治疗1、2组好于模型对照组(P0.05),且1组优于2组(P0.05),模型治疗3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Caspase-3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各组的Caspase-3表达均有所增强(P0.05);模型治疗1、2、3组表达依次增强,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模型对照组与模型治疗3组表达最强,二者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 r HEPO对视网膜光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并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早期用药效果好,其中光损伤前4 h预用药优于光损伤后立即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液净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28例,其中,观察组68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连续性血液净化,记录患者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3、7 d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外周血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Ⅱ、肾素、醛固酮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恶心和腹痛症状、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酶水平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管紧张素、肾素、醛固酮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1、3 d,观察组血管紧张素、肾素、醛固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IL-6、IL-8、TNF-α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1、3、7 d,观察组C反应蛋白、IL-6、IL-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3 d,观察组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能够改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炎症因子水平,明显缩短患者临床症状的恢复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粉防己碱前后血清高敏感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on protein,hs-CRP)水平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探讨粉防己碱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抗炎症作用. 方法选择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给予粉防己碱2# ,3次/d,口服,其它用药同对照组;对照组每日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20 mL;治疗前、治疗后进行血清hs-CRP测定,并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标准评分,比较两组间是否存在差异. 结果治疗前两组间血hs-CRP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 > 0.05);治疗后两组均在梗死后7 d达到最高水平,随后逐渐降低.治疗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4 d血清hs-CRP水平和治疗前、治疗后7 d的神经功能缺损总分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7 d治疗组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 < 0.05),14 d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粉防己碱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可以降低患者血清hs-CRP水平,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脑梗死部位缺血缺氧和减少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血氧饱和度(Sp O2)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98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HFNC组(研究组,n=49)和常规综合治疗组(对照组,n=49).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T1)及治疗7 d后(T2)临床症状(COPD评分(CAT)、6 min步行试验(6MWT)评分(Borg))、肺功能(最大呼吸第1秒的呼出气量(FEV1)、FEV1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最大呼吸峰流速(PEFR))差异.记录两组患者T1、治疗1 d(T3)、治疗3 d(T4)时血气分析指标(Sp 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监测结果,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T2时,两组CAT,Borg评分均较T1时降低,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P0.05); FEV1,FEV1/FVC,PEFR均较T1时升高,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P0.05).T1,T3,T4时,两组Sp O2,PaCO2,PaO2水平组间效应、时间点效应及组间与时间点交互效应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T3,T4时,两组Sp O2,PaO2水平随时间推移而升高,PaCO2水平随时间推移而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HFNC可有效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提升血氧饱和度,安全性良好,利于疾病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螺内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力衰竭发生和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将武汉市第八医院近3年中收治的AMI 55例列入本研究,2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螺内酯25mg bid为治疗组,另27例只用常规治疗为对照组,治疗30d.第1~10 d,第11~20 d,第21~30 d分别统计3个时段内发生心力衰竭及其恶化死亡情况.结果:第1~10 d时间段内发生心衰及死亡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两个时间段内治疗组发生心衰及死亡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30d治疗期间中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MI后早期应用螺内酯可降低心衰发生率及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探究华素片与维生素联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OU)的疗效。选取兰州市安宁区人民医院收治的ROU患者98例,采用随机字母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溶菌酶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维生素C片局部涂抹,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华素片,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1.84%高于对照组7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溃疡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7d,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3d及5d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华素片与维生素联合治疗ROU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溃疡愈合时间,快速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输注白蛋白减少肝部分切除患者术后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行肝部分切除的肝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保肝等内科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另输注白蛋白治疗,观察两组尿量、腹腔引流量、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及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 L)、谷草转氨酶(AST))变化.结果术后1,3 d观察组尿量、腹腔引流量、CVP、MA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术后7 d两组尿量、腹腔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两组ALT,TBIL,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ALT,TBIL,AS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输注白蛋白可减少肝部分切除患者术后肝功能损害,临床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变化和术中局部脑氧饱和度(rSO_2)的关系.方法选择行TURP治疗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95例,根据是否发生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将患者分为POCD组(38例)和非POCD组(57例),分别于术前1 d及术后1、3、5、7 d使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测试所有患者的认知功能,同时,分别于术前10 min(T_0)、麻醉诱导平稳后(T_1)、手术开始10 min(T_2)、手术开始30 min(T_3)、手术结束时(T_4)监测rSO_2水平变化.结果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教育年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前列腺切除质量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7 d POCD组MMSE评分均明显低于非POC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_2、T_3、T_4时POCD组rSO_2水平均明显低于非POC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SO_2水平与MMSE评分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TURP术中rSO_2的降低与老年患者POCD的发生可能关系密切,rSO_2实时监测可降低POC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患者采用目标容量导向治疗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50例,采用相同术前准备、手术方式,术后观察组采用目标容量导向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液体治疗方法,比较术后2组不同时间的心率(RT)、收缩压(SBP)、术后液体平衡量Fb(mL)、心脏并发症.结果术后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患者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术后1~4 d观察组心率增加值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5天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d观察组液体正平衡量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4 d观察组液体负平衡量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5天液体平衡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术后早期目标容量导向治疗可以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复合依托咪酯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苏醒质量、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8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依托咪酯辅助诱导麻醉,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啶复合依托咪酯麻醉.观察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记录两组患者可唤醒时间、拔管呛咳以及躁动发生情况;术前1 d与术后3 d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观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T0时间点HR、SBP、DB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T_3时间点HR、SBP、DBP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可唤醒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呛咳发生率和躁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 d 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POCD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依托咪酯可维持胃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其苏醒质量,减轻患者的术后认知障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6月住院治疗的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5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呼吸机通气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气变化,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两组在治疗有效率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O2、PaCO2水平相当,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的PaO2、PaCO2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呼吸频率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收缩压及舒张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双水平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效果肯定,能够明显改善患者通气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口服思利巴治疗难治性弱视的疗效,选择11例5~12岁难治性弱视儿童口服思利巴作为治疗组,14例相同年龄段儿童作为对照组.治疗组连续口服思利巴60d,2组儿童每隔15d复诊视力,并对2组视力情况及治疗组服药前后的视力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表明:口服思利巴后视力改善,2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思利巴可改善难治性弱视儿童的视力,6岁以下儿童口服125mg/次,bid,7岁以上儿童口服250mg/次,bid,其剂量是适宜、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探讨褪黑素干预急性癫痫脑损伤对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Bcl-2蛋白、Caspase-3蛋白的表达影响及其保护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将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建立急性癫痫模型.治疗组用褪黑素干预,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褪黑素干预大鼠癫痫脑损伤后7 d对海马CA3区神经元Bcl-2蛋白、Caspase-3蛋白表达的变化.在模型组损伤7 d后,治疗组大鼠海马神经元CA3区内Bcl-2蛋白阳性神经元数较模型组明显增多,IOD值相比模型组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A3区神经元内Caspase-3蛋白表达阳性神经元数较模型组明显减少,IOD值相比模型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Bcl-2、Caspase-3阳性细胞数的表达呈显著性负相关(r=-0.876,P<0.01).MLT能上调 Bcl-2蛋白和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褪黑素可能通过抑制癫痫脑损伤后细胞凋亡机制,对其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