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9 毫秒
1.
对聚合投料工艺进行改造,减少了现有工艺中由单体槽向聚合釜投料的方式,改为直接由球罐向聚合釜投料,减少了中间控制环节;对回收单体的投料方式进行改造,由原来新鲜单体和回收单体分开投料,改为对回收单体经过处理后直接混入新鲜单体中进行混合投料,减少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135m3聚合釜PVC生产的温度控制方案,由于聚合釜的大型化,变量多,温度控制异常复杂。传统的PID控制策略控制效果不是很好,所以使用批量程序控制聚合温度,缩短消除干扰时间,确保反应温度偏差控制在±1℃以内,从而达到产量的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由于乳液聚合过程非常复杂,聚合釜的建模是聚合反应工程中的一个难点.本文分析了乳液聚合反应机理上的定性的特点,结合聚合速率随转化率变化的统计规律,建立起丙烯酸酯共聚物树脂(ACR)聚合釜温度变化的数学模型,其特点是非线性、参数时变且带有纯滞后.针对这样的控制对象,结合Smith预估控制和模糊控制原理,设计出一种史密斯模糊控制方法,给出了控制规则表、比例因子等的调整方法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进行了系统参数固定和参数时变两种情况下的仿真实验.与传统的Smith-PID控制进行比较,证明Smith-fuzzy控制达到了理想的控制效果并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公司现有丙烯聚合釜设备和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并进行丁烯聚合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改造后的丙烯聚合釜可以满足聚丁烯生产要求,合成的聚丁烯全同含量可调,单釜转化率可以达到60%以上,同时对暴露出来的部分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戴焰明  何涛 《科技信息》2011,(14):I0210-I0210,I0213
本文针对PVC聚合釜釜内温度控制系统的大时滞和非线性等特点和目前采用釜内温度串级控制系统的不足,提出一种采用基于模糊控制原理的PID参数自整定控制的方案,实现PID参数依据不同的生产负荷进行自我调整。实践证明提高了控制器的动态响应性能,提高了控制器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6.
采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对聚乙烯醇生产中聚合工段聚合一塔进行了模拟计算。通过稳态灵敏度分析,优化了聚合一塔的最优操作点,即进料位置40块塔板,回流比0.7,馏出量6650 kg/h。动态研究表明,进料量、进料组成和回流量扰动均对一塔操作产生较大影响,其中,塔顶流量及组成动态响应速度缓慢,波动超过7 h,塔釜产品醋酸乙烯质量分数波动在扰动2~3 h时存在峰值;对于以塔底产品为主的聚合一塔,不能通过增加塔顶回流量来提高分离效果;串级控制通过改变吹入甲醇量可以快速有效控制塔釜产品醋酸乙烯含量。  相似文献   

7.
刘红霞 《石河子科技》2013,(6):36-37,42
首先介绍了聚氯乙烯聚合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主要流程及各环节的控制内容,然后对聚合工艺的核心设备聚合釜的设备安装及管道布置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8.
<正>悬浮法聚氯乙稀生产中的关键设备是聚合釜,在聚合釜物料反应过程中最重要的控制参数是聚合釜的夹套温度、上水温度、回水温度、上、下釜温、釜压等。控制参数中与生产有直接关系的是聚合釜的上、下釜温和釜压,聚合釜的上、下釜温与釜的夹套温度和上水温度相关联,可见聚合釜的温度检测在聚合安全稳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聚合釜是聚氯乙烯聚合生产的主要设备.但在聚合过程中.聚合釜粘釜现象却常常出现.不仅降低聚合釜的传热系数.而且使产品鱼眼数增加,影响了设备的平衡运行.更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因此.研究并制定一套防粘釜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王明杰 《石河子科技》2014,(2):40-41,50
介绍了研制和开发105m3聚氯乙烯反应釜的背景.通过聚合釜试验装置中的搅拌冷模试验,分析了不同搅拌器形式、挡板数量下的搅拌功率、流动形态和流场特性,为改进105m3PVC聚合釜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聚氯乙烯生产用105m3聚合釜的选型和应用经验,对其内冷挡板进行了技术分析和优化升级,从而提高了聚合釜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1.
工业锅炉汽包水位系统智能调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工业锅炉中具有较复杂动态特性的汽包水位系统,提出了用广义预测控制算法对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的一种有效方法。该方法是预测控制技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将这种算法用于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的仿真研究表明,该控制方案表现出良好的控制品质并能适应被控对象参数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自适应能力。它明显优于传统的 PID 控制。  相似文献   

