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补充供水对半干旱区旱地春小麦水分亏缺的补偿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大田试验设11个水分处理,包括不灌溉(对照)和灌1、2次水、灌时期分别为春小麦三叶期、拨节期、抽穗斯和开花期。试验结果表明:三叶期灌溉的4个处理消除了苗期水分亏缺,通过提高小穗和数穗粒数而明显增产。  相似文献   

2.
79401处理种子对小麦苗期生长及分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79401处理种子能明显促进小麦种子的萌发和苗期的生长.50mg/L浸种3d后发芽率提高33.4%,7d后出苗率提高26.3%,三叶期根,茎干重分别提高50.9%和44.8%.根茎干生比提高18.2%。浸种对旱地的小麦冬前分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播期唐菖蒲植株的生物学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随着播期的推迟,出苗期、三叶期、六叶期的持续时间会延长;②播期每推迟60d,种球出苗率显著下降;③年度最高温后播种会明显降低切花率,且播期每推迟30d,切花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4.
水稻节水增效配套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了生物节水、农艺节水、工程节水和管理节水四个方面。这里主要介绍农艺节水增效技术。一、选用抗旱适宜良种一般多选用分蘖力强、根系发达、株形紧凑、穗粒兼顾型、抗逆性强、熟期适宜的优良品种和杂交稻新组合,以适应节水条件...  相似文献   

5.
7个啤酒大麦品种叶绿素含量的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啤酒大麦7个品种间叶绿素含量在三叶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的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品种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其叶绿素含量具多样性。但从三叶期至成熟期叶绿素平均含量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规律;另外。即使在同一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品种间的叶绿素含量也存在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氮、磷、钾是小麦生长所必需的大量元素。它不仅是对小麦生长中、后期产生影响,在小麦三叶期前对根系、茎叶等生物性状亦有促进作用。过去诸多研究认为小麦三叶期前基本不从土壤吸收营养,主要利用胚乳养分。本文通过对4个小麦品种底施不同种类肥料及不同种类肥料配合的观察分析,认为三叶期前胚乳养分和土壤养分同等重要,并且不同的肥料组合对三叶期幼苗生物效应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7.
今年小麦生育期有利的气象条件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出苗期温度高、有利于小麦快速出苗;苗期降水少,一是减轻潮塌的发生程度;二是地表不易板结,对小麦出全苗非常有利。三叶期以后降水多,满足了小麦对水分的需求。开花~成熟期温度低,灌浆时间相对延迟,有利于千粒重的增加;各发育期日照充足,有利于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不利的气象条件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幼穗分化期温度高,穗分化时间相应缩短,不利于大穗形成;日较差小,不利于小麦灌浆期光合积累。  相似文献   

8.
高粱萌发期和苗期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7个不同品种高粱为试材,对其在萌发期和苗期的耐盐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高粱在生长的不同阶段对盐分的敏感性不同,苗期比萌发期耐盐性差;品种间的耐盐性存在明显差异,杂交种与亲本相比,在萌发期和苗期的耐盐性方面杂交种明显优于亲本,说明在盐渍地上选育高耐盐性高粱杂交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水稻生育中期群体叶面积组成与光合生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密肥试验,研究水稻生育中期群体叶面积组成与光合生产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光效群体,高峰苗期的总茎蘖数相当于适宜穗数的1.2-1.3倍,拨节能有效分蘖叶面积率为90%-93%,拨节至抽穗期茎蘖下降速率小,抽穗期在适宜叶面积下,有铲和高效叶面积率分别为90%-95%和75%-80%,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含氮率高,叶片的平均净光合大,抽穗后叶面积衰退慢,抽穗至成就期的光合势和净同化率大,籽粒产量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五因素五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案(1/2实施),在盆栽条件下,不同水分状况氮素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及对其进行解析和寻优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各试验因素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土壤含水量>越冬期施氮>拔节期施氮>灌浆期施氮>苗期施氮。施氮关键时期为越冬期、拔节期;苗期施氮和土壤含水量及越冬期施氮和土壤含水量交互效应显著,其中越冬期施氮和土壤含水量比苗期施氮和土壤含水量交互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有利因素有:降水分布比较好,雨热同季,分蘖及幼穗分化期气温偏低,有利于促穗增蘖;全生育期日较差较大。日照充足,有利于干物质积累,增强抗逆性。不利因素有:出苗期气温偏低,出苗期延长,幼穗分化期日照较长,影响了小麦穗粒数增加,但小花成花百分率大大增加。干热风属于中等发生年份,对穗粒数和千粒重有一定影响,由于水情较好。降低了干热风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2.
在发芽期间用60mmol/L的复合盐对茴香种子进行处理,出苗后再分别用30mmol/L、60mmol/L、90mmol/L的复合盐进行幼苗处理,观测了复合盐对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发芽期用复合盐处理可以明显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盐处理组在出苗期前的干物质质量下降速度比未处理组快,而出苗后的干物质量比未处理组高.幼苗期用30mmol/L、60mmol/L的盐处理对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而用90mmol/L的盐处理对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种子发芽期盐处理后再进行幼苗期盐处理,对幼苗的生长比单独处理种子或单独处理幼苗效果都好.  相似文献   

