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旅游资源评价基本方法及其在天水旅游区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讨了区域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和内容。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区域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并以天水旅游区为例,对评价结果出分级研究。  相似文献   

2.
区域旅游资源的分类和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区域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方法的变化特点,将其方法的渐进发展过程分为5个时期,同时对不同时期分类评价方法的运用进行了综合评述,重点介绍了90年代以来的区域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系统和方法,并展望了未来的动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汤澍  吴小根  丁蕾  罗浩 《河南科学》2007,25(2):335-339
区域旅游竞争力是反映特定区域旅游业发展现状和潜力的综合能力指标.在分析江苏省区域概况的基础上,从自然环境、经济状况、产业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支持五个方面考虑,构建了区域旅游竞争力的二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模型测算指标权重,并采用熵技术对权系数进行修正,从而建立了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模型,并根据江苏省及周边区域统计数据,对江苏区域旅游竞争力进行横向和纵向评价分析,认为其旅游竞争力处于较高水平,并呈稳定发展状态,但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支持两个方面由于存在省内地区差异而相对处于劣势.  相似文献   

4.
旅游合作是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和深度开发又是旅游合作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在分析泛珠三角区域旅游资源享赋的基础上,对江西旅游资源数量、类型、特色和价值作了评价与分析,得出江西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前景。提出了在泛珠背景下江西旅游资源开发应采取的措施是:整合泛珠三角区域内旅游资源;重点开发差异化旅游产品;规划区域旅游线路;引进新的开发主体实行多样化开发;做好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旅游产业集群既是一种旅游经济集聚现象,又是一种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政界的关注.本文试图以福建省为例,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别围绕旅游产业集群作为旅游经济集聚现象和区域发展战略的两个方面对福建省旅游产业集群进行有益的剖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旅游主题是旅游地形成鲜明特色和独特个性的灵魂,针对目前我国区域旅游开发已由“低投入高产出”向“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转变的现实看,旅游主题设计的成功与否是区域旅游开发的关键。本认为旅游主题应该从资源(Resource)、市场(Market)和产品(Product)三个方面来进行评价论证,以便为区域旅游规划提供基本思路,并将这一模式运用于石首市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中。  相似文献   

7.
以省区为单位,选取数量和质量两指标,对我国旅游节庆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衡量,发现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沿海地区高于内陆地区,且旅游节庆的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旅游产业状况、旅游资源禀赋都具有明显的正相关.结合具体情况,提出了不同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关于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主成份分析、模糊聚类分析等,而将结构方程模型应用于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还很少见.这里基于结构方程模型下的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五因素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构建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定量评价模型,并通过案例说明该评价模型的使用方法.模型不但能对区域的旅游产业竞争力进行定量的评价,而且为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根据灰色聚类评估模型,构建区域旅游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三角白化权函数聚类评估方法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环三都澳区域旅游综合实力进行评价。研究表明灰色三角白化权函数聚类评估方法在区域旅游综合实力评价中有着较好的适用性,评价的结果更加科学客观,对推动区域旅游平衡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定量反映旅游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协调程度,本文以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评价方法为基础,构建了区域旅游发展协调度的计算公式。通过对云南省石林县的实证分析表明:(1)该公式能较准确反映旅游影响下区域发展的协调程度及其变动趋势;(2)要实现石林县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三者的非同步增长态势,提高其协调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