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9 毫秒
1.
研究了用Sol-Gel法制备粉料和气氛烧结KTN陶瓷的优化工艺.通过分析烧结气氛和烧结条件对KTN陶瓷性能的影响,指出相应的最佳烧结温度为1200℃、保温时间为87h.  相似文献   

2.
采用aCI-KCL熔盐法制备了单一钙钛矿相结构的0.8PMN-0.2PT陶瓷样品,研究了烧温度和烧结时间对其显微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对陶瓷的显微结构和介电性能影响非常显著,其最佳烧结温度、时间分为1200℃,30min。  相似文献   

3.
高取向KTN薄膜的PLD法制备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Sol-Gel法自制了KTN陶瓷,以之为靶材,首次在单晶硅上用PLD技术沉积了KTN薄膜。  相似文献   

4.
激光烧结陶瓷粉末成形零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研究了Al2O3陶瓷粉末的激光烧结过程,介绍了激光烧结实验装置,分析了烧结参数对烧结过程的影响,得到了激光烧结的Al2O3陶瓷零件。所设计的实验装置的结构简单,可满足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用于制备高技术陶瓷的新型烧结技术——微波烧结。通过微波烧结腔合理设计,保温结构布置与负载阻抗匹配,对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TA),四方相多晶氧化锆(TZP)和氮化硅(Si_3N_4)陶瓷实现了快速烧结,并达到较高致密度。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常规烧结方法相比,微波烧结不但可显著缩短烧结时间,并可获得晶粒细小均匀的陶瓷显微结构。  相似文献   

6.
微波烧结Al2O3陶瓷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了微波烧结的特点,对Al2O3陶1的微波烧结过程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同常规烧结进行了对比实验,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一些结论,为陶瓷微波烧结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液相烧结碳化硼陶瓷耐磨性能.结果表明,液相碳化硼的耐磨性能与相对密度有关,在密度越高,液相烧结碳化硼制品的耐磨性能越好.碳化硼中液相含量影响碳化硼陶瓷的耐磨性能.腐蚀性介质使液相烧结碳化硼陶瓷的耐磨性能下降,不同的腐蚀性介质对液相烧结制品的耐磨性能影响程度不同,碱性介质的影响大于酸性介质.  相似文献   

8.
采用了常压烧结工艺,考察适用于制备细孔径Al2O3基泡沫陶瓷过滤器的最佳烧结温度方法.通过对泡沫陶瓷烧结工艺的研究,得出最佳烧结温度为1 400℃,保温时间为3 h,可得到抗压强度为2.71 MPa的细孔径氧化铝基泡沫陶瓷过滤器.  相似文献   

9.
针对B4C陶瓷烧结性能较差、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B4C基复合陶瓷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以B4C、Ti3SiC2及Si的混合粉作为初始粉体,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制备第二相(TiB2+SiC)质量分数为30%的B4C-TiB2-SiC复合陶瓷,利用SPS特殊的烧结机制以及烧结过程中的原位放热反应,有效提升了B4C陶瓷的烧结性能,降低了B4C陶瓷的制造成本. 研究结果表明,在烧结温度为1650 °C,保温时间为5 min,烧结压力为50 MPa的条件下,制备得到了具有较高致密度(98.5%)的B4C-TiB2-SiC复合陶瓷. 随着烧结压力的增加,B4C-TiB2-SiC复合陶瓷的硬度逐渐增大,断裂韧性不断减小,而复合陶瓷的弯曲强度则呈现出先缓慢增加后迅速增大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在Si3N4,Al2O3,AlN和Y2O3混合料常压烧结过程中,由于过程反应生成SiO,CO,N2等气相物质和由于Si3N4原料在高温常压下分解压高,从而常压烧结致密化过程始终伴随着一个失重的塑致密化过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作者研究了填料成分、烧结温度、烧结时间等工艺条件对Sialon陶瓷常压烧结密度的影响,分析了烧结过程的物理化学机制和致密化机制.4种填料分别为Si3N4,Si3N4+SiO2,Si3N4+Al2O3+AlN和Si3N4+Al2O3+AlN+BN.被烧料典型配方为Si3N465%~70%,Al2O320%~25%,AlN10%,另加6%Y2O3.当填料成分为70%Si3N4+24%Al2O3+3%AlN+3%BN时,制得了相对密度达99%,抗弯强度达612.2MPa的常压烧结Sialon陶瓷.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通式为Si6-ZAlZOZN8-Z的Sialon陶瓷,当Z=2时,其最佳烧结温度为1750℃,烧结时间为40min;Sialon的烧结过程是1个多因素控制的瞬时液相烧结过程.  相似文献   

