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目的在于探讨植物激素在大面积水稻田使用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920”(赤霉素)、矮壮素、增产灵单施,以及“920”混合矮壮素、增产灵或少量人尿和化肥等,在水稻幼穗分化始期和抽穗始期喷施都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约为6%左右。幼穗分化始期使用可显著增加每穗的第二枝梗数;始穗期使用可以提高结实粒数和谷粒千粒重2%。  相似文献   

2.
大穗小麦幼穗分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大穗小麦品系幼穗分化进行了2年系统观察,结果表明:大穗小麦幼穗分化速度快,比对照品种提高19.46%和22.82%;单棱分化时期短,比对照品种少42.5d,降低40.96%;进入二棱期早且二棱期长,比对照品种早50~86d,增加25.7d;护颖分化期和小花原基分化期比对照品种增长5.5d和5.7d,雌雄蕊原基分化期和药隔分化期差异不大。其中,幼穗分化速度快是决定大穗小麦具有较多小穗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对于进一步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试验于1973年进行。采用品种:早造用“珍珠矮”,晚造用“广华”。1.在水稻幼穗第一苞原基分化期(广华)和第一枝梗原基分化期(珍珠矮)施用氮素肥料,能增加有效穗数、第二枝梗数和谷粒数,但千粒重稍有下降。2.晚造“广华”在幼穗第一苞原基分化期喷施赤霉素(5ppm.),并不增加有效穗,但可显著增加第二枝梗;喷施NAA(250ppm.),虽可增加有效穗,但第二枝梗和谷粒数下降,因此,这两种激素单独使用时增产并不显著,只有配合使用氮肥,才有显著的增产效应。早造“珍珠矮”在始穗期喷施赤霉素(10ppm.)或赤霉素加矮壮素(0.5%)增产效应明显。3.增产灵30ppm.在幼穗分化期和始穗期施用有增产作用,而以20ppm.在幼穗分化始期使用,增产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别对五个陆稻品种(系)及两个水稻品种的幼穗分化过程进行了观察.按照丁颖对水稻幼穗分化期的划分方法,划分陆稻幼穗分化各期.结果表明:1.陆稻的生育期及幼穗分化期都比水稻短.2.一般大穗、多粒型品种,幼穗分化前期分化速度比较慢.3.幼穗分化后期分化速度较快的品种,一般空秕率比较高.  相似文献   

5.
小麦于幼穗分化的二棱期,叶面喷洒适当浓度的多效唑溶液,能显著地增加亩穗数和穗粒数,每亩增产17.7%。对小麦生长和茎叶结构也有其明显影响,抑制了茎细胞的伸长生长,导致节间缩短,植株矮化。茎壁厚度增加,茎秆内维管束数增多,叶片变厚,叶肉内多环细胞数目增多。叶绿体的超微结构表现,基粒片层数目减少,基质片层也较稀疏,对叶绿体的发育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今年小麦生育期有利的气象条件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出苗期温度高、有利于小麦快速出苗;苗期降水少,一是减轻潮塌的发生程度;二是地表不易板结,对小麦出全苗非常有利。三叶期以后降水多,满足了小麦对水分的需求。开花~成熟期温度低,灌浆时间相对延迟,有利于千粒重的增加;各发育期日照充足,有利于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不利的气象条件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幼穗分化期温度高,穗分化时间相应缩短,不利于大穗形成;日较差小,不利于小麦灌浆期光合积累。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小麦穗分化期,叶片及幼穗的糖含量和转化酶活力的动态变化与小花分化数的关系。叶片中的酸性转化酶和总糖含量随小花分化总数增加而增加,还原糖则逐渐下降。幼穗中酸性转化酶较稳定,其酶活力和成熟时粒数显著相关(r=0.7488~x)。幼穗的总糖含量及幼穗鲜重随小花分化进程加快呈对数曲线上升。孕穗期穗中各部位糖含量和转化酶活力,自穗顶向下递减。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沈阳地区冬小麦的田间存活率、生育期、主茎春生叶龄等几个指标与冬小麦幼穗分化规律的关系.结论表明:田间存活率在品种间差别不显著,播期间显著.不同处理对全生育期及各个生育时期有很大的影响.叶龄可以作为反映幼穗分化阶段的辅助指标.各处理都没有观察到冬前生长锥伸长.返青后开始穗分,成穗分化历时一个半月左右.二棱期至小花分化期间隔日数长短决定能否分化更多的小穗数.  相似文献   

