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电压型半桥串联负载谐振逆变电路的分析 ,来讨论如何调整半桥逆变输出功率  相似文献   

2.
以钢混组合梁半整体桥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结构体系和构造形式,进而介绍我国钢混组合梁半整体桥的设计与施工. 采用半整体悬挂式桥台和混凝土桩,上部结构采用耐候工字钢-混凝土板组成的组合梁,结构简支、桥面连续,全桥取消伸缩缝与伸缩装置. 成桥监测表明,其纵向变形很小,可在中小跨径钢混组合梁无缝桥建设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电动汽车永磁无刷电机驱动系统的仿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逆变器-永磁无刷电机系统的电流平均值控制与滞环追踪控制、逆变器的半桥脉宽调制(半桥PWM)与全桥脉宽调制(全桥PWM)等不同的控制方式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给出了样机试验波形。  相似文献   

4.
可控整流电路是将交流电变换为电压可调节的直流电的装置。单相半控桥整流电路和单相全控桥整流电路相比较,结构更简单,是目前应用广泛的一种单相可控整流电路。本文给出了单相半控桥整流电路的几种常用形式,以及改进后的电路。  相似文献   

5.
夏桂书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7):4931-4935
为了提高变换器的磁芯利用率,解决偏磁问题,设计了一种对称半桥变换器。首先利用Ansoft公司的集成仿真软件Simplorer进行仿真分析,得出相应的仿真波形。然后按照仿真电路的参数制作出一个大功率对称半桥变换器样机。实测结果表明:输出电流为0~50 A可调,输出电压为84.5 V,效率高达90%。仿真波形和试验实测波形近似吻合,证明本文仿真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对称半桥变换器铁心双向磁化,利用率高,且不存在偏磁现象,具有很强的实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用简便经济的电极材料和盐桥,认真筛选半电池,找到现象鲜明、易于观测半反应发生及盐桥上离子迁移的原电池.  相似文献   

7.
高速铁路下承式钢箱系杆拱结合桥的受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下承式系杆拱结合桥的受力性能,根据武广客运专线某140 m下承式钢箱系杆拱结合桥,设计制作1个比例尺为1-8的全桥试验模型,并对桥梁在全桥均布、半桥均布、全桥偏载、半桥偏载和超载共5种工况进行加载试验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半桥加载方式引起的竖向挠度约为全桥加载时的2倍;在偏载作用时,重载侧与轻载侧竖向挠度之比小于它们的荷载之比;在受力上,拱肋、系梁和纵梁的半桥均布加载都比全桥均布加载时更不利;对于横梁,端横梁梁端面内接近固结,其他横梁梁端面内接近铰结,面外弯曲问题则可通过采用箱型横梁和加大端横梁截面尺寸等措施加以缓解;刚性吊杆既受轴拉作用,也受弯曲作用,以端吊杆受力最为不利,设计时需引起注意;混凝土板的受力状态以第一系统引起的轴拉作用与竖向荷载引起的弯曲作用为主,采用3%以上的高配筋率时裂缝宽度能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一种利用Z—80单板微型机构成的三相半控桥触发控制方案,该方案具有硬件省、软件简单、切实可行的优点,它可用于控制三相半控桥可控硅励磁调节装置.本文分析了所提出的控制方案,并介绍了由该方案控制的发电机励磁系统和相应的主要软件流程图.  相似文献   

