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为解决铬酸盐对环境的污染以及人体的伤害,本文采用新研发的硅酸盐黑色钝化工艺代替铬盐黑色钝化工艺,在镀锌层表面形成一层乌黑油亮的钝化膜.通过中性盐雾试验和电化学实验测试表明该钝化膜可以大大的提高镀层的耐蚀性能;通过SEM和金相观测到钝化后镀层的表面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通过X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表明钝化膜由Zn、O、N、S、P以及Si元素组成,其中硅元素以胶态的SiO2和Zn5Si3O7(OH)2(PO4)2·4H2O的形式存在,并据XPS对黑色钝化膜的形成作出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锌黑色钝化膜的组成及其形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用电化学测试、x光电子能谱以及扫描电镜显微分析等手段,研究在添加银盐的低铬酸溶液中锌黑色钝化膜的组成及其形成机理.实验表明:钝化膜的主要组分是Cr_2O_3·nH_2O,但也含有分散的金属银.同时发现,锌在电解质溶液中的钝化现象不是按简单的化学机理进行,而是按共轭电化学反应和共轭钝化原理进行.  相似文献   

3.
镀锌层无铬钛盐的蓝色钝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了镀锌层钛盐溶液钝化替代传统的铬酸盐镀锌层蓝色钝化的工艺和形成蓝色钝化膜的机理.通过对镀锌层钛盐溶液pH值、温度和钝化时间的优选试验,获得了色泽均匀、耐腐蚀性能优良的蓝色镀锌钝化膜层.蓝色镀锌钝化膜表面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钛盐溶液获得的钝化膜主要成分为Zn4Si2O7(OH)2·2H2O,SiO2,TiO2和ZnO等.受钛盐溶液pH值、温度和钝化时间的影响,镀锌钝化膜的外观色泽(从蓝色向彩色)、膜层表面微观形貌、成分和耐腐蚀性能均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
针对镀锌层可显著提高钢铁零件的耐蚀性能,但在潮湿的环境中其表面易被腐蚀产生白锈,从而失去对基体的保护作用的问题,制备了A3钢镀锌层表面的无铬硅酸盐彩色钝化膜,以进一步提高其耐蚀性能,并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中性盐雾试验和电化学工作站,研究了膜层的组分、成膜的过程及耐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钝化膜的主要成分为Zn4Si2O7-(OH)2·2H2O,Si O2,Zn O和Zn(OH)2,其中性盐雾试验出白锈时间能够达到75 h,与市场上广泛应用的三价格(Cr3+)钝化膜相当.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钛离子对硅酸钝化膜的微观形貌、化学组成及耐蚀性能的影响,在硅酸盐钝化液中加入钛离子,通过SEM、XPS、交流阻抗谱(EIS)及中性盐雾试验(NSS)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钛离子的加入可控制硅酸钝化膜成膜速度,细化颗粒,使钝化膜膜层平整、致密、无裂纹,且微粒团聚物颗粒变小;同时,钛离子参与反应生成的Ti O2颗粒可填充膜层的空隙,增加膜层致密度,显著提高膜层的耐蚀性;钝化过程是复杂的多相反应,最终得到膜层的主要组成为Zn4Si2O7(OH)2·2H2O,Si O2,Zn O,Zn(OH)2和Ti O2.  相似文献   

6.
应用动电位极化、电化学阻抗谱与电容电位法等方法研究了Cr_8Ni_2合金耐蚀钢筋在不同pH值(13.5~9.0)模拟混凝土孔溶液中的钝化行为.结果表明:在相同pH值下,随着钝化时间延长,合金耐蚀钢筋钝化不断强化,3 d后钝化趋于稳定;随着pH值下降,合金耐蚀钢筋钝化并未弱化,反而显著增强,表明新型合金耐蚀钢筋在较低p H下亦能保持良好致钝性能.采用XPS分析合金耐蚀钢筋钝化膜组成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合金耐蚀钢筋钝化膜为双层结构,外层主要为Fe_3O_4,Fe_2O_3及FeOOH(Fe(OH)_3),内层为Cr_2O_3和CrOOH(Cr(OH)_3).随着环境溶液pH值降低,合金耐蚀钢筋钝化膜Fe氧化物含量逐渐减少,而铬氧化物含量明显增大,低pH值下高含量Cr氧化物维持了合金耐蚀钢筋钝化膜良好稳定性和优越耐蚀性,从而使耐蚀钢筋钝化强化.  相似文献   

7.
在定性分析化学中,常采用过氧化铬法鉴定三价铬离子的存在。长期以来,国内所有分析化学教材中所叙述的分析方法是“先在过量的氢氧化钠存在下,用过氧化氢将CrO_2~-离子氧化为CrO_4~(2-)离子,然后煮沸除尽过量的过氧化氢,加HNO_3酸化试液,加戊醇或乙醚、再加1—2滴(3%)的过氧化氢,使生成过氧化铬(CrO_5):Cr_2O_7~(2-) 4H_2O_2 2H~ =CrO_5 5H_2O生成的CrO_5萃取到戊醇层,显特征蓝色,即显示有Cr~(3 )离子”。这样的分析程序,往往  相似文献   

