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作者采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实验设备,研究了55SiMnVB钢在遗传强化处理过程中,中间软化回火对钢中显微组织、位错密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形变强化效果在相变再结晶过程中的遗传,实际是位错结构与位错密度的遗传;中间软化回火,不仅降低了钢的硬度而便于加工,而且继承了高温形变所产生的位错结构并使其稳定,使高温形变亚结构能够遗传给次生马氏体,从而获得比常规热处理稍高的强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9Ni低温钢经形变热处理后的室温力学性能及-196℃冲击韧性;观察了晶粒大小、断口形貌及组织结构。结果表明:高温形变热处理比普通热处理及a+γ两相区热处理有较好的低温韧性及强度,低温韧性提高12%左右,室温强度提高的最大值为107.8MPa。认为马氏体组织细化、回火组织中保留较多的位错亚结构、逆转变奥氏体均匀分布是提高强度和低温韧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采用形变热处理技术有效地提高改良型T91 耐热钢的高温回火抗力和室温综合力学性能。该钢经形变热处理后性能提高的主要机制是细晶强化和伴随晶粒细化而产生的马氏体组织的细化以及析出物的弥散分布。  相似文献   

4.
55SiMnVB钢经遗传工艺(高温形变火淬-软化回火-二次淬火+中温回火)处理后,与常规热处理相比,抗拉强度提高20%,断面收缩率提高20~30%。经预应力喷丸后的单片疲劳寿命普遍接近一百万次,该钢具有明显的遗传强化效果。经初步探讨,认为经遗传工艺处理的55SiMnVB钢具有一定的遗传强化效果的原因是由于形变诱发碳化物析出,Ms点升高,板条马氏体增多并细化,形变诱发析出较为稳定的弥散分布的碳化物,对于形变造成的大量位错起钉扎作用形成较为稳定的位错网络。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碳、锰含量对低碳(锰)钢形变强化铁素体晶粒数目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形变使低碳(锰)钢过冷奥氏体内部形核位置增加,铁素体形核率显著提高,晶粒大大细化.碳、锰含量提高有利于钢中过冷奥氏体累积变形的增加,形变强化相变晶粒细化能力增强,而碳的促进作用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合论述了在化学热处理过程中室温形变对间隙原子(C、N、B)扩散速度的影响.认为位错对扩散即有促进作用也有阻碍作用,其主要原因是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ZrC/奥氏体相界面形变诱导相变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热模拟单向压缩条件下含ZrC粒子的低碳锰(铌)钢在形变诱导相变过程中的铁素体转变动力学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添加ZrC粒子使试验用钢奥氏体晶界的形核率明显增加,影响形变诱导铁素体的形态、分布及晶粒细化效果;高温变形时由于形变诱导的作用,铁素体转变量随应变的增大不断增加,而铁素体晶粒的细化主要是由于动态再结晶的作用,试验用钢在形变诱导相变的变形温度TAe3~TAr3之间的低温区进行变形(TAe3为形变诱导相变的开始温度,TAr3为形变诱导相变的终止温度),可以加速铁素体形核;同时,一定粒径和体积分数(0.6%)的ZrC粒子作为形变和再结晶核心,不仅阻碍位错的运动,而且造成位错密度增大,因而提高α-Fe形核率。在温度为900℃、应变速率为1s-1的条件下,试验用钢获得超细组织对应的ZrC粒子临界体积分数为0.6%。  相似文献   

