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4钎焊及特种连接技术国际会议于近日在北京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钎焊及特种连接专业委员会、浙江省钎焊材料与技术重点试验室、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试验室、新型钎焊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试验室联合主办。2014钎焊及特种连接技术国际会议得到了国内外广大钎焊工作者的积极响应,来自日本大阪大学、美国肯塔基大学、德国多特蒙德工业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韩国工业技术研究院、波兰华沙工业大学、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所  相似文献   

2.
2008年10月13—15日,由东南大学、荷兰代尔夫特工业大学(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中国工程院、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RILEM(土木工程材料、系统与结构试验室和专家国际联合会)、ACI(美国混凝土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CCES)、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和中国硅酸盐学会等支持(Technical Sponsor)协办的首届与微观结构相关的水泥基复合材料耐久性国际会议在南京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3.
2005年9月,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在江苏科技大学建立"先进焊接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现有4个学科方向:现代焊接质量控制及装备;舰船新材料焊接;材料成型及特种加工;材料腐蚀与防护。  相似文献   

4.
陶瓷-金属焊接研究的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先进的制造业中陶瓷 -金属连接构成的复合件作为结构材料可以获得金属、陶瓷的性能互补 ,并降低复合材料制造成本。本文介绍了各种焊接方法的机理及特点 ,并重点讨论了对制造业有重要意义的陶瓷 -金属钎焊、部分瞬间液相连接及自蔓延高温合成焊接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戏剧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年会于2014年4月5~6日在广州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山大学联合江苏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共同主办。来自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180多位学者参会。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138篇。本次会议是近20年来规模最大的中国戏剧史国际学术研讨会。1大会主题演讲大会演讲分为开幕式和闭幕式两节。开幕式演  相似文献   

6.
8月10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和日本香川大学等资助,长春理工大学承办的IEEE—ICMA 2009机电一体化及自动化国际会议召开。来自中国、法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千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2006年10月30日-11月1日,第6届中日机械技术史和机械设计国际学术会议(CJICHMTMD-2006),在中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中方主办和协办单位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技术史分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文物总局、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清华大学科技史及古文献研究所以及北京科技大学。日本方面会议协办单位是日本技术史教育学会、千叶工业大学。来自日本和中国的近50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在闭幕式上,中国学者泼墨挥毫,赋诗一首,以贺会议成功召开,诗云:“雅集名流趁丽天,畴人事业旧因缘。京华秋日好风景,留句他年唱凯旋。”  相似文献   

8.
第16届离子束材料改性国际会议(1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on Beam Modifications of Materials)于2008年8月31日-9月5日在德国东部城市德累斯顿召开。会议的承办单位为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和莱比锡大学,会议的主席为W.Moller教授和B.Rauschenbach教授。来自世界几十个国家的300多位科研工作者参加了该会议。会议有12个邀请报告,20个口头报告,200余个展报。  相似文献   

9.
<正>2016食品非热加工国际研讨会于2016年10月18~20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中国农业大学主办,江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江苏大学、浙江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协办。本次会议是继2009年非热加工技术国际研讨会首次在北京举办后再次在北京召开的国际研讨会。参会代表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意大利、西班牙、韩国、日本、丹麦等国家。参加会议人数186人,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5月27~30日,经教育部批准,由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环境多相流"暑期学习班及国际研讨会(2015 Summer School a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vironmental Multiphase Flows)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召开。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郭照立教授和美国Delaware大学Lian-Ping Wang教授担任会议主席。本次会议是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继2013和2014年后的第3届多相流系列会议。来自美国、日  相似文献   

