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马、恩、列、斯一样,都认为民主是有阶级性的、具体的,只有无产阶级民主才是最广泛、最真实的民主。从毛泽东、邓小平与江泽民关于人民民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来分析,他们既有许多共同点,又有许多不同之处。本文希望通过对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在人民民主建设理论与实践方面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概略的比较研究,得到一些有用的东西,为我党、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2.
十七大报告对建设学习型政党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学习和研究江泽民学习观对于建设学习型政党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江泽民学习观既继承了毛泽东、邓小平学习观的精髓,又在学习现的某些方面做出了独具特色的时代性回应,总结了一套以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风建设为内涵的系统学习观.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非常关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各自对“人民”以及“人民内部矛盾”概念和内容的理论认识,并在实践中构建了各具特色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民族理论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杰 《科技信息》2006,(11):227-228
江泽民民族理论思想不但是毛泽东、邓小平民族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民族理论思想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江泽民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他继承和发展了党的民族政策思想.全面系统地学习研究江泽民民族理论思想及其历史地位、特征等对开展好今后一个时期的民族工作具有特殊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民本思想来源于我国传统的民本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人的发展观以及毛泽东的人民利益观三方面。它在经济上坚持人民富裕观,政治上坚持人民民主观,文化上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具有人民性、实践性、时代性、务实性和创造性等基本特征。邓小平民本思想的现实意义是在实践上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理论上成为新思想的源泉。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邓小平、江泽民的科技战略观、科技发展观、科技人才观、科技经济观、科技动力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对江泽民在重视科学精神的培育和弘扬,建立和完善高尚的科技伦理是应该注重解决的重大问题等方面进行了适当阐释,可以看出江泽民继承并创造性地发展了邓小平的科技观.  相似文献   

7.
全民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今天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中,一切都依靠人民,没有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参与,便没有今天的一切。三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一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时时处处无不体现了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的深刻思想,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公民道德建设的今天,尤其值得我们去学习研究。  相似文献   

8.
青年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作为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的校心,都十分重视青年,关注青年问题,在青年问题上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从价值观、教育观、学习观、政治观、干部观等方面分析和研究他们青年思想的共性特征,对于我们今天认识青年问题,制定正确的青年培养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伟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的新思想、新理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实现现代化是毛泽东、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和广大人民的心愿,比较毛泽东、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构想,研究他们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设计,对于我们加深理解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与加强党的建设是内在互动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需要加强党的建设,党的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内在要求;加强党的建设可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更好更快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根本保障。在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应努力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与加强党的建设统一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业之中,以实现二者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志芳 《山西科技》2008,(1):3-4,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工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上精神上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价值观.在山西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务的提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从社会主义建设战略布局的新拓展,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新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党的建设等四个方面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是中国共产党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属性是它引领中国文化建设的内在依据,当代中国文化的多元发展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马克思主义引领文化建设应该遵循坚持党的领导、符合社会主义特征、遵循客观规律、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立足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建设等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15.
民主政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晚年胡乔木对社会主义民主的地位、民主的内涵、民主的实现形式、正确处理民主问题的几个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新见解,这些见解丰富了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沃土,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归,明确了今后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性目标,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文章以高等教育在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为视角,论证培育高尚道德风尚是高校思想道德建设和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任务,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民主,在不同的阶级、国家和人文视野下,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内涵本质和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以人为本的民主,是符合我国国情和人民群众需要的民主,是以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为基本目标的民主。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必须践行以人为本理念,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走群众路线,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关于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十分丰富,他的现代模式既不同于西方,也不同于苏联,而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模式,这为之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打下了基础,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我们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通过对经典著作中的研读和澄清对“人”的理论误区,把握“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同时,要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面实践中认识“以人为本”,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中看待“以人为本”。明确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