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形而上学作为西方哲学史研究的核心,一直都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色。从古希腊哲学到现代西方哲学,每一位哲学家都无法避免地要论及形而上学。康德哲学在整个西方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对传统形而上学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形而上学体系。《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哲学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他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通过这本著作来反思当代形而上学,这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与转型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康德自称自由是其哲学体系的拱顶石,然而自由的客观实在性如何证明?在第二批判中康德将这一任务等同于证明纯粹实践理性的实在性。所以,我们可以将自由的实在性疑问表达为这样一个问题:"纯粹理性如何能够是实践的"。康德的回答部分求助于纯粹理性的事实,部分诉诸于一个目的论框架。  相似文献   

3.
高璐佳 《甘肃科技》2010,26(23):188-189
通过对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的简要分析,就《实践理性批判》中的基本理念阐述、主要内容及理论旨趣进行了辨析,从而为进一步认识和学习康德提供了一个理论平台。  相似文献   

4.
重新研究卢梭理性观,对塑造具备现代理性人格的合格公民,追求更加合理、合情的政治生活仍大有裨益。卢梭的理性观体现在两个方面:法律与理性、缔约与理性。对卢梭理性人的批判集中在理性与正义、道德、人民偶像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狄尔泰的“历史理性批判”思想代表了他对以往理性的眷念情结:企图继续完成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用“历史理性批判”把理性建立在历史的根基上,为人文科学奠定基础;但在这种理性情结中,他的“想象”论美学思想则代表了他对新时代非理性美学的张扬:把“想象”作为美学的坚实根基。从而呈现生命被遮蔽的价值和意义。这两雏形成的深刻矛盾折射了19世纪至20世纪初美学在理性阴影下非理性的时代转捩。  相似文献   

6.
面对中国当代主流美学的嘈杂话语和美学品性的失落,《澄明美学》站在非主流的立场上,寻找纯粹美的光辉并进行其本体论的证明。它从人类精神结构要素的辨析入手维护了美作为一种生命本质力量的独立地位,批判了以真为美、以善为美、以后现代身体自由为美的反审美倾向;并以对《巴黎手稿》两种生产尺度的全新阐释,揭示了审美建造方式作为人的自由尺度本质上是"曲己成物"的澄明万物、澄明自身的方式,由此也区分了诗性智慧与理性思维的本体论差异,昌明了中国美学真正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7.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提出了应当尊重人类认识的感性领域、应当与哲学中研究理性事务的完善(真)一样,为研究感性事务的完善(美)开辟道路。用"想象逻辑"把必然与本体对立、知性与理性对立、知识与信仰对立;用知、情、意探讨人类在怎样一种条件下感知事物的美和完善,提出"纯粹美"(形式美)和"依存美"(自由美)的判断原则;用"反思判断"的情感形式逻辑,将音乐推到自由情感艺术的最高位,为音乐的"自律论"与"他律论"注入深刻内涵,开辟了现代音乐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8.
理性批判与人文关怀是老庄与海德格尔在哲学上的两个契合点。在理性批判上,老庄侧重于道德批判,海德格尔侧重于技术批判,两种批判的旨意都在于要使人获得原初性存在的本质,达到一种理想的生存境界,这两种面向生活本身的哲学都表达了深切的人文关怀。老庄与海德格尔的思想对我们在今天这样一个理性膨胀、人文关怀失落的背景下进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在《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中揭示:当一些科学家由于藐视辩证法、藐视一切理性思维,在最肤浅的经验主义指引下,就会从自然科学陷入神秘主义的神灵世界。恩格斯的批判方式的特征是“基于实践检验的理性思维和批判”。这和那些不参与实践,从原则出发的批判者是毫无共同之处的。文章着重强调进行这种批判在当下社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等作品中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采用了理性的尺度和道义的尺度 ,在不同的地方 ,马克思的评判尺度稍有差异 ,但始终坚持了在理性尺度基础上的两者相结合。马克思的作品既体现了理性思维的力量又充满了革命的激情 ,既具有时代特色又具有永恒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坛经过 80年代后期至 90年代初期的技巧形式实验与“历史沉迷”之后 ,又出现了一批关心当前社会问题的小说 ,一些代表性的作品有谈歌的《大厂》、何申的《年底》、刘醒龙的《分享艰难》等等 ,引起文学评论界的极大关注 ,被看作“现实主义的冲击波”或“现实主义的回归”、作品社会责任感及道德意识的唤醒。有些评论文章认为现实主义艺术精神的核心不是简单的复制社会现实 ,它要求以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的思想光束来烛照社会现实 ,对社会现实采取不妥协的和批判的态度。作为作家 ,他宁可对“历史”有所“不恭”,也绝不能以任何理由认同…  相似文献   