11.
会议点击     
《上海信息化》2012,(10):84-86
2012中国国际通信大会召开8月15至17日,2012中国国际通信大会在北京召开。此项会议是经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由中国通信学会与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共同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通信大会。大会吸引了来自国际组织、政府主管部门、电信运营商、设备厂商、知名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全球资深专家学者400余人参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尚冰、国际通信学会主席Vijay Bhargava会议并致辞,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院长曹淑敏、纽约大学教授Ted Rappaport、华为无线CTO童文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0月30日—11月1日,第六届中日机械技术史和机械设计国际学术会议(CJICHMTMD,2006)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来自日本和中国近50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图1)。这是中国和日本机械技术史和机械设计方面的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中国和日本机械技术史和机械设计方面的科技工作者值得庆祝的大事。本届会议,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技术史分会主办,日本方面由日本技术史教育学会、千叶工业大学协办,中国方面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文物总局、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清华大学科技史及古文献研究所…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7月8~11日,由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英国曼彻斯特都市大学计算与数字技术学院共同主办,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协办的首届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Water Modelling(ISYMWater2019)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14.
铜铜焊接及铜钢焊接技术在氧枪喷头产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焊接技术是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是现代工业制造技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氧枪喷头产品中的焊接工艺难点进行试验研究,制定了可行的技术方案,保证了产品使用性能的要求。针对产品的结构,对焊接方法的选择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试验研究,确定适于生产的工艺方案,以保证产品质量满足使用性能。对产品铜-铜焊接工艺进行了较系统研究,主要分析了铜与铜合金的焊接性;钎焊特点;钎焊接头的形成过程,其中包括钎料和母材金属成份、钎焊温度等。同时对氧枪喷头内部结构的钎焊工艺性从选用钎料、钎焊工艺试验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且针对氧枪喷头铜-钢焊接工艺性、对零件材质焊接性进行了分析,运用了铜钢电子束焊接,铜钢钨极氩弧焊接,铜钢熔化极氩弧焊接等方法进行了试验,确定了适于批量生产的工艺方法,经生产验证产品达到了各项技术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0月25~27日,由国际心智、脑和教育学会,中国电子学会生物医学电子学分会,东南大学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江苏汉博培训中心联合主办的“2008亚太心智、脑和教育学术会议”在南京东南大学隆重召开。来自阿根廷、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及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权威专家、学者200余人出席了会议,其中境外代表约60人。  相似文献   

16.
焊接是制造业发展进入到现代后普遍使用的一种加工技术,它对企业、国家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一直力图大力发展制造业,这就要不断对焊接技术进行创新研究和发展,笔者从实际钢材的利用角度,提出了有关钢材焊接的研究新理论和对发展前景的展望。随着新型电子产品的扩张,对无铅连接材料及无铅封装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动化焊接和智能化焊接时现代焊接技术发展的新阶段,对大型设备来说发展这一技术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美国第16届晶体生长及外延会议于2005年7月10-15日在蒙托纳州Big Sky召开。该会议由美国晶体生长学会主持召开。公司和大学给予资助。该会议是几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有来自美、英、法、德、俄、加、日、中国等十几个国家400余名科技工作者参加。会议报告共282篇,其中邀请报告占到三分之一,会议大字报96篇,这些会议报告反映了近年来国际上在晶体材料及相关功能材料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18.
“非线性系统的分析与计算国际会议”于2005年8月29日-9月1日在吉林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德国科隆大学前校长Tassilo Kuepper教授和吉林大学数学学院黄明游教授发起,德国科隆大学和吉林大学联合主办,得到德国大众(VW)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等学校数学中心、吉林大学以及吉林大学数学学院的大力资助。来自德国、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著名大学及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40余人参加了会议,其中境外学者包括德国科隆大学校长Kuepper教授、比尔费尔德大学Wolf-Juergen Beyn教授、奥古斯堡大学Fritz Colonius教授、慕尼黑工业大学Hans-Peter Klqlse教授等7人,中国香港学者1人。  相似文献   

19.
《吉林工学院学报》2007,28(2):F0002-F0002
长春工业大学是吉林省属重点工科大学,是一所多学科性的工科高等院校,2002年3月由原吉林工学院更名为长春工业大学。长春工业大学设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工业设计、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会计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制药工程、纺织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生物技术、艺术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法学、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广告学、英…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9月25~27日,国际结构健康监测与完整性管理会议在东南大学召开。会议由东南大学、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主办,东南大学、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设备结构健康监测与预警分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承办。来自中国、美国、德国、英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20多名代表出席了本次大会。本次大会邀请了13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作特邀报告。韩国先进科技学院Hoon Sohn教授作了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