8.
20、45、T7、T10钢试样,在镀铬后进行渗碳.金相观察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渗层由内渗层和外渗层两部分组成.由表及里相组成分别为Cr_2O_3、Cr_3C_2、Cr_7C_3、Cr、Cr_7C_3、Cr_3C_2.当镀铬层较薄时,Cr相消失.由于渗层硬度很高,试样的耐磨性得到明显提高.本文对渗层形成机理亦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俄歇电子能谱法研究锌镀层铬酸钝化膜的组成随深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钝化膜层和中间层的厚度分别约为0.2微米和0.14微米;钝化层的组成基本上是均匀的,主要含有Cr和O元素;绿色钝化膜表面的S,P,N,Cl等杂质只存在于膜层的外表面。  相似文献   

10.
镀锡钢板铬酸盐钝化膜的X射线光电子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全元素扫描分析方法对镀锡钢板铬酸盐钝化膜的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组成钝化膜的主要元素为Cr,O,Sn和C.通过Ar+溅射对钝化膜进行深度剖析表明,C元素来自于表面的污染而不是膜层本身;Cr和O元素随着Ar+溅射的进行含量逐渐降低,而Sn元素的含量却逐渐增加.溅射约360 s后,Sn元素的含量已达到了80%以上,此时所对应的钝化膜的厚度约为20 nm.通过窄幅扫描对钝化膜的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钝化膜主要由Cr(OH)3,Cr2O3,Sn及其氧化物构成.  相似文献   

11.
将热镀锌钢分别浸入添加和不添加柠檬酸的镧盐钝化液中,在镀锌钢表面获得柠檬酸改进型镧盐转化膜和常规镧盐转化膜.用中性盐雾(NSS)试验、塔菲尔极化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这些试样的耐蚀性能,并对带划痕的柠檬酸改进型和常规镧盐膜层试样进行NSS腐蚀,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观察分析了腐蚀过程中划痕表面的组织形貌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柠檬酸的加入显著提高了镧盐转化膜的耐蚀性能,并使膜层具备自愈性;腐蚀过程中,划痕附近的柠檬酸镧溶解产生La3+和柠檬酸根离子,从膜层中扩散迁移至划痕处,形成新的由Zn、O、La、C元素组成的保护膜,从而抑制了划痕处锌的腐蚀.  相似文献   

12.
高铬镍不锈钢钝化膜及其耐腐蚀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铬镍不锈钢是湿法磷复肥生产装备中常用的材料 ,它能够经受得住工况介质腐蚀磨损的双重作用 ,是因为在其表面能形成耐腐蚀和具有自愈能力的钝化膜 .采用 XPS和 AES对钝化膜的组态和元素分布进行分析 ;运用 X衍射对钝化膜的结构进行了测试 ;并结合静态与动态的电化学性能对高铬镍不锈钢钝化膜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钝化膜主要是由 Cr、Mo、Fe的氧化物 Cr2 O3、Mo O3、Fe O、Fe2 O3等复合组成 ,所形成的是非晶态膜 ,Ni和 Cu是在膜下的富集 ,增加了膜的稳定性 .  相似文献   

13.
在锌镀层表面,磷钼矾和铈硅钨三元杂多酸(盐)具有较好的配位成膜能力,获得多种具有金属光泽的不溶性彩色配合物膜,膜层有良好的耐蚀性能和装饰效果。加速腐蚀试验结果表明,Na6(PMo9V30Oo)xHzO和K15[Ce(HSiW9O34)2].xH2O与锌镀层反应时,形成两种新型的杂多酸盐金黄色配合物膜耐蚀性最佳。XPS和AES分析表明,Na6[(PMo9V3O40].xH2O膜层中钼在膜表面的价态为 6,而在膜内层则以 6、 4价共存,其它元素的价态分别为:Zn( 2)、P( 5)、V( 5),从其AES深度剥蚀曲线的组成恒定区求得膜的组成为:Zn 19.7%,Mo 29.3%,V21.2%,P16.1%,O 13.5%,膜层的厚度为160nm。K15[Ce(HSiW9O34)2],xH2O膜层中元素的价态分别为:Zn( 2)、Ce( 4)、Si( 4)、w( 6),组成为:Zn11.3%,Ce13.7%,Si 21.5%,W 26.9%,O 28.8%,膜厚230nm。  相似文献   

14.
为了以三价铬替代镀锌层钝化溶液中的六价铬,实现镀锌工艺的清洁生产,利用中性盐雾实验(NSS)、Tafel曲线和扫描电镜对镀锌层三价铬和六价铬钝化膜的耐腐蚀性能、电化学行为、耐高温性能和表面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NSS实验结果表明,三价铬钝化膜的耐腐蚀性能高于六价铬钝化膜,NSS时间可达84 h;Tafel曲线表明,三价铬钝化膜的腐蚀速率低于六价铬钝化膜,耐高温性能则高于六价铬钝化膜;SEM照片显示,三价铬钝化膜的表面形貌为致密结构,高温处理后膜层变化不大,而六价铬钝化膜表面为疏松的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椭园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lcr18Ni9Ti不锈钢在含K_2Cr_2O_7的纯化液(5%HNO_3+3%H_3PO_4)中形成的纯化膜及此不锈钢钝化膜在维纶醛化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1)钝化膜的生长遵从对数规律;膜的比电阻约为10~(12)(?)—cm,故这种膜有良好的保护性。(2)膜的极化电阻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电容则随温度升高而上升,这是由于膜中形成了孔隙。  相似文献   

