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本文叙述硅灰石粉经气相、固相包膜处理,其分散性、白度,消色率等颜料指标有明显的改善,实验结果令有满意,改性的硅灰石粉可部分或全部代替钛白的用途。  相似文献   

2.
寻找一种适用于阻截地下水铬污染的阻截墙。以水泥为主要材料,分别与膨润土、粉煤灰和硅灰石粉以不同比例配比,进行渗透试验;通过最佳配比试验材料做固化体静态试验,研究对重金属Cr~(6+)的吸附试验。渗透试验结果显示,1-3(水泥86.0%、膨润土6.5%和硅灰石粉7.5%)、2-3(水泥62.9%、膨润土2.1%和粉煤灰35%)、3-2(水泥70.1%、硅灰石粉4.9%和粉煤灰25.0%)和3-3(水泥62.9%、硅灰石粉2.1%和粉煤灰35%)的渗透系数较为合适,满足阻截材料防渗性能的要求。固化体静态试结果显示,5 h左右固化体吸附了溶液中36%左右的Cr~(6+)。综合试验结果表明,水泥(86.0%)、膨润土(6.5%)和硅灰石粉(7.5%)组成的污染物阻截墙材料对水体中重金属Cr~(6+)具有较好的阻截性能。  相似文献   

3.
寻找一种适用于阻截地下水铬污染的阻截墙。以水泥为主要材料,分别与膨润土、粉煤灰和硅灰石粉以不同比例配比,进行渗透试验;通过最佳配比试验材料做固化体静态试验,研究对重金属Cr~(6+)的吸附试验。渗透试验结果显示,1-3(水泥86.0%、膨润土6.5%和硅灰石粉7.5%)、2-3(水泥62.9%、膨润土2.1%和粉煤灰35%)、3-2(水泥70.1%、硅灰石粉4.9%和粉煤灰25.0%)和3-3(水泥62.9%、硅灰石粉2.1%和粉煤灰35%)的渗透系数较为合适,满足阻截材料防渗性能的要求。固化体静态试结果显示,5 h左右固化体吸附了溶液中36%左右的Cr~(6+)。综合试验结果表明,水泥(86.0%)、膨润土(6.5%)和硅灰石粉(7.5%)组成的污染物阻截墙材料对水体中重金属Cr~(6+)具有较好的阻截性能。  相似文献   

4.
根据硅灰石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研究了硅灰石在涂料生产中的应用,在涂料生产中用硅灰石粉代替一些贵重原料,从而大大降低了涂料成本,提高了涂料质量。  相似文献   

5.
陈硕  蒲华 《科技信息》2010,(35):108-109
对彩色混凝配合比进行设计,通过试验测试彩色混凝土3d、7d、28d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探索其相应的机理和内在规律,最终确定彩色混凝土的基本配合比。研究表明,采用硅灰石粉、可再分散胶粉、高效减水剂和高性能掺合料能够使彩色混凝土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硅灰石粉经活化后吸水率和吸油量降低,生产中在胎侧胶中使用16份(按生胶质量为100份计的质量比)胎侧胶的耐老化、耐屈挠裂口和耐疲劳性能得到改善,拉伸强度和定伸应力略有变化,并可使合胶率降低5%,混炼胶成本降低0.46无/kg.  相似文献   

7.
郭鑫 《甘肃科技》2010,26(14):56-57
分析了氟钛酸钾合成过程中杂质硅进入产品的方式,利用硅在合成过程前后析出不同的特点,采用分步合成的方法制得硅含量较低的氟钛酸钾的产品。  相似文献   

8.
1985年Bibby和Dale首次报导了在非水体系(乙二醇和正丙醇)中全硅方钠石的合成。最近,Van Erp等报导了在其它非水溶剂中全硅方钠石的合成。但在KOH存在下全硅方钠石的合成未见报导。我们探索了非水体系中全硅方钠石的合成。  相似文献   

9.
考察了硅源、合成温度等合成条件对silicalite-1晶体在多孔支撑体上形成以及所合成的silicalite-1分子筛膜的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85℃时采用非聚合态TEOS作为硅源进行合成需要40~50 h,而采用三聚合态的硅溶胶作硅源,其晶化温度降到175℃,合成时间仅为16 h.此外,采用硅溶胶作为硅源所合成膜的分离选择性明显好于TEOS合成的膜.XRD和SEN等表征显示,采用两种硅源都有纯的silicalite-1分子筛晶粒连续生长在莫来石支撑体外表面.  相似文献   

10.
聚铁硅复合混凝剂制备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铁硅混凝剂的复合制备途径,设计了一种新的合成途径,并将乙酸作为硅酸的阻凝剂引入到聚铁硅复合混凝剂中,从铁硅水溶液化学的角度上,研究了合成途径及乙酸根的引入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实验中所设计的铁硅共聚的合成途径,不仅比目前研究中普遍采用的铁硅分别聚合后再混合在一起的合成途径好,而且在聚铁硅中引入乙酸,有利于改善混凝剂的存放稳定性和混凝剂的混凝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为了获得单色料反射率随着可见光波长和染料质量占比变化的函数,提出一种单色料反射光谱曲面配色方法.首先,根据染料质量占比与可见光波长的范围将单色料反射光谱曲面划分为9个曲面片;然后,采用多项式建模方法,构建不同曲面片的单色料反射光谱曲面模型,并通过小样实验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有限组小样实验可以构建单色料反射光谱曲面,确定单色料反射率随着染料质量占比和可见光波长的变化关系,预测布匹在单色料染色后的颜色与目标色的色差.  相似文献   

