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引入消费者网络回收渠道偏好,建立双渠道WEEE回收模型,研究比较了由WEEE处理商主导,涉及处理商、回收商、消费者和第三方网络回收平台构成,以及考虑传统回收、网络回收和第三方网络回收平台构成的四种不同的WEEE回收渠道模式.研究表明:处理商自建网络回收渠道的双回收渠道策略优于其他三种情形:当消费者网络回收渠道偏好满足一定条件时,委托第三方网络回收平台的双回收渠道策略优于单回收渠道策略,否则单回收渠道策略较优.另外,存在一个消费者网络渠道偏好的帕累托区间,使得双回收渠道策略下处理商和回收商的利润均高于单回收渠道策略下所对应的利润.  相似文献   

2.
考虑市场需求不确定,以废弃电子产品为对象,构建了三种双渠道回收模式下闭环供应链模型,给出了各自求解的优化条件。比较了三种回收模式下回收定价、回收量、利润的最优解,并分析了双回收渠道竞争系数对不同模式下最优解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m2值增大,三种回收模式下,回收定价、回收量最优解变化趋势一致。随着m2值增大,三种回收模式下,利润最优解变化趋势不尽一致:制造商利润在三种回收模式下均增加;零售商利润在MR和RTP模式下逐渐减少,在MTP模式下保持不变;第三方回收商利润在MTP和RTP模式下均减少;但在三种回收模式下闭环供应链总利润均增加。  相似文献   

3.
考虑由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回收商构成的闭环供应链,制造商与第三方同时参与废旧产品的回收.根据制造商不同的联盟策略建立了以下四种决策模型:无联盟(模型D)、制造商与零售商联盟(模型MR)、制造商与第三方联盟(模型MC)、制造商与零售商和第三方同时联盟(模型MRC),分析了回收渠道竞争对制造商最优联盟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1)与第三方独立回收决策情形相比,当回收市场竞争强度分别低于一定的阈值时,模型D和模型MR中制造商进入回收市场对第三方有利,模型MC中制造商进入回收市场对零售商有利.其次,任何联盟形式下选择进入回收市场始终是制造商的占优策略.2)考虑回收竞争的背景下,闭环供应链系统利润并不一定在MRC联盟策略下最优,其比较的结果取决于回收市场的竞争强度.3)从制造商最优联盟策略选择的角度分析,当回收竞争强度小于1/2时,MRC联盟策略对制造商最有利;当回收竞争强度大于1/2时,MR联盟策略是制造商的占优策略.最后,利用算例分析了参数对闭环供应链均衡和制造商最优联盟策略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零售价格竞争的生产商逆向物流系统决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具有两个零售商的价格竞争环境下,生产商的逆向物流回收模式决策.建立优化模型,得到了生产商回收、生产商委托零售商回收和第三方回收等三种模式下的生产商产品批发价、废旧产品回收价和利润的最优解;对三种回收模式进行了比较;给出算例验证本文的理论成果.为生产商选择合适的逆向物流回收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由于自然资源的短缺和环境问题的凸显,国内外愈来愈多的学者对废旧产品的回收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基于闭环供应链中产品质量差别的情形,分别建立了生产商及零售商混合回收模型、生产商及第三方回收商混合回收模型和零售商及第三方回收商混合回收模型。然后,分析了产品质量差异对选取闭环供应链混合回收渠道的影响,依次求出了最优的产品质量、产品零售价格和回收商的利润。最后,分析比较了混合回收模式中的回收商利润和回收率等因素。研究发现,综合考虑产品质量和供应链系统的利润等多个因素,生产商及零售商混合回收模型是较优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当前包装回收难以及资源损耗大的问题,研究在制造商、销售商和第三方回收商构建的闭环双渠道回收供应链中,基于供应链参与主体博弈权力的差异,构建制造商主导、销售商主导、第三方回收商主导的3类Stackelberg博弈及集中决策博弈模型,给出并比较分析4种模型的最优解.研究表明:与集中决策相比,分散决策收益非帕累托最优,利...  相似文献   

