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首次报告我国家鸭的副小体膜壳绦虫(Hymenolepis paramicrosoma Gasowaka,1913)的生活史。实验阐明福建厦门地区的广布中剑水蚤(Mesocyclops leuckarti)和等形小剑水蚤(Microcyclops M.subaeqnalis)为本虫的中间宿主,二者均是中间宿主新记录。在室温23—26℃的条件下,剑水蚤自感染虫卵后发育为拟囊尾蚴期需时7天,但达到成熟的拟囊尾蚴则需11天,幼虫在中间宿主体内的全程发育要经过六钩蚴期、原腔期、囊腔期、头结形成期和拟囊尾蚴期等五个阶段的发育。小鸭感染拟囊尾蚴后需要经过15天才可发育达到性成熟的成虫。  相似文献   

2.
鸡有轮瑞列绦虫(Raillietina cesticillus)是一种感染率较高的戴维科绦虫,广布世界各地。据作者调查,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南吉县鸡的感染率高达11%,南方厦门地区感染率为4%。感染强度可达108条/只鸡。早在1918年,Ackart 曾报告家蝇(Musca dom-estica)可作为本虫的中间宿主。Cram(1928)在美国发现两种甲虫(Anisotarsus agilis  相似文献   

3.
细背孔吸虫Notocotylus attenuatus(Rudolphi,1809)寄生于家鸭和家鹅的盲肠和小肠中,引起肠糜烂等疾病,遍布世界各地.在我国台湾、浙江、福建、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吉林、安徽、江苏、江西、宁夏、陕西等地均有发现,它是多宿主的吸虫,曾经报导的宿主有斑嘴鸭、绿翅鸭、绿头鸭、琵嘴鸭、赤颈鸭、罗纹鸭、长尾鸭、潜鸭、秋沙鸭、麻鸭、白额雁,天鹅、黑雁等20多种野生雁鸭,家鸡亦有发现.很多生物工作者研究它的生活史,但所报告的中间宿主各不相同,如扁卷螺、椎实螺、罗卜螺、土埚螺、纹沼螺和黑螺等.折叠背孔吸虫Notocotylus imbricarus(Looss,1839)发现于欧洲、美洲和亚洲等地,我国福建、北京等地亦有发现.寄生于家鸭、家鹅和罗纹鸭、赤颈鸭、白眉鸭、绿头鸭、  相似文献   

4.
四角瑞氏绦虫(Raillietina tetragona Molin,1858)系世界性分布,对家鸡危害较为严重。国外早期曾报告家蝇作其中间宿主,但后来人工重复实验均不能感染(Ackerr,1919;Lopez-Neyra,1930,1931)。此后,本虫的中间宿主多次被证实为多种的蚂蚁(Tetramorium caespitum,Pheidole sp.,Xiphomyre sp.,Trylyphothrix striatielens),但均系自然感染,而人工感染尚未成功,其幼虫在其中间宿主体内的全程发育尚未阐明(Jonesand Horsfall;1935,1936;Nalakei et al,1937)。我国有关家鸡绦虫的研究较为少见。林  相似文献   

5.
柯氏许壳绦虫 Hsüolepis crawfordi(Baylis,1927)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原,它不仅危害家猪的生长发育,甚至侵袭人体,产生疾病。本虫最早是 Baylis(1927)在斯里兰卡野猪中发现,后来在印度家猪(Mudaliar and Iyer,1938)和日本野猪(Hatsushika,et al,1977)体内也找到。此虫在国内已知在八个省有寄生家猪的报道。安耕九(1956)和杨平等(1957)在甘肃兰州、梁铭球等(1963)在陕西西安等屠宰场家猪中发现绦虫,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了刚刺颚口线虫 Gnathostoma hispidum 第一、二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共 38种。首次证明狲猴 Macaca mulatta可充当本虫的第二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用刚刺颚?线虫晚第三期幼虫经皮肤穿刺感染小白鼠和家猫均获得阳性。5种哺乳动物和4种鸟类(其中家禽2种)用同上幼虫人工感染亦获成功。流行学调查和动物实验表明本虫和棘颚口线虫G.spinigerum 的生物学和流行学特性十分相似,同样能感染人体,是人兽共患的重要寄生虫。  相似文献   