9.
冬小麦的产量随着播种期的延迟而递减,适期晚播减产幅度不大,播种过晚产量明显下降。早、中播小麦冬前分蘖比例大,单株成穗多;晚播麦春季分蘖为主,分蘖成穗少。适期晚播主要使幼穗伸长、单棱和二棱三个分化期落后于早播。播期(除土里捂)对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似乎不大。  相似文献   

10.
3月到4月上旬气温偏低,给小麦播种造成了一定困难。5月上旬温度低,幼穗分化期延长,利于促穗增蘖,对增产有利;3、4月降水少,土壤不易泛盐板结,对幼苗生长有利。进入夏季,小麦、玉米、向日葵、番茄等作物都进入需水关键期,遭遇持续干旱天气影响,生长备受影响,干旱少雨还易引发喜旱害虫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自然日照为对照,在塑料大棚内对比观察了4个不同光反应型水稻品种在生长发育的各阶段对短日照的反应特性。结果表明:早粳晚熟品种、中粳中熟品种在3~4叶龄短日照处理20~30d开始对短日照有反应,主茎叶龄6~7叶时植株对日照长度最敏感,抽穗时间(由播种期到抽穗期的时间)较对照减少约26天;晚熟品种对日照长度反应的时期晚。不同品种的主茎叶片数、株高与抽穗时间成正相关,且达极显著水平,但籼稻品种的相关系数最小。短日照对早粳晚熟品种辽5和中粳中熟品种冀粳8号的穗粒数和结实率的影响很大:在7叶龄5~10d的短日照处理条件下,辽5的穗粒数和结实率与对照相差最小;冀粳8号最适宜的短日处理分别为7叶龄10h短日照处理5~10d,中粳晚熟品种冀糯1号在7叶龄15d的短日照处理条件下,短日照对其穗粒数和结实率的影响最小;6叶龄20d短日照处理对籼稻品种南农大的穗粒数和结实率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2.
三十烷醇(TA)乳粉是一种广谱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1997年被农业部列入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项目后,五六年来在福建省水稻上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在水稻幼穗分化2—3期和孕穗期分别叶面喷施1~2 mg/L TA一次,能促进稻株生长发育,提高碳、氮代谢水平,增加有效穗、穗粒数、穗实粒数,提高结实率、千粒重和晒干率等。处理比对照平均增产干谷0.964 t/hm2,增产率为15.4 %,并能改善品质。据多年多点多次的验收、考种和测产的数据表明,其增产效果稳定,重现性好。不仅产出/投入比高,而且具有无毒害、无污染、成本低、效益高和使用方法简便等优点,对增加粮食产量和发展无公害农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水稻幼穗第一苞分化期或第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期,向土壤施速效氮肥、叶面喷施GA_35ppm加根外追肥(1%尿素)等,能明显地增加第二次枝梗和颖花数量,减少颖花和枝梗的退化,增加有效穗和每穗結实粒数,达到提高單位面积产量的目的。采用这几种控制措施所获得的增产效果与其所引起的生理效应相一致,它能促进植株在幼穗整个发育期的叶片含氮量增加,茎秆和叶鞘的淀粉和糖含量增加,植株各器官积累和分配光合产物C~(14)和P~(32)吸收量增多,尤以输送和分配到穗中部和穗下部的C~(14)和P~(32)的比例增加,幼穗呼吸强度增强,代謝旺盛,这些良好的生理性狀表現是揭发幼穗发育控制处理措施达到提高水稻單位面积产量的內部規律性的証据之一。本文还从采用幼穗发育控制所引起的这些良好的生理性狀效应出发,论定水稻生育中期施肥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当前生产上提供的可能条件。  相似文献   

