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4 毫秒
1.
我国棉花期货与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与波动溢出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研究我国棉花期货和现货市场的动态关系为目的, 基于 VEC 模型、Granger 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 BEKK 模型, 对我国棉花期货和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和波动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双向Granger 引导关系. 但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引导作用更强, 并且较现货市场具有更强的信息效应. 此外, 两个市场均存在很强的自身波动滞后效应, 相互间的波动溢出效应也非常显著, 但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明显大于后者对前者的波动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2.
实证分析了2015年中国股票市场异常波动前后,沪深300股指期货与指数现货市场的动态关系.利用1min高频数据和日数据,构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结果表明,在正常的市场状态中,期货市场对偏离长期均衡关系的反应和调整速度比现货市场反应速度快;但是在2015年股票市场异常波动中,现货价格对偏离长期均衡关系的反应速度更快.此外,利用脉冲响应函数研究变量受到冲击时对系统的动态影响,发现在异常波动市场中,现货价格受自身冲击的影响大于受期货市场冲击的影响.可见,2015年股票市场现货价格的剧烈波动并不是由股指期货交易引起的,本轮市场异常波动的原因不应该归咎于股指期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2010-04-16~2016-04-30期间,沪深300股指期货与沪深300指数日频度下的价格序列相关性和溢出关系.通过区分不同市场阶段下股指期货对现货的影响,从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能力以及期货与现货市场的波动溢出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存在双向影响关系,而现货市场的波动冲击对现货和期货市场的影响更为显著;同时,期货与现货市场的波动率主要被现货市场波动所解释,现货市场波动对期货市场存在溢出效应.在不同市场环境特征条件下,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仅在市场剧烈波动下跌阶段存在相互影响关系,此条件下,期货市场的波动对期现市场的波动解释能力以及冲击影响力要大于平稳波动时期.  相似文献   

4.
股指期货仿真交易与现货相互引导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沪深300股指期货仿真交易数据及沪深300指数为研究样本,在结合定性分析的同时,运用E-G协整检验、G ranger因果分析法对两个市场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了研究,并通过使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等方法,进一步对变量间的相互引导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仿真交易合约与HS300指数之间互为因果引导关系,且期货市场调整到均衡状态的速度要远快于现货市场。同时研究也发现,股指期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现货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定价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价格发现方面总体来说受到现货市场的影响还是占相对主导地位,即我国仿真交易中的股指期货还没有达到成熟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水平。  相似文献   

5.
不完全市场期货定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最优增长投资组合法(The Optimal Growth Portfolio)解决了连续时间不完全市场下期货合约的定价问题,推导出不完全市场期货定价模型的解析表达式。该表达式具有与完全市场持有成本模型(即现货价格与持有成本之和)相似的结构.表现为现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同某一价格因子乘积的和,价格因子的正负取决于现货价格的变化。模型实证采用动态模拟方法.所得理论期货价格与实际期货价格拟合度很高。本文用相同的方法和数据对完全市场单因素持有成本期货定价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不完全市场期货定价模型比完全市场单因素持有成本期货定价模型更准确。  相似文献   

6.
对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关系中长期存在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误区进行了分析与澄清,从理论上证明了在一般情况下期货价格不是未来现货价格的无偏预期,更不能以此作为期货市场效率的检验标准.提出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应界定为对同期现货价格的引领作用,认为期货市场效率包括定价效率与信息效率,只有一个定价有效的期货市场才能充分发挥其风险管理的功能.在实证方面,提出了适合于检验期货与现货价格关系的三种检验模型,并根据上述结论分别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广义谱分析方法检验了1990年9月21日至2007年12月20日期间S&P500指数现货和期货市场的定价效率、价格领先滞后关系和信息效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运用分形分析法研究我国金属期货与现货市场之间多元交互关系的复杂性特征.首先将广泛使用的多重分形去趋势交互相关分析法(MF-DCCA)推广至多元情形,提出了多元多重分形去趋势交互相关分析法(MV-MFDCCA).然后,利用MV-MFDCCA等多重分形分析法,从系统论的视角,实证研究由我国铜、铝、锌三种基本金属的期货与现货日收益率序列所构成的两个系统之间的多元交互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金属期货与现货系统内部及系统之间均存在长程幂律交互相关关系和多重分形特征,并且现货系统及其分量的自相关和交互相关关系的多重分形强度均大于期货系统及其对应分量的多重分形强度.此外,在大波动情形下,期货系统与现货系统之间的交互关系主要受铜的期货与现货之间关系的影响,而在小波动情形下,主要受锌的期货与现货之间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最新发展的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侧重于非线性视角全面探究了中国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现状.研究结果表明,金属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最强,农产品期货市场次之,而金融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则相对较弱.具体表现为沪金期货和沪铜期货市场中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引导关系具有非常显著的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强麦期货市场和玉米期货市场中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引导关系也相对较强,而沪深300股指期货和国债仿真期货中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则相对较弱.最后,传统线性Grangerr因果检验方法可能由于忽略变量的非线性特征而使得研究结果出现较大偏差.  相似文献   