11.
以高温自蔓延法合成的氮化铝(AlN)粉末为原料,加入5%Y2O3作为烧结助剂,注射成形后分别在氮气和还原性氮气氛中1850℃常压烧结成AlN陶瓷,研究烧结气氛对AlN陶瓷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气氛中烧结的AlN陶瓷的密度、第二相和热扩散系数有所不同,氮气中烧结的AlN陶瓷的密度、第二相和热扩散系数分别为3.20g·cm-3、钇铝酸盐(Y3Al5O12和Y4Al2O9)和0.559cm2·s-1;还原性氮气氛中烧结的AlN陶瓷的密度、第二相和热扩散系数为3.00g·cm-3、氮化钇(YN)和0.581cm2·s-1.扫描电镜(SEM)分析显示氮气氛中烧结的AlN陶瓷结构均一,而还原性氮气氛中烧结的AlN陶瓷内外结构不一致,容易产生变形.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一个特殊膨胀仪对加稀土氧化物添加剂的α′+β′──sialon陶瓷在高氮压烧结(GPS)下的烧结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致密过程受添加剂种类和烧结温度的影响相当大,在1500℃等温烧结时速度控制阶段为扩散阶段,且以Sm2O3为添加剂的陶瓷最易被致密.同时,对烧结中与烧结过程有关的显微结构特征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低温烧结PZT压电陶瓷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PZT压电陶瓷的低温烧结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在PZT陶瓷中添加少量低 熔玻璃(xB2O3-чBi2O3-zCdO)可使烧结温度从1250℃降低至960℃。其性能参数: Kp≥0.52~0.56,Qm≥1000,ε33T/ε0=800~1200, tgδ≤5×10-3.借助于扫描电镜 (SEM)、电子探针微区分析(EPMA)、X光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和体积烧缩速率的 测量,对陶瓷显微结构、烧结机理和添加剂的作用进行了讨论,所研制的低温烧结瓷料 巳用于制备独石压电陶瓷变压器,其空载交流升压比可高达 9 000以上。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ZrO_2-SiC复相陶瓷烧结条件的研究,可知该复相陶瓷,适合在中性—弱还原气氛下烧结,适宜的烧结温度在1650—1700℃之间。  相似文献   

15.
使用Nd2O3-CaF2-B2O3烧结助剂,用微波在1250℃烧结成功了热民为66.4w/m.k的A/N陶瓷。XRD衍射显示,CaA112O19为主要的次晶相。分析表明,本实验属液相烧结晶界相是钕硼玻璃相。Nd2O3、B2O3是ALN陶瓷的有效烧结助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制备BaZr0.1 Ti0.9 O3基陶瓷.方法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BaZr0.1 Ti0.9 O3基陶瓷.利用XRD,TEM和SEM等表征分析了样品的物相及微观形貌,并研究了BaZr0.1 Ti0.9 O3基陶瓷在不同烧结温度下的介电性能.结果 BaZr0.1 Ti0.9 O3基陶瓷的最佳烧结温度为1280℃,此时陶瓷的致密性较好,结晶度高且晶界明显,测试温度在20℃附近且频率为1 k H z时介电常数达到最大为22100,介电损耗较小约为0.0058.结论 不同烧结温度下的BaZr0.1 Ti0.9 O3基陶瓷样品均为单一的四方相钙钛矿结构,样品的平均粒径和最大介电常数随着烧结温度的逐渐升高而呈现出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烧结气氛对ZTM/SiC陶瓷致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TM/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致密化取决于烧结温度、烧结压力和烧结气氛。本文主要研究烧结气氛对ZTM/SiC陶瓷致密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陶瓷不能在空气中实现常压烧结,而在气氛保护下实现了常压烧结致密化;中性或弱还原性气氛可该复合陶瓷的烧结温度,提高致密化速率,改善陶瓷材料性能,另,还从理论上分析了烧结气氛在该陶瓷致密化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锆钛酸铅陶瓷的烧结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了Zr 浓度为x= 0-85 ~0-97 的锆钛酸铅陶瓷(PZT) 的径向线收缩率和致密度. 同时, 利用球模型推导的扩散机制的烧结方程获得该Zr 浓度范围内PZT 陶瓷的烧结活化能. 研究发现, 在PZT陶瓷的铁电一反铁电相边界所对应的Zr 浓度范围, PZT 陶瓷的烧结活化能和致密度存在突变.  相似文献   

19.
低温烧结压电陶瓷材料及应用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从材料与工艺两方面论述了低温烧结压电陶瓷技术的研究进展,对实现压电陶瓷低温烧结的基本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介绍了可应用低温烧结压电陶瓷材料的几种具有实用价值的典型叠层结构压电陶瓷器件。  相似文献   

20.
KTa0.4Nb0.6O3铁电陶瓷固相反应中红外吸收光谱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方法,研究固溶体钽铌酸钾铁电陶瓷原料在预烧阶段中的固相反应,观察KTN材料的中心离子与氧离子键的特征吸收峰的生成过程,判断固相反应完成的程度,确定KTN陶瓷的预烧温度,与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和预烧温度对瓷体密度的影响结果比较,发现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方法是确定铁电陶瓷预烧温度的别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