7.
政府监控下的退役产品回收模式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对政府监控行为进行了定量描述,并且分析比较了当退役产品的再利用价值极少时,在政府监控下的三种回收模式.研究表明:当零售商负责回收处理退役产品时,生产商将会设定退役产品的单位回收激励价格等于政府给他的单位惩罚价格;当生产商委托第三方物流回收处理退役产品时,生产商为使其利润达到最大,将设定退役产品的单位回收激励价格等于单位惩罚价格与单位回收成本之和的一半.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存在制造商回收和不存在制造商回收两种情形,研究了在线回收商的再售策略,构建包含制造商和在线回收商的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得出制造商不同回收情形与在线回收商不同再售策略(全部再售、部分再售或无再售)组合下的最优决策值。研究发现:转移价格的增大使得在线回收商再售策略选择发生转变,即全部再售—部分再售—无再售;随着回收价格竞争强度的增大,制造商的回收竞争威胁将导致在线回收商全部再售的动力提升;制造商参与回收竞争对自身利润以及回收率未必有利,但降低了消费者剩余,且随着竞争强度的增大,对制造商、回收率以及消费者的不利性增强。  相似文献   

9.
研究考虑企业社会责任(CSR)的双向竞争闭环供应链的定价及回收决策问题.分别在制造商、零售商及二者同时回收三种渠道结构下,分析了制造商的CSR意识对新产品定价及废旧产品回收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论在何种回收渠道结构下,制造商的CSR意识均利于降低新产品批发价格、直销价格及零售价格、扩大市场需求、增强废旧产品回收效果.制造商...  相似文献   

10.
双渠道竞争环境下的闭环供应链定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双销售渠道和双回收渠道并存下的闭环供应链中,分别以制造商和零售商为博弈领导者建立闭环供应链定价模型;研究和对比了两种不同市场力量结构对均衡产品零售价、产品批发价、制造商直销渠道产品零售价、制造商直接回收渠道回收价、第三方回收渠道回收价、零售商利润和第三方利润的影响;分析了再制造成本、双销售渠道竞争系数和双回收渠道竞争系数对渠道成员定价决策和利润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当制造商主导市场时,产品零售价、直销渠道产品零售价和产品批发价往往低于零售商主导市场情况下的各种价格;而废旧产品第三方回收渠道回收价、制造商直接回收渠道回收价和制造商给第三方回购价不仅取决于市场力量结构还取决于消费者对第三方回收渠道回收价的敏感程度.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园区企业间废弃物供需关系,运用Stackelberg博弈建立了废弃物资源化的价格模型,探讨了企业在不共生、部分共生和完全共生三种情形下的均衡状态.通过模型结果对比和参数影响分析,研究了共生关系建立的市场条件、废弃物和再生产品的价格决策,并引入案例验证模型结果,应用到园区废弃物价值流转过程中.研究结果表明:园区企业间废弃物资源化边际成本低于外购原材料成本时,会建立生态产业共生关系;共生系数与废弃物定价成反比关系,但共生程度的提高会增加企业的共生收益;企业的内外部因素对共生关系的形成及废弃物资源化的价格产生影响,通过企业间利益的协调可以实现园区的废弃物资源化,促进废弃物的价值流转.  相似文献   