9.
中国钢材交易市场拥有三种类型:现货、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它们的价格信号对基本面信息的反映能力如何,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呈现何种动态演化趋势,是产业链成员与政策制定者关注热点.依据向量误差修正原理和条件异方差模型,分析过去的市场信息对多个市场动态条件协方差阵的影响,建立时变信息份额模型,研究中国钢材市场长区间价格发现功能的动态演化.研究显示:热卷板期货上市前,电子交易市场价格发现功能优于现货市场;期货上市后,电子交易市场、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都对价格发现过程有所贡献.现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呈现较好动态演化趋势,多数时期对价格发现过程的贡献大于其它两类市场.尽管电子交易市场在价格发现过程中的角色由主导者演化为从属者,但其功能发挥较稳定,亦不时具有最先反映基本面信息的能力.在中国钢材市场,保证金水平高低、交易量多寡,以及流动性强弱,都未显示出与价格发现功能有方向性关联.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我国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期货不同到期期限的期货合约的价格数据,研究了铜期货价格的期限结构,样本期为2004-09—2012-12.结合Kolb提出的统计量,首先对铜期货市场的现货升水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接下来,结合Gibson等提出的似无关回归分析(SUR)的方法,利用代理变量对现货价格和便利收益率的时间序列性质进行了检验,揭示了现货价格和便利收益率均是均值回转的过程,也说明Schwartz提出的两因子模型适用于拟合我国的铜期货合约价格.因此,本文构建了价格期限结构的两因子模型,并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和卡尔曼滤波方法进行估计.实证结果揭示了我国铜期货在金融危机之前具有相对稳定的现货升水特征,尤其在2006年之前更为明显;金融危机时期该特征曾发生异常逆转;危机过后较长一段时间铜期货市场无明显特征,近期现货升水特征逐渐恢复但仍很微弱.  相似文献   

11.
In most cases, futures prices are not unbiased estimates of future spot prices. The price discovery function of futures markets should be defined as the lead-lag relationship between current futures prices and current spot prices, not the unbiased estimation of future spot prices. The pricing efficiency and information efficiency of futures markets are different. Three empirical models appropriat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tures prices and spot prices were discussed. As an application, these models were used to test the pricing efficiency, the lead-lag relationship, and the information efficiency of the S&P 500 index spot and futures markets from 21 September 1990 to 20 December 2007.  相似文献   