7.
山羊球虫病较为常见,病原约有14种(洪凌仙等,1983;Levine et al 1967;Le-vine,1973)。阿氏艾美尔球虫(Eimeria arloingi)是山羊球虫病的一种重要病原,呈世界性分布,感染率高而致病性强,严重者常由于病羊贫血或电解质紊乱而导致死亡。有关本虫的生活史,Lotze(1953)曾有研究报道。国内对该虫的病原生物学的资料十分贫乏。洪凌仙等(1983)首次报告福建山羊球虫计有11种,平均感染率85%,其中阿氏艾美尔球虫感染率高达70%虫,虫种的百分比为49。本项研究主要针对本虫在病羊肠组织的内生殖期虫体进行详细的考察,同时对本虫的有性生殖期作进一步的超微结构研究,为防治本球虫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报道四川省名山和峨边县为陶氏颚口线虫典型流行区,猪的感染率为5.6%和18.6%;在流行区新发现4种硅和一种蟾蜍为本虫的第二中间宿主。野猪是本病的重要感染源,感染率高达68.2%。实验证明鼠类和家鸡、鸭为本虫的适宜转续缩主。  相似文献   

9.
鹅裂口线虫Amidostomum anseris(Zeder, 1800)Railliet et Henry, 1909和鸭瓣口线虫Epomidostomum uncinatum(Lundahl, 1848)Seurat, 1918寄生于家鹅、家鸭和其他鸟类的砂囊角质膜下,侵袭肌胃,引起出血发炎,胃壁溃疡,影响食物消化,阻碍鹅鸭生长发育。它们分布遍及世界各地。前者在我国内蒙古、新疆、江苏、福建、江西、广西、四川等地均有报告;在福建省检查家鹅50只,感染率占10.0%,检查家鸭150只,感染率占5.3%。后者分布于福建、四川、陕西、台湾等地,在福州检查家鸭150只,感染率占20.0%。这两种  相似文献   

10.
三平正肺吸虫的生活史及其流行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三平正肺吸虫生活史的虫卵发育过程,毛蚴的形态结构,第1中间宿主淡水螺的人工感染实验,以及三平正肺吸虫流行区淡水螺和第2中间宿主淡水蟹的剖检结果,证明放逸短沟蜷不是三平正肺吸虫的第1中间宿主。此外,发现平和华溪蟹和台湾南海溪蟹是其第2中间宿主。三平正肺吸虫(Paragonimus cenocopiosis Chen)是陈心陶(1962)在广州郊区的锯齿华溪蟹(Sinopotamon denticulatus)的围心腔内发现其囊蚴(图9),经人工感染狗3个月后取得成虫而描述的。本虫囊蚴的排泄囊不越过腹吸盘(图5)和后尾蚴的火焰细胞数目72个为其显著特征。本种成虫的卵巢分支细而多(有2级和3级分支)。左右睾丸呈星状,每睾有5-6个分叶,体棘簇生等为其主要鉴别特征。目前已知本虫在福建、江西、浙江等地各有报道(林宇光等1980、1983;林金祥等,1979;李友松等,1985)。本虫的生活史尚未全面阐明。作者等于2001年对本虫开展生活史和其流行学的考察。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日本棘隙吸虫Echinochasmus japonicus生活史各期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补充了未被报告的蚴虫期,使生活史得以完整;调查并感染实验证实在我国纹沼螺是该吸虫第一中间宿主,18种螺、鱼和蝌蚪充当第二中间宿主(其中6种为新的中间宿主);首次报告本省纹绍螺及家禽自然感染情况;同时找出该吸虫病传播的新途径,为防治本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车轮虫是一类水产养殖中常见的寄生原虫。本研究采用国际间车轮虫的现代形态学研究方法,对单型车轮虫(Trichodina uniforma Van AsBasson,1989)的13个种群进行了种群间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单型车轮虫虽然主要寄生于鲤科鱼类,但不具寄主专一性和寄生部位的专一性特点,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是单型车轮虫的新发现宿主;本工作首次应用SPSS软件对单型车轮虫的两种群进行了形态性状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单型车轮虫的种群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SPSS统计方法不仅可解决分类学中的部分存疑,同时也为车轮虫的种间分析或种群间的差异性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与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血吸虫以雌雄合抱的方式生存,雌虫在合抱后才能发育成熟,雄虫通过某种非精子传递的机制调控血吸虫雌虫的生长发育,而成熟雌虫所产大量虫卵是血吸虫导致宿主严重病理损害和疾病再传播的根源,因此,了解雄虫对雌虫发育的调控对血吸虫的致病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室前期蛋白质组学研究结果显示日本血吸虫ENT3蛋白(SjENT3)在两性感染的合抱雄虫体内的表达高于其在单性感染雄虫体内的表达.本研究通过qRT-PCR发现SjENT3基因在日本血吸虫虫体各个检测时间点均转录,从7d到21d逐渐升高,在21d转录水平达到最高,随后逐渐下降;SjENT3基因在18,21,25,28,35,42d在合抱雄虫体内转录水平明显高于合抱雌虫;对合抱雄虫与单性感染雄虫转录水平分析发现其在21d,23d,25d3个检测时间点与蛋白质组学结果一致,在合抱雄虫体内高表达.利用筛选出效果较好的siRNA对SjENT3在血吸虫体内的转录进行长期干扰,结果发现:特异siRNA干扰显著影响SjENT3转录水平,和NC对照组相比,干扰引起宿主虫荷率下降24.44%(P0.05),宿主肝脏荷卵率下降57.47%(P0.01),干扰后雌虫肝产卵能力下降42.28%(P0.01).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SjENT3基因参与日本血吸虫尤其是雄虫的生长发育,并可能与血吸虫雌雄虫合抱及其相互间信息传递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舌状绦虫病(Ligulosis)是以鱼类为第二中间宿主的腹腔寄生虫病.裂头蚴寄生于鱼类腹腔内,从宿主的组织器官中渗透吸收其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并释出其代谢产物.鱼类一经感染则消瘦、衰竭而死。本研究的病原体是舌状绦虫科(Ligulidae)双线绦虫属(Digramma sp.)的种类.其裂头蚴寄生鲫鱼腹腔内引起肝、肾等脏器严重病变.  相似文献   

