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狼图腾》和《野性的呼唤》均为动物小说之经典。尽管是在不同的时代、社会文化背景下,两部小说却呈现出众多相似之处。将两本小说的动物意象进行对比,发现两部小说中的动物意象都与其传统意象有很大差别:狼不再自私、凶残、狡猾,而是富有智慧、团结并且有着丰富情感的精神载体。狼之间的关系与雪橇狗之间的关系截然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中国强调和谐共处,而西方注重竞争。但两位作者在文中都体现出他们对尊重、爱护环境和动物的呼吁。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聊斋志异》叙事模式的过程中,叙事意象应该引起应有的重视。《聊斋志异》中的叙事意象包括植物意象、动物意象、人文意象等。植物意象体现为各种花的意象,既带有我国民族文化的传统内涵,又在具体的小说文本中产生新的意味。动物意象选择一些拥有具体物性的动物表象,通过情节的展开,生发出丰富的意蕴和文化内涵。人文意象或贯通情节或深化意义,既具有审美特征又具有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西游记》和《动物庄园》两部小说都有一个潜在的共同主题:反叛的非统治精英是如何被权力体系同化的。同为非统治精英分子的孙悟空和猪们,一个大闹天宫,一个领导动物们推翻人类庄园主的统治。虽然他们反叛的力量、动机、结局不同,但两者实质上都逃脱不出被权力体系腐蚀和同化而成为统治精英的命运。两部作品的殊途同归与吴承恩和乔治.奥威尔两位作家的个人经历及其当时所处的时代氛围有关。  相似文献   

4.
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以下简称《苔丝》)历来倍受研究者重视。然而以往文献研究主要着眼于人物形象的分析、人物与环境的关系、道德意义以及作者的倾向性。本文试图从以往重视不够但确实是其小说的特色性元素——意象入手,选择其中高频率出现的动物和颜色进行分析,来探索哈代小说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5.
徐昕旸 《龙岩学院学报》2013,31(3):108-111,128
劳伦斯的短篇小说《木马赢家》采用传奇故事的叙述方法,利用象征、讽刺等写作技巧,披露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拜金主义对人性的扭曲。通过分析小说中木马和赛马这两个意象,读者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小说的叙事手法和主题:在故事的不同阶段,作者赋予了木马不同的具体含义,作者还通过木马这一意象采用讽刺、戏仿等手法深化了小说主题;而赛马的名字中则蕴含着作者对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思考,即金钱和物欲使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变成了纯金钱物质关系。  相似文献   

6.
从《寒夜》和《儿子与情人》两部小说中的父亲形象、母亲一儿子一情人关系、矛盾冲突以及解决方式等方面.可以发现两部小说在表现家庭伦理、情感问题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宋文玲 《科技信息》2010,(6):157-157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它的神奇之处在于:不同经历和学识的人,从不同社会角度审视其象,剖判其意,均可自成命题,因心而得,因此其象征意义颇丰。《天路历程》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宗教寓言故事,作者班扬生动地描写了路途中的重重艰险,基督徒先从"绝望的泥潭"中挣扎脱身,路经"名利场",爬过"困难山",越过"安逸"平原,来到流着黑水的"死亡河"畔,"天国的城市"就在河的彼岸,这一切意象都充满了象征意义。通过对两部作品进行意象比较,可以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东西方文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刘知国 《科技信息》2011,(22):I0050-I0050,I0053
《印度之行》是英国小说家福斯特最著名的一部作品,反映了在英国殖民统治下印度的社会矛盾,分析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对立、冲突和交流。象征意象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不仅具有结构上的重要性,而且富有哲理,起到了刻画人物和表达主题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陈忠实和曹文轩都是很重要的当代作家。其代表作《白鹿原》和《天瓢》在很多方面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尤其是小说中的白鹿与白马驹、朱先生与范瞎子以及主要人物白嘉轩和杜元潮构成了两部小说既相似又相异的艺术趣味,并分别在各自小说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西游记>和<动物庄园>两部小说都有一个潜在的共同主题:反叛的非统治精英是如何被权力体系同化的.同为非统治精英分子的孙悟空和猪们,一个大闹天宫,一个领导动物们推翻人类庄园主的统治.虽然他们反叛的力量、动机、结局不同,但两者实质上都逃脱不出被权力体系腐蚀和同化而成为统治精英的命运.两部作品的殊途同归与吴承恩和乔治·奥威尔两位作家的个人经历及其当时所处的时代氛围有关.  相似文献   