12.
蒽醌染料溶液的电子束脱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蒽醌染料溶液 ,用电子加速器进行辐照 ,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EB辐照可使染料溶液达到完全脱色 .脱色的程度由染料溶液的浓度和辐照剂量决定 .辐照后溶液的带色基团吸收峰逐渐消失 ,染料分子中的带色基团已被降解 .辐照后染料溶液的 COD明显减少 ,溶液中还原性污染物质大大减少 ,样品中有机物量下降  相似文献   

13.
从野菊花、石榴皮、车前草和紫草四种常见的中草药中提取天然染料,并作为敏化荆将其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C),分别考察提取方法、天然染料浓度和中草药类型对器件光电性能的影响。在所考察的四种中草药天然染料中,短路电流和转换效率从高到低均依次为野菊花、石榴皮、车前草和紫草。煎煮法比乙醇浸提法更适合用于提取DSC敏化剂的野菊花天然染料,前者获得的野菊花天然染料的短路电流和转换效率分别达到后者的1.29倍和1.6倍。当采用野菊花天然染料作为敏化剂时,染料浓度1%是关键临界点,短路电流和转换效率在浓度小于1%时均急剧增加,在浓度为1%-10%之间时均缓慢增加,而转换效率在浓度到达20%时反而稍有下降。  相似文献   

14.
The influence of the polyester supermicrofiber specific surface on the dyeing properties of these fibres is studied with the purified disperse dye in this study. How the dyeing properties vary with the specific surface is shown. The dyeing properties mainly include dye saturation value, affinity, rate of dye uptake and equilibrium dye uptake etc. The relation between dye sorption behavior and the specific surface of the supermicrofibre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16.
三维电极法和Fenton试剂法对染料废水处理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分类归纳法分析了活性碳纤维 ( ACF)三维电极法和 Fenton试剂法对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 .结果表明 ACF三维电极法对各类染料的脱色率都很高 ,对还原染料、直接染料的总有机碳( TOC)去除率较高 ,且效果稳定 ;Fenton试剂法的效果受染料种类和结构的影响较大 ,但对相似结构、相同种类染料的处理效果相似 ;对还原蒽醌类染料废水的色度去除率和 TOC去除率较差 ;对偶氮类染料的色度去除率和 TOC去除率较高 .两种方法对染料废水的适应性不同 ,但有一定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17.
以市售商品TiO2为光催化剂,以SFBlue制衣染料溶液模拟实际印染废水,研究光照时间、TiO2投加量、染料溶液浓度、pH值、温度对UV/TiO2体系降解染料废液效果的影响和宏观动力学。结果表明,UV/TiO2对SFBlue染料废液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而且在发生光催化降解的同时还伴随着光分解反应,光催化降解反应为表观二级反应,活化能50.1kJ·mol-1,指前因子4.47×105L.mg-1.min-1;光分解反应为表观一级反应,活化能14.8kJ·mol-1,指前因子1.67min-1。UV/TiO2体系降解染料废液受到光照时间、TiO2投加量、染料溶液浓度、pH值、温度等因素的影响,TiO2最佳投加量为1.2g.L-1,染料溶液初始pH值≤3时,TiO2对SFBlue染料具有强烈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合成一种含吲哚环的二甲川菁染料,研究光谱性质、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及其作为荧光探针在活细胞成像中的应用。方法采用UV-vis,1H NMR,IR,HR-MS分析确证产物的结构;采用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二甲川菁染料在不同溶剂中的光谱性质,以及该染料在生理条件下与鲑鱼精DNA(DNA)、牛血清白蛋白(BSA)、溶菌酶、淀粉酶、糜蛋白酶和牛血红蛋白的相互作用;采用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染料对K562白血病细胞的活细胞染色。结果该染料最大吸收波长(λmax)随着溶剂介电常数的增加出现蓝移。染料与DNA相互作用较强,且荧光强度随着DNA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而其他5种生物大分子对染料的荧光强度影响不大。该染料可以穿透活细胞膜,对细胞核染色,可以清晰地看出核仁的荧光较亮,2 h后观察细胞仍有荧光。结论合成了一种光谱性质优良的二甲川菁染料,该染料对核酸(DNA/RNA)有较强的亲和性,属于活细胞通透性染料,是一种潜在的活细胞成像荧光探针。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低质钩叶藤(Plectocomia pierreana)材的强度及装饰性能,分别选用酸性染料、活性染料、碱性染料、直接染料与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MUF)复配制得增强-染色复合改性剂,对藤材进行真空加压浸渍改性处理,并对改性藤材的颜色及物理力学性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酸性染料与MUF复配改性藤材的染色效果最好; 染料的加入对树脂的增强改性作用几乎没有影响; 经增强-染色处理后,藤材密度提高67.91%~73.02%,抗弯强度提高47.41%~49.69%,抗弯弹性模量提高56.01%~57.59%,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平均提高50%以上。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MUF与染料复配染色过程中,染料未与藤材组分直接作用,而是与MUF结合形成盐固着于藤材内部,从而完成染色。经增强-染色改性后,钩叶藤材的密度增大,强度提高,装饰性能良好,大大提高了其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利用石英毛细管截面构成的圆形微腔,从实验和理论2个方面研究了回音壁模式激光辐射随增益包层溶液的折射率以及染料浓度的变化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随包层溶液折射率的增加,回音壁模式的激光辐射向短波方向漂移;随包层溶液中染料浓度的增加,回音壁模式的激光辐射向长波方向漂移.包层溶液折射率的增加导致微腔品质因数降低,而染料浓度的增加致使激光增益范围向长波方向扩展.基于如上分析,结合微腔理论和染料激光的四能级模型,成功地解释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