15.
实验小动物艾美球虫(Eimeria)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内指的实验小动物仅限于啮齿类 (大鼠、小鼠、地鼠、豚鼠 )及家兔。这些小动物寄生的艾美球虫种类繁多 ,寄生频度高 ,有些具有明显的病原性 ,危害很大 ,在《国标》中被列为应排除的寄生虫之一。球虫中除家兔艾美球虫在国内曾有较为系统报告外 ,其它小动物球虫尚少触及 ,属于本底不清 ,这是本文列题的目的。根据手头有的资料 ,粗略地整理 ,提出如下意见 ,供商榷。(1)根据艾美球虫的宿主特异性特点 ,将近 30多种球虫按动物类别分成五组 ,便于检索区分种类。(2 )目前分类依据主要是靠卵囊的形态特征 ,遇有虫种多时 ,种间特征则难辨 ,这主要是…  相似文献   

16.
对寄生在海洋鱼类黑鲷Sparusmacrocephalus(Basilewsdy)和紫红笛鲷Lutjanusargentimaculatus(Forskai)鳃上的深圳海盘虫Haliotremashenzhenensis和寄生在短尾大眼鲷Priacanthusmacracathus(Cuvier&Valenciennes)鳃上的鹤嘴海盘虫Haliotremagruinale的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不同宿主鳃上深圳海盘虫的形态差异.  相似文献   

17.
台湾棘带吸虫(Centrocestus formosanus Nishigoti,1924)隶于异形科棘带属,分布于日本、中国、菲律宾,保虫宿主有黑顶夜鹭等鹭类。Yamaguti(1971)报道人,犬、猫、老鼠、豚鼠等经人工实验均可受染。1985年我们在福建诏安县调查淡水鱼类感染日本棘隙吸虫囊蚴时,发现当地淡水鱼中携带有台湾棘带吸虫囊蚴,遂进行本虫在当地的流行情况初步调查和囊蚴作人及动物感染实验观察。方法与结果  相似文献   

18.
正《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6年,是由四川省教育厅主管,西昌学院主办,以自然科学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季刊,季末出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1-1689/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3-1891,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1 主要栏目本刊辟有区域特色农业、区域经济与旅游发展研究、数学与应用数学、工程技术与资源环境科学、自动控制与信息技术、体育理论与健康教育、高等教育教学研究等。其中区域特色农业为特色栏目。  相似文献   

19.
正《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6年,是由四川省教育厅主管,西昌学院主办,以自然科学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季刊,季末出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1-1689/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3-1891,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1主要栏目本刊辟有区域特色农业、区域经济与旅游发展研究、数学与应用数学、工程技术与资源环境科学、自动控制与信息技术、体育理论与健康教育、高等教育教学研究等。其中区域特色农业为特色栏目。  相似文献   

20.
福建几种鱼类绦虫记述和我国鱼类绦虫名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类被绦虫寄生致病是常见的一类鱼病。绦虫成虫和幼虫都可寄生为害。幼虫寄生于鱼类腹腔内,压迫宿主的消化管、肝、脾、性腺等内脏器官,使其萎缩,损害正常机能;成虫寄生于肠道内,吸收营养,或头部钻进肠粘膜细胞破坏肠组织,或多数虫体密集造成肠阻塞,妨碍鱼的摄食消化,使鱼体消瘦,造成经济损失。我国对于鱼类绦虫的研究,首先是曾省(1933)在山东青岛、济南报告鱼类绦虫12种。徐锡藩(1935,1936)对我国动物绦虫作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