12.
新产品通常面临较大的市场不确定性,如何保证产品的供应与市场需求的匹配性对于企业来说尤为重要,企业通过预售提前获取需求信息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本文在考虑策略型消费者损失厌恶下研究了零售商的预售及退货策略,首先基于策略型与短视型消费者的行为特点构建预售与正常销售两阶段模型,对允许退货与不允许退货两种预售策略展开对比研究,接着通过构建两种策略下零售商的收益模型得出相应的最优预售价格和最优退货价格,并给出退货价格的取值范围.研究发现,由于策略型消费者的损失厌恶,零售商不得不降低预售期产品的价格.当预售期结束后的退货价格不高于某一特定的值时,退货策略的实施能够使零售商获得更优收益,并且存在一个最优的退货价格,使得退货模式下零售商的期望利润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3.
城市房价为何不同:公共服务对房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差异对住房市场的影响,实证考察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在住房市场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机制.本研究基于2006-2014年我国29个大中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数据,采用熵值法计算出各城市每年的基本公共服务指数,并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对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的影响.研究发现,医疗资源对住房市场的影响十分显著,对于一线城市更是如此,医疗资源的集中是引起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的政策含义在于,合理统筹医疗、教育等资源,推动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促进我国住房市场健康发展,有利于构建住房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长效调控机制.同时,统筹城市公共服务和制定房地产调控政策应做到因地制宜、因城施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房价不断攀升,京沪房屋平均销售价格始终位居全国前两位,目前京沪房价仍处于上升通道,人们愈加关心京沪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基于京沪各区县二手房交易价的周均价数据,本文构建了房价泡沫检测与识别的均值回复随机平稳终结模型,并估计了房价泡沫的膨胀强度和泡沫破灭的临界时距.利用它对京沪区县2007年12月至2015年10月的投机泡沫实证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检验京沪区县住房市场泡沫的存在性,识别29个区县泡沫膨胀强度和积累的稳定性大小,模型对于房价下跌有很好的预警效果.最后,本文利用该模型的实证结果指出,当前京沪各区县的房地产市场存在不同程度的投机泡沫.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产品期货与现货市场之间的信息传递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构建误差修正项模型和基于t分布的双变量EC-EGARCH(1,1)模型,选取玉米和白糖期货作为研究样本对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之间的的信息传递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农产品期、现货市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相互引导关系和相互波动溢出效应,并且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大于现货市场对期货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检验了期货市场交易量和持仓量的信息传递效应,发现只有交易量对现货市场有显著的正反馈信息传递效应。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大陆的A股、香港的红筹股和美国市场股票的市净率及其决定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判断A股市场是否存在泡沫.通过与美国市场的市净率与净资产报酬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发现:(1)红筹股公司的市净率略高于美国市场,但红筹股公司的市净率与净资产报酬率的关系曲线的斜率与美国市场相等.(2)相对于红筹股公司和美国上市公司,A股亏损公司的市净率的中位数达到4倍以上,这就是所谓的垃圾股现象.(3)盈利A股公司的市净率远高于红筹股公司和美国上市公司.A股公司的市净率相对于净资产报酬率的斜率,亦远高于红筹股公司和美国上市公司,并且这一现象在小规模公司中更为突出.(4)在控制了年度、交易所、操纵行为和公司规模之后,A股公司市净率与净资产报酬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消失了.这一结果表明探纵行为及A股市场浓郁的投机气氛是A股市净率相对于成熟市场高企的主要原因.红筹股与成熟市场的市净率比较接近,红筹股回归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平抑A股市场可能存在的泡沫.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各因素与国际原油价格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和时差关系,提出了基于时差相关多变量模型的分析 框架.根据该框架, 在确定影响因素和模型变量后,对各因素与油价间的时差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以 此作为确定和调整模型中变量滞后阶数的依据,结合变量系数是否显著和模型调整R2是否提高的判 断准则,对金融危机前后共七组样本构建了多元回归模型.研究结果发现:各因素与油价的相互作用并不都 是在当期完成的;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因素与油价的关系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且油价有向基本面回归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镇住房制度长期以来侧重于提高居民住房自有水平,忽视了租赁方式在住房市场均衡中的重要作用,未能有效发挥其在城市住房资源合理配置及流动中的本质功能。目前,中国住房租赁市场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与其相关的各类理论研究也相应滞后,研究关注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政策设计问题。以政策工具组合为视角,将政策设计过程抽象为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基于观点挖掘思想,利用共现网络、文本挖掘等方法,以权威文献和专家观点作为数据来源,确定目标函数及约束函数系数,从而构建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住房租赁市场政策组合多目标函数。此外,提出一种基于Pareto支配关系的两阶段进化高维多目标优化算法以解决高维多目标函数的求解问题,从而搭建出住房租赁市场政策工具组合设计框架、流程和方法,以期为政府政策制定提供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