9.
基于组合变形理论推导了偏心拉杆危险点的拉、压应力计算公式;利用静态电阻应变仪及材料力学多功能台,采用半桥单臂惠斯通电桥测得了杆件材料的杨氏弹性模量及偏心拉杆的危险点应力;采用半桥双臂及全桥对臂法分别测得了轴向力及弯矩单独作用下的拉应变,并由胡克定律得到了偏心拉伸截面上的最大拉应力及压应力.研究表明,通过电测法所得危险点应力与理论值非常吻合,研究结果证实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桥梁平面线形变化规律以及测量参数的分析研究,提出在用经纬仪、半站仪和全站仪进行桥梁平面线形测量时,根据测量参数,在现场计算出检测点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化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CT在诊断半侧面肌痉挛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8例半侧面肌痉挛患者作了术前桥小脑角区直接增强CT扫描,将CT表现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98例手术证实面神经根部有异常血管压迫,占9074%(98/108),其中73例(7449%)CT扫描可见患侧桥小脑角有扩张增粗的血管影;其它病因有桥小脑角占位病变,其中胆脂瘤4例(37%),听神经瘤2例(185%)。结果表明:半侧面肌痉挛最常见的原因是异常血管袢压迫面神经根部。CT在病因诊断方面很有帮助,它既能发现桥小脑角占位病变又能显示桥小脑角扩张增粗的血管。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利用应变片法精确地测得混凝土断裂过程中裂缝的临界长度值,该文采用尺寸为157mm×152mm×50mm的楔入劈拉试件,在试件初始切口尖端延长线两侧各水平测点处分别贴全桥和半桥应变片。利用全桥应变片可精确测得整个试件以及各测点的起裂荷载,并可利用直线内插法计算得到临界裂缝长度精确值。各水平测点处起裂荷载对应的半桥应变片的应变值即为材料的极限拉应变,根据最大应变开裂准则,利用半桥法可测得裂缝临界长度的范围。分析表明,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临界裂缝长度值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3.
电测法确定混凝土裂缝的临界长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利用应变片法精确地测得混凝土断裂过程中裂缝的临界长度值,该文采用尺寸为157 mm×152 mm×50mm的楔入劈拉试件,在试件初始切口尖端延长线两侧各水平测点处分别贴全桥和半桥应变片。利用全桥应变片可精确测得整个试件以及各测点的起裂荷载,并可利用直线内插法计算得到临界裂缝长度精确值。各水平测点处起裂荷载对应的半桥应变片的应变值即为材料的极限拉应变,根据最大应变开裂准则,利用半桥法可测得裂缝临界长度的范围。分析表明,用这2种方法计算得到的临界裂缝长度值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4.
在考虑与裂纹面位移成正比的桥联力影响下,对无限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半无限长反平面裂纹的动态传播进行了讨论.利用Fourier变换,问题简化成一个方程,利用Wiener-Hopf技术进行了求解.得到的应力强度因子可以表达成一个速度修正因子与静态应力强度因子乘积的形式.结论有:(1)由材料性能决定的音速是裂纹传播速度的上限;(2)桥联纤维在增韧复合材料和组织裂纹扩展中起了关键作用;(3)受桥联纤维力作用的半无限长裂纹在无限域中扩展等效于半无限长裂纹在带域中扩展.  相似文献   

15.
田云涛  张宜飞 《科技信息》2010,(24):I0302-I0303,I0305
北京房山五渡桥主桥为三角刚塔悬吊连续箱梁,三角刚塔悬吊连续箱梁桥是由半系杆拱桥、斜拉桥、刚架桥等不同结构体系的桥型衍变而成,是一种新型的组合结构体系,该桥型在国内外尚属首例。本文重点结合三角刚塔悬吊连续箱梁桥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流程、监控重点进行系统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许崇良  朱君 《科技资讯》2011,(4):66-68,70
目前中小型电动车辆常用MC33039、MC33035,IR2130及MOSFET组成电机驱动电路.电动车辆制动或减速时,若电机的转速低于电机的额定转速,无法实现能量回馈.本文主要介绍在IR2130及MOSFET之间增加电子开关,关断驱动桥的上臂三个MOSFET功率管,利用下半桥构成半桥斩波式斩波升压回馈电路,实现电动车辆制动或减速时能量回馈.  相似文献   

17.
基于半桥子模块和全桥子模块组成的子模块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桥臂不仅具备直流侧故障自愈能力,而且具有更高的设备利用率和更低的功率损耗特性,提出一种适用于换流器输出电平数较少的该类子模块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改进载波移相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将载波移相调制和基于排序的传统子模块电容电压均衡方法相结合,采用附加控制器维持半桥和全桥子模块阀段间电压平衡,并在PSCAD/EMTDC中搭建子模块混合型MMC仿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载波移相控制策略是可行和有效的,采用附加控制器可维持半桥和全桥子模块阀段间电压平衡,有效避免最近电平逼近调制(nearest level modulation,NLM)应用于电平数较少换流器带来的谐波问题,提高波形质量,适用于子模块数量较少的低电压场合。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日照温度场分布特征,以某大跨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为研究对象,根据混凝土结构传热理论,结合当地气象参数与日照辐射半经验公式,采用ANSYS软件建立了混凝土箱梁桥二维瞬态日照温度场模型,模拟出晴天和阴天混凝土箱梁桥的温度场,并将模拟结果和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模拟了混凝土箱梁桥的最大竖向温度梯度分布特征,分析了该温度分布模式对桥梁的作用效应.结果 表明,混凝土箱梁桥温度场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相比于设计规范中的混凝土箱梁竖向温度梯度模式,计算拟合的竖向温度梯度对混凝土箱梁桥的应力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9.
郑玉  郭鹏  周珺 《甘肃科技》2012,28(20):53-54
基于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工作原理,采用金属箔制成电阻应变片,利用应变效应测量微小形变,在一定范围内分别对单臂、半桥、全桥直流测量电路进行性能测试;分析对比了3种不同接桥方式的电压灵敏度特性,其实验结果和理论结论基本相一致。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在现场应变测试过程中干扰信号产生的原因;介绍了一些基本上可以消除干扰影响的接地方法;对于桥路的选择作了分析,认为半桥连接比全桥连接的干扰电平低,建议在应变测试中采用半桥连接电路;指出在测试由可控硅供电的电功机所拖动的机械设备的高速轴扭矩时,轴上有比空间感应更强的传导干扰电流,提出采用滑动接地环,以大幅度降低干扰电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