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教学的新理念。新理念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程评价多样性等。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入领会。  相似文献   

2.
当前,语文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令人欣慰。但毋庸置疑,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在沿用使用了多年的旧的评价制度。这些制度,束缚了新课改的手脚,羁绊了新课改前进的步伐。构建新的语文课程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保证新课程改革正确、快速地推进已是迫在眉睫。我认为,建立新的语文课程评价制度,必须做到如下“四个转向”。[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取激励性的评价,尽量从正确加以引导。”老师不能吝啬赏识与赞许,如及时送上充满激励的评价语能让学生增强自信心,检验到成功的快乐。为此我觉得班主任心中要有五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习作评价是习作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教师们正在不断地改变习作单一由教师评价的方式,努力寻求丰富、多彩而有创意的评价方式,让习作评价焕发出魅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充分发挥习作评价的激励、调整、反馈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在其前言部分的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的要求,要真正构建、落实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必须在教学中做到把语文的精彩之处呈现给学生,体现语文包罗万象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缪芳 《奇闻怪事》2007,(9):10-1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犹如“手心”与“手背”,离开“人”,“言”无从依附;离开“言”,“人”难自立。所以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那么,如何在“两性”之间建立支点?我认为只要抓住文章的关键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探究、积累、运用等语文活动走进文本,  相似文献   

7.
陈亚平 《科技知识动漫》2008,(3):126-126,4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还应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本方案旨在以现代情绪学为理论指导,依据小学三年级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和教材特色,披文入境,抓住课文中的精美词句。引领学生“漫步”课文情境,感受“东方之珠”的辉煌、亮丽,并通过对课文结构的理解,学习用总分结构形式去练习写作。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又有了新的阐述,《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是说今后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应体现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不再是情操等方面的发展。“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开放而有创新活力的变革和发展。”只有开放型办学,  相似文献   

9.
诸多学者认为语文离不开“实践”,离不开“情境”,才能“体会、感悟”。这充分说明语文学科与外延学科或课程有着“剪不断”的关系。那么,如何注意语文学科与其他语文资源的整合?引导学生树立大语文的观念和意识,就显得尤其重要。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这恰如打开语文知识的天窗,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基于这种理念和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尝试与学生、文本进行对话,但往往是“话”对不起来,学生对内容感悟不够,体会肤浅,使课堂中的对话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那么如何才能使对话不流于形式,不浮在表面呢?  相似文献   

11.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由此可以看出,语文课程不仅重视工具性,还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确立新的阅读教学过程观,即变“传话”教学为“对话”教学。“传话”与“对话”虽一字之差,却反映了教学观念的转变。通过“对话”式教学,把学生从被动状态中解放出来,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与老师对话、与学生对话,不仅习得了知识,而且张扬了个性,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可见,语文教学应该是一个对话的过程,特别要在写作教学中搭建对话平台,解决学生写作上的难题。我们知道新理念下的对话已不再是过去那种师生双方“问答式”对话,它是一种“互动”的过程,通过民主、平等、和谐的互动,培养学生健康的互动情感,使学生在互动中竞争,在竞争中发展、创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该从哪些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该如何落到实处呢?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双性”没有做到很好的统一,总存在“工具性腿长,人文性腿短”的特点。这与片面追求升学率有关,也与不正确的教学理念有关,还与人文素养教学技能的欠缺有关。下面就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周毅红 《科技知识动漫》2007,(10X):37-37,72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实施建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应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根据这一要求和一年级小朋友活泼好动,易于接受直观、生动事物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们应努力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将抽象、枯燥的汉语拼音同有趣的游戏、儿歌、故事、比赛等结合起来,把学生带入一个“有声有色”的拼音乐园中去学习。使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娱乐,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的“阶段目标”、“实施建议”和“评价建议”中有关“写话、习作”的理念引领着作文考试命题的改革。在实施新课程中,我们从命题的内容、形式及要求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儿童作文的改革,认为作文既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又是学生观察、思维、想象、评价能力的体现,更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流露的载体。强调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自信,鼓励学生放开种种束缚,进行自由表达,提出了“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内容”。  相似文献   

19.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本研究建立了一套动态评价体系,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庭和社会评价相结合,考试评价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相结合,现实评价与“明天预期”评价相结合,日常行为规范的评价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性、过程性、动态性评价体系,从而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通过客观公正、激励的评价,促进学生在德、智、  相似文献   

20.
几十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令我最头痛的莫过于作文,对学生来讲,难于对付的也是写作文,大多数学生不喜欢作文。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就说明作文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对于作文教学这一“老大难”很有必要一起探究。下面就如何上好作文课,变“老大难”为快乐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