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建立了非均质双孔介质煤层气储层多分支水平井开采的数学模型,模型中考虑了裂缝中气体的扩散和主支、分支井筒内压降的影响,分析了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分支间距对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多分支水平井开采煤层气储藏时,给定井身结构条件下,存在最优分支间距,当分支间距小于最优分支间距时,实际控制面积小,峰值产气量和累计产气量小;当分支间距大于最优分支间距时,累计产气量降低,相同控制面积下采出程度降低;现场开采煤层气储层时,当最优分支间距较小时,相对而言实际控制区域内煤层气采出程度更高;本文计算条件下,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最优分支间距为200-300m。  相似文献   

2.
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井筒压力及入流量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运用流体力学相关理论,结合质量守恒和动量守恒方程,推导考虑多分支水平井井筒内摩擦压降、加速度压降和混合压降的井筒压降模型,建立煤储层渗流与多分支水平井井筒内变质量流耦合的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求解;在此基础上对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主井筒及分支井筒的井筒压力及入流量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开采期间,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主支和分支井筒的压力均随距跟端距离的增大而增大,但主井筒压力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小;在开采前期,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主井筒入流量分布曲线呈上凸趋势,在开采后期则呈下凹趋势;各分支井筒入流量在开采前期呈U型分布,在开采后期呈倒U型分布。  相似文献   

3.
煤层气井开采的第三阶段是煤层气井开采期限的主要部分,前人研究表明可用真实气体拟压力法来精确描述这一阶段的渗流规律.因此,根据镜像反映和压力叠加原理,建立了上下封闭煤层气藏中煤层气多分支井压力分布方程.考虑多分支井沿程流动压降对产能的影响,建立煤层气多分支井稳定渗流时的产能计算耦合模型,给出了模型的求解方法,分析了多分支...  相似文献   

4.
ZP05-1H井是渤海钻探在山西沁水施工的一口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以ZP05-1H井的实钻资料和现场施工经验为基础,结合有关的理论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全面概括了ZP05-1H井钻井工艺的特点和成功的经验,深入剖析了钻井工艺中的不足之处。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井身剖面设计与轨迹控制、水平井与洞穴井对接、悬空侧钻分支井控制、井下仪器打捞等工艺。ZP05-1H井的钻井工艺不仅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而且经过了现场的应用,证明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钻井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开艳  李巨龙  王冲 《科技信息》2011,(7):I0364-I0365
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钻井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煤层气的开发,是煤层气开发的主要工艺之一。本文简要分析了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的增产机理和基本模式,并剖析了该工艺中井位优选,井眼轨迹控制,钻井液设计等重要环节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通过利用多分支水平井产能计算公式,结合煤层气特殊的吸附和运移机理,在羽状多分支水平井产能公式和相关辅助方程的基础上,根据物质平衡原理,预测煤层气开发指标,为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优化煤层气的开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综合考虑渗透率应力敏感效应的情况下,建立了一种两区复合煤层气藏多分支水平井的半解析模型。基于点源解、Laplace变换、Pedrosa变换、摄动变换、有限余弦变换、数值离散以及叠加原理,求解得到井底压力解,利用Stehfest数值反演的方法绘制了双对数坐标下的无因次试井动态曲线图并将流动形态划分为13个阶段;进行了敏感性参数分析,包括渗透率模量、多分支水平井的形状参数(分支井的长度、分支井距离和分支井个数)、内外区窜流系数和吸附系数、内区半径以及内外区流度比对压力动态曲线的影响。该半解析模型以及相关的结果分析对于更好地理解两区复合煤层气藏多分支水平井的流动特征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利用多分支水平井钻井技术来开发煤层气,可以提高单井的产量、降低钻井的综合成本。本文主要介绍了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的主要特点以及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钻井的几种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9.
详细介绍了一种新型智能采油井的测控系统原理和设计方法。这种测控系统由 4部分组成 :检测系统 ,控制系统 ,执行系统 ,信号传输系统。它可以对油、气井生产情况进行自动测量、控制、判断分析、调整和管理 ,并能对多层段、多分支油气井进行分层地面遥控及遥测开采 ,适用于水平井、大位移井、多底分支井及远距离井控和海上开采平台  相似文献   