14.
利用啤酒大麦植株穗的离体培养,研究了旗叶的存在与否与不同氮素浓度对穗粒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留旗叶存在无旗叶或1/2旗叶的穗粒数有所增加,而1/2旗叶和无旗叶的穗粒数相同。在开花斯和开花前7天进行啤酒大麦旗培养,结果表明开花期培养在0.5%和4%蔗糖浓度下,随氮素浓度下升而穗粒数增加,二者差异不显著,开花前7天穗离体培养在4%蔗糖浓度下随氮素浓度上升而穗粒数增加,在0.004%氮素浓度下穗粒数为10.3粒,在0.064%氮素浓度下穗粒数为25粒,二者差异显著,说明氮素浓度对穗粒数影响与蔗糖浓度有一定关系,本实验进一步证明,开花前7天培养在0.5%蔗糖浓度下,穗粒数随氮素浓度下升而下降,这说明啤酒大科在开花前7天这段时间对蔗糖浓度最敏感,此期是影响啤酒大麦结实率的最敏感时期。  相似文献   

15.
麦子是多花作物。据观察,大麦早熟3号每穗可分化40个左右的小花,由于在栽培过程中管理不当或因某些条件不够合理而不能满足它的生理需要,导致大部分小花在幼穗分化后期退化,结果每穗粒数只有20粒左右。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麦子高产栽培中增产潜力最大的问题。为了制定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夺取高产,需要探讨并掌握每穗粒数与剑叶长度、施肥时叶龄及幼穗分化阶段叶色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引用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四年试验工作的部分资料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6.
前言在小麦生产中,穗粒数是产量的构成因素之一,研究提高穗粒数的途径对增产有着重要的意义。穗粒数的增减与小花的分化和退化的关系密切。每穗所形成的小花总数大大超过开花数,然而,大部分小花于开花前退化;开花后又有部分小花不实而继续退化,可见增加穗  相似文献   

17.
随栽宽杂种幼穗发育过程的进程,其愈伤组织诱导率呈现由低→高→低的变化.通过愈伤组织阶段和幼穗直接分化培养均在第2期(第1次枝梗原基分化期)获得了最高的绿苗分化率.当第6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幼穗诱导的愈伤组织完全丧失分化绿苗能力时,而幼穗直接分化仍能再生绿苗,并且此法具有操作简单,获得绿苗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六、浅湿干交替间断灌水水稻一生对水分要求和适应能力是有差别的。有两个时段抗旱力最强:一是苗期,特别是三叶期之前;二是有效分蘖终止期(即够苗期)至幼穗分化前。因为三叶期前,稻苗处于自养为主;有效分蘖终止期,要求控上促下,既有利于根系深扎,又有利于抑制无...  相似文献   

19.
利用驻马店市和新乡市1971年—2007年气象观测资料和1981年以来的冬小麦观测资料,运用农业气象统计学和气象统计学原理,分析驻马店市小麦生长季内自然生态条件特点和作物生育需求,通过与新乡比较,寻找出驻马店市冬小麦各生育阶段的生态限制因子:①冬前、越冬期和春季温度偏高,对小麦安全越冬和小麦多成穗、成大穗十分不利.②播种期强降水偏多,影响小麦顺利播种;苗期降水相对偏少,对小麦分蘖和生根不利;越冬期和返青到抽穗期降水偏多,十分有利于小麦生长;但开花到成熟期降水偏多,对小麦开花授粉和灌浆鼓粒都会产生不利影响.③小麦全生育期日照时数偏少,对于长日照作物的小麦来说极为不利.尤其是从小麦开花到成熟期,日照严重偏少,直接影响小麦的结实粒数和千粒重.④以上不利气象因素导致驻马店市小麦穗数和穗粒数较少,不孕小穗数较多,单穗籽粒重和千粒重均较低.  相似文献   

20.
播种时期对春小麦籽粒增重过程和蛋白质含量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阿勃等四个春小麦品种(品系)为材料,分析了播种时期对西宁地区春小麦粒重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时期对春小麦籽粒增重过程和籽粒发育过程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规律没有显著影响。晚播使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西宁地区播期晚至4月15日粒重也有增加趋势,但随着播期推迟,春小麦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明显减少,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