8.
低碳钢过冷奥氏体形变过程组织演变机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低碳钢过冷奥氏体形变过程将发生形变强化相变及铁素体的动态再结晶,导致晶粒超细化.与未形变的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相比,形变极大地促进了奥氏体向铁素体的转变,使铁素体形核率急剧升高,铁素体晶粒尺寸显著降低.形变强化相变是一以形核为主的过程.在形变后期,当形变强化相变铁素体转变基本完成后,将发生铁素体的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比较不同应变速率对组织演变影响的结果表明,应变速率较低条件下,易形成铁素体与第2组织层状分布的条带特征;应变速率较高时,组织的条带特征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作者通过系列冲击实验和透射电镜,研究了高温形变遗传热处理60Si2Mn钢的位错结构遗传性与回火脆化倾向。结果表明,遗传处理后,试样仍然保留着稳定的位错网络和平行位错偶极子结构。它显示出遗传位错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并且通过遗传位错扩散管道,促进了脆性杂质P原子向晶界偏聚,提高了材料的回火脆化倾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55SiMnVB 钢高温形变热处理试样的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裂纹扩展速率和断裂韧性测试及结果作了较系统的报道,并与常规热处理的试样作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形变热处理工艺提高钢的疲劳寿命的作用机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混凝土和钢管的力学性能和变形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强度分别为54 MPa、83 MPa、116 MPa的混凝土和壁厚分别为1.0 mm、2.0 mm、4.7 mm的钢管力学性能和变形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越高,应力-应变关系线性段比例越高,横向变形越小,说明越接近均质材料。在受压条件下壁厚4.7 mm的钢管屈服后,荷载仍缓慢上升;壁厚2.0 mm钢管,达极限荷载后缓慢卸载,而壁厚1.0 mm的钢管在弹性阶段达极限荷载后突然卸载,表现为弹性失稳破坏。用澳大利亚标准AS4100-1900计算薄壁钢管的强度最为准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比中温含铜取向硅钢与普通取向硅钢和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组织和织构特征,分析中温含铜取向硅钢独特的织构演变规律及其对二次再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为了获得有利于高斯晶粒长大的强γ取向线织构,中温含铜钢需经过回复退火处理和高温退火阶段慢速升温。回复过程中γ取向线晶粒储能降低,同时慢速升温有利于γ取向线晶粒的形核和再结晶。中温含铜钢的二次再结晶开始温度超过1000益,由于初次再结晶晶粒组织以γ织构为主且非γ取向线晶粒较少,导致最终二次晶粒尺寸超大且晶界圆滑,二次再结晶机理以择优长大为主导,超大的二次晶粒尺寸导致最终成品的铁损升高,但通过激光刻痕处理后,整体铁损的降低效果比二次晶粒较小的高磁感取向硅钢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3.
在室温下,使用半连续等通道挤压法对单块IF钢试样进行重复大变形实验,通过电子背散射衍射方法,对在此晶粒细化过程中的材料组织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在不同挤压道次中组织变形主要发生在沿两通道连接的剪切面上,且材料由切应变产生塑性变形,挤压后的试样组织在横截面上应力保持一致;随着应变的增加,材料的组织细化不断加强;10道次后,最终的大角度晶界(HAB)占总数的90%左右,同时大角度晶界的间隙减少到1μm左右,试样的平均晶粒尺寸达到055μm左右.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两种颗粒尺寸相差悬珠的高速钢粉末进行爆炸烧结机制的研究,发现了明显的“颗粒效应”,烧结过程首先在小颗粒变形量最大的尖角处发生熔化,在冲击波作用下使液体流激烈运动,加速了颗粒的熔化,最后使颗粒相互粘结在一起,达到烧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22CrS齿轮钢变形奥氏体动态再结晶行为及组织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一种新型Mn Cr系齿轮钢在变形量为70%,变形速率为0.1~1s-1,变形温度为850~1150℃,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为70~150μm条件下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及再结晶后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变形量下,变形速率、变形温度、奥氏体晶粒尺寸是影响再结晶的3个因素,只有变形条件Z小于上临界值Zc时才会发生动态再结晶·再结晶后奥氏体晶粒尺寸 D是由变形条件Z惟一地决定而与原始奥氏体晶粒大小无关,Z增加, D减小,二者符合关系式Z=A D-3.91·  相似文献   

16.
试验研究了一种Cr-Mn-Mo-B低碳低合金高强钢奥氏作热变形温度对相变前奥氏体组织状态及对先共析铁素体等温转变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奥氏体热变形温度的降低,相变前奥氏体晶粒减小,并且先共析铁素体等温转变孕育期缩短,先共析铁素体转变量增多.  相似文献   

17.
Low-carbon steel sheets DC04 used i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were subjected to cold rolling for thickness reduction from 20% to 89%. The desired thickness was achieved by successive reductions using a rolling mill. The influence of thickness reduction on the microstructure was studi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 distortion of grains and the occurrence of the oriented grain structure for high cold work. A mechanism of grain restructuring for high cold work was described. The occurrence of voids was discussed in relation with cold work. The evolution of voids at the grain boundaries and inside the grains was also considered. To characterize the grain size, the Feret diameter was measured and the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versus cold work was discussed. The chemical homogeneity of the sample was also analyzed.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大变形异步-同步轧制及随后600 ℃和700 ℃退火处理,成功制备了超细晶高锰TWIP钢,并研究了退火处理对大变形TWIP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96%异步-同步大变形轧制后,材料组织显著细化,抗拉强度从621 MPa大幅提升至2 050 MPa; 经过600 ℃退火后,大变形轧制TWIP钢的组织基本完成了再结晶,材料的平均晶粒尺寸约为500 nm,抗拉强度1 079 MPa,延伸率达到了29%; 而经过700 ℃退火后,大变形TWIP钢的组织发生了完全再结晶,平均晶粒尺寸约为600 nm,抗拉强度达到了1 101 MPa,延伸率达到了54%.退火后的组织中存在大量的层错、位错胞等亚结构.相对于大变形轧制态和600 ℃退火态,700 ℃退火态的超细晶TWIP钢的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主要源于孪晶诱发塑性变形机制及合金较低的层错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