11.
《非典型性生活》和《爱情故事》这两部小说都揭示了都市男女为了适应社会、维护自身利益、满足各自的私欲,在戴上了"人格面具"后,心理健康遭到的不同程度的损害。通过对这两部小说的解读,从社会及心理双重因素出发,剖析都市人人格的受损,凸现作者挽救受损人格的情怀。  相似文献   

12.
《野草》是鲁迅著作中最难懂的一部作品。文章从对意象的分析入手,即感性上认识、理性上把握,考察抒情主人公“我”的态度,顾及作者全人,探寻《秋夜》深刻的意蕴,寻求解读《野草》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传世的诗歌总集,在艺术性、思想表达、韵律美等方面对后世的文学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诗经中所描绘的意象也成为了后代文学创作的典范,如"鸟"的意象、"水"的意象、"树木"的意象等等。本文试对《诗经》中出现的"柳"意象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4.
《傲慢与偏见》与《小妇人》 ,两部作品虽然描写的都是儿女情长 ,但侧重点不同 ,前者在描写爱情故事的同时 ,揭露了资产阶级婚姻制度的本质 ,后者则偏重于对个性独立 ,自我约束的描写 ,突出人格完善的重要性。从对两部小说的对比可发现家庭教育对人格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不同的人格结构会造就出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15.
邓薇 《当代地方科技》2011,(21):164-164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其处女作《最蓝的眼睛》中运用了大量象征意象。这些象征意象极为深刻地体现了小说创作的主题,并成为贯穿整部小说情节以及故事变幻发展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6.
陶渊明《桃花源记》描写了桃花意象和流水意象。桃花流水意象的描写受到了魏晋间表现灵异变化故事的影响,因而具有原型意义。《桃花源记》的桃花流水原型象征了桃花源世界的平安、幸福与长寿。  相似文献   

17.
《虹》是一部综合多种写作手法的小说,尤其是象征性叙述手法的运用比较普遍,象征性的意义几乎可以在作品的每个地方找到。本文以象征意象为考察的出发点,着重讨论这部小说的标题《虹》这一意象所蕴涵的丰富内容。劳伦斯运用“虹”这一意象采作为象征的载体,充分发挥其象征意涵的多义性和系统性,使得这一具体而微的文学意象挥发出饱满的文化能量,表达作者所要表现的感觉、情思、意志或观念。  相似文献   

18.
形象、意象、意境是文艺作品的三种创作方法或形态。《诗经·秦风·蒹葭》运用了意象与意境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人们对该诗的含义有种种不同理解,缘于诗的意象--伊人有着丰富的内涵。诗有意识的朦胧的环境景物描写构成了朦胧含蓄的意境。意象与意境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9.
小说的"空间形式"理论为解读文学作品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美国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描写的地域空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且通过空间的不断变易推动了小说的叙事进程,多个意象的并置和叙述视角的独特设计都增强了这部小说的空间化效果。  相似文献   

20.
《虹》是一部综合多种写作手法的小说,尤其是象征性叙述手法的运用比较普遍,象征性的意义几乎可以在作品的每个地方找到。本文以象征意象为考察的出发点,着重讨论这部小说的标题《虹》这一意象所蕴涵的丰富内容。劳伦斯运用“虹”这一意象来作为象征的载体,充分发挥其象征意涵的多义性和系统性,使得这一具体而微的文学意象挥发出饱满的文化能量,表达作者所要表现的感觉、情思、意志或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