12.
张永刚的系列著作具有三个鲜明的特征:一是高扬理性旗帜,捍卫启蒙精英意识;二是宽容的艺术心态,进步的人文意识;三是敏锐的理性精神和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13.
曹雪芹的《红楼梦》对向千年封建社会的男权意识进行了那个时代最深刻的批判。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作品主题批判了男尊妇卑的男权中心主义,表露了作者的女性主义思想,(二)通过宝黛爱情批判了潜藏着男权意识的才子佳人婚姻程式;(三)通过晴雯、鸳鸯这两个新女性形象对女性被男权制度压迫而导致女性意识“空洞化”的批判。  相似文献   

14.
张永刚的系列著作具有三个鲜明的特征:一是高扬理性旗帜,捍卫启蒙精英意识;二是宽容的艺术心态,进步的人文意识;三是敏锐的理性精神和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15.
李白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又有事君济世的报负,在他的奋斗失败之后,唐君的昏庸、宦臣的当权等丑恶现象为他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他借古讽今便创作了具有强烈批判意识的《古风》。笔者对李白《古风》诗的批判意识的形成及其思想根源进行了较深刻的剖析,对《古风》诗中批判精神的表现形式作了详尽的阐释,并从历史、文学及诗人个性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论述。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以来,韩少功的小说带有明显的对现代性的反思和批判,其中《女女女》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篇,且这篇小说对其思想的全面展开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小说中对现代性的批判与法国思想家福柯对于现代理性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有相似性。因此,本文从文本出发,以城市和农村两个空间作为切入点,结合福柯的理论,分析《女女女》中作者对于现代性的批判。  相似文献   

17.
关于“经”、“传”的关系,传统上一般认为“传”是对“经”的解释。但是我们认为《易传》不是对《易经》简单的解词释义,而是一种理性重建,体现在极大地丰富了“德”性思想;摒弃《易经》原意,另立新论;抒发个人理想抱负。这种理性重建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世界的思想认识逐渐深化的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8.
对科学及其“理性”的批判实质上揭示了“理性”重建的重要性.一方面“技术理性”创造出一种排斥差异、妨碍区别的气氛,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概念,阻挠思考,从而技术理性制约下的科学课程不利于其育人功能的正常发挥.另一方面“理性’’的本质是强调对原则问题永远持怀疑态度,决不执着于据说的公理,而是对一切都不想当然.因而,‘‘理性”重建必须摒弃“技术理性”,意味着对批判性思维的主张与鼓励.  相似文献   

19.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散文集,其中包涵了诸多的温情元素。但透过全书,我们却可以深刻领悟到鲁迅强烈的文化批判意识,即对封建制度、教育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最透彻最尖锐的批判。鲁迅文化批判意识的形成表明了其对社会国民精神状态绝望感的反抗,是其“反抗绝望”这一人生主题的有力体现。  相似文献   

20.
在费希特的"自我"异化思想中,他从理性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思想观念及批判精神。他首先承认了人是理性的动物。在《论学者的使命》中他把人的最终目的看成是对非理性东西的自由驾驭。费希特的"理性"从本体论意义上来看是与自由相联系的,方法论意义上的"理性"则是对普遍有效的规律的追求。但是费希特将对现实的理解变成了包含着对第一原理的追求与知识学的构建,从而来对现实社会进行哲学上的抽象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