12.
对于带有一个积分环节的线性定常能控系统,分析了指数趋近率下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抖振过程,给出了抖振幅度、周期和趋近率参数、控制量的变化率之间的定量关系。超薄快速铝铸轧机前箱液位控制系统中,为防止塞棒挂渣,要求塞棒以一定幅度和频率抖振,这正好可以利用滑模变结构控制有抖振的特点,但必须对抖振加以控制。该文为此系统设计了变结构控制器,进行了系统仿真并与PID控制器进行了比较,验证了理论结果,也表明了滑模变结构控制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处理结构参数和激励荷载不确定等因素的影响,基于相平面分析,提出了一种分级控制法. 将相平面划分成若干局部网格区域,使与被控质点运动状态对应的任一轨迹点映射到某一局部网格区域. 根据对应的网格区域可判定质点的运动趋势,然后设计出相应的控制力. 通过算例研究了一个底层设有主动拉索系统(ATS)的三层剪切型结构的地震反应控制问题,验证了建议控制律的有效性. 数值结果显示,与无控状况相比,建议算法可以显著减少结构的地震反应,同时其控制性能也要略优于线性二次型定常状态调节器(LQR)控制.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得激光功率跟随加工速度按照所需比率同步变化,建立了材料单位面积激光功率与切缝深度、激光器控制信号与输出功率间的函数关系.结合闭环控制策略,实现了任意材料、任意有效切缝深度下的激光功率控制以及激光功率与运动的精确同步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能够保证一致的切缝深度,获得均匀一致的切割质量.激光功率控制以及功率与运动的同步控制在要求高质量的激光切割加工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结构地震反应最优控制的目标函数和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一装有理想半主动阻尼器的智能隔震结构进行了分析,比较了经典最优、瞬时最优和序列最优3种最优控制算法,分别从基于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的目标函数及稳定性的角度进行了探讨.数值算例结果表明,提出的序列最优控制算法的控制效果优于经典最优控制算法和瞬时最优控制算法,且稳定性良好;在同一控制能量下,基于输出反馈的控制效果优于状态反馈,说明了智能隔震结构采用输出反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describes a novel autonomous control strategy of multi-fingered hand based on a modular control system of dexterous manipulation. A simple 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 position control with friction compensation, which requires few friction parameters, is used to realize accurate and smooth trajectory tracking in pregrasp phase. In grasp and manipulation phases, an event-driven switcher is adopted to determine the switching between unconstrained position control and constrained torque control, and an improved explicit integral force control strategy is implemented to realize simultaneously stable contact transition and accurate force tracking. Experimental results have verifi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utonomous control strategy of multi-fingered hand.  相似文献   

17.
网络控制系统保性能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网络控制系统中时延不确定因素,将时延的不确定性转换为系统状态方程系数矩阵的不确定性,网络控制系统对象模型为具有时滞的不确定离散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将网络控制系统的保性能控制问题转化为研究时滞的不确定离散系统的鲁棒保性能控制问题.利用Lya-punov理论及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证明了通过状态反馈控制,使网络控制系统保性能控制的充分条件等价于求解LMI.仿真示例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模糊控制算法在温度控制系统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电加热炉的控制特性,分析了传统PID算法控制器和模糊逻辑控制器的优缺点,并根据智能控制理论的前沿研究,选择了模糊PID复合控制(Fuzzy-PID)来实现对电加热炉这一数学模型为双输入双输出系统的智能控制。根据实际温控系统的要求,设计出一种PID控制与模糊控制相结合的智能控制系统,具备一定的自适应控制能力,因而特别适用于难于用精确数学模型描述的温度控制系统,有较强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非线性、大滞后工业过程难以控制的共性问题 ,将预测控制和模糊控制相结合 ,提出了一种预测—模糊控制方法 ,经过仿真研究和电渣重熔炼钢实时控制 ,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使用模糊控制的超声波电机精密位置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超声波电机对控制输入存在死区效应这一关键问题,提出了使用模糊控制器控制两相输入电压相位差的方法,以建立超声电机精密位置控制系统.分析了模糊控制器的结构和原理,给出了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