16.
将Fe-W非晶镀层在锌系磷化液中进行磷化处理,表面形成致密的磷化膜,显著提高了镀层在NaCI溶液中的耐蚀性能;采用AES和XPS测定Fe-W磷化膜的成分和化学价态,并对膜层进行了深度剖析。实验结果表明,磷化膜主要由ZeZn2(PO4)2、Zn3(PO4)2及少量Fe2O3、WO3和钼酸盐组成,厚度约为210nm。此外,还探讨了磷化膜的耐蚀机理。  相似文献   

17.
一 前言 铬铁矿矿石是冶炼铬钢制造耐火材料和制造铬盐不可缺少的原料。铬铁矿属于铬尖晶石类的氧化物,其分子式以RO,R′_2O_3表示之,式中R代表2价之Mg,Fe元素,R′代表3价之Cr,Al,Fe元素,所以铬铁矿中Cr_2O_3之含量变动是很大的,通常由18~62N,因此常以Cr_2O_3之含量%及Cr_2O_3/FeO之比值来评定铬铁矿之工业价值。但是做为铬铁合金原料之铬铁矿至少需含Cr_2O_3 40%以上,Cr_2O_3/FeO>2.5。若为制造耐火材料亦需含Cr_2O_3 32%以上,Cr_2O_3/FeO>1.6。但是某地所产之矿石,六个试样中,最好的三个试样Cr_2O_3为14%左右(其他在10%以下),Cr_2O_3/FeO=0.4~0.6。显然这种矿石若不经过选矿以提高Cr_2O_3的品位和Cr_2O_3/FeO之比值,那么这种矿石在国民经济上是没有经济价值的。所以此种矿石的选矿问题若得不到解决,则无法确定该矿床之经济价值。因此本试验的目的是要找出适当的选矿方法以做为判断该矿床经济价值的依据(并非作为设厂的最後根据)。  相似文献   

18.
锌铝合金镀层表面低铬钝化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索了低浓度铬酸盐钝化处理在热浸镀锌铝合金镀层上的应用·采用盐雾试验、电化学腐蚀试验和人造海水浸泡试验对锌铝合金镀层表面低浓度铬酸盐钝化膜的耐蚀性进行了测试,并借助XPS和AES对钝化膜的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锌铝合金镀层经低铬酸盐钝化处理后耐蚀性得到了显著提高,钝化膜的元素组成(原子数分数,%)为:S5-5,Na3-4,C11-8,Ti7-9,O41-6,Cr13-7,Zn16-0·  相似文献   

19.
The phase relationships of the complex multi-component systems in the liquid-phase oxidization and separation process related with the chromate cleaner production are investigated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The phase diagram of main system Fe- Cr_2O_4-KOH-O_2 of oxidization process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its standard Gibbs free energy change with temperature are calculated.A se- ries of phase diagrams of the separation proces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such as K(Na)OH-K(Na)_2CrO_4-H_2O,KOH-KAlO_2-H_2O, K(Na)OH-K(Na)_2CO_3-H_2O,K(Na)OH-K(Na)HCO_3-H_2O and K(Na)HCO_3-K(Na)_2CrO_4-H_2O have also been calculated.Some ex- 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calculated results.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b-molten salt media are suitable for the oxidization and separation processes;FeCr_2O_4 can be oxidized across a wide range of temperature;K(Na)_2CrO_4 can be separated from K(Na)AlO_2 system at appropriate temperature and proper concentration;the crystallization of carbonate is easier than that of K(Na)_2CrO_4.  相似文献   

20.
将热镀锌钢板用二步法(先后浸入钼酸盐钝化液和硅烷溶液)和一步法(一次浸入加有钼酸盐钝化剂的硅烷溶液)获得钼酸盐/硅烷复合膜,用XPS和AES对 2种复合膜的化学成分进行表面分析和剥层分析,用Tafel极化曲线测量和盐雾腐蚀试验(NSS)对膜层的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将它们与单独的钼酸盐转化膜、硅烷膜对比。结果表明,由一步法制备的复合膜与二步法制备的复合膜具有相似的双层结构,内层以钼酸盐转化膜(含O、Mo、Zn、P)为主而外层以硅烷膜(含C、O、Si)为主,内外层之间及膜与锌基体之间的化学成分呈梯度变化;和单独的钼酸盐膜、硅烷膜相比,2种复合膜对腐蚀的阴极过程的抑制明显增加,自腐蚀电流减小至单层膜的1/5以下,耐蚀性显著提高,接近常规铬酸盐钝化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