10.
多分支水平井是指在主水平井眼的两侧不同位置分别侧钻出多个水平分支井眼,也可以在分支上继续钻二级分支,多分支水平井是煤层气高效开发方式的发展趋势,该技术在阜新刘家区煤层气勘探开发上会带来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揭示煤层气地面开采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刘家煤层气区块煤层气资源条件、煤层气地质条件、煤层气钻井工艺及排采工艺,研究了刘家区块开采取得成功的原因。阜新刘家煤层气藏埋藏适中、煤层多且厚;盖层和断层的封闭作用、岩浆岩的圈闭封阻作用以及变质作用使刘家区块形成了局部富集的小区块。刘家区块依据区内火成岩和断层布局建井,以及根据地质条件合理的进行煤层气钻井和排采工作,是刘家区地面开采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刘家区块煤层气地面开采的成功为其他煤层气区块的地面开采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煤层气注井开采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影响煤层气井产量的主要因素,利用有限元方法分别对单井、多井开采煤层气以及考虑源汇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考查多井开采煤层气时引起的井群干扰对煤层气压力场的影响,结果表明:离中心井越近的井,对产气量越有益.该成果对实现我国煤层气的规模开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一代智能采油井的测控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详细介绍了一种新型智能采油井的测控系统原理和设计方法。这种测控系统由4部分组成;检测系统,控制系统,执行系统,信号传输系统,它可以对油,气井生产情况进行自动测量,控制、判断分析,调整和管理,并能对多层段、多分支油气井进行分层地面遥控及遥测开采,适用于水平井,大位移井,多底分支井及远距离井控和海上开采平台。  相似文献   

14.
煤层气吸附解吸实验数据表明,煤层气降压解吸关系符合V=a.bp/(1+bp)+c,从而解决了煤层气井降压排采中解吸量计算问题,揭示了降压解吸规律。通过两口垂直井、两口水平井的排采实践得到验证。有利于指导煤层气开采实践与规划。  相似文献   

15.
2004年5月下旬,由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钻井工程技术公司巴州钻井技术分公司完成的分支水平井TK908DH井顺利完钻,并创造了我国分支水平井5239.88m最深新记录,标志着我国分支井钻井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煤层气水平分支井排采过程中井壁失稳的特征,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数值模拟软件,分析生产时水平分支井井筒周边储层中流体流动状态和岩体变形趋势,为煤层气生产井井壁稳定问题的评价和后续固井、完井工作提供依据.选取潞安矿区屯留羽状水平试验井抽采瓦斯项目LA-01H多分支水平井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井身结构,及测井、试井资料,建立一个大小为2 m×2 m×1 m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煤层气井排采的持续进行,井内流压不断减小,煤储层孔隙水压力降低,对井壁的支撑能力不足,井筒变形加大;分支连接段是水平分支井最薄弱的部位,应重点防护;必要时应对稳定性差的井段采取固井措施,并注意产时监控,防止失稳情况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王行善 《科技资讯》2012,(19):68-68,70
完井工艺是油田开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不仅衔接了钻井工程和采油工程,也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工艺,是从钻开油层开始到下套管固井、注水泥,射孔,下生产油管、排液,直至投产的系统工程。完井设计水平的高低和完井施工质量的优劣对油田开发利用效率有决定性的影响。完井技术和修井手段限制了生产工艺和增产措施应用,因此完井工艺技术成为水平井、多底井、分支井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采用水平井开采油藏可极大地增加储层暴露程度,控制更大泄油面积,能有效的利用和开发单层或多层油藏、裂缝油藏、底水油藏、以及各种薄层油藏。为恢复大修、报废井生产提供了重要手段,在提高油田采收率和经济效益方面显示了极大的优越性。如今,沙特SHEDGAM区块实施水平井(大修井)完井工艺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场应用范围已涉及到各类油藏。本文根据SDGM区块几口井的施工情况,主要对完井方式和完井工具进行分析和介绍,为提高国内油藏开发利用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该文对4或5级完井的多分支复杂井进行了研究,介绍了两种适用于多分支井的工艺管柱,并分析了两种管柱的工艺管柱组成、原理及管柱的优缺点,该管柱的实施能有效延长油井开采寿命,提高多分支复杂结构井的利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油田开采钻井过程中,要根据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在开采中必须采取更加有针对性有效的钻井技术,从而使得水平井和大斜度井钻井技术得到推广与应用。然而,在钻井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井斜较大而导致油页岩段井壁垮塌事故,进而影响到石油开采工程的顺利进行。本文主要是对油田水平井和大斜度井钻井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希望有助于促进我国水平井和大斜度井钻井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油田开采钻井过程中,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在开采中必须采取更加有针对性有效的钻井技术,从而使得水平井和大斜度井钻井技术得到推广与应用。然而,在钻井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井斜较大而导致油页岩段井壁垮塌事故,进而影响到石油开采工程的顺利进行。本文主要是对油田水平井和大斜度井钻井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希望有助于促进我国水平井和大斜度井钻井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