12.
从2011年起,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的政策法规,对中国闭环供应链的理论和实践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首先分析了新政策下电器电子产品闭环供应链结构的重组,并对其运行模式的修正进行研究.然后,对由于结构重组形成的四种主导模式进行建模分析,求解给出每种模式的决策最优解.最后,对这四种模式的最优决策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1)在四种主导模式下,为了保证产品的销量,制造企业和零售企业都没有调整产品销售价格的动机;制造企业和零售企业权力的差异体现在产品批发价格的差异上. 2)闭环供应链各成员的主导权力和他们之间利润息息相关,成员企业的渠道权力越大,相应的利润就越高.但是,销售企业的利润不受逆向渠道主导模式的影响,拆解企业的利润不受正向渠道主导模式的影响,逆向渠道的市场回收价格和转移价格不受正向渠道主导模式的影响.3)制造企业受处理基金的影响是正负双向的.文章的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价值,有利于基金政策在中国的实施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针对金融企业的信贷服务水平影响零售商的信贷消费需求情形下,研究零售商的最优订货决策、金融企业的最优服务水平决策和系统协调问题。为此,分别建立了集中决策模型、分散决策模型及成本共担契约协调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求解和推导得出:分散决策时的最优订货决策、最优服务水平及最优系统利润均比集中决策时的要低;当零售商分担一定比例的金融企业信贷服务成本,并且金融企业分担一定比例的零售商单位实际产品成本时,成本共担契约能够实现系统的协调。最后,进一步通过数值分析表明,所提出的成本共担契约可实现系统的协调,并使零售商和金融企业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4.
企业利润分享模式下的员工最优退出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当产出可以观测时,企业员工素质信息是完全信息与非对称信息的条件下,企业员工最优退出机制,建立了两个企业裁员模型.在模型中,企业和员工都是风险中性的,企业是委托人,员工是代理人,采用利润分享模式和绩效原则,以企业利润为目标,留用概率和员工分离补偿为特征.根据显示原理,采用最优化理论求解模型.对比有无利润分享模式下的裁员机制,再对裁员机制中所涉及相关参数进行比较静态分析.研究表明:企业存在最佳裁员规模,对退出的员工应按不同素质类型支付最低补偿金;利润分享模式会降低补偿金,但对信息租金无影响;非对称信息会导致企业扩大裁员规模与支付信息租金,信息不对称程度越强,信息租金越大.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paper, the joint production and recycling problem is investigated for a hybrid manufacturing and remanufacturing system where brand-new products are produced in the manufacturing plant and recycled products are remanufactured into as-new products in the remanufacturing facility. Both the brand-new products and remanufactured products are used to satisfy customer demands. Returns of used products that are recycled from customers are assumed to be stochastic and nonlinearly price-dependent. A mathematical model is proposed to maximize the overall profit of the system through simultaneously optimizing the production and recycling decisions, subject to two capacity constraints — the manufacturing capacity and the remanufacturing capacity. Based on Lagrangian relaxation method, subgradient algorithm and heuristic algorithm, a solution approach is developed to solve the problem. A representative example is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the system, and managerial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uncertainties in demand and return have much influence on the production and recycling policy. In addition, twenty randomly produced examples are solved, and computation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lution approach can obtain very good solutions for all examples in reasonable time.  相似文献   

16.
制定科学可行的政策措施是促进企业废旧产品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手段.在经典博弈论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声誉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并将时间因素引入分析模型中,构建了以制造商为主导的动态Stackelberg博弈模型.用该模型系统分析了无约束条件下、奖励条件下、惩罚条件下及奖惩条件下制造商废旧产品回收量、废旧产品回收率、制造商和零售量的利润、制造商的声誉、供应链系统利润,探索了每种政策措施的适用条件及绩效.研究发现,企业具有明显的趋利避害的属性,对于不同政策具有不同的适应时间;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能够有效地改善其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惩罚和奖惩机制在提高回收率(量)和企业声誉的同时,却降低了不同主体与系统的利润;奖励机制对各类要素的作用是正向的,但是需要政府资金支持;奖惩机制的效用大小与政府规定的废旧产品回收率有关.在上述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绿色转型发展提供相关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针对消费者不确定偏好的广告预算分配问题,首先,运用多属性效用函数来衡量消费者效用.其次,建立广告反应函数来刻画消费者对广告投入的反应.基于此,构建消费者购买决策模型及企业期望利润模型.最后,构建了一个两阶段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对消费者偏好的不确定程度的降低,对企业而言,其广告预算分配决策更有针对性,从而能够获得更大的利润;对消费者而言,只有当其偏好的产品能为企业带来较大利润时,企业的广告预算分配策略才会对消费者有利.此外,随着产品利润的增大,企业的期望利润增加.当广告预算的分配策略满足不同条件时,由于产品利润增大而给企业带来的边际利润递减或递增.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一个拥有一定配送能力的在线销售企业,研究其在不确定需求下的订货和配送能力扩张决策问题。在构建在线销售企业的期望利润函数基础上,考虑仅知需求均值和方差信息,给出了基于自由分布的在线销售企业利润鲁棒优化模型。针对所建模型,采用对偶理论将其转化为易于求解的数学规划,给出了相应的订货和配送能力扩张策略,并对相关系统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最后,通过数值计算验证了所建模型在应对需求不确定性方面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线销售企业的最优订货量随自身原有配送能力的增加而增加,最优配送能力增量随自身原有配送能力的增加而降低。当在线销售企业自身拥有配送能力时,其在不同分布下得到的期望利润一般均高于无配送能力的情形。特别地,将基于文中模型的鲁棒策略与需求服从正态和均匀分布下得到的最优策略及期望利润进行比较分析发现,鲁棒策略下期望利润与已知需求分布时的最优期望利润相差较小,表明基于文中方法得到的策略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