13.
从玉米重病田病苗上,分离到了Rhizoctoniasolani,Fusarirmsolani和Pythiumspp.三种致病菌。前二种病菌的分离率较高,Rhizoctoniasolani的致病力最强,为玉米苗期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主要致病菌的侵染适期为玉米苗龄10~15d,田间采样适期在苗龄为15~25d内。不同种类的表面处理剂对Rhizoc-toniasolani的分离率有一定的影响,建议用无菌水做玉米苗期根腐病组织分离的表面处理剂。低温有利于病菌的侵染。  相似文献   

14.
在3种密下对绵农4号、绵农3号的分蘖及成穗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绵农4号、绵农3号的分蘖速度和分蘖力皆为中等,中等密度条件下,有效分蘖期每天形成0.15蘖,各期总蘖数为3.7左右,低于绵阳11号;与绵阳11号分蘖速度的差异主要在有效蘖期;绵农4号、绵农3号的成穗率为55%左右,低于绵阳11号;但分蘖和主穗的差异较小,分蘖穗重点主穗重的80%左右,茎蘖穗重变异系数15%左右,穗子大小均匀一致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油菜抗旱评价指标,筛选抗旱油菜种质资源,本文以342份甘蓝型、芥菜型、白菜型油菜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中10份油菜种质资源设置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6000)进行人工模拟干旱胁迫,分析其萌发期的12个指标变化,同时研究在PEG-6000(最佳胁迫浓度)胁迫下萌发期油菜种质资源的抗旱性差异及苗期油菜种质资源反复干旱后抗旱指标的变化,采用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油菜种质资源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与鉴定。结果表明:20%PEG-6000为油菜萌发期的最适干旱胁迫浓度,发芽指数可作为油菜萌发期的抗旱性评价指标;通过研究萌发期和苗期的抗旱性结果发现,甘蓝型油菜的抗干旱胁迫能力最强,抗旱性较好的品种有青杂12R、伟杰、李帐878-879、AG5、青杂9号、徐88、浙双72,敏感型的甘蓝型油菜品种有徐59、徐247、徐95、四达、赵34-5和赵101-2;萌发期与苗期抗旱性显著相关,在大规模筛选抗旱品种时,可预先在萌发期初筛,之后利用苗期盆栽控水试验进一步确定。该结果可为油菜种质资源的抗旱性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零上低温条件下,秧苗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下降。在低温处理后几天,秧苗体内可溶性糖增多,淀粉含量减少,这是秧苗适应低温的表现,以后则因呼吸消耗,含糖量渐减但烂秧率达一半左右时,秧苗体内似有较多的糖分,所以,湿冷十天八天引起烂秧,不可能是饿死所致。秧苗体内抗坏血酸合量多少,与秧苗抗寒力无关。粳稻秧苗抗寒力大于籼稻,而籼稻在零上低温条件下的呼吸强度则大于粳稻。呼吸猛增是烂秧的生理反应。同一品种,不同生育期的秧苗的抗寒性不同,芽期>不完全叶期>一叶期>二叶期>三叶期>四叶期>五叶,其中以三叶期抗寒性最差,氮肥水平过高,秧苗生长越快含水量高,越不抗寒,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面积、总产均居世界之首。而水是关系水稻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国务院领导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对水稻节水增效技术项目非常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九五"期间,国家有关部委将加强该项技术的推广和开发。国家科委将该项目列入"国家科技  相似文献   

18.
违法转租虽然未经出租人同意,但其属性是负担行为,在法律上是有效行为。其效力是出租人有终止租赁关系的解除权,并享有对承租人的不当得利请求权和损害赔偿请求权;次承租人可要求承租人赔偿其所受损失,并在其主观善意时,以其租赁权对抗出租人的返还租赁物和除去妨害请求权。  相似文献   

19.
除草剂“杜尔”,应用在地膜甜菜播前土壤处理上,对防除甜菜幼苗期的杂草,具有良好的效果。尤其是防除禾本科杂草效果更佳,可达到85%以上;对短期菜块根产量及产糖量均与对照接近,含糖率较对照提高0.2-1.47度;杜尔对甜菜无明显药害,安全可靠。是目前用于地膜短期菜地播前土壤处理的一种较理想的除草剂。  相似文献   

20.
皮亚杰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在儿科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亚杰(Piagec)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理论指出: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是连续的,但具有阶段性,且各阶段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可分为4期:(1)感觉运动期;(2)前运算期;(3)具体运算期;(4)形式运算期。笔在实践中应用该理论指导儿科的护患沟通,收效良好。现将该理论中儿童4个分期心理特点以及其在护患沟通的应用技巧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