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65Mn-Q235异种钢焊接接头的特点及造成延迟裂纹的主要原因,为保证构件的使用性能,防止与减少氢致延迟裂纹,采用E4315低氢型焊条,焊前预热(温度低于Ms线),焊后缓冷,严格控制扩散氢含量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2.
低合金钢焊接接头扩散氢的局部聚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显微镜下录象测氢法,研究了4种不同预处理状态下的低合金钢焊接接头扩散氢局部聚集的规律,发现在熔合区和粗晶区与细晶区交界处,呈扩散氢随时间变化的负指数、对数正态和正态三种曲线形态。研究结果表明,焊接接头不均匀的组织分布,引起氢扩散系数的变化是造成扩散氢聚集规律变化的主要原因,这对于焊接工程中防止冷裂纹产生,以及进一步探讨氢致裂纹的形成机理,提供了实验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氚自射线照相法及接头充氢后释放规律的观察,研究了用Cr20Ni10Mn6型焊条焊接珠光体类钢时氢的扩散及分布规律。利用高碳钢淬火试样及淬火后充氢试样的拉伸试验,研究了高碳钢淬硬组织对氢和应力的敏感性。探讨了Cr20Ni10Mn6/高碳钢接头中不同部位形成裂纹的性质、产生原因和防止措施。所得结论,为正确选用焊条及制定高碳钢的焊接工艺提供了试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大端面铝与钢的摩擦焊焊缝组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铝和钢为焊接材料,采用连续驱动摩擦焊技术对大截面铝与钢异种金属进行焊接试验.通过显微组织、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力学性能分析及微区硬度测试检测焊接性能.结果表明:大截面铝与钢之间具有良好的摩擦焊接性,焊接接头强度等于或高于铝基材;焊接接头在近缝区发生晶粒细化,在粘塑层发生原子扩散,形成扩散层.  相似文献   

5.
针对石化工业中出现的Cr-Mo钢焊接接头碳迁移现象 ,采用模拟的方法 ,对不同Cr -Mo钢材料异种钢焊接接头进行了工艺性探讨。结果表明 :采用合理的焊接工艺和热处理工艺能获得较为满意的焊接接头  相似文献   

6.
利用不同焊接工艺进行了15CrMoR与$30408异种钢焊接试验。结果表明,常规的焊接工艺无法满足15CrMoR与S30408异种钢接头的使用要求。而采用镍基焊材直接施焊法和隔离层堆焊法两种焊接工艺则可满足图纸技术条件和标准要求的接头性能。  相似文献   

7.
王沛 《甘肃科技》2016,(13):33-35
根据火电厂现场焊接作业采用两种不同的工艺,进行TP347H与T91异种钢焊接工艺试验,通过对试样接头的性能试验分析,总结出了采用预热但不进行焊后热处理的全氩弧焊接工艺是TP347H与T91异种钢现场焊接作业既经济又可靠的焊接工艺,对火电厂异种钢现场焊接作业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钢铁材料的相变超塑性焊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进行了不同金属材料相变超塑性焊接过程及接头性能的探讨。试验证明低碳钢、铸铁及A3-T8异种钢接头利用相变诱发的超塑性状态来进行固相焊接是可行的。作为介于一般压力焊与扩散焊之间的一种新焊接方法,相变超塑性焊接对很多金属材料的连接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分别采用A302、Inconel82焊材对G102与SUS304异种钢接头进行焊接,通过对不同加热状态下的这两类接头局部所进行的成分、组织与性能的测定、分析与比较,探讨了电站锅炉异种钢接头的断裂机理。  相似文献   

10.
张含涛 《科技资讯》2011,(9):102-102
Q235碳钢与1Cr13不锈钢的焊接属于异种钢焊接,而1Cr13不锈钢的焊接性较差,焊接接头容易出现裂纹缺陷.在异种焊接过程中通过认真分析,选用合适的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避免了异种钢焊接缺陷的产生,保证了焊接质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CTS试验及插销试验,研究了Cr30Ni10型焊条焊接中,高碳钠的冷裂纹行为。试验结果表明,Cr30Ni10型焊条焊接中、高碳钢有较高的抗裂性能,其冷裂纹行为是:淬硬组织起主要作用,体现不出氢的影响。文中提出的氢的扩散行为模型及熔合区中的富奥氏体带解释了氢体现不出影响的原因。该模型也适应于其它奥氏体焊缝。所得结论,为Cr30Ni10型焊条在中、高碳钢的焊接生产中推广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扩散焊接条件下复合材料接合区界面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复合材料SiCw-6061A1扩散焊接接合区基体-基体、弱吉相-基本、弱强相-增强相三种界面行为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分析了接头微观组织及其力学性能。研究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当焊接温度低于复合材料固相线温度时,基体-基体界面可以实现良好结合,而增强相-基体-增强相-增强相界面难以实现结合。发现在铝基复合材料SiCw-6061Al液、固两相温度区间存在一个“临界温度”,当焊接温度达到该温度时,接合区出现一定数量的液态基体金属,不仅基体-基体、增强相-基体界面可以实现较好结合,而且增强相-增强相界面将转化为增强相-基体-增强相界面,焊接接头强度达到母材强度;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非夹层液相扩散焊接”新工艺,成功实现复合材料SiCw-6061Al扩散连接。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边界元素法。对金属内氢的扩散过程进行了分析与计算,给出了裂尖附近氢的聚集过程及氢浓度分布随时间变化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裂尖塑性区内氢浓度随扩散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裂纹前缘氢浓度会出现多峰值现象,随着时间推移,塑性区内会出现氢的高度浓集,这是导致金属材料氢脆破坏的根源所在。文中还与有关的试验现象和结果进行了比较与讨论。进一步探讨了金属的氢脆裂纹扩展机制。  相似文献   

14.
水下局部干法药皮焊条焊接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要用压缩空气排水,水下局部干法药皮焊条手弧焊的方法。应用流体力学理论对排水罩进行计算和试验,确定了合理的排水罩结构和尺寸,且进行了局部干法焊接试验。结果表明:该法的焊接冷却速度、焊接接头中的扩散氢含量和焊接HAZ最高硬度值均比湿法的要低,得到的焊缝无气孔、裂纹和夹渣等缺陷;V型坡口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能满足API1104和ASMEIX等标准规定的要求。本研究为水下焊接施工提供了一种操作容易、  相似文献   

15.
采用激光焊技术对汽车用Q&P1180高强钢进行焊接试验,分析焊接工艺参数对激光焊接头组织演变和性能的影响。选择综合力学性能较好的试样进行低应变速率拉伸试验,研究激光焊接头不同区域的微观组织对Q&P1180高强钢氢脆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激光功率为2.5~3.5 kW、焊接速度为4.0 m/min(或激光功率为3.0 kW,焊接速度为3.6~4.2 m/min)时,Q&P1180高强钢激光焊获得了全焊透及表面成形良好的接头。不同激光功率和不同焊接速度下,焊缝区和热影响区的硬度均高于母材区的,且在焊缝的两边都存在一个软化区。在激光功率为3.0 kW、焊接速度为4.0 m/min时,激光焊接头的综合性能最佳。在预充氢的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中,随着充氢电流密度的增大或充氢时间的延长,其抗拉强度和塑性逐渐下降。其中,当充氢电流密度为2 mA/cm2、充氢时间为5 min时,氢脆敏感性因子为78.0%,具有较高的氢脆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16Mn(HIC)钢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恒应变和慢应变速率拉伸实验的方法,研究了16Mn(HIC)和16Mn钢母材、焊缝在H2S环境中应力腐蚀开裂.结果表明:两种材料在酸性H2S介质中均发生穿晶型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SSCC);与16Mn钢相比,16Mn(HIC)钢有更好的抗SSCC性能,钢中的C,Mn,P和S的含量降低有利于提高钢的抗SSCC性能.焊缝及热影响区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粗大魏氏组织、偏析、缩孔和夹杂等缺陷,降低了焊缝的抗SSCC能力.但是,通过焊后热处理可以适当提高焊缝的抗SSCC能力.  相似文献   

17.
氢在Q960纯净钢中的扩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电化学氢渗透方法研究高强度纯净钢Q960中氢陷阱、氢渗透温度和试样厚度对氢扩散系数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Q960纯净钢中的氢陷阱延长氢原子的穿透时间, 同时降低氢在钢中的扩散系数, 而可逆氢陷阱对氢扩散系数的影响大于不可逆氢陷阱; 氢在Q960纯净钢中的表观扩散激活能为26 056 J/mol; 氢在Q960纯净钢中的扩散系数与试样厚度无关.  相似文献   

18.
将氢气混入天然气管网是目前世界上实现氢气大规模输送的最有效方式。氢气爆炸极限为4.0%~75.6%,上下限范围宽,且分子直径比甲烷小,极易泄漏,给输气站场带来很大隐患。针对多组分物系混氢天然气的泄漏,基于修正的二元扩散系数及热力学因子计算方法,计算了混氢天然气三物系Fick扩散系数矩阵,用来描述混氢天然气中各组分分子间相互运动的传质过程,以FLUENT为平台进行了CFD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发现,混氢天然气泄漏后其扩散受到障碍物及风速等因素的影响;同体积混氢天然气与不含氢天然气泄漏,混氢天然气爆炸下限扩散半径更小;较低含氢量的混氢天然气泄漏后氢气组分爆炸区域仅限于泄漏点附近。研究结果可为站场内发生混氢天然气泄漏扩散提供预警和防护指导。  相似文献   

19.
对X90螺旋埋弧焊管进行氢致开裂(HIC)和硫化氢应力腐蚀开裂(SSCC)实验研究,结果表明:X90螺旋埋弧焊管管母比焊缝抗HIC的能力差,高位错密度的组织和高硬度是导致发生HIC开裂的主要原因.在72%最下规定屈服强度应力下进行SSCC实验,其中两个试样断裂失效,主要是由于断裂部位存在夹杂物或高的残余应力,以及粒状贝氏体(B粒)组织的存在引起硬度波动偏高而导致应力腐蚀断裂.电化学极化实验和交流阻抗测试也进一步证实了管